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王书辉的家庭生活

人到了一定位置上,不方便的地方是很多的。

作为领导着中华帝国这个世界第一工业国的复兴党的导师和领袖,王书辉的一举一动都有很多人盯着。

虽然没有人限制他的人身自由,可是想要像过去那样,出去外面随随便便的溜达溜达都已经变得非常的不容易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认识他的人非常的多,一旦街上的群众发现了王书辉,被围观被包围的情况肯定就会出现。不提出现那种情况会给负责警卫工作的战士们带来多少麻烦,王书辉本人也不适应这种大熊猫的待遇。

所以一般情况下,王书辉要是想要散散步的话,最多也就是在自己住的小楼周边溜达溜达。

当然了,因为王书辉本身的工作就已经非常的多了,所以那种可以享受清闲的时间几乎没有。

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和国家经济计划委员会的同志们讨论经济工作,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好不容易才把全国的经济情况进行了一个大体上的理顺。所以王书辉最近才难得的在紧张的工作之后获得了几天的休息时间。

可即使是这样,王书辉每天上午雷打不动的看文件作批示的工作也没有间断过。

工作上很忙,繁忙的工作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需要温暖的家庭生活来调节。

王书辉也是个人类,即使他因为时空门的辐射原因在生理上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异,但是从心理上说,他和普通人也是一样的。

不过在中华帝国建立之前,因为儿子的继承人身份,王书辉的妻子朱微妏和王书辉闹了好几年的别扭。

等到中华帝国成立之后,特别是当王书辉主持制定的宪法把皇帝这个位置搞的非常的不值得,非常的鸡肋之后,朱微妏着实和王书辉大闹了一场。

要知道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没有比自己子女的发展和前途更加重要的事情了。朱微妏和所有的母亲一样,在生了孩子之后,就开始把孩子们的发展和前途当成是她最重要的事情。在王书辉家里面,王书辉的地位是排在六个孩子之后的。

所以当脑子里有着不少封建残余思想的朱微妏明确的认识到到了王书辉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的地位和事业,也就是整个中华帝国的最高统治权力传给他们的孩子之后,朱微妏和王书辉的感情就变得比较冷淡了起来。

特别是因为多年来王书辉一直忙于工作,很少对孩子们进行专门的关注,这就使得朱微妏对王书辉的意见越来越大。

不过同样是因为脑子里的封建残余思想,朱微妏在王书辉面前一直都是有所保留的。她从来也没有和王书辉直接的发生过什么严重的冲突。

即使王书辉把朱微妏调出他的办公室;即使王书辉取缔了复兴党的参事委员会,把顾君恩、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一批一直幻想着扶持幼主上位的老封建送到故宫博物院里搞文史研究;即使王书辉把党内所有流露过希望建立起一个王家王朝,让王书辉的子孙后代千年万年的做皇帝,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也能跟着收益的具有封建主义思想的投机者,都送进了学习班、劳动营、送到西北为黄土高原的绿化工作做贡献等等等等让朱微妏看起来很不理解很生气的事情,朱微妏都一直非常克制的从来也没和王书辉爆发过激烈的冲突。

直到作为国家最高法律的中华帝国宪法出台之后,在搞清了宪法中的皇帝是个什么玩意儿之后,朱微妏才第一次全面的和王书辉爆发起来。

说句实在话,以朱微妏的智商,她怎么会单纯的就认为皇帝这个东西就是一切呢。皇帝这个头衔放在王书辉的脑袋上值钱,可是要是把皇帝这个头衔放到任何一个其他人的脑袋上,那就是一个一文不值狗屁不通的东西。

朱微妏追求的当然不是一个皇帝的称号,她所希望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够继承王书辉的权力和地位。至于承载这个权力和地位的职务是叫做皇帝还是叫做什么其他的东西,朱微妏才不在乎呢。

但是朱微妏从王书辉主持制定的宪法里明确的意识到了王书辉对于自己子孙后代的看法,那就是,不仅在基层锻炼政策的条件下,包括王书辉在内的所有复兴党的领导干部的子弟想要从政都得从最基层最辛苦的地方锻炼起,必须要实实在在的去基层吃苦受罪,就是皇帝这种虚名,王书辉也根本就没有传给子孙后代的想法。

那个宪法里面的只有义务没有权力,像个动物园里的熊猫一样的皇帝,能不能够继续存在,也是要在全国人民代表的投票下决定的。而那个皇帝头衔能够带来的实际利益,只有每个月五百人民币的津贴性的工资。这点钱连刚参加工作的青工都看不上。

作为一个母亲,一方面对于孩子的热爱是一种狂热的感情。看那些哪怕孩子会用口水吐泡泡了都要宣扬自己的孩子有多优秀的母亲大家就都知道了。可是另一方面,所有的母亲在为自己的孩子谋划未来的时候都会表现的无比的冷静。

原本朱微妏觉得,只要复兴党的高层,王书辉的那些学生和弟子们支持自己的孩子,那么自己的孩子以及自己孩子的孩子千秋万代的坐在至高无上的中华帝国的大皇帝的椅子上就没有问题。

