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炮击金州卫(10)

东烟墩原本是威海卫下属的一个军事据点。

在倭乱严重的正德、嘉靖时代里,威海卫主要承担着海防任务。像东烟墩这样的小型堡垒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讯示警。只要看到海上有船只到来,当地守军就会点燃烽火传递敌袭信号。

嘉靖隆庆年间明王朝一方面大力发展海军打击沿海的倭寇势力,一方面主动开海,将对外贸易合法化。在这两方面的努力下,整个中国的沿海地区平静了下来。

就像一切大明王朝的地方卫所一样,顺着时间的发展和军备的放松,威海卫也逐渐衰落下去。像东烟墩这样的地方被威海卫方面主动的放弃。在万历中期东烟墩就成了一个当地渔民聚居的村落。

1627年年初,复兴党派出宋献策和登莱巡抚衙门进行了接触。在银弹攻势下,复兴党轻松的获得了整个东烟墩地区的土地。

复兴党在1627年一年的时间里,通过陆路前前后后派遣了两个营一千人的陆军和六个营三千人的生产建设兵到达东烟墩。

在宋献策的周旋下,复兴党在东烟墩地区大肆招纳流民和难民,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建立起一个初步完善的舰队补给基地。

第一舰队按照海图进入复兴党东烟墩基地的时候,看到的是三道水泥混凝土栈道和完备的蒸汽动力的港口装运设备。

虽然离开湖北不过半年左右的时间,第一舰队的官兵看到这个充满了复兴党风格的近现代港口的时候,心里还是充满了一种久别归家的亲切感。

“你们这半年的日子不好过,我们这一年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在一栋使用干打垒的方法建起来的土房子里,复兴党东烟墩基地政委钱爱华对第一舰队政委武宏杰说道。

武宏杰和钱爱华过去在一个工厂里搭过班子。那时候钱爱华是工厂厂长,武宏杰是党委书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两个同龄人的合作非常的愉快。互相敬完了礼,又热情的握了手之后,钱爱华像过去和老搭档一起搭班子的时候一样,开始向武宏杰抱怨了起来。

“别提了,这一路上把我们可真是累完了。从荆州到镇江那段还好说,都是坐船走的。从镇江到济宁这一段除了受了几次刁难之外也没遇到什么大问题。关键是从济宁到威海卫这一路。好家伙!真是走了一路打了一路啊。”

现阶段的山东还没有遭受孔有德和李九成等人的荼毒,但是在小冰河气候导致的自然灾害的影响下,整个山东地区流民遍地难民四布。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生存不下去的百姓从流民变成土匪。整个山东地面上各路土匪山贼层出不穷。

从济宁到威海卫这段路程也有一千多里地的距离。就这一千多里地,东烟墩基地的首批部队一个营五百多人就走了超过十天的时间。路况不好行进困难还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因素,主要是层出不穷的土匪山贼给部队带来了不少麻烦。

这些人说是山贼土匪,其实本质上都是些过不下去了的老百姓。除了个别正经百倍的山东响马给部队造成了零星的麻烦之外,反倒是那些流民难民组成的打劫团伙给部队造成的麻烦更大一些。

毕竟这些拿着木棍石头的老百姓非常不禁打,而且他们还非常的喜欢投降。面对这些投降的土匪,部队也不可能就地枪决他们,只能把这些一股股的流民们都带上路。等到部队到达东烟墩地区的时候,因为知道跟着部队就有饭吃所以跟着他们跑过来混饭的流民,已经超过两千人了。

好在这个时候复兴党已经打通了从长江口到东烟墩的海上航路,使用标准化造船技术批量生产出来的八百到千吨级的混合动力运输船也已经服役。正是因为这样,这两三千流民的生活和生产物资才能够得以保障。不然的话,这一个营的先遣部队携带的物资可没办法解决这么多人的生活需要。

不过人多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山东地区大量存在的流民,给复兴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要知道在这个时代里,能吃饱这一条对于明末的老百姓来说,可是有着充分的吸引力的。

东烟墩基地在半年的时间里就招纳了两万多名流民。这两万多流民在三千多生产建设兵的领导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东烟墩基地的基础建设。

虽然目前除了港口设施是混凝土结构的以外,东烟墩所有的建筑都是那种干打垒的土房子。但是一个小型的水泥厂和两个砖瓦厂都已经在东烟墩基地建成。而且基地农场里的农业生产工作也开始走上正轨了。

在十二艘八百吨级混合动力飞剪船组成的运输舰队一年来的努力下,整个东烟墩基地的物资储备都非常的充足。不仅东烟墩港口的装运设备实现了蒸汽化,就是基地农场里也建起了大量的蒸汽提水站。

宋献策的交际能力正经不小,顶着湖北巡抚的名头,他和登莱地区的各级官府都能说上话。凭着银弹开路,宋献策根据复兴党提供的资料买下了登州府下辖黄县地区的不少土地。复兴党随后就在褐煤储量26亿吨的黄县组织人手开采煤矿。

因为黄县的地理位置就在海边上,所以凭借着复兴党的海运优势,东烟墩基地的煤炭倒是不缺乏。

虽然褐煤并不是理想的船用煤,可是因为能够就近开采,也使得东烟墩基地比济州岛基地对第一舰队来说作用更大。

1628年六月,再次编队的,由一艘巡洋舰和两艘战运两用炮舰组成的临时舰队开往金州卫。

——(分割)——

“鞑子就是这个样子的吗?我看好像除了头发和明军不同之外,样子和衣服都和明军一个样嘛!”

