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在山东(5)

对于统治阶级而言,老百姓的死活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那些精英人物和自诩精英的狗腿子们,就会说出";既然没有饭吃为什么不自己饿死?";";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往来楚蜀肆猖狂,弄兵潢池无状.云屯雨骤师集,蛇豕奔突奚藏?许尔军民绑来降,爵赏酬功上上.";兵部尚书五省总督杨嗣昌《讨伐张献忠檄文》.这类没有人性的话.

实际上,类似的话在现代社会里也不少见.比如某身家巨万的著名经济学家就宣称:

";为了达到改革的目标,必须牺牲一代人,这一代人就是3000万老工人.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出自百度百科

这就和杨嗣昌认为吃不上饭的百姓就应该接受饿死的命运也不该造反一样.所谓的精英人物和自诩精英的狗腿子们,他们的面目就是这么疯狂和狰狞的.

封建农业时代的统治阶级一向认为自己是精英人物.";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就是封建农业社会里统治阶级自认精英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

路线不对头,立场不对头,越有文化的人就越反动.站在被统治被剥削的人民群众劳动人民的立场上看这句话,那是一点儿错误都没有的.

无产阶级的脑力劳动者,和剥削阶级特权阶层利益既得集团的鼓吹手,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统治阶级利益既得集团的面目丑陋和狰狞不假,作为统治阶级利益既得集团的狗腿子帮闲等等依附存在,实际上他们的面目更加的丑陋和狰狞.

仗着自己主子的势力无法无天习惯了,它们就会变得无所畏惧.比如因为自己的爹是某某某,比如因为自己的叔叔是某某某,然后就肆无忌惮的强尖杀人等等做出无数的没有底线无法无天事情的人,不仅在现代社会里存在,在封建农业社会里更是到处都有的.

所以说反对封建主义,反对精英统治,这样的做法,不仅在现代社会里,在古代农业社会里也是有着重大的意义.

复兴党的革命,第一步就是要革这些自诩精英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命.

从这一点看来,复兴党驻登州的商业机构和在山东地面上无法无天惯了的刘家的管事发生矛盾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和人民群众讲道理,复兴党讲究的是和风细雨像春天般温暖的宣传劝告和以身作则.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极其狗腿子,机枪大炮和绞刑架就是复兴党和他们讲道理的工具.

刘家的管事刚在复兴商社的房间里抖了两三下威风,早就不耐烦了的复兴军战士就在安全干部的命令下用枪托和刺刀把刘家的管事和刘泽清派来的几个亲兵家丁赶出房间去了.

曹县刘家不愧是武将家庭出身.刘府管事身边那几个刘泽清派给他的亲兵,也是在被复兴军战士用刺刀当场直接捅死了四五个之后,才老老实实的退走的.那些三棱形的伤口,喷射出一条条的血线来.三棱刺的刺刀造成的伤口着实的把刘家的管事吓着了.

当狗腿子当久了,就会觉得自己也成了某种人物,就忘乎所以的认为天底下所有的道理都应该是在自己这边站着的.

曹县刘家的这个叫刘棋的管事是刘泽清的书童出身.在大明朝这个好基友横行的时代里,此人就是靠着和刘泽清有那么些若有若无的不可明言的关系,成了刘府里一个有不小的权势的主管商贸工作的管事的.

从心理学这门不怎么太靠谱的学科的角度分析,像刘棋这样的人,属于那种心理残缺的人.就和那些生理上残缺的太监们一样,这种人实际上的胆子相当的小,可是他们的自尊心却处于一种病态的强烈的状态.

复兴党驻登州商业机构的干部认为自己只不过是赶走了一个破坏正常商业秩序的捣乱分子.而刘棋自己却觉得自己遭受了奇耻大辱.按照封建统治阶级那奇葩的理论,刘棋这个出卖色相上位的管事的尊严,约等于刘家这个在山东地面上势力颇大的封建大家族的面子.不论是刘棋本人还是接到消息的刘泽清,都非常一致的持这样的观点.

