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起步(2)

和这个时代一切小孩子一样,朱微妏因为家庭条件的原因,从小到大没怎么出过家门。因为枝江王别园所处的偏僻位置,又导致了她也没怎么和同龄人接触过。在与父亲相依为命,孤单长大的朱微妏的记忆里,似乎从来没有过童年的欢乐。这次乘坐王书辉的现代工艺的四轮马车出门到枝江县城去,还是朱微妏的第一次外出。

和几个同样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不同,朱微妏虽然经历了不少的磨难,但是还保持着一个少女的天真性情。她一只手抱着王书辉的胳膊,一只手不断的把各种点心零食送到自己的樱桃小口中。

朱微妏好像对什么都感兴趣。她对马车中的所有设施都好奇不已,对路上所有的景物都惊奇万分。一会儿询问王书辉马车中的设施,一会儿又让王书辉讲解马车外的景物。遇到一个挑着担子的农夫都一惊一乍的。

wωω ▪t tkan ▪C○

王书辉这次带了三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一起出来,这三个孩子是几十个孩子中最聪明的。他们三个经过两个星期的学习就掌握了汉语拼音和加减乘除,知识水平大约达到小学毕业的水准。这些明代的流民儿童们的勤奋和聪明,让王书辉这个大学教师欣喜不已,特别是和现代社会的那些孩子不同,他们非常的听话懂事,极度的珍视受教育的机会。

在流民队伍中,比他们年龄更小的孩子是生存不下去的。天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样的遭遇,在被挑选到王书辉身边接收专门的教育之后,即使是丰盛的食物和舒适的衣服,也不能让他们脸上有一点笑容。

王书辉刚看到他们的时候,这些孩子因为饥饿都瘦的脱了相,他们那显得特别大的眼睛中,好像不带有任何情绪。第一次和他们一起吃饭的时候,王书辉看着他们木着脸,睁着毫无生气的大眼睛,快速的从碗中把米饭和肉类塞到自己的嘴里的样子,心脏好像一下子被什么东西击中。

到现在王书辉还搞不清楚当时的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是心痛,还是郁闷,是愤怒,还是悲伤,这种王书辉一直以为是一种小资产阶级无病呻吟的混乱情绪,真实的出现了,并且一直萦绕在王书辉的心头。

王书辉在现代社会的二十多年的人生经历,绝对是称不上什么幸福快乐的。但是他一直觉得,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可怜人。只要整体的社会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任何出身的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在穿越之初面对朱由梓父女的时候,还觉得朱由梓这个人是因为自身的不努力而导致的生活落魄。所以他面对明末这个时代的人的时候,还保持着现代人的观点。直到开始了解了那些被招聘而来的流民的实际情况,面对着那些幸存的流民儿童的时候。王书辉才正真的了解到,封建社会的底层人民的生活的可悲和绝望。在这架行进中的马车上,王书辉原本携美同游的愉快情绪,在流民儿童拘谨麻木和朱微妏欢喜快乐的明显对比之下,逐渐的消散了。

王书辉越来越觉得,改造明末中国的目标,不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社会实践,而是一个关系着一亿中国人未来命运的重要使命了。

王书辉想着这样的事情,情绪上自然要随之而产生变化,原本还有些欢快的情绪逐渐转冷。虽然还认真的回答着朱微妏的问题,但是语气上开始有了细微的变化。朱微妏是个天真的少女不假,但是从小到大的贫困窘迫的生活,培养了她舒朗大气的性格的同时,也使得朱微妏对于人的情绪变化非常敏感。察觉了王书辉的情绪变化,朱微妏也渐渐的安静下来,乖巧的坐在王书辉的身边,变得沉默了起来。

“世兄有什么心事吗?”朱微妏想到每当自己的父亲情绪低落的时候,都是自己去劝解安慰他的,所以看到王书辉的情绪低落,就主动的开口询问起来。

王书辉正想着事情,听到朱微妏开口想要安慰自己,笑了笑,很自然的就抬起手来,轻轻的摸了摸朱微妏的头顶。坐在对面的刘怀季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心中十分的不悦,大声的咳嗦了几声。

朱微妏本来还在享受王书辉这种表示亲近的动作,听到四舅舅的咳嗽声,连忙扭了扭身体,躲开了王书辉的手。王书辉不明所以,摘掉头上的细纱大帽,顺手挂在马车车厢的挂钩上,漏出戴着网巾的短发来。

他把两只手放在脑后,身体靠在马车靠背上。仿制火车座椅的靠背很舒服,有着一种人体力学的贴心设计。他安稳了下情绪,对朱微妏说,“文儿,你知道杜甫这个人吗?”

朱微妏听了这话,笑着对王书辉说,“世兄是在小看奴家么。奴家虽然家贫,但是也在二舅舅的教导下读过些诗书。奴家可是知道的,杜少陵被本朝文人推崇为诗圣。世宗皇帝时候的文人李梦阳有诗云:‘李杜得诗圣,迥出诸家前’。当时的文人杨慎,更是推崇杜甫。有‘诗圣如子美’的诗句。不过奴家看来,本朝文人生不逢时,有唐宋诸大家在前,怕是难有传世之作能够媲美唐宋文人了。”

王书辉听了这话,真有些惊艳的感觉。没想到小萝卜头的学问不差,可以媲美现代社会的硕士研究生了。王书辉带了些宠溺的语气对朱微妏说,“文儿既然知道李杜,那么你觉得李太白和杜子美两人的诗作,哪个人更胜一筹呢。”