可是等到朱微妏发现无论是复兴党的制度还是国家的基本法律宪法都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哪怕就是那个缺心眼儿才会干的皇帝头衔都得是全国人民代表的百分之九十五支持才可以继续存在下去之后,朱微妏就清醒的认识到,她所想象的那样,像封建王朝一样国家最高权力世袭传承的事情是不可能出现的了。

当然,在理智上看清了问题,并不代表在情绪上能够心平气和的接受。感到人生理想破灭了的朱微妏对王书辉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爆发。

王书辉这个人在面对家庭问题的时候是既消极又积极的。在积极方面,他愿意和自己的妻子摆事实说道理。在消极的方面,王书辉面对愤怒的老婆,搞的是消极抵抗。

在朱微妏主动找茬吵架的那段时间里,他直接就搬到中央党校的办公室去避风头去了。等到朱微妏的怒气平息了之后,他回到家的时候面对自己妻子的冷嘲热讽,也是装作听不到的样子。

夫妻之间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是情感上造成的而不是理性上造成的。在讲道理方面,并不是说朱微妏听不懂反封建的道理,听不懂对孩子最好的选择是等到孩子自己有选择能力的时候尊重孩子做出的选择。

但是即使知道怎么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朱微妏身为母亲还是觉得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孩子选择一条最好的路。

不过毕竟王书辉两口子在一起生活也有十几二十年的时间了。再大的矛盾,只要不是什么根本性的原则性的问题,两个人也都能自动的调节过来。

当然了,这次吵架也不是一点儿好处都没有。至少朱微妏从这次吵架之后才彻底的放开了自己的思想。她不再用封建主义的眼光来看待王书辉了。在她的眼里,王书辉的第一身份已经不再是领导者、领袖、皇帝之类的身份了,“丈夫”已经成了王书辉在她眼里的第一标签。

王书辉也没有想到,那种老夫老妻之间轻松的拌着嘴,边吃饭边说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的他理想中的家庭生活,就这样突然的降临了。

就王书辉的家庭收入而言,他和朱微妏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是花不完的。

因为中华帝国政府的工资体系是按照技术工人等级工资体系比照制定的。所以王书辉享受的是一级工资,和中国科学院以及中国工艺研究院的院士们平级。

从某种程度上说,因为王书辉在中华帝国工业体系建设过程中的贡献,所以王书辉享受的是十二级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

因为正常的技术工人只有九级,所以十二级工指的是那些通过了中专毕业考试,在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上有贡献,能够进入中国工艺研究院专门从事工艺研究的那些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而言的。

王书辉的基本工资是八千多元人民币。因为干部们不能像工厂和农场的工人们那样享受企业的奖金和分红,所以王书辉和普通干部们一样,还可以获得职务津贴。

加上王书辉身上中华复兴党主席、中央政务院主席、中华人民复兴军总政委以及中华帝国皇帝这四个职务,再加上复兴党中央党校校长和中央人民大学校长的两个名誉职务之后,这六个职务的津贴,再扣除养老基金、医疗基金和教育基金以后,王书辉的月收入差不多在一万七千元人民币左右。

朱微妏从中央办公厅王书辉办公室调走的时候就已经是五级工,也就是正处级干部的工资待遇了。等到她被王书辉调到中央文献出版社工作以后,她又通过了职称考试,获得了副高级编辑的职称。所以朱微妏的工资相当远七级工的工资,基本工资有七千多人民币。

虽然没有职务津贴,朱微妏在中央文献出版社是可以获得出版社盈利的奖金和分红的。所以扣除养老基金、医疗基金和教育基金之后,朱微妏的实际收入也在一万人民币左右。

因为王书辉和朱微妏的六个孩子都在上学,所以这六个孩子和全国所有的孩子一样是享受国家的抚养和教育的。在这方面两个人不用花钱。(教育基金已经承担了一部分了。)

除了每个人总收入的百分之十要作为复兴党的党费上缴之外,两个人只需要为朱微妏的父亲,现在已经无权无职,在国家图书馆挂了个古籍研究员的虚名,从来也没上过班(不好意思上班)的朱术圳支付生活费用。

所以两个人每个月的工资能够剩下差不多一万四千元左右。

因为朱微妏非常固执的要把一半的钱拿去银行存款,等以后作为财产分给六个孩子。所以两个人每个月的生活费大约有七千元上下。

两个人每个月的实际花销最多也就是三千元左右。如果按照马上就要上市的全国六个汽车厂统一出产的国民汽车“甲壳虫”汽车的价格,五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来比较的话,差不多两个人一年时间左右的生活费结余,就能买一辆那种铁皮和帆布做成的外壳的小汽车了。

当然,无论是王书辉还是朱微妏都没有准备购买那种小汽车的想法。对于王书辉来说,他是根本就没有开那种简陋和落后的小汽车的意愿。对于朱微妏来说,她则是觉得用钱去买那种小汽车倒不如把钱存起来以后补贴子女们。

