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婚事(3)

结婚这件事,王书辉完全没有经验。在现代社会生活的二十几年里,别说是王书辉自己结婚,就是连别人的婚礼,他都没参加过几次。甚至于,他在心里还相当的瞧不现代的起那些婚礼。

在他看来,从自己记事儿开始所了解到的婚礼,就是充满了虚荣和谎言的东西。在他参加过的屈指可数的几次婚礼中,他感到,那千篇一律的僵化无味的仪式和仿佛带着各种面具的新娘新郎,在现代社会虚弱的婚姻关系下,充满了后现代的反讽意味。王书辉每次在网络上看到同学和同事们晒出来的那些华丽漂亮的结婚照的时候,都会想起契科夫在小说里写过的一句话,“锈吃铁,蚜虫吃青草,虚荣吃灵魂。”

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王书辉根本不知道在明朝末年,结婚意味着什么。

而急于操办婚礼的朱由梓,实际上也不知道结婚的事情该怎么办。他的父亲、祖父以及历代祖先们的婚事,是由朝廷的宗人府负责的。他自己的婚事,则是在忠心的老仆人一家精心操办下完成的。他知道结婚是件很大的事情,很重要的事情,但是说起怎么具体的操办一个婚事,他就立即麻爪了。

朱由梓和王书辉这对未来的翁婿,就这样陷入一种尴尬的沉默之中,面面相觑起来。

“世叔,小侄自幼在山中长大,这世俗礼节到底如何,还真是不很清楚。更何况先父母姻亲稀薄,小侄这里又是客居外省,确实没有什么可以依靠咨询的力量。两家的婚事,怕是多要依靠世叔操劳了。”王书辉首先打破了沉默,沉声对朱由梓说道。

“这……,贤婿境况,为父也是知晓的。不过我多年来从未办理过此等大事,恐怕会多有疏漏之处。”朱由梓也开始发慌了起来,之前他是一心要把女儿嫁给王书辉,现在目的达成了,具体怎么操办婚事,倒成了个很大的事情了。

两人对坐不语,沉默着喝了半天的焖茶。朱由梓挠了挠头,对王书辉说道,“贤婿也不必忧虑。为父虽然认识的人不多,但是毕竟还是宗室出身。这代长阳王朱术雅,与我家同为辽王之后,我大可向长阳王府求教。不过……。”说到这里,朱由梓脸上露出些羞愧的神色,只说了半句话,就收住口了。

“世叔有话尽管讲来,小侄与世叔已经同为一家,又有什么是说不得的呢。”王书辉听出朱由梓话里有些为难的意思,连忙劝解起自己未来的老丈人来。

“呵呵,贤婿也知道的,虽说子不言父过,但是先父的性子激烈了些,近枝宗亲被他得罪的也不少。这代长阳王虽然与我家是近枝宗亲,但是早年也与先父发生过一些冲突。”

王书辉对于家庭生活是相当陌生的。他小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围绕着照顾生病的母亲和等待离家的父亲这两件事情上。很早的时候,他的亲戚们就已经和他家断绝往来了。所以,王书辉并不是很了解现实中的亲戚关系是什么样的。

但是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他清楚的记得《史记》中写到的关于苏秦的故事。年轻时的苏秦一直一事无成,被他的家人嫌弃,连他的母亲和嫂子都经常欺辱他。后来苏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配六国相印。回到家乡时,他的母亲和嫂子小心翼翼,卑躬屈膝的下跪迎接他,他说过这样的话,“嗟乎!贫贱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

苏秦说这话的意思是说,自己的爹妈至亲,在自己贫穷卑贱的时候基本不把自己当儿子看待。等到自己富贵的时候,却摆出一副卑微讨好的姿态来。人活在世上,没有富贵和权位是绝对不行的。

王书辉当时看到这话的时候,一方面觉得苏秦的家人做事情有些过分了,同时也认定封建社会里的亲戚关系比较虚伪。另一方面又觉得苏秦这个人恐怕也遗传了他家人的品性,即使认清了家里人的面目,也完全没有必要大张旗鼓的揭露出来。他的这种遗传自家族的不地道的基因,恐怕也是他日后被政治对手雇人刺杀而死的主要原因。

对于王书辉来说,他倒是能够认同封建社会里苏秦的家人的做法。毕竟在现代社会里,一切事物都是在利益关系的维持下存在的。与此同时,他又认同一种观点,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爹亲娘亲,不如自己亲。如果一个人没有在世界上生存的能力,想要依靠别人生存下去,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

在这种观点下,他知道朱由梓为什么吞吞吐吐的提到枝江王家和长阳王家的恩怨,而且也不认同朱由梓要向长阳王府求助的想法。至少求助长阳王府之前,要先把朱由梓家重新复兴起来才行。

