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帐

茫茫草原上,无数的帐篷绵延不绝,直至天边,营地内各色旗帜飞扬。匈奴各部蹛林云中已有月余,上百万族人放牧,千万牛羊早已将百里内的牧草啃食殆尽。今日各部首领齐聚军臣单于的大帐,商议越冬事宜。

军臣单于见到诸位首领尽皆面有不豫之色,显然是合伙兴师问罪来了。

左贤王呼韩邪为单于储副,地位最高,率先上前行礼,瓮声道:“蹛林大会之前,大单于曾令我们不得私自出兵劫掠汉人,国师中行説定会从汉国带回粮草和财宝。如今大会结束,汉人的田地也已收割,谷物盈仓,我部儿郎却还在此处忍饥受冻,是何道理?”

军臣单于皱了皱眉头,对呼韩邪的冒犯有些懊恼,扫了一眼大帐内的各部首领,冷冷道:“想是汉国皇帝送的嫁妆太多,耽误了些许路程,尔等且稍安勿躁,不日定会有好消息传来!到时候,我会将粮草和财宝全部分给各部族,远比尔等去劫掠那些食不果腹的汉国边民所得要丰厚不少!”

匈奴大贵族们闻言,不由意动,随即议论纷纷,大帐变得很是热闹。呼韩邪眼见脆弱的同盟似乎有些松动,当即不屑道:“大单于这话半月前就曾说过,如今再说,实在无法服众!中行説一去月余,即使大队人马行进缓慢,难道不会派遣快马,先送来消息?若是大单于早已得到好消息,怕就不会如此搪塞我等了!”

大帐内骤然一片死寂,气氛似乎有几分凝重。

按照匈奴的规矩,左贤王通常被指定为单于的第一继承者,故其地位之尊也仅次于单于。然而军臣单于隐隐有扶持自己的子嗣,登上单于大位的打算,呼韩邪自然诸多不满,此番抓到由头,自然要狠狠打击一下军臣单于的威信。

如今各大部族首领俱在,上百万匈奴族人也齐聚一处,即便是军臣单于平日凶威赫赫,也断不敢对呼韩邪下手。否则不但他的单于之位不保,甚至整个部族都要被联合起来的大贵族们瓜分殆尽。

军臣单于的面色愈加阴沉,不发一语。

他确实没有接到中行説传来的消息,只有长安城的密探传来线报,说是那汉国太后召见了中行説,似乎答应了和亲的要求。

然而中行説却突然得病,卧床不起,汉国皇帝也派了人救治。而汉国的大行令正在全力筹备和亲事宜,召集了很多工匠,大量的财宝和精美器物也堆满了馆驿。由于汉国加派了不少侍卫看管这些财物,密探们也无法再进入中行説下榻的馆驿查探,所以军臣之后就再也没有传来任何消息。

军臣单于心中不住埋怨中行説病得不是时候,如今弄成这个骑虎不下的局面,还让左贤王借机生事,实在可恨得紧。

各部首领将军臣单于哑然不语,自然知道左贤王所言非虚,大单于果然没有接到中行説传来的好消息,而只是出言搪塞,不由恼怒不已。

一向唯左贤王马首是瞻的左谷蠡王跳了出来,戏谑道:“中行説已经走了那么些日子,却不见消息,怕是投了那汉国吧?”

“不错!他原本就是汉人,恐怕心中早就想回去了!”

“当年我就劝过老单于,这等奸邪小人,从前能叛了汉国,将来也能叛了我匈奴!”

“怪不得他一直以来不让我们穿汉人的好衣服,吃汉人的好东西,原来他是汉人派来的奸细!”

……

大帐之内,各部首领们纷纷斥骂起来,落井下石之人比比皆是。可见中行説这么些年来,怂恿几代单于订下的各种禁令,得罪了多数的匈奴贵族。

咳咳!