朱微妏还是头一次遇到有人会一本正经的和自己讨论学问呢。以前无论是舅舅也好,父亲也好,虽然也很宠她,但是却不会在学问上,用这种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她高兴的说道,“世兄这问题,我也问过父亲。在父亲看来,李太白的诗句恣意汪洋,有仙家气派,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自然高过杜子美。不过奴家以为,李太白和杜子美,都是有诗才无干才的废物文人。纵然有千百名篇流传于世,却于世人并无半点实在的受益。不过真要强加比较的话,奴家还是觉得杜子美关心民间疾苦,总比李太白那个官儿迷酒鬼有益世人吧。”

王书辉听了这话,刚才有些灰暗的心情一扫而空,本来的那张即使有表情也看不太出来的木头脸,变得生动起来,有些眉飞色舞的味道。一丝笑容像墨水侵染宣纸那样在脸上荡漾开来,嘴里也发出大笑的声音,“哈哈哈哈,就凭我家文儿这几句评语,就胜过这天下千千万万的迂腐书生了。哈哈哈哈。”

朱微妏听了王书辉这赞许的话,也高兴了起来,随着王书辉狂放的大笑声,清声的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安静下来的王书辉开口对朱微妏说道,“说起来,杜子美还和咱们这荆州府有缘呢。杜甫的弟弟杜观为躲避战乱避居江陵,杜子美从蜀地的夔州,跋山涉水前来探望他,还做了一首诗呢,文儿知道这首诗么。”

朱微妏微微一笑,开口背诵道,“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颂椒添讽泳,禁火卜欢娱。舟楫因人动,形骸用杖扶,天旋夔子国,春近岳阳湖。发日排南喜,伤神散北吁,飞鸣还接翅,行序密衔芦。俗薄江山好,时危草木苏,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世兄说的是这首《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吧。这还是杜子美难得的清逸之作呢。”

王书辉的笑容突然不见了,他用一种深沉的语气对朱微妏说道,“文儿说的不错啊,不过文儿知道我最喜欢杜子美的哪首诗么。”

朱微妏听了这话,很体贴的没有答话。默默的等了一盏茶的时间,才听到王书辉用一种奇怪的语气念诵道,“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子美堪称诗圣,正因为这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

第498章 范·德佩尔生病了第19章 起步(3)第471章 南方局势第91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6)第172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4)第479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7第498章 因复杂的生产过剩第474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2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绽放的幸运第299章 朱舜水访武昌(4)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394章 光复辽南9第248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2)第85章 奇葩的锦衣卫(2)第154章 红旗漫卷出枝4第247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1)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304章 终结者(1)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188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4)第323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2)第330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5)第39章 妖僧(3)第341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2)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355章 炮击金州卫(8)第355章 炮击金州卫(8)第362章 建设新湖北(5)第200章 连锁反应1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31章 日常(3)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135章 入学风波4第24章 起步(8)第106章 反对本本主义2第199章 武昌起义(9)第204章 连锁反应5第190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6第121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2第478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6第150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2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449章 错误的理解错误的应对第53章 马县丞的末日(5)第175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1)第44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4)第495章 王书辉的家庭生活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161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第376章 鲁东土地革命(1)第156章 红旗漫卷出枝6第340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1)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20章 起步(4)第486章 小朋友不听话第138章 大炮机枪蒸汽机第380章 鲁东土地革命5第338章 制度这个事儿(3)第149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1第453章 频繁出现的突发情况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347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8)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190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6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2)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282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2)第57章 工业的獠牙(1)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绽放的幸运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27章 开始(3)第127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8第479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7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18章 起步(2)第400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3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64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4)第115章 第一次反围剿8第184章 陈保生进城(4)第190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6第366章 在山东(1)第415章 汉川农场第23章 起步(7)第40章 妖僧(4)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25章 开始(1)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404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7第357章 炮击金州卫(10)第289章 地方工作(2)
第498章 范·德佩尔生病了第19章 起步(3)第471章 南方局势第91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6)第172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4)第479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7第498章 因复杂的生产过剩第474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2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绽放的幸运第299章 朱舜水访武昌(4)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394章 光复辽南9第248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2)第85章 奇葩的锦衣卫(2)第154章 红旗漫卷出枝4第247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1)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304章 终结者(1)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188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4)第323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2)第330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5)第39章 妖僧(3)第341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2)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355章 炮击金州卫(8)第355章 炮击金州卫(8)第362章 建设新湖北(5)第200章 连锁反应1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31章 日常(3)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135章 入学风波4第24章 起步(8)第106章 反对本本主义2第199章 武昌起义(9)第204章 连锁反应5第190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6第121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2第478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6第150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2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449章 错误的理解错误的应对第53章 马县丞的末日(5)第175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1)第44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4)第495章 王书辉的家庭生活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161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第376章 鲁东土地革命(1)第156章 红旗漫卷出枝6第340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1)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20章 起步(4)第486章 小朋友不听话第138章 大炮机枪蒸汽机第380章 鲁东土地革命5第338章 制度这个事儿(3)第149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1第453章 频繁出现的突发情况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347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8)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190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6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2)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282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2)第57章 工业的獠牙(1)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绽放的幸运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27章 开始(3)第127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8第479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7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18章 起步(2)第400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3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64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4)第115章 第一次反围剿8第184章 陈保生进城(4)第190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6第366章 在山东(1)第415章 汉川农场第23章 起步(7)第40章 妖僧(4)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25章 开始(1)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404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7第357章 炮击金州卫(10)第289章 地方工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