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

有人说,工业化的过程对于处于农业社会的人和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工作的人都过于残酷了。这话说的一点儿不错。

可问题是,从宏观的角度讲,工业社会实际上要比农业社会仁慈的多。这个道理也一样的简单。

在工厂工作,特别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蒸汽动力的工厂里工作,确实是相当的辛苦的。大量的噪音、粉尘,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工伤,都在这些工厂里无时不刻的发生着。而且相比较普普通通的传统农业生产来说,不像农业生产还有农忙农闲的时候,工业生产是三班倒无黑白无空闲的全天候进行劳动的。

固然,在复兴会的工业企业里工作不仅可以享受高额的工资和优厚的待遇,而且复兴会的企业为企业工人提供了可谓是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社会福利,这些工资和待遇虽然让人很满意,可是工厂里的工作也确实很繁重而且大家在这些重复性的劳动中很容易感到烦躁。

当然了,在工厂里当工人,特别是在复兴会的工厂里当工人,和他们给地主豪绅们扛活的时候比较起来,他们的生存质量是全方位的提高的。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在复兴会治下,人口出生率超高幅度的进行增加,而人口的死亡率,特别是新生婴儿的死亡率正在全面的下降。

在一线工作的工人们感受不到这种变化。他们只是知道自己的工作很辛苦,但是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在军队里当兵的普通战士们的感受也不深刻。倒是不少有父母的年轻战士,他们发现自己的父母好像这几年给他们添了不少新的弟弟妹妹。

但是,像叶风这样能够深刻的理解工业化的进步意义的人就能够明白,人口的增加,婴幼儿的死亡率的下降不是别的原因导致的。那是因为有了复兴会。复兴会建立的化工厂、医学器械厂、化学制药厂并培养出大量的接受了全面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之后才实现的。

在叶风看来,有了复兴会,又因为复兴会坚持进行工业化,所以婴幼儿的死亡率才得以降低。没有复兴会,或者复兴会不进行工业化,婴幼儿的死亡率就会像往常一样居高不下。是工厂里大量生产的药品和复兴会批量培养的医生保证了初生婴儿的成活率。这一切,都是工业化的好处和功劳。

在工厂流水线里进行一个环节的重复性劳动的工人,是很难搞清楚一个工业制成品全部的生产方式的。身处社会中的单一个体如果没有接受全面的教育,也搞不清整个社会的运行状况。

在叶风看来,很多对复兴会的工业化生活不适应的人,单纯的就是只看到了工业化工作中的艰苦而没有看到工业化成果的好处。或者说,很多人虽然享受到了工业化的好处,但是对于这个好处是从哪里来的搞不清楚。他们不知道,正是他们在工厂中的劳动创造了他们现在的优质生活。

叶风在和张兆欢谈话的时候,选择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切入点。绝大多数平民百姓家的子弟实际都知道,自己能够生存下来并且平安长大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就是像叶风这样的世家大族的子弟,他也经历过几次自己新生的弟弟妹妹夭折的惨事。

叶风经历过的事情,张兆欢自然也是经历过的。古代有没有什么避孕措施,他的父母没办法节育自然而然的就会接连不断的生孩子。他知道,在他之前家中夭折过不少孩子。在他之后,他又亲眼看到自己一个已经两岁的妹妹因为伤风而死掉的。这样经历对于一切人都很惨痛但又非常的普通。

叶风得到张兆欢肯定的回答后对他说道:“复兴会的好处我们不讲,我们就说一说为什么我们要在少年军里进行学习的。你也知道,在复兴会里是有医院的。和那些连蒙带骗的大夫相比较,咱们的医院可谓是药到病除。就是肚子里的肠子坏了,到了医院大夫们给他一做手术把坏掉的肠子割掉之后,人就好了。我们都说复兴会的大夫好,复兴会的大夫是怎么培养出来的你知道吗?”

张兆欢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复兴会有一所医学院,所以他立即就回答道:“教导长,这个事情我是知道的。咱们复兴会的大夫都是医学院里学出来的。”

叶风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你瞧,要想避免过去咱们的兄弟姐妹年幼夭折的情况,就必须有复兴会这样的大夫。而复兴会这样的大夫不是凭空产生的。这些大夫过去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们也是在进入了医学院,通过了专业的学习之后才成为大夫的。这个道理你是明白的吧。”

张兆欢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叶风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他从容的对张兆欢说道:“光有大夫肯定是不同的。大夫治病除了要有自己的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相应的药物,这些药物你肯定是见过的。给你们治疗肚子里的蛔虫的那些小药片就是这种药。这种药是怎么生产的你知道吗?”

