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婚事(2)

从社会阶层的划分上,王书辉在现代应该属于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对于婚姻的观念是很文青的,具体的内容可以参考钱中书先生的《围城》。方鸿渐的婚姻观,实际上,正是小资产阶级矫揉造作的婚姻观的一种典型代表。

不过,因为出身问题,因为人生阅历问题,王书辉的婚姻观显然不是小资产阶级式的。他对于婚姻的看法是,只要能够保持的住,只要能够一直稳定的维持下去,就是好的婚姻。

所以对于朱由梓的结亲提议,王书辉很快就从错愕中转移了出来,开始考虑利弊问题。

对于枝江王府这个名头,王书辉通过几次与朱由梓的接触和回到现代对相关历史资料的整理,已经理解的非常到位了。自从朱由梓的祖父那里开始,枝江王一系被朝廷剥夺了爵位的时候,实际上,朱由梓就是个庶人的身份。

从他说的父祖三代都没有领到过任何的禄米的情况上,说明了一个问题。王族被剥夺爵位成为庶民之后,除了他们还是公认的具有王族血统,是皇帝的远亲之外,并没有任何政治和经济上的优待。不过相应的,他们也解除了作为王族的巨大束缚。

按照历史记载,明代王族在生活上是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的,“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士农工商)。”这也正是朱由梓完全没有谋生能力,在饿的不行的情况下,竟然在大冬天里衣着单薄的状态下,跑到长江边上钓鱼的原因。

王书辉觉得自己在明末要做的事情,如果朱由梓是个真正的王族的话,他反倒不太好开展工作。反而是现在这种情况,这种朱由梓家是个有名头的没落王族,官府和朝廷中人,都躲得远远的以避免嫌疑和麻烦的情况,倒是要好的多了。

从个人问题上考虑,王书辉虽然不是个萝莉爱好者,也不准备像孙蜀黍那样,开一代萝莉爱好者之先河,但是从历史环境上考虑,已经十四岁的朱微妏确实是到了法定结婚年龄了。他对于在古代开展养成计划,也是比较跃跃欲试的。

他对朱微妏这个小萝卜头认真的观察过。说实话,作为王族后代,从遗传基因的角度上讲,这个小萝卜头的长相倒是不难看。除了因为生活落魄的缘故长得比较瘦小病弱之外,那种平民家庭女子的大方爽利倒是挺和王书辉的胃口的。最重要的一点,她是个天足。

朱由梓虽然不通世故,但是在明末这个环境里,他是个真正的土著。对于各方面的事情,他肯定比王书辉这个穿越者了解的更多。而作为穿越者的王书辉,也十分需要这样一个家庭作为他介入明末的一个切入点。这么考虑了一番之后,王书辉就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世叔美意,小侄真是惶恐之至啊。不过小侄确实也早就到了该要成家立业的时候了。这次还俗下山,也是准备要传续后人,以慰先考先妣之慈怀的。既然世叔不弃,小侄这里就从命了。”

朱由梓心中大喜,一个好女婿就这么到手了。真有些“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惊喜感。

“好好好,贤婿大可放心,你落籍本县的事情,包在为父的身上。虽然为父如今无名无爵,但好歹也是枝江王一系的嫡系子孙,枝江县但有不从之处,为父就是闹到南京礼部衙门去,也要为贤婿办成落籍之事的。”朱由梓眉飞色舞,一口一个贤婿叫的那叫一个痛快,让王书辉脑门上排出一排黑线来。不过他这种光脚不怕穿鞋的的务实态度,在王书辉眼里倒是有几分他祖宗的遗风,倒不是什么帝王气度,而是一副无赖样子。

“贤婿准备什么时候操办婚事,这件事情越快越好,最好在年前完成。呵呵呵,民间俗语不是有又娶媳妇又过年之说么,咱们也尽快筹备,来个双喜临门。”本来明代王族的教育就颇多缺陷,朱由梓一生落魄不堪基本没受过什么完善的教育,说出来的话也就相当的村熟和不着调。

