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五级钳工李有福

李有福从夜校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晚上八点多钟了。

和自己坐在沙发上打毛衣的妻子打了声招呼之后,李有福就走进厨房,喝了一碗玉米面粥。

晚上的晚饭虽然吃的也很饱,可是听了两个小时的文化课,快速转动的大脑,让李有福觉得自己身上的力气都被消耗光了。如果不喝上一碗玉米面粥的话,感觉肚子里空空的李有福可能会睡不着觉的。

喝完了玉米面粥,顺手又用自来水把碗洗干净放在了碗架子上,李有福就回到客厅里,坐在了正在打毛衣的老婆身边。他把沙发边的点灯打开,准备复习一下刚才上课学到的内容。

虽然李有福已经是五级钳工了,但是今年三十六岁的李有福对于人生有着更高的要求。他的理想是在工厂规定的六十岁退休年龄之前考上九级工,最终成为一个国家工艺研究院里的工艺师,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把自己的退休年龄延迟到六十五甚至是七十岁。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人们对于退休这样福利政策的理解有点小问题。大部分人都认为退休养老意味着自己即将成为一个没用的废人。而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希望自己老了之后会被别人当做废人看待。

作为复兴党治下最早一批的工人,因为长期在第一线上从事钳工的工作,再加上几分天生的灵气,李有福在技术上的水平是非常的高的。最让李有福自豪的是,他的师傅不是别人,就是现在国家的最高领袖王书辉。

当年他在枝江的兵工厂里和一大群年轻人一起跟王老师学习钳工技能的时候,因为自己上手的速度最快,加工的工件水准最高,还得到过王老师的亲口表扬。这是让李有福一直引以为傲的一件事情。

新中国的工业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在各大工业企业中,像李有福这样的中级技工还是非常的稀少的。

李有福通过一直关注《工人日报》了解到,到了目前阶段,除了像木工和瓦工这种比较老式的技术门类里面有一些年纪比较大,经验比较足的高级技工以外,像他们这种最纯粹的工业类技术工种里面,自己这样的五级技工,全国上下也不会超过四百人。

五级技工,可是有着可以和地委书记平起平坐的资格的。每到年节的时候,李有福都会被郑州地委邀请到地委大会堂参加慰问活动,一起和郑州地委和政府的高级干部们坐在会场的第一排观看节目的。

同样是分房子,地委书记的房子也才五十平米,但是李有福住的却是七十平米的大房子。在工资方面,李有福的基本工资是三千七百元人民币加上差不多和工资一样的奖金,总工资能够达到七千元上下。可是郑州地委书记的工资才三千人民币,加上奖金也要比李有福少两千元左右。

听说党的干部在退休后可以享受国家发放的廉政补贴。可是他们又没有高级工人退休后每年三个月的疗养待遇。

所以说,在郑州地区的两市六县十二个农场的一百多万人口中,李有福绝对是拔尖的人物。

不过对于李有福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他有着更高的目标。成为能够和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一样显赫的国家工艺研究院的院士,才是李有福的人生终极理想。

为了这个理想,李有福从来也没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他知道自己在文化课方面的基础比较差,所以他从来也不会参加那些娱乐活动,去喝酒扯淡,去看电影看话剧,而是的和那些年轻人一起一天不拉的参加单位组织的夜校,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

对照着课堂笔记看着手里的高级中学数学课本,李有福很快就把精神集中到了知识点上,对于坐在自己旁边打毛衣的妻子,他已经彻底的没有任何的关注了。

不过在看了一个多小时的课本后,因为头脑上的疲惫,李有福的注意力不可避免的分散了开来。

转头想和自己的妻子聊两句闲天,李有福却发现,自己的妻子打毛衣的手停止了,她的眼睛聚精会神的望着天花板的一角,一只耳朵几乎贴到墙面上去了。

叹了口气,李有福突然把沙发边上的柜子里的收音机给打开了。突然而来的收音机里的广播节目声把自己的老婆吓了一跳。回过神来了的李有福的妻子赵红花轻轻的打了自己的丈夫一下,嗔怪他吓唬自己。

“你们妇联的同志可是真够可以的。这精神头可够足的啊。这都这么晚了,你还关注别人家的事情呢?要我说啊,你们这些坐办公室的人就是喜欢没事找事,特别是你这样的妇女同志,没风也得煽起三尺浪来。”

“隔壁小刘是犯过错误,打过自己的老婆一次,可是组织上不是已经帮助教育过他了吗?怎么着,你们妇联这个娘家人还准备从早到晚的监督人家啊!”