张兆欢一听教导长提起治疗蛔虫的经历,不禁有些不寒而栗的感觉。他谨慎的摇了摇头。

叶风对他说道,“关于这些药品是什么生产的,这个休息日部队会组织大家到制药厂去参观。到时候我会和你说的。”

休息日就在三天后,很快就到了这一天。张兆欢的排就在当天上午在教导长和排长的带领下到了位于江北工业区的制药厂去参观。

从复兴城到江北工业区照例是要乘坐火车的。第一次坐火车的张兆欢和战友们一样都非常的兴奋。

叶风就坐在张兆欢的身边。看着东张西望的张兆欢,叶风说道:“兆欢同学,你看火车跑的快不快?”

兴奋的张兆欢高兴的点了点头。

叶风又问道:“你看和牛车马车比起来,火车装的货物是不是也更多?”

张兆欢又兴奋的点了点头。

叶风继续问道:“那你想不想知道火车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

张兆欢继续兴奋的点着头。 君子聚义堂 时空之门1619

———————————————————————————————

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第358章 建设新湖北(1)第498章 因复杂的生产过剩第311章 终结者8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28章 开始(4)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159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3)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326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1)第381章 鲁东土地革命6第178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4)第89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4)第438章 王书辉从没想过当皇帝第406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9第149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1第211章 保民军第一战4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91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6)第63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3)第432章 从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163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3)第99章 王书辉下乡记3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372章 在山东(7)第68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2)第58章 工业的獠牙(2)第424章 教导营出身第260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8)第181章 陈保生进城(1)第57章 工业的獠牙(1)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354章 炮击金州卫(7)第33章 理念(1)第239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1)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246章 肖文龙的觉醒6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180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6)第467章 周会计的家事第373章 在山东(8)第422章 机械和教条第414章 精明通透张老爹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466章 五级钳工李有福第267章 承天事变(1)第435章 复杂繁重的准备工作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326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1)第273章 承天事变(7)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280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2)第65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1)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390章 光复辽南5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57章 工业的獠牙(1)第120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1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314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3第204章 连锁反应5第370章 在山东(5)第373章 在山东(8)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207章 连锁反应8第305章 终结者(2)第110章 第一次反围剿3第468章 邮政局里的两个人第313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2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453章 频繁出现的突发情况第492章 孙大圣棒打倭国第131章 工业化的浪第92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7)第330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5)第98章 王书辉下乡记2第194章 武昌起义(4)第494章 军事行动面具下的经济目的第287章 新的开始(4)第435章 复杂繁重的准备工作第102章 王书辉下乡记6第218章 马祥麟的转变(1)第127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8第3章 穿越(3)第9章 婚事(1)第209章 保民军第一战2第130章 工业化的浪第253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1)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
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第358章 建设新湖北(1)第498章 因复杂的生产过剩第311章 终结者8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28章 开始(4)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159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3)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326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1)第381章 鲁东土地革命6第178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4)第89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4)第438章 王书辉从没想过当皇帝第406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9第149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1第211章 保民军第一战4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91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6)第63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3)第432章 从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163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3)第99章 王书辉下乡记3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372章 在山东(7)第68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2)第58章 工业的獠牙(2)第424章 教导营出身第260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8)第181章 陈保生进城(1)第57章 工业的獠牙(1)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354章 炮击金州卫(7)第33章 理念(1)第239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1)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246章 肖文龙的觉醒6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180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6)第467章 周会计的家事第373章 在山东(8)第422章 机械和教条第414章 精明通透张老爹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466章 五级钳工李有福第267章 承天事变(1)第435章 复杂繁重的准备工作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326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1)第273章 承天事变(7)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280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2)第65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1)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390章 光复辽南5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57章 工业的獠牙(1)第120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1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314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3第204章 连锁反应5第370章 在山东(5)第373章 在山东(8)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207章 连锁反应8第305章 终结者(2)第110章 第一次反围剿3第468章 邮政局里的两个人第313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2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453章 频繁出现的突发情况第492章 孙大圣棒打倭国第131章 工业化的浪第92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7)第330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5)第98章 王书辉下乡记2第194章 武昌起义(4)第494章 军事行动面具下的经济目的第287章 新的开始(4)第435章 复杂繁重的准备工作第102章 王书辉下乡记6第218章 马祥麟的转变(1)第127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8第3章 穿越(3)第9章 婚事(1)第209章 保民军第一战2第130章 工业化的浪第253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1)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