听了朱由梓的这番话,还没等王书辉回答什么,就听见屏风后面传来一阵咳嗦声。朱由梓面色一僵,心里有些生气,他知道这是女儿的声音。他紧张的朝王书辉脸上看去,紧怕他生气。因为哪怕再怎么不通世故,他也知道这等事情,不该是一个女孩子家直接参与的。朱微妏藏在屏风后边偷听自己的婚事,要是对方是个正常的古代人,都会感到恼怒不堪的。

朱由梓哪里知道,王书辉的脑袋里根本就没有一丁点的封建礼教意识,他可不是那些穿越者,一到古代,封建主义的基因就立即复活了。他听了这阵明显是朱微妏的咳嗽声才想起来,结婚,这是两个人的事情,怎么也得征求一下对方的意思才行,他和朱由梓两个人在这里自说自话,还不知道人家小萝卜头的意思呢。

想到这里,王书辉也有点小小的紧张感。还真别说,活到二十几岁的年纪,这种情况他还是第一次面对,他有点僵硬的笑了笑,对朱由梓说道,“世叔与我这里说的明白,小侄我是完全同意的。可是还不知道世妹的意思,世叔还是先问问世妹的想法。总要世妹心里愿意,方才好再论及其他。”

朱由梓一听这话,心里头也一阵愕然,转念一想也就理解了。王书辉是个还俗的和尚,从小父母双亡,长在寺庙之中,不通世情的程度比自己还要厉害。朱由梓暗自偷笑,对王书辉说道,“婚姻大事,父母做主。贤婿不必多想,婚姻大事,哪里轮得到文儿置喙。”

王书辉对于这件事情有着自己的坚持,他可不准备娶一个满肚子怨气的小萝卜头,他对于婚姻的第一要求就是稳定坚固,可不想在古代娶一个满肚子牢骚的小萝莉作老婆。他摇了摇头,对朱由梓书说,“世叔容禀,小侄看来,这婚姻大事固然是父母做主,但是也要参考当事人的意愿才好,世妹固然天真烂漫,但也不是没有主见之人,我看还是要世妹自己同意,你我两家方才好谈婚论嫁才行。”

朱由梓第一次感到王书辉这个人有让自己不满的地方。他这个人做事情未免太固执了些,结婚的事情,哪里有问女子意见的问题存在。作为女子就是要三从四德,怎么可以让她们自己做主呢。不过看到自己的好女婿这么坚持,朱由梓又爱女心切想要快点促成这桩婚事,他直接站起来,走到屏风后边把朱微妏揪了出来。

这种突发情况让王书辉有些不知所措了,不过好在他一直是一副木头人的面孔,倒是没有表现出惊慌失措来。被父亲揪出来的朱微妏本来羞恼的不行,但是一看到王书辉气定神闲的样子,心里也安稳了起来,恢复了她那副大方爽利的性子,整理了一下鬓角,直接对王书辉说,“世兄问的清楚,小妹也要答个明白。小妹这里自然是许的,不过有件事情我要先问清了才行。”

“世妹请讲。”王书辉听了小萝卜头的问话,刚才和朱由梓谈婚论嫁的别扭感才消失不见了,这才是他头脑里谈婚论嫁的正常模式。

“世兄说自己一直在寺院里修行,我可听人家说过,很多寺庙里的和尚还有娶妻的呢,世兄不会已经有了妻妾了吧。”王书辉送给朱微妏的小熊内衣,让朱微妏一直耿耿于怀。

“呃……,世妹这话,呵呵,不知世妹是从哪里听来了,不过我是从未娶亲的,自然没有任何妻妾存在。”王书辉不知道朱微妏从哪里得来的消息。不过他可是知道,现代社会里的和尚们早就群魔乱舞了,娶媳妇包情人的丑闻都是层出不穷。不过明末的和尚们是不是这种风格,他可是真不知道。

“既如此,那小妹就没什么可问的了,全凭父亲做主就好。”朱微妏也不过是给王书辉一个下马威而已,并不是不想嫁给本来就有很好的印象的王书辉,确定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情,她就向朱由梓和王书辉福了一福,转身走了。