善于察言观色的右贤王,眼见军臣单于眼中凶焰渐盛,想是恼了,不由清咳了几声。实在怕逼急了军臣单于,让他起了杀心,拼死命人将大帐内的各部首领全部拿下,来个鱼死网破。

眼见大帐内的各部首领停止了议论,直勾勾的盯着他,右贤王不由暗暗叫苦,只得缓缓出声道:“如今多说无益,百万族人汇集于此月余,百里内已经没有了牧草。既然大单于允诺了我等,又有各部首领共同见证,不如趁今日定下个期限,也好让各部可以回去自行准备归期。”

各部首领不由点头认同,军臣单于即位以来,东征西讨,确实积攒了不少威望。若非此事攸关各部越冬的准备,匈奴贵族们也不会联合起来逼迫他。

左贤王见事已至此,也是见好就收,幽幽道:“那就请大单于定下个日子,若是到时我等没见到粮草和财宝,还望大单于今后莫要再阻拦我等行事了!”

军臣单于脸色铁青,紧握拳头,极力抑制住心中的杀意,阴测测道:“依左贤王的意思,今后你是不想听从单于庭的号令了?”

左贤王哪里听不出他话里的威胁之意,却丝毫不以为意。匈奴左部和鲜卑相邻,匈奴诸多部族本就源自鲜卑,他一向和鲜卑交好,势力并不比军臣单于稍差,如今又撕破了脸,自是不惧与他。

军臣单于将左贤王满脸不屑,根本不答话,愈发坚定了除之而后快的心思,怒极反笑道:“既然各部都是此意,那就十日。十日后若还不见中行説回返,本单于就亲率各部南下,屠尽汉人,直到汉国皇帝送来百倍的粮草和财宝,方才罢兵!”

“如此最好!只是各部如今饥寒交迫,早已人困马乏。届时还得靠单于亲率本部,冲锋陷阵,我等各部,自然会替大单于擂鼓助威的。”

老奸巨猾的左贤王哪还听不出军臣单于话里的意思,随即冷冰冰的道,心中暗自腹诽“想再让我麾下铁骑充当前锋,借刀杀人,消耗我的势力,提升你的威望,做梦!”

各部首领也都不是蠢货,自然明白两人的言下之意,又怕军臣单于让自己的部族当先锋,忙纷纷认同左贤王道:“左贤王所言极是,既然大单于定下了期限,若是到时事有未逮,自然该由大单于亲自洗刷耻辱,哪有借助他人之手的道理?!”

军臣单于登时被逼到了墙角,若是不答应,定会被视为怯懦,被匈奴各部鄙视,自然是威信大减;若是答应了,就有可能被迫让本部儿郎强攻汉国的铁壁坚城,为他人做嫁。

不管是哪种选择,都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就在军臣单于左右为难之时,守帐勇士走进帐中,递上一个竹筒,朗声道:“大单于,国师已经回程,先命快马将信送来了。”

吵杂的帐篷陡然安静了下来,各部首领面色各异,面露喜色者有之,面色黯晦者有之,左贤王更是满脸颓败之色,似有不甘。

军臣单于心中大喜,却是冷着脸,眼中满是挑衅之色,缓缓扫视了一圈帐内的众人,直到所有人都闪避开他的眼神,这才不屑的一笑,接过了守帐勇士手中的竹筒。

他抽出腰间的宝刀,剥掉竹筒上的火漆,抽出一卷绢帛,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各部首领纷纷望向军臣单于,想知道此番又从汉国敲来多少好处,心中也不断算计着麾下各部能分到几成的份子。然而,他们却发现军臣单于的脸色越发难看起来,阴沉得几乎要往下滴着黑水。

“庶子安敢辱我!”

军臣单于猛然双手一扯,竟是将手中绢帛硬生生的撕裂开来,扔到地下,脸上满是潮红,大声吼道:“召集本部铁骑!我要屠尽所有汉人!”

各部首领尽皆大哗,大单于竟然如此失态,恼怒之下竟不惜消耗麾下的战力,甚至没心思打借刀杀人的主意,显然受到了不小的羞辱,必须亲手复仇雪耻。

左贤王心中自是狂喜,也不顾及军臣单于择人而噬的凶残目光,默默的捡起地上的绢帛,拼在一起,饶有趣味的快速读完,遂面露讥诮之色,心中冷笑不已:“如此大辱,若是忍下去,我看你还如何有脸坐着单于之位!”

