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建设新湖北(4)

蓝大槐从来也没听过还有这么当佃户的。说是佃户,蓝大槐反倒觉得这个所谓的农场职工,更像是过去他在永兴镇听说的那种铺子里的伙计跑堂。

不交租子,不交皇粮,管吃,管穿还管住,每个月有月钱拿,干好了年底还有分红发。按照蓝大槐的理解,这样的待遇,在镇上的大饭庄子里,那也得是个干了至少十年的大伙计、账房之类了吧。

拿着复兴党老爷给发的衣服裤子鞋子被褥,还有和好被子差不多的大棉袍回家之后,没有理会正在欢喜的摆弄着这些好东西的老婆,蓝大槐出了家门,就去找自己的二叔去了。

蓝桐树是蓝大槐硕果仅存的长辈。在这个灾荒遍地的年月,年岁稍微大点儿的人,在饥寒交迫之下,说没命也就没命了。越是年纪大,越是年纪小的,就越容易死掉。这一点蓝大槐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蓝桐树的年纪比蓝大槐也就大了七八岁。五十出头的蓝桐树,年轻的时候当过小贩。当年他曾经和人一起去卖桐油,去过承天府,见过大世面。虽然承天府离蓝家湾也没远到哪里去,可是在蓝家湾这里,除了蓝三太爷年轻的时候去过南京以外,就只有蓝桐树去过的地方远,见得世面多了。

所以,蓝大槐一旦有了什么想不明白的事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问自己的这个二叔。

蓝大槐到了二叔家一看,才发现自家的二叔已经大变样了。他没有穿着平常的衣服,反倒是穿了一身和蓝大槐刚领到的衣服样式一样,但不是灰色的而是蓝色的衣服。而且和自己领到的那种衣服(生产建设兵军服为六五式灰色立领)不同,二叔的蓝衣服的领子是和复兴党老爷一样的翻领子。

蓝桐树看到蓝大槐心情非常不错。他告诉蓝大槐,自己现在在复兴党老爷的合作社里当差,是一个月领三块银元的管事了。听到自己的二叔滔滔不绝的说着什么“复兴党的老爷们如何赏识他”,“复兴党的老爷们如何待见他”之类的话,蓝大槐觉得自己是真来对了。

“二叔,你老人家觉得这复兴党的老爷到底是个什么路数啊?”

蓝桐树听了蓝大槐的问话,有些小心翼翼的往门外瞅了瞅,之后才小声的对蓝大槐说道:

“大槐啊,二叔和你说的话你可别往外说,就是和你家婆娘你也别提。”

看到自家二叔神神叨叨的样子,蓝大槐也有些紧张了起来。他忙不迭的点了点头,保证自己不会胡说之后,就听自己的二叔说道:

“我虽不知道复兴党的老爷是个什么路数。可我却知道,咱们京山县这里,可是已经变了天了。”

“这话怎么说的?怎么就变了天了。”

虽然下意识的觉得这种事情作为老百姓还是不要追究的好,但是强烈的好奇心还是驱使着蓝大槐问道。

蓝桐树进一步的压低了声音对蓝大槐说道。

“你看着复兴党老爷家的家丁(复兴军)挺厉害吧。好家伙,那鸟铳一铳就把三太爷家的家丁头的脑袋给崩碎了。才三十来个复兴党的家丁,就把三老太爷家的一百多人手扫平了。可是你二叔我可是知道,那县城里面,可是有好几百的鸟铳兵。”

“去年年尾的时候,那几百鸟铳兵可是把整个县城的衙役兵丁全给扫灭了。前两天我到县城去了一趟,我可是亲眼看到好几百咱们京山周边的好汉大王们,全被复兴党的老爷给抓起来了。那游街示众的场面可真是不得了。”

再次压低了声音,蓝桐树对蓝大槐说道:

“你还记得那个在西王山上立寨子的蓝窜天不。当年蓝大王不还来过咱们村子,据说是三老太爷的亲戚,三老太爷还在村里给他们摆过酒呢吗!”

“我怎么不记得!那个老王八仗着自己和蓝大王沾亲,不还借着蓝大王的名义讹了咱们村每家一斗粮食吗。那老王八死的真是好!”

“就是他了。这回复兴党的老爷可给咱们报了仇了。我在县里可是亲眼得见,蓝大王也被复兴党的老爷们给抓住了,在县里的北城门那儿给吊在杆子上了。”

“那这就怪了,复兴党打县衙杀官老爷,他们应该和蓝大王这等人是一路的啊。可是怎么他们还要杀蓝大王他们呢。这抓土匪,不是官老爷的差事吗?”