朱由梓今天可谓大开眼界。他知道自己的女儿并不是那种大家闺秀的样子,家里有什么事情大多也是女儿做主的,但是他也没想到女儿面对自己的婚事会这样落落大方。王书辉就更加的奇葩了,面对一个女子那样不给面子的当面质问,居然没有一点觉得失礼生气的地方,反而是温和平静的给自己的女儿答疑解惑。也不知道这个王书辉是涵养好还是脑袋里缺根弦。

不过既然双方都同意了这门婚事,朱由梓也松了口气,笑着对王书辉说,“贤婿,如今我们可以好好说说筹备婚事的事情了吧。”

王书辉刚才趁着朱微妏出来的机会,倒是仔细的观察了小丫头一番,发现自己还真是挺有运气的,不知道是不是这两天吃的好的缘故,小丫头朱微妏的脸色明显好了许多,细细看来,居然还有几分美貌。王书辉擦了擦嘴边并不存在的口水对朱由梓说道,“一切都由老泰山做主吧。”

朱由梓看着王书辉猪哥的样子,心里头的喜意一下子被一种莫名奇妙的愤怒取代了,心里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不自觉的暗暗的骂了王书辉一句。

“这个该死的小畜生!”

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204章 连锁反应5第247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1)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第20章 起步(4)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367章 在山东(2)第260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8)第492章 孙大圣棒打倭国第239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1)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411章 推销员曾德昭第11章 婚事(3)第73章 骨干的产生(1)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269章 承天事变(3)第422章 机械和教条第362章 建设新湖北(5)第342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3)第368章 在山东(3)第457章 金杯白刃下的自治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118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1第322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1)第178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4)第496章 长子王青柏第498章 范·德佩尔生病了第88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3)第402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5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373章 在山东(8)第479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7第44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4)第187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3)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310章 终结者7第313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2第13章 立足(1)第90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5)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205章 连锁反应6第303章 朱舜水访武昌(8)第406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9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60章 工业的獠牙(4)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19章 起步(3)第106章 反对本本主义2第37章 妖僧(1)第166章 松滋大开复兴花(2)第120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1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338章 制度这个事儿(3)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89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4)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历程第131章 工业化的浪第322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1)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497章 老丈人朱术圳第178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4)第139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1第129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2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352章 炮击金州卫(5)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8章 准备(4)第129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2第422章 机械和教条第142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4第280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2)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38章 妖僧(2)第320章 混乱与平静(1)第272章 承天事变(6)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404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7第355章 炮击金州卫(8)第417章 两个案件和一个态度第250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4)第180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6)第182章 陈保生进城(2)第203章 连锁反应4第185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1)第27章 开始(3)第273章 承天事变(7)第180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6)第248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2)第382章 东改编1第243章 肖文龙的觉醒(3)第12章 婚事(4)
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204章 连锁反应5第247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1)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第20章 起步(4)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367章 在山东(2)第260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8)第492章 孙大圣棒打倭国第239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1)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411章 推销员曾德昭第11章 婚事(3)第73章 骨干的产生(1)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269章 承天事变(3)第422章 机械和教条第362章 建设新湖北(5)第342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3)第368章 在山东(3)第457章 金杯白刃下的自治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118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1第322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1)第178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4)第496章 长子王青柏第498章 范·德佩尔生病了第88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3)第402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5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373章 在山东(8)第479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7第44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4)第187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3)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310章 终结者7第313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2第13章 立足(1)第90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5)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205章 连锁反应6第303章 朱舜水访武昌(8)第406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9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60章 工业的獠牙(4)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19章 起步(3)第106章 反对本本主义2第37章 妖僧(1)第166章 松滋大开复兴花(2)第120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1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338章 制度这个事儿(3)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89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4)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历程第131章 工业化的浪第322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1)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497章 老丈人朱术圳第178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4)第139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1第129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2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352章 炮击金州卫(5)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8章 准备(4)第129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2第422章 机械和教条第142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4第280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2)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38章 妖僧(2)第320章 混乱与平静(1)第272章 承天事变(6)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404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7第355章 炮击金州卫(8)第417章 两个案件和一个态度第250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4)第180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6)第182章 陈保生进城(2)第203章 连锁反应4第185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1)第27章 开始(3)第273章 承天事变(7)第180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6)第248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2)第382章 东改编1第243章 肖文龙的觉醒(3)第12章 婚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