用肩膀顶了自己的丈夫一下,赵红花小声说道:

“老李你也知道小刘同志的问题,大男子主义封建思想,对妇女有歧视,这都是他的老毛病了。也不知道这个年纪轻轻的小同志是怎么回事儿?怎么就养成了对自己的妻子动手动脚的坏习惯了?”

“你还真别说,自从上一次小刘的妻子把状告到我们妇联以后,这个小刘就上了我们妇联的黑名单了。组织上已经给我任务了,对于小刘这样的家伙,一定要监督再监督,教育再教育。再发现一次,直接就是减工资扣奖金了。看他还敢不敢欺负妇女!”

李有福听了赵红花的话之后心里又叹了口气。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是王老师给中国妇女报题词的时候在全国范围内专门进行了宣传的事情。

对于男女平等尊重妇女这件事情,李有福是没有任何意见的。但是男女平等,也会带来一些不方便的事情。

比如说和他小时候相比较,现在的妇女同志已经不是半边天那么简单了。有了《婚姻法》给妇女做主,有了政府给妇女撑腰,有了妇联给妇女当娘家,不少妇女也是有点忘乎所以的意思。

就以隔壁的青工小刘两口子来说吧。小刘的妻子小张就有点过分。有事没事的挑小刘的毛病。今天小刘和哪个女人多说了几句话了,明天小刘和哪个女人开玩笑了,这样完全不是事情的事情,都是小张和小刘吵架的由头。

小刘这个锅炉工,在厂子里的工作环境是最恶劣。又热又累的锅炉工工作压力本来就大,一回到家里又有个爱吃醋的老婆没事找事。生起气发起火来,打小张两下,还被小张闹到单位里去了。组织上找谈话,挨领导的批评,还要上妇联的黑名单,说起来李有福也是觉得小刘有点冤枉的。

推了自己的妻子一下,李有福开口劝说道:

“老话不是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吗?组织上对于人家家里的事情进行参与,总是有点不好的。你就不要听风就是雨,拿根鸡毛就是令箭了。像你这样天天监视人家,没事也能找出事儿来。这可不怎么好!”

在工厂里,机关干部的地位确实不高。工资没有同级的工人高,待遇没有同级的工人好,除了工作相对轻松一些,动不动的还要接受工人代表的批评,接受工人们的提意见。有时候还要参加义务劳动,在车间里打扫卫生。可是这并不代表机关干部们对于自己的工作就不热爱了。

在李有福家,真要论起来,李有福的文化其实是不如赵红花的。不管怎么说,赵红花也是接受了正规的初级少年军教育,之后又上了一年的行政学院的。和李有福这样的参加同等学力考试获得文凭的人相比较起来,赵红花是学校出身。所以听到李有福非议自己的本职工作,赵红花明显的不高兴了。

“老李你这话就不对了。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是封建思想。在封建社会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清官,那些封建官僚都是骑在人民的头顶上拉屎拉尿反动派。他们怎么可能会真正的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呢?组织可不是封建官老爷。我们党员是要为人民服务的。为人民服务,就要关心每一个人民群众的生活。我关心小刘两口子的生活,怎么能说我是没事找事呢?”

