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

如果是完全的站在复兴会的角度上看的话,对于朱燮元和保民军之间的战争,复兴会还真就没有什么名义可以去参与。毕竟,复兴会在大明朝只能算是个民间团体。大明朝又不是近代中国,政党这种东西,在大明朝还不存在。

不管是在顾君恩、宋献策和牛金星这种“外人”的眼中,还是在复兴会会员眼里,复兴会实际上比大明朝这个正牌子的政府还要讲究个“名正言顺”。无论做什么事情,复兴会都必须向人民负责,都必须为人民的利益服务。

虽然复兴会内部和外部的不少人对于王书辉领导下的复兴会的这个做派在暗地里都非常的不以为然。可是在复兴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代表人民,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维护人民的利益,都必须成为复兴会一切行动的指导方针。

正是因为这种意识形态上的要求和复兴会本身在组织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制度,一切相对具有阴谋意味的行动,对于复兴会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好在,因为情报工作的特殊性,复兴会制定了相应的保密制度。这种保密制度使得复兴会的很多具有阴谋意味的情报工作能够得以正常开展。

如果要是一个现代人看到了公元1626年的复兴会的话,他们可能会觉得复兴会好像是一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地级市政府机关。从复兴会的首脑王书辉到复兴军里的一个小兵,每一个复兴会的成员和复兴会治下的百姓,身上都有一种看起来有些“僵硬”和“模式化”的“一本正”的味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王书辉这个现代社会的大学老师,即使在思想理论方面,在知识方面非常的充沛,可是在近五年的时间里,凭借着几千个不过是完成了扫盲教育,文化水平也就是小学毕业最多初中毕业水平的复兴会党员,能够搞出这样局面来,那还是因为王书辉有着哆啦a梦的特技,而且时空门的辐射对王书辉的生理结构进行了超常改造的缘故呢。

从1619年王书辉穿越以来,他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超过三个小时。从睁开眼睛到再次闭眼,王书辉要对复兴军的军事训练操心,王书辉要对复兴会党内的教育和复兴会治下的正规教育操心,王书辉要对工业建设和科技研发操心,王书辉要对民生建设和社会事业操心,王书辉要对等等等等操心。总而言之,如果不是时空门的辐射作用,正常人肯定是承担不了这样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的。

在这种情况下,复兴会上下即使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也就不能算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了。王书辉五年来费尽心力所做的事情,也不过是努力的推动复兴会这组织的正规化。

对于一个穿越者来说,即使有时空门的帮助,王书辉的成绩也是相当斐然的。

王书辉一手创立和建设了复兴会固然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可是这样强行的在明朝末年这个封建农业社会里建立一个先进的工业化政党,还是有着严重的副作用的。

这个副作用可能对于那些致力于在古代建立自己帝国的穿越者们来说是个好事情,但是对于王书辉来说,充满了个人崇拜和领袖依赖的复兴会,并不是王书辉理想中的政治组织。

王书辉甚至敏感的感觉到,先军政治导致的军国主义,唯物主义和进化论导致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大兴工业导致的帝国主义,这些被王书辉视为糟粕和错误的思想意识,在复兴会内部也已经开始萌芽了。

搞了一溜十三招的科学社会学教育,近万复兴会会员里却没有多少党员是真正的科学社会学的信仰者。倒是军国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帝国主义在复兴会内部的市场非常的庞大。

很多时候,王书辉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种情况。他纠结的原因在于,相对于封建主义这种彻底的落后和腐朽的意识形态,似乎军国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帝国主义这些东西也变得不那么邪恶和错误了。

要知道,这些东西的社会基础可都是工业化。在有些技术决定论倾向的王书辉看来,如果好好打扮一下的话,它们的面目似乎也不是那么狰狞。

在会议上听着复兴会常委会的高级干部们对朱燮元和保民军的讨论,王书辉心里实际上是拥塞了很多“萌萌神兽”的。

他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复兴会上下在思想上开始形成了一种简单粗暴的“大搞工业建设生产大量产品,然后用军事力量开拓地盘,最后向这些地盘倾销工业品。再然后使用这些地盘上的人力资源和矿产资源扩大工业生产,然后继续用军事力量扩大地盘,向更多的地盘倾销更多的工业产品”这种“无限建设,无限扩张,无限倾销”的循环思维的。

反正看着这些几年前还是最底层的,生命都无法保障的年轻“泥腿子”们,穿着统一的六五式制服,一本正经的用殖民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的论调讨论问题的时候,王书辉心中有一种严重的失调感。