听了侄子问出这话,蓝桐树带着一种了然的笑容对他说道:

“要说你还是年轻。你知不知道,这大明朝开国的朱皇帝,当年还是和尚的出身呢。他不还是走了造反好汉的路数,之后打了天下才有了大明朝。这大明朝有了之后还不照样杀土匪杀造反的好汉吗?要我说啊,这复兴党也是这个路数。当好汉打天下,坐天下杀好汉。现在复兴党的老爷们可是坐了这京山县的天下了。”

毛老人家说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孙大圣。造反这种事情,其实从来都是过不下去的百姓干的。所以中国的百姓不仅不会畏惧造反,反而对造反这事情都熟悉无比。说句实在话,要不是日子勉强还能维持,没到马上就会饿死的境地。造反这样的念头,十个人里有九个都在脑袋里转悠过。

更何况这京山县自古就是个造反频发,好汉遍地的地方。要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农民起义绿林起义,可就是在离京山县几十里地的绿林山发生的。

“照二叔这话说,复兴党的这些老爷们不就都是反贼了吗?这可不好,咱们家的孩子,我和我家的婆娘,可都是和复兴党签了长契的。二叔你也当了复兴党的差,这不成了从贼作乱了吗?朝廷追究起来怎么办啊?”

听到侄子说自己从贼作乱,在外面见过世面的蓝桐树气得半死。他有点恼火的对蓝大槐说道:

“说你傻,你还就开始流鼻涕。人家复兴党说自己要造反了吗?再说了,这蓝家湾这几百户人家,家家都把孩子送到了复兴党那里,家家都和复兴党签了长契。你听说过哪个造反的会雇工,还给工钱给月饷的不成?”

听了这话,蓝大槐也觉得这种想法不着调。自古这造反的事情,只听过大王们抢老百姓的钱粮的,从来没听过哪个大王会给老百姓发钱粮的。不过话说回来了,就是复兴党真的造反,跟着这样的大王造反也未尝不可啊。

看到蓝大槐不说话了,蓝桐树继续对蓝大槐说道:

“我说这些,也只是说复兴党的老爷们不一般。至少按照复兴党老爷们的势力,人家没必要对咱们这些老百姓这么客气。就是人家真要造反,这打天下的事情也用不到咱们。你当人家的鸟铳兵是吃素的不成!”

第394章 光复辽南9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394章 光复辽南9第334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3)第40章 妖僧(4)第453章 频繁出现的突发情况第28章 开始(4)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310章 终结者7第298章 朱舜水访武昌(3)第367章 在山东(2)第165章 松滋大开复兴会花(1)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436章 妻贤夫祸少第483章 中倭新关系3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2第123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4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374章 在山东(9)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261章 学员张兆欢(1)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第382章 东改编1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161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第175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1)第98章 王书辉下乡记2第298章 朱舜水访武昌(3)第88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3)第464章 作死的朝鲜第42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2)第396章 光复辽南11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406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9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206章 连锁反应7第11章 婚事(3)第345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6)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183章 陈保生进城(3)第455章 南京是个大包袱第187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3)第312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1第331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6)第464章 作死的朝鲜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497章 老丈人朱术圳第283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3)第93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8)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149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1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40章 妖僧(4)第388章 光复辽南3第373章 在山东(8)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361章 建设新湖北(4)第74章 骨干的产生(2)第239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1)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20章 起步(4)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122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3第53章 马县丞的末日(5)第156章 红旗漫卷出枝6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33章 理念(1)第111章 第一次反围剿4第75章 大丰收(1)第471章 南方局势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13章 立足(1)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128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1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154章 红旗漫卷出枝4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261章 学员张兆欢(1)
第394章 光复辽南9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394章 光复辽南9第334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3)第40章 妖僧(4)第453章 频繁出现的突发情况第28章 开始(4)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310章 终结者7第298章 朱舜水访武昌(3)第367章 在山东(2)第165章 松滋大开复兴会花(1)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436章 妻贤夫祸少第483章 中倭新关系3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2第123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4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374章 在山东(9)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261章 学员张兆欢(1)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第382章 东改编1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161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第175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1)第98章 王书辉下乡记2第298章 朱舜水访武昌(3)第88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3)第464章 作死的朝鲜第42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2)第396章 光复辽南11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406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9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206章 连锁反应7第11章 婚事(3)第345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6)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183章 陈保生进城(3)第455章 南京是个大包袱第187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3)第312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1第331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6)第464章 作死的朝鲜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497章 老丈人朱术圳第283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3)第93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8)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149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1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40章 妖僧(4)第388章 光复辽南3第373章 在山东(8)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361章 建设新湖北(4)第74章 骨干的产生(2)第239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1)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20章 起步(4)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122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3第53章 马县丞的末日(5)第156章 红旗漫卷出枝6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33章 理念(1)第111章 第一次反围剿4第75章 大丰收(1)第471章 南方局势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13章 立足(1)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128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1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154章 红旗漫卷出枝4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261章 学员张兆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