军臣单于见状,不由暗自懊悔自己的失态,正要将绢帛夺回来,却见左贤王倒退几步,将绢帛递给满脸疑惑的各部首领,甚至不识字的首领也挤了上来,听人述说着绢帛的内容。

渐渐的,各部首领的议论声和斥骂声越来越大,整个大帐乱作一团。

军臣单于愤恨的盯着左贤王,却不敢稍有动作。

显然,待各部首领离开大帐,绢帛的内容很快就会传遍匈奴全族,所有的匈奴人都会审视他接下来的应对,一个懦夫,根本没资格继续呆在大单于的位置上。耻辱,只能用仇人的鲜血才能清洗。

此时的军臣单于已经被逼上了独木桥,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即便眼前是万丈深渊,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前行。

更何况他对麾下的十数万铁骑信心满满,心中不由发下毒誓,待得血洗屈辱,班师之日,就是左贤王覆灭之时!

第五百二十七章 对外贸易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摄政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仅入士第六百章 非友即敌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宫赴宴第七百三十八章 汉已八旬第七百八十三章 与子逛街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布阵第三百零八章 速难平原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两关第五百七十二章 岭南铝业第六百二十五章 电力照明第八百零三章 东方先生第三百三十章 商讨出兵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发大夏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国内附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献剑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寻仇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二百五十三章 惊闻身毒第七章 太子废立第六十二章 蹛林云中 第三百零四章 雍凉乳业第六百零三章 三国密约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军第四百一十章 长秋医学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来袭第七百三十二章 张笃遇袭第五百八十章 或为帅才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钓 第四百七十二章 窦后崩殂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随任第五百七十一章 汉使窦蟠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两关第七百四十章 购奴门路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六百一十二章 闹出大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葱岭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众第六百二十八章 战局有变第八十二章 先锋叛逃第一百五十八章 刘荣投缳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随行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亲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乌桓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泽重见第七百九十七章 归家省亲第七百二十七章 电力发展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冲突第三百三十四章 铿锵玫瑰第六百六十九章 涤纶衣料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滩登岸第六百九十四章 极大诱因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三十七章 遗孤内院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辩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宝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识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宝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压轮机第四百二十七章 刘乘心醉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三百零七章 项王藏宝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临洮 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赠马第二百四十六章 内鬼现身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钱庄第六十章 纺织工艺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儿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十三章 骑兵利器 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时节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诸般迁调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国来朝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乌桓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第七百二十八章 归化名额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二百零二章 筹建边城第八百零三章 东方先生
第五百二十七章 对外贸易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摄政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仅入士第六百章 非友即敌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宫赴宴第七百三十八章 汉已八旬第七百八十三章 与子逛街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布阵第三百零八章 速难平原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两关第五百七十二章 岭南铝业第六百二十五章 电力照明第八百零三章 东方先生第三百三十章 商讨出兵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发大夏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国内附第五百三十三章 登殿献剑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寻仇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二百五十三章 惊闻身毒第七章 太子废立第六十二章 蹛林云中 第三百零四章 雍凉乳业第六百零三章 三国密约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军第四百一十章 长秋医学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来袭第七百三十二章 张笃遇袭第五百八十章 或为帅才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钓 第四百七十二章 窦后崩殂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随任第五百七十一章 汉使窦蟠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两关第七百四十章 购奴门路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盐税第六百一十二章 闹出大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葱岭第二百二十二章 血洗漠南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众第六百二十八章 战局有变第八十二章 先锋叛逃第一百五十八章 刘荣投缳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随行第五十二章 南山稻田 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亲第六百一十四章 安辨雌雄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乌桓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泽重见第七百九十七章 归家省亲第七百二十七章 电力发展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冲突第三百三十四章 铿锵玫瑰第六百六十九章 涤纶衣料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滩登岸第六百九十四章 极大诱因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三十七章 遗孤内院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辩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宝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识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挖掘藏宝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压轮机第四百二十七章 刘乘心醉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电堆第三百零七章 项王藏宝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临洮 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赠马第二百四十六章 内鬼现身第三百一十三章 少府钱庄第六十章 纺织工艺第六十七章 国之羽翼 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儿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十三章 骑兵利器 第三百四十七章 立冬时节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内乱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六百五十章 交办太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诸般迁调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国来朝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资第四百九十章 全境禁毒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使乌桓第六十三章 汉奸鼻祖 第七百二十八章 归化名额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二百零二章 筹建边城第八百零三章 东方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