在会议上听到通商处党委书记用坚定的语气说“一切破坏复兴会经济利益的个人和组织,都是在对工业中国的建设进行破坏,都是在对人民的切身利益进行危害,都是在对天下所有的穷苦百姓的犯罪。对于这些敌人、反动派,我们都必须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坚决的将其消灭之。”这种话的时候,本来一贯不会在会议上插言的王书辉都差点忍不住想要站起来问问通商处那个家伙,“兄弟你也是工业党穿越吧”。

王书辉的大学老师的背景,让王书辉经常性的会反思自己在明末的所作所为,是不是过于简单粗暴,自己的做法是不是有些违背人道主义的精神。可是六年的时间过去之后,王书辉发现,自己用现代思想教育和武装出来的完全由明代土著组成的复兴会,已经变得比自己还要简单还要粗暴了。

比如在会议上不仅军方的常委动不动的就提出武装起义推翻大明的想法,就是行政系统和党务系统的不少干部,也表现出一种“大明朝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我们复兴会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倾向。

安安静静的听完了大家的话,伴随着满心的萌萌神兽,王书辉脑袋里甚至产生了一种“自己是不是穿越时空,费时费力的培养出了一大窝帝国主义者”的疑问。

第217章 程绍之死(2)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309章 终结者6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90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5)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310章 终结者7第466章 五级钳工李有福第237章 张知府的崛起(4)第479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7第128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1第353章 炮击金州卫(6)第370章 在山东(5)第328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3)第124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5第6章 准备(2)第127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8第135章 入学风波4第244章 肖文龙的觉醒(4)第29章 日常(1)第196章 武昌起义(6)第240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2)第489章 进入倒计时的南明第12章 婚事(4)第74章 骨干的产生(2)第287章 新的开始(4)第174章 审判(2)第316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5第339章 制度这个事儿(4)第79章 大练兵(3)第112章 第一次反围剿5第121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2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301章 朱舜水访武昌(6)第44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4)第273章 承天事变(7)第248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2)第157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1第16章 立足(4)第402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5第377章 鲁东土地革命(2)第240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2)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474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2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294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1)第340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1)第5章 准备(1)第127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8第162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2)第267章 承天事变(1)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315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4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352章 炮击金州卫(5)第170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2)第406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9第294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1)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14章 立足(2)第478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6第296章 朱舜水访武昌(1)第293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2)第317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6第39章 妖僧(3)第455章 南京是个大包袱第94章 炼钢和锅驼机第164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4)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165章 松滋大开复兴会花(1)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68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2)第2章 穿越(2)第374章 在山东(9)第329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4)第432章 从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147章 简单逻辑3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367章 在山东(2)第279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1)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203章 连锁反应4第129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2第179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5)第337章 制度这个事儿(2)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90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5)第497章 老丈人朱术圳第162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2)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123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4
第217章 程绍之死(2)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309章 终结者6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90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5)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310章 终结者7第466章 五级钳工李有福第237章 张知府的崛起(4)第479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7第128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1第353章 炮击金州卫(6)第370章 在山东(5)第328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3)第124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5第6章 准备(2)第127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8第135章 入学风波4第244章 肖文龙的觉醒(4)第29章 日常(1)第196章 武昌起义(6)第240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2)第489章 进入倒计时的南明第12章 婚事(4)第74章 骨干的产生(2)第287章 新的开始(4)第174章 审判(2)第316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5第339章 制度这个事儿(4)第79章 大练兵(3)第112章 第一次反围剿5第121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2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301章 朱舜水访武昌(6)第44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4)第273章 承天事变(7)第248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2)第157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1第16章 立足(4)第402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5第377章 鲁东土地革命(2)第240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2)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474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2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294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1)第340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1)第5章 准备(1)第127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8第162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2)第267章 承天事变(1)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315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4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352章 炮击金州卫(5)第170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2)第406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9第294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1)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14章 立足(2)第478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6第296章 朱舜水访武昌(1)第293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2)第317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6第39章 妖僧(3)第455章 南京是个大包袱第94章 炼钢和锅驼机第164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4)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165章 松滋大开复兴会花(1)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68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2)第2章 穿越(2)第374章 在山东(9)第329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4)第432章 从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147章 简单逻辑3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367章 在山东(2)第279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1)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203章 连锁反应4第129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2第179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5)第337章 制度这个事儿(2)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90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5)第497章 老丈人朱术圳第162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2)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123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