刘泽清知道复兴商社的水比较深.虽然消息不是很详细,但至少他明确的知道,复兴商社的代表,那个在登莱巡抚衙门上下都非常吃得开的叫做宋献策的人,身上就有一个南京礼部员外郎的职衔.虽然在南京六部当中礼部是最没什么权力最清闲的衙门,但是对于他这个武官来说,一个从五品的礼部员外郎在大明朝的政治结构里,社会地位也要比他这个登莱参将还高些.

当然了,自从辽东糜烂以来,手里有兵的地方武将的社会地位已经越来越高了.可是刘泽清也知道,光是一个在外面打点关系的跑腿的人就能在南京礼部挂上个清贵的官衔,那么复兴商社背后的势力有多大,就可以想象了.

当然了,虽然刘泽清对复兴商社有些顾忌,但是自己在场面上被扫了面子,自己派去的亲兵被二话不说的就地被弄死,这样的事情未免太过分了一些.更何况对于刘泽清来说,明面上自己要顾忌复兴商社的势力,可是在山东这个地界,在登州这个自己的地盘里.刘泽清有的是私下里的手段可以暗中算计复兴商社.

复兴商社和登州城里一般的商家不同,他们的驻地是在登州府城外的码头上,所以刘泽清采用了最简单的报复手段.他指使了一伙总人数大约一百多不到两百人的受他暗中控制的本地马匪,在夜里城门上锁城里城外内外隔绝之后,袭击和抢劫复兴商社的驻地.

毕竟虽然复兴商社才在登州呆了一个来月的时间,但是他们赚了多少钱,大家心里可都是心知肚明的.刘泽清这路人,早就对通过银行复兴商社只收复兴党出产的银元,所以即使在山东,当地商人

人也必须到复兴党的银行里用白银换取银币后,才能购买复兴党的商品和商品大量套取现银的复兴商社眼红不已了.

江南的那些大世家都知道,复兴商社能够大批量的出口火枪和大炮,这肯定是因为复兴商社自己可以大规模的制造火枪和大炮.说起来那校年经营进出口贸易有海盗背景的东南世家,他们其实一个个的也都狠着呢.杀人越货对于他们来说可是家常便饭.

但是他们却很聪明的认识到,像复兴商社这样能够出口先进武器的集团,自身肯定是有着强大的武装力量的.对于这样的组织,他们可不会随意的针对.他们不是不想动手,单纯的就是在评估实力之后不敢动手罢了.

要知道,他们从复兴商社采购的那叙枪和大炮的培训工作,可都是由复兴商社方面出人完成的.";包卖包修,包教包会";这四包政策,是复兴党武器出口的一个宣传口号.

刘泽清作为登州参将,觉得自己有几百个骑马的家丁,两千多上过战场的";悍卒";,就可以在山东肆无忌惮了.

但事实是,别说他派出来的那一百多马贼了,就是他那三千人上下的所谓的";强大";武装一起前来攻击复兴商社的话,建立了严密全面的由探照灯,狼狗,铁丝网,壕沟以及机枪和海军陆战队专用的连发步枪组成的复兴商社在登州码头的防御工事,在一个营五百名复兴军海军陆战队战士的守卫下,都逃不过一个灰飞烟灭的下场.

我们得说刘泽清算是比较幸运的.他派出的那不到两百的马贼是对复兴军的防御工事进行进攻,而不是在野地里和复兴军遭遇.作为主动的一方,两百不到的马贼在被复兴军海军陆战队的战士当场击毙了绝大部分人员之后,还是有两个人拖着瘸腿捂着掉了胳膊的肩膀来回报刘泽清的.

要没这两个和刘泽清报告完情况后就很快咽气了的忠心马匪,刘泽清都不知道复兴商社的战斗力是怎么样的.

事实上,第二天专门到现场去窥看的刘泽清,要不是看到复兴商社外围的土地上充满了血迹的话复兴党方面已经在当夜就将所有尸体火化填埋了,他甚至没法相信那两个忠心的他亲自安插在马匪中的眼线的话.

