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4

“年轻人,特别是少年军出身的年轻人。他们能不能承担起党内的重要工作,这个问题其实我们要把它想到前面去。”

1627年四月里的一天,复兴党的党委机关报的头版头条的发表了一篇署名王书辉的文章。这篇文章的标题挺有意思的,叫做。

复兴党成立已经八年多了。复兴党的党员早就知道,的头版,特别是王书辉老师的文章,基本上就是复兴党党员们必须学习的材料。所以,早晨出完早操回到办公室的孟离、陈封和张宝树在看到这篇之后,立即不约而同的来到王书辉的办公室向他们的老师了解他的具体想法。

就是在这个时候,王书辉既没有和他们讲到正在召开而且还要持续几天的联席决策会议,也没有和他们具体的提到这篇文章,而是在他们三个落座之后直接的提出了新干部的培养问题。

“年轻人不到基层工作,没有具体的基层工作经验是不行的。”王书辉对他们说道。

王书辉从办桌后走了出来,和孟离、陈封、张宝树一起坐了下来之后,继续对他们说道:

“其实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工业部门的同志也和我讲过,这两批中专毕业的年轻人都有差不多有相同的问题。看图纸画图纸的时候他们是个好手,可是到了具体操作的时候,他们总是出问题。所以说工业部门的同志问我,可不可以让那些技术人员先到一线实习一段时间。”

“我当时就告诉他们了,在工厂里没有一线工人经验是做不好技术工作的。先让他们在下面当三年基层工人才行。”

孟离、陈封和张宝树听了王书辉的话,下意识的就互相看了看。

对于这三个复兴党的党、政、军工作的具体负责人来说,他们的王师尊王书辉老师绝对是那种一言一行都有着深刻意义的人。

已经多少次了,从1619年到如今这将近九年的时间里,王书辉老师无数次的表现出无数的涉及到各个方面的高瞻远瞩来。所以说,他们现在都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不自觉的想要弄清楚王书辉老师的所说所做是不是有什么深远的意思。

王书辉看到他们三个的表现,心里叹了口气。他固然不喜欢那种自己长走形了学生,可是他同样也不喜欢这种事事都无条件的相信自己依靠自己的过于老实的学生。

人总说不到那个位置不知道那个位置的工作不好做。孟离也好,陈封也好,张宝树也好,他们都是在具体工作上实践经验丰富的人。他们都知道,做事情能不把事情做坏,把事情按照计划完完整整的完成,那就已经是个非常困难的工作了。

丰富的实践经验让他们意识到,很多事情,想的时候和做的时候完全不同。想总是简单的,做却永远困难重重。这种经验让他们意识到,能够明确的指出完成一个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怎么做的王书辉有多么厉害,能够制定这一个个的环节并且最终让这件事情走到一个明确的结果上去的王书辉有多么厉害。

当然了,这样的经验,也让他们更加的依赖王书辉。

王书辉并不喜欢他们这样思想懒惰的学生。可是现阶段,完成复兴党的所有工作所能依靠的只能是这些还不够合格的学生们。情绪极端的年轻人确实有朝气,可是让他们做事情,没经验没实践的他们是不行的。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王书辉继续对他们说道:“技术工作需要一线实践。那么在干行政工作方面,在担任领导岗位的问题上,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一视同仁呢?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

“在我们复兴党内,没知识没文化肯定不能担任领导干部,可是那些有知识有文化却没实践经验的年轻人,也是不能担任领导干部的。他们必须到基层去,到第一线去积累经验之后,才能具备担任领导干部的条件。”

“老师说的很对。可是我们这些人也没参加过基层的实践工作啊。”

张宝树在三个人里永远都是那个嘴最快的人。他本能的觉得王老师的这些话是针对军委那几个参加联席会议的年轻人的。所以他不自觉的就想维护一下那几个他非常欣赏和喜欢的年轻人。

根本就不需要王书辉出面,孟离就直接对张宝树说道:“宝树同志,你怎么没有基层的工作经验了啊!八年前的时候,你还是家丁队里的一员吧。你不也是从队长干起,才从排长到连长,再从连长到营长,最终走到这个岗位上来的吗?难道你一参加复兴党就成了副总政委了不成?”

陈封也有些哭笑不得的对张宝树说道:“老师的意思是说,咱们其实都不需要基层工作经验,那是因为咱们是和咱们的组织一起成长起来的。当初我们都是小兵,还是因为咱们党的发展,我们才走到这个领导岗位上的。”

“举个例子吧。我在行政系统里工作的时间最长。最早的时候,我也就是个办公室的主任,领导的干部不超过二十个人。之后办公室升级成了政务处,我又成了政务处长。政务处升级成政务厅之后,我又变成政务厅长。现在政务厅升级成了政务院,我就成了政务院的主管干部。不是我们的职务一直很高,而是我们的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

张宝树不是个草包。能承担起军委的日常工作,智力肯定是正常的。张宝树表现失常,纯粹是情绪原因。

所以他听明白了陈封的意思之后,马上说道:“既然这样,那么现在这些年轻人完全可以和我们一样,与我们的党一起成长嘛!”