李有福听了自己妻子的话,心里苦笑了起来。他也是无心之失,一下子就把自己心里想的给说出来了。但是真要论起来,这已经是相当客气的话了。对于妇联的人给那些没事找事的家庭妇女撑腰,总是掺和人家家里的事情,李有福肚子里还有很多难听的话没有说出来呢。

不过作为已经结婚了六年,两个孩子都已经参加了初级少年军的李有福来说,息事宁人,向自己的老婆认罪和投降,才是保证自己的耳根子清净,能够让自己在家里安安静静的学习和生活的前提。

所以听了赵红花有点较真儿的话,李有福赶紧投降。

看着赵红花没有再追究自己,李有福松了口气,赶紧继续看起了自己的课本来。

一夜无事。

第二天一早,作息规律的李有福在早晨五点半左右,居民区的广播还没响起来的时候就起床了。

把自己的妻子叫醒,两个人一起洗漱了一下之后,两人就一起出门上班去了。

1351机械厂是郑州地区最大的国营企业之一。除了郑州车辆厂和郑州发电厂之外,1351机械厂以职工人数六万人排行第三。

和所有的工业企业一样,1351机械厂也坐落在郑州市的郊区地区。所以从住所到单位,李有福两口子必须要乘坐有轨电车。

电车站就在李有福家不远的地方。一路上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和五级工李有福主动的打招呼问好。毕竟大家都在报纸和广播上经常看到和听到李有福这个经常获奖的国家劳模的消息。因为打招呼的人太多了点,以至于当李有福两口子达到车站的时候,差点没有赶上早班车。

李有福因为是技术工人,所以他乘坐公共交通只需要出示一下工作证,然后就能和部队的战士一样享受免费待遇。因为这种优待,每次和李有福一起坐车的时候,需要投币付钱的赵红花的嘴角都要歪上几下。这个瞬间也是从来在讲道理上都讲不过自己的妻子的李有福固定的心中暗爽的时刻。

因为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因为内燃机技术在国家重点支持下的突飞猛进,现在的郑州市地区除了长途交通仍然是蒸汽机的火车为主以外,像市内的交通的公共交通,已经变成了以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为主的时代了。

坐在电车上突然透过车窗看到一辆公共汽车突然在路上抛锚趴窝,李有福有些幸灾乐祸的对身边的赵红花说道:

“我说什么来着?动力系统里面,还是电力机第一,内燃机第二,蒸汽机第三。我都不说工厂方面的工业动力了,光是一个交通方面,你看这两年国家推广的柴油汽车和汽油汽车吧,像车辆厂这样的国家重点项目,生产出来的东西都不怎么靠谱。”

“那些柴油车还好点,除了噪音有点大以外,趴窝的情况倒还少见些。可是汽油机就不行了,因为很多重要部件都需要手工加工,车辆厂的那帮子一级工二级工弄出多少残次品来。”

因为每天在坐车上都要感受到明显的差别待遇,所以赵红花对于自己丈夫的嘲讽语气非常的不满。她对李有福说道:

“老李你也多关心关心国家大事吧。除了捧着你的那些课本和技术教材,报纸你也不愿意看,广播你也不愿意听。你还不知道吧,前天的《人民日报》上有个科学院的大专家就发了篇文章,说是用汽油机可以造出在天上飞的机器来,叫什么飞机。”

“你瞧瞧,你看不上的汽油机有多厉害!那是能造出在天上飞的机器来的好东西。公园里的热气球你见过吧。以后除了热气球,还有飞机也能在天上飞了。你可多学习学习吧,别再说这种丢人的话了。”

李有福全部的自尊心都建立在自己的技术上,所以当他的妻子说出有点瞧不起他的技术素质的话来之后,他立即就冒火了。

他生气的对赵红花说道:

“别管是造飞鸡还是造飞鸭,造什么东西不是得靠我们这些工人的!我就不信了,难道造飞机就不用我这样的五级工啦!”

“别说是在天上飞的机器要靠我们这些工人造,就是以后国家要造从地球飞到月亮上的机器,那也得是靠我们这些工人一手一脚的把机器造出来。我就不信你这个妇联的干部靠扯老婆舌就能把人扯上天!”