不过当刘泽清偷偷的看到那些穿着统一制服的战士们排着整齐的队列前往码头值班的时候,当他看到复兴商社外围那铁丝网壕沟以及小队复兴军战士带着狼狗巡视的时候,刘泽清一边冷汗直流,一边暗自庆幸.

对于他来说,那一百多马匪的死亡,实实在在的是很有价值的.刘泽清通过他们的死亡明白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在登州城里,复兴商社是他惹不起的势力.

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89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4)第237章 张知府的崛起(4)第146章 简单逻辑2第49章 马县丞的末日(1)第449章 错误的理解错误的应对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15章 立足(3)第24章 起步(8)第13章 立足(1)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392章 光复辽南7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366章 在山东(1)第54章 马县丞的末日(6)第196章 武昌起义(6)第408章 黄台吉之死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357章 炮击金州卫(10)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第280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2)第134章 入学风波3第143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1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172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4)第94章 炼钢和锅驼机第102章 王书辉下乡记6第468章 邮政局里的两个人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303章 朱舜水访武昌(8)第342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3)第339章 制度这个事儿(4)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77章 大练兵(1)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454章 从席日勾力格到黄立格第93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8)第65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1)第254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2)第156章 红旗漫卷出枝6第354章 炮击金州卫(7)第175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1)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37章 妖僧(1)第26章 开始(2)第317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6第375章 在山东(10)第18章 起步(2)第432章 从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159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3)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305章 终结者(2)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305章 终结者(2)第103章 王书辉下乡记7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396章 光复辽南11第144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2第203章 连锁反应4第104章 王书辉下乡记8第375章 在山东(10)第272章 承天事变(6)第312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1第304章 终结者(1)第139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1第124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5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205章 连锁反应6第415章 汉川农场第124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5第397章 光复辽南12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435章 复杂繁重的准备工作第432章 从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68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2)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417章 两个案件和一个态度第141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3第2章 穿越(2)第237章 张知府的崛起(4)第498章 因复杂的生产过剩第138章 大炮机枪蒸汽机第58章 工业的獠牙(2)第342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3)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377章 鲁东土地革命(2)第323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2)第31章 日常(3)第334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3)第346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7)第404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7第182章 陈保生进城(2)第157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1
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89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4)第237章 张知府的崛起(4)第146章 简单逻辑2第49章 马县丞的末日(1)第449章 错误的理解错误的应对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15章 立足(3)第24章 起步(8)第13章 立足(1)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392章 光复辽南7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366章 在山东(1)第54章 马县丞的末日(6)第196章 武昌起义(6)第408章 黄台吉之死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357章 炮击金州卫(10)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第280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2)第134章 入学风波3第143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1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172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4)第94章 炼钢和锅驼机第102章 王书辉下乡记6第468章 邮政局里的两个人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303章 朱舜水访武昌(8)第342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3)第339章 制度这个事儿(4)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77章 大练兵(1)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454章 从席日勾力格到黄立格第93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8)第65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1)第254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2)第156章 红旗漫卷出枝6第354章 炮击金州卫(7)第175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1)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37章 妖僧(1)第26章 开始(2)第317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6第375章 在山东(10)第18章 起步(2)第432章 从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159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3)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305章 终结者(2)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305章 终结者(2)第103章 王书辉下乡记7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396章 光复辽南11第144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2第203章 连锁反应4第104章 王书辉下乡记8第375章 在山东(10)第272章 承天事变(6)第312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1第304章 终结者(1)第139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1第124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5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205章 连锁反应6第415章 汉川农场第124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5第397章 光复辽南12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435章 复杂繁重的准备工作第432章 从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68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2)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417章 两个案件和一个态度第141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3第2章 穿越(2)第237章 张知府的崛起(4)第498章 因复杂的生产过剩第138章 大炮机枪蒸汽机第58章 工业的獠牙(2)第342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3)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377章 鲁东土地革命(2)第323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2)第31章 日常(3)第334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3)第346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7)第404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7第182章 陈保生进城(2)第157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