陈封不喜欢和张宝树进行无所谓的纠缠,所以他不耐烦的对他说道:“宝树同志你不要胡搅蛮缠。我们和他们能一样吗?我们是从小队长,、科长之类的工作干起的。可是那个时候我们干的事情,最多也就是现在一个小型的农场甚至于就相当于现在已经不多了的小的基地村的水平。现在我们复兴党要管多大的地方。整整一个湖北省,整整几百万人要归我们管理了。”

翻了翻白眼,陈封继续对张宝树说道:“就说部队吧。最早部队人数才多少,两百人都不到,连一个连都凑不满。现在部队人数好几万,等到地方征兵工作完成之后,突破十万人是必然的。两百个人的时候部队的参谋和现在十万人部队的参谋,那是一个意思吗?”时空之门1619

———————————————————————————————

第381章 鲁东土地革命6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205章 连锁反应6第368章 在山东(3)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310章 终结者7第348章 炮击金州卫(1)第18章 起步(2)第457章 金杯白刃下的自治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449章 错误的理解错误的应对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第374章 在山东(9)第1章 穿越(1)第357章 炮击金州卫(10)第196章 武昌起义(6)第20章 起步(4)第320章 混乱与平静(1)第409章 无奈的朱由检第186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2)第394章 光复辽南9第271章 承天事变(5)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285章 新的开始(2)第475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3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492章 孙大圣棒打倭国第279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1)第161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264章 学员张兆欢(4)第192章 武昌起义(2)第460章 国家级吉祥物的郁闷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207章 连锁反应8第24章 起步(8)第344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5)第370章 在山东(5)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438章 王书辉从没想过当皇帝第394章 光复辽南9第442章 相同的身体不同的人生第480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8第476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4第353章 炮击金州卫(6)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206章 连锁反应7第469章 后悔的陈新民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275章 魏忠贤的疑惑(1)第428章 即将改变历史的事件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141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3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309章 终结者6第326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1)第361章 建设新湖北(4)第106章 反对本本主义2第239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1)第54章 马县丞的末日(6)第396章 光复辽南11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157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1第293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2)第78章 大练兵(2)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449章 错误的理解错误的应对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424章 教导营出身第383章 东改编2第217章 程绍之死(2)第121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2第25章 开始(1)第182章 陈保生进城(2)第76章 大丰收(2)第29章 日常(1)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315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4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464章 作死的朝鲜第31章 日常(3)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192章 武昌起义(2)第21章 起步(5)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246章 肖文龙的觉醒6第424章 教导营出身第64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4)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396章 光复辽南11
第381章 鲁东土地革命6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205章 连锁反应6第368章 在山东(3)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310章 终结者7第348章 炮击金州卫(1)第18章 起步(2)第457章 金杯白刃下的自治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449章 错误的理解错误的应对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第374章 在山东(9)第1章 穿越(1)第357章 炮击金州卫(10)第196章 武昌起义(6)第20章 起步(4)第320章 混乱与平静(1)第409章 无奈的朱由检第186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2)第394章 光复辽南9第271章 承天事变(5)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285章 新的开始(2)第475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3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492章 孙大圣棒打倭国第279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1)第161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264章 学员张兆欢(4)第192章 武昌起义(2)第460章 国家级吉祥物的郁闷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207章 连锁反应8第24章 起步(8)第344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5)第370章 在山东(5)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438章 王书辉从没想过当皇帝第394章 光复辽南9第442章 相同的身体不同的人生第480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8第476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4第353章 炮击金州卫(6)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206章 连锁反应7第469章 后悔的陈新民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275章 魏忠贤的疑惑(1)第428章 即将改变历史的事件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141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3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309章 终结者6第326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1)第361章 建设新湖北(4)第106章 反对本本主义2第239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1)第54章 马县丞的末日(6)第396章 光复辽南11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157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1第293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2)第78章 大练兵(2)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449章 错误的理解错误的应对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424章 教导营出身第383章 东改编2第217章 程绍之死(2)第121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2第25章 开始(1)第182章 陈保生进城(2)第76章 大丰收(2)第29章 日常(1)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315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4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464章 作死的朝鲜第31章 日常(3)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192章 武昌起义(2)第21章 起步(5)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246章 肖文龙的觉醒6第424章 教导营出身第64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4)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396章 光复辽南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