李有福的声音有些大。以至于他的话被周围一些乘客也听到了。因为这话里透着些荒诞的味道,所以有几个听到了他说话声的年轻人立即就发出了压抑的笑声。

赵红花一方面被李有福话里的讽刺气得半死,一方面又因为不想在公共场所里出洋相,所以只能用力的忍耐。

偷偷的使劲掐了自己的丈夫一下之后,赵红花把头一扭假装自己不认识李有福。

第193章 武昌起义(3)第77章 大练兵(1)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厂化教育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360章 建设新湖北(3)第81章 外国传教士第11章 婚事(3)第163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3)第269章 承天事变(3)第468章 邮政局里的两个人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绽放的幸运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216章 程绍之死1第37章 妖僧(1)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370章 在山东(5)第404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7第66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2)第327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2)第3章 穿越(3)第386章 光复辽南1第498章 范·德佩尔生病了第2章 穿越(2)第58章 工业的獠牙(2)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34章 理念(2)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170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2)第399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2第134章 入学风波3第211章 保民军第一战4第185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1)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111章 第一次反围剿4第204章 连锁反应5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绝佳机会第9章 婚事(1)第130章 工业化的浪第484章 中倭新关系4第123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4第386章 光复辽南1第35章 理念(3)第446章 “疯狂”的张永涛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173章 审判(1)第106章 反对本本主义2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186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2)第414章 精明通透张老爹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269章 承天事变(3)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315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4第370章 在山东(5)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172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4)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321章 混乱与平静(2)第67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1)第142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4第475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3第294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1)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63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3)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369章 在山东(4)第263章 学员张兆欢(3)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357章 炮击金州卫(10)第171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3)第419章 爱钱的人才有动力第194章 武昌起义(4)第480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8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484章 中倭新关系4第276章 魏忠贤的疑惑(2)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75章 大丰收(1)第358章 建设新湖北(1)第40章 妖僧(4)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63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3)第284章 新的开始(1)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435章 复杂繁重的准备工作第247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1)第383章 东改编2第424章 教导营出身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73章 骨干的产生(1)第4章 穿越(4)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327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2)第99章 王书辉下乡记3第76章 大丰收(2)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279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1)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
第193章 武昌起义(3)第77章 大练兵(1)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厂化教育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360章 建设新湖北(3)第81章 外国传教士第11章 婚事(3)第163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3)第269章 承天事变(3)第468章 邮政局里的两个人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绽放的幸运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216章 程绍之死1第37章 妖僧(1)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370章 在山东(5)第404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7第66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2)第327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2)第3章 穿越(3)第386章 光复辽南1第498章 范·德佩尔生病了第2章 穿越(2)第58章 工业的獠牙(2)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34章 理念(2)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170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2)第399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2第134章 入学风波3第211章 保民军第一战4第185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1)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111章 第一次反围剿4第204章 连锁反应5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绝佳机会第9章 婚事(1)第130章 工业化的浪第484章 中倭新关系4第123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4第386章 光复辽南1第35章 理念(3)第446章 “疯狂”的张永涛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173章 审判(1)第106章 反对本本主义2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186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2)第414章 精明通透张老爹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269章 承天事变(3)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315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4第370章 在山东(5)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172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4)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321章 混乱与平静(2)第67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1)第142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4第475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3第294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1)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63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3)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369章 在山东(4)第263章 学员张兆欢(3)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357章 炮击金州卫(10)第171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3)第419章 爱钱的人才有动力第194章 武昌起义(4)第480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8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484章 中倭新关系4第276章 魏忠贤的疑惑(2)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75章 大丰收(1)第358章 建设新湖北(1)第40章 妖僧(4)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63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3)第284章 新的开始(1)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435章 复杂繁重的准备工作第247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1)第383章 东改编2第424章 教导营出身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73章 骨干的产生(1)第4章 穿越(4)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327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2)第99章 王书辉下乡记3第76章 大丰收(2)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279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1)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