想到这里,他就对朱由梓说,“小侄虽然自小在山中长大,但是对于世情倒是也有一些揣测。小侄幼年时随家师读书的时候看过《增广贤文》里说,‘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在小侄看来,这世间的人情怕也是这般无二的。世叔既然说了,长阳王府与我枝江王府过去多有不睦之处,小侄又怎么忍心让世叔为了我的婚事,到长阳王府中受委屈呢。”

朱由梓听了这话心中一阵感动,觉得到底是选了个好女婿。虽然把女儿嫁出去有些心痛,但是这小子这么关心自己这个老丈人,倒是个有情有义的性情。

王书辉看着朱由梓好像接受了自己的说法,又继续对朱由梓说道,“小侄家中所传,先师所赠,倒是薄有些资财。我看不妨先将府上修缮一番,置办些田亩家产,聘雇些佣人仆妇。小侄也在世叔家附近购置些田亩,建造些宅邸。做好这些事情之后,再稳稳当当的操办婚事,这才比较妥当吧。”

朱由梓听了这话,急忙对王书辉说道,“贤婿何必要另置家产,为父只有独女一人,这偌大的枝江王别院,以后还不都是贤婿你的啊。”

王书辉听了这话,想了一会儿觉得这个想法挺好的,本来他就没准备搬出枝江外别院去。要知道穿越两个时空的光门,可就在枝江王别园的后花园里呢。可是他想了一想,又觉得有些不对的地方,如果自己住在枝江王别园里,自己不就成了倒插门的上门女婿了吗。

想到这些,王书辉觉得有些麻烦了。他如果搬出枝江王别院,穿越门就有暴露的危险。但是如果一直住在这里,以后开展起计划来,又要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一时间他不禁犹豫不决起来。

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81章 外国传教士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观1第334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3)第161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第16章 立足(4)第357章 炮击金州卫(10)第402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5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3章 穿越(3)第371章 在山东(6)第419章 爱钱的人才有动力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353章 炮击金州卫(6)第338章 制度这个事儿(3)第431章 春水暖鸭先知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322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1)第182章 陈保生进城(2)第474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2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267章 承天事变(1)第362章 建设新湖北(5)第346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7)第187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3)第258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6)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109章 第一次反围剿2第10章 婚事(2)第59章 工业的獠牙(3)第184章 陈保生进城(4)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246章 肖文龙的觉醒6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218章 马祥麟的转变(1)第376章 鲁东土地革命(1)第482章 中倭新关系2第142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4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135章 入学风波4第126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7第92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7)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419章 爱钱的人才有动力第405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8第306章 终结者3第159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3)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464章 作死的朝鲜第295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2)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303章 朱舜水访武昌(8)第399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2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310章 终结者7第482章 中倭新关系2第297章 朱舜水访武昌(2)第325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4)第40章 妖僧(4)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38章 妖僧(2)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432章 从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355章 炮击金州卫(8)第442章 相同的身体不同的人生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42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2)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102章 王书辉下乡记6第201章 连锁反应2第142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4第428章 即将改变历史的事件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287章 新的开始(4)第398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354章 炮击金州卫(7)第365章 建设新湖北(8)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498章 范·德佩尔生病了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384章 东改编3第425章 当家方知家难当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426章 王书辉犯了圣母病第283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3)第496章 长子王青柏第43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3)第476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4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39章 妖僧(3)第318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7第481章 中倭新关系1第162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2)第479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7
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81章 外国传教士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观1第334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3)第161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第16章 立足(4)第357章 炮击金州卫(10)第402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5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3章 穿越(3)第371章 在山东(6)第419章 爱钱的人才有动力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353章 炮击金州卫(6)第338章 制度这个事儿(3)第431章 春水暖鸭先知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322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1)第182章 陈保生进城(2)第474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2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267章 承天事变(1)第362章 建设新湖北(5)第346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7)第187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3)第258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6)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109章 第一次反围剿2第10章 婚事(2)第59章 工业的獠牙(3)第184章 陈保生进城(4)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246章 肖文龙的觉醒6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218章 马祥麟的转变(1)第376章 鲁东土地革命(1)第482章 中倭新关系2第142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4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135章 入学风波4第126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7第92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7)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419章 爱钱的人才有动力第405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8第306章 终结者3第159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3)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464章 作死的朝鲜第295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2)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303章 朱舜水访武昌(8)第399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2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310章 终结者7第482章 中倭新关系2第297章 朱舜水访武昌(2)第325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4)第40章 妖僧(4)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38章 妖僧(2)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432章 从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355章 炮击金州卫(8)第442章 相同的身体不同的人生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42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2)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102章 王书辉下乡记6第201章 连锁反应2第142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4第428章 即将改变历史的事件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287章 新的开始(4)第398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354章 炮击金州卫(7)第365章 建设新湖北(8)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498章 范·德佩尔生病了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384章 东改编3第425章 当家方知家难当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426章 王书辉犯了圣母病第283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3)第496章 长子王青柏第43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3)第476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4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39章 妖僧(3)第318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7第481章 中倭新关系1第162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2)第479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