1628年六月六日,复兴党第一舰队临时编队出现在金州湾。

“不要看人和衣服,看城头的旗帜!按照图册对照一下,是明军的旗帜还是后金的旗帜。”

在临时舰队旗舰101号巡洋舰上,观测长对手下观测员的溜号态度非常的不满。这个性情急躁的观测长早就已经确定了金州卫城上的旗帜是后金旗帜了。因为哪怕不看城头的旗帜,只看那百十来个在岸边上骑着马耀武扬威的武装人员的丑陋发型,他就能确定这座金州卫城目前是处于后金女真的控制之下的。

在三个观测员得出相同的结论之后,观测长立即通过通讯铜管把观测结果通知给了舰长。收到观测结果的101号巡洋舰舰长立即向舰队司令徐远志汇报了情况。

“既然确定了是后金女真,那就开始执行炮击计划吧。”

徐远志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兴奋和激动。对于他来说,这一次炮击和过去在军训和演习中的炮击并没有什么区别。

随着一阵有些颤音的命令被发布,临时舰队的三艘军舰在各自炮长的指挥下开始调整炮口。

八门只有120毫米口径的克虏伯舰炮和二十门只有75毫米口径的海陆两用炮,很快就对准了金州卫城的城墙。

很明显,城墙上那些留着丑陋发型的女真兵,根本就不觉得这些在远处看来非常渺小的大炮对他们会有什么威胁。

只不过几分钟时间之后,崩塌的城墙和四散的尸块就改变了这些女真兵的看法。

不过tnt乍药造成的巨大爆炸,根本就没有给他们留下和别人说起这次“奇遇”的机会。

二十分钟之后,把船上携带的一半的炮弹全部发射完毕的临时舰队,调转方向离开了金州湾。至于他们的这次炮击造成了多大的效果。那就只有个别在四分五裂的金州卫城里幸存下来的女真兵才知道了。

要知道,在第一舰队目前的武装试探任务里,可并不包括登陆任务。

第334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3)第77章 大练兵(1)第240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2)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394章 光复辽南9第37章 妖僧(1)第452章 先死容易后死难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第10章 婚事(2)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454章 从席日勾力格到黄立格第299章 朱舜水访武昌(4)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338章 制度这个事儿(3)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369章 在山东(4)第407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0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490章 云仙国王徐天草第402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5第174章 审判(2)第159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3)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209章 保民军第一战2第446章 “疯狂”的张永涛第463章 遵纪守法的蒙古人第325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4)第203章 连锁反应4第427章 这次的整风不一样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295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2)第425章 当家方知家难当第124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5第388章 光复辽南3第128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1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306章 终结者3第66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2)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104章 王书辉下乡记8第5章 准备(1)第1章 穿越(1)第91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6)第382章 东改编1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184章 陈保生进城(4)第241章 肖文龙的觉醒(1)第49章 马县丞的末日(1)第310章 终结者7第38章 妖僧(2)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9章 婚事(1)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22章 起步(6)第270章 承天事变(4)第144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2第108章 第一次反围剿1第426章 王书辉犯了圣母病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10章 婚事(2)第312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1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432章 从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327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2)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2第340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1)第25章 开始(1)第479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7第35章 理念(3)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59章 工业的獠牙(3)第131章 工业化的浪第182章 陈保生进城(2)第109章 第一次反围剿2第463章 遵纪守法的蒙古人第150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2第159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3)第353章 炮击金州卫(6)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436章 妻贤夫祸少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294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1)第11章 婚事(3)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496章 长子王青柏第409章 无奈的朱由检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201章 连锁反应2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2第51章 马县丞的末日(3)第237章 张知府的崛起(4)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第187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3)第361章 建设新湖北(4)第138章 大炮机枪蒸汽机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
第334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3)第77章 大练兵(1)第240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2)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394章 光复辽南9第37章 妖僧(1)第452章 先死容易后死难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第10章 婚事(2)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454章 从席日勾力格到黄立格第299章 朱舜水访武昌(4)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338章 制度这个事儿(3)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369章 在山东(4)第407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0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490章 云仙国王徐天草第402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5第174章 审判(2)第159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3)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209章 保民军第一战2第446章 “疯狂”的张永涛第463章 遵纪守法的蒙古人第325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4)第203章 连锁反应4第427章 这次的整风不一样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295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2)第425章 当家方知家难当第124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5第388章 光复辽南3第128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1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306章 终结者3第66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2)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104章 王书辉下乡记8第5章 准备(1)第1章 穿越(1)第91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6)第382章 东改编1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184章 陈保生进城(4)第241章 肖文龙的觉醒(1)第49章 马县丞的末日(1)第310章 终结者7第38章 妖僧(2)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9章 婚事(1)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22章 起步(6)第270章 承天事变(4)第144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2第108章 第一次反围剿1第426章 王书辉犯了圣母病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10章 婚事(2)第312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1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432章 从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327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2)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2第340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1)第25章 开始(1)第479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7第35章 理念(3)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59章 工业的獠牙(3)第131章 工业化的浪第182章 陈保生进城(2)第109章 第一次反围剿2第463章 遵纪守法的蒙古人第150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2第159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3)第353章 炮击金州卫(6)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436章 妻贤夫祸少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294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1)第11章 婚事(3)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496章 长子王青柏第409章 无奈的朱由检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201章 连锁反应2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2第51章 马县丞的末日(3)第237章 张知府的崛起(4)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第187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3)第361章 建设新湖北(4)第138章 大炮机枪蒸汽机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