说起来,如今王书辉和朱微妏之间讨论问题的焦点就在这里了。

王书辉对于花钱的事情倒没有什么想法。毕竟这个时代的消费品对于他这个现代人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只要每三天能够吃上一顿红烧肉,他对生活就没有什么其他的渴求了。

只不过王书辉并不同意朱微妏的那种给孩子攒钱的思想。在他看来,把钱存起来给孩子留着,倒不如把钱送给他的那个爱花爱玩懂得消费的老丈人去享受掉了的好。(朱术圳老先生是全国第一批订购国民汽车的人之一。)

对于王书辉这种一辈子靠自己的努力生活的人来说,把钱留给子女,那就是给自己的子女留后路的做法。

在中华帝国这个国家里,一个人哪怕没有什么才能,只要他足够努力足够勤奋,也绝对能过上比较好的生活。所以给孩子们留钱这种事情,简直就是给孩子制造一种可以靠着父母活着的虚幻思想。这是一种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和进步的做法。

朱微妏的想法和王书辉就完全的不同了。在她看来,因为王书辉的原因,家里肯定不能给孩子的发展前途铺路了。出于一种补偿心理,她觉得王书辉和自己就应该在经济上给孩子一些帮助。

就像现在大多数中国人感觉到的市面上的好东西越来越多,钱越来越不够花一样,朱微妏是真心希望能够让自己的孩子们过上那种想要买什么就买什么的宽松愉快的生活的。

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388章 光复辽南3第14章 立足(2)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260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8)第199章 武昌起义(9)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447章 一个是俘虏另一个也是俘虏第77章 大练兵(1)第470章 万事有理黄锦康第456章 打破旧规矩建立新规矩第94章 炼钢和锅驼机第209章 保民军第一战2第174章 审判(2)第169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1)第5章 准备(1)第384章 东改编3第45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1)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207章 连锁反应8第94章 炼钢和锅驼机第479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7第26章 开始(2)第103章 王书辉下乡记7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81章 外国传教士第92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7)第312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1第135章 入学风波4第348章 炮击金州卫(1)第438章 王书辉从没想过当皇帝第489章 进入倒计时的南明第248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2)第469章 后悔的陈新民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209章 保民军第一战2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301章 朱舜水访武昌(6)第312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1第396章 光复辽南11第161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211章 保民军第一战4第360章 建设新湖北(3)第28章 开始(4)第88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3)第87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2)第32章 日常(4)第30章 日常(2)第331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6)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88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3)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174章 审判(2)第45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1)第486章 小朋友不听话第261章 学员张兆欢(1)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4章 穿越(4)第130章 工业化的浪第75章 大丰收(1)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240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2)第2章 穿越(2)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347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8)第492章 孙大圣棒打倭国第296章 朱舜水访武昌(1)第412章 后金内讧第135章 入学风波4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100章 王书辉下乡记4第207章 连锁反应8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24章 起步(8)第366章 在山东(1)第99章 王书辉下乡记3第120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1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19章 起步(3)第355章 炮击金州卫(8)第467章 周会计的家事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第136章 教学相长1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169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1)第239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1)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432章 从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280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2)第397章 光复辽南12第484章 中倭新关系4
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388章 光复辽南3第14章 立足(2)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260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8)第199章 武昌起义(9)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447章 一个是俘虏另一个也是俘虏第77章 大练兵(1)第470章 万事有理黄锦康第456章 打破旧规矩建立新规矩第94章 炼钢和锅驼机第209章 保民军第一战2第174章 审判(2)第169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1)第5章 准备(1)第384章 东改编3第45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1)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207章 连锁反应8第94章 炼钢和锅驼机第479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7第26章 开始(2)第103章 王书辉下乡记7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81章 外国传教士第92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7)第312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1第135章 入学风波4第348章 炮击金州卫(1)第438章 王书辉从没想过当皇帝第489章 进入倒计时的南明第248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2)第469章 后悔的陈新民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209章 保民军第一战2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301章 朱舜水访武昌(6)第312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1第396章 光复辽南11第161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211章 保民军第一战4第360章 建设新湖北(3)第28章 开始(4)第88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3)第87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2)第32章 日常(4)第30章 日常(2)第331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6)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88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3)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174章 审判(2)第45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1)第486章 小朋友不听话第261章 学员张兆欢(1)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4章 穿越(4)第130章 工业化的浪第75章 大丰收(1)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240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2)第2章 穿越(2)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347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8)第492章 孙大圣棒打倭国第296章 朱舜水访武昌(1)第412章 后金内讧第135章 入学风波4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100章 王书辉下乡记4第207章 连锁反应8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24章 起步(8)第366章 在山东(1)第99章 王书辉下乡记3第120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1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19章 起步(3)第355章 炮击金州卫(8)第467章 周会计的家事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第136章 教学相长1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169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1)第239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1)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432章 从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280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2)第397章 光复辽南12第484章 中倭新关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