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炮击金州卫(1)

在业务上下级服从上级,在生活待遇上人人平等。这是复兴党内一直以来坚持的一个方针政策。这一点,在复兴党的部队里体现的最为直接和明显。

就以执行终结者计划的先遣舰队来说吧。在船上,普通战士和军官干部的待遇是完全相同的。像那种军官们自己在自己的一个小餐厅了单独吃饭的情况,在复兴军的海军里就是不存在的。

不管吃的好还是吃的坏,不管是吃新鲜的饭菜还是吃长了毛的军粮。无论是军官干部还是普通战士,他们都是在甲板上一起吃饭,而且吃的是一样的东西。

在复兴军的海军舰船上,或许军官干部和技术兵不需要干那些洗甲板之类的工作。但是这只是业务区别,而不是因为地位不同造成的。人人平等,官兵一致,在复兴党的所有部队里都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除了在吃住这些基本的事情上,在工资和津贴收入上,也不存在地位上的区别。但是存在着业务水平上的区别。

在复兴军里,军衔和职位有关。只有相应的军衔才能担任相应的职位。可是决定军衔的可不是职位,而是思想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军事技能三大考核的综合成绩决定的。也就是说,在复兴军内部,无论是什么人,只要三大考核的成绩和相应的实践积累时间这些完全量化了的数据达到标准之后,才能获得相应的军衔。获得了相应的军衔之后,才能承担相应的职位。

这样一来,复兴军的军官,就是先通过考试和考核然后获得军衔,再按照军衔安排相应的职位的。与此同时,无论是分房子还是工资级别和福利级别,也都是按照军衔发放的。承担技术工作的士兵的工资和待遇要比舰长和政委高的情况,在复兴军的海军舰队里比比皆是。

权力和地位无关经济收入,但是业务水平和技术水平直接和经济收入相挂钩。这样的制度,在复兴党的所有机构里都是一样的。

在进行了三个月的海试并按照总部提供的海图,全面的勘测了从舰队基地到辽东地区的航海线路之后,由五艘风帆和蒸汽混合动力的千吨级海船组成的复兴党的第一支海军舰队回到了他们的母港枝江。

在17世纪这个时代里,航海工作就已经是一个具有一些技术含量的工作了。但是和现代社会不同,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航海技术还没有高端到普通人都无法掌握的程度。

就是在自然情况下,只要会游泳再加上晕船晕的不是那么厉害的话,身体素质好一点儿的人,要是在海船上适应个几个月,而又侥幸没有死掉的话,那他就能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水手了。

相对于普通船员,倒是这个时代的海船船长们确实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当然了,这种技术甚至都不是每一个船长都掌握了的。一般来说,只有承担远洋工作的船长,才会掌握看海图、辩方位的技术。

不过这些技术也并没有高端到哪里去。那些都是文盲出身的远洋船长,非常注意保密自己的航海技术的原因就是,只要是个人,接受了一定的训练,就能具备这样的技术了。

从技术等级上讲,复兴党目前的舰船技术全面超越这个时代。无论是铁肋木壳的舰船结构还是蒸汽机提供的自行动力,这些东西都要领先世界超过两百年左右的时间。

不过要是从绝对意义上讲的话,除了造船速度提高了以外,和传统的纯木结构的船体相比较,两者之间的坚固程度倒是没有什么绝对的优劣。从某种角度上说,西方殖民者目前使用的那种由优质大木料制造的笛型船,可能在坚固程度上还会比复兴党制造的这些飞剪型的船要坚固一些。

从船只动力的角度讲,虽然因为船型的原因,使用中式硬帆的飞剪船的速度要比目前世界上所有的船只的速度都要快。而且因为安装了蒸汽机,这些轮船还可以在无风的情况下使用蒸汽机航行。

不过,一方面因为目前的船只的吨位和蒸汽机能够提供的动力之间存在着限制,另一方面,也因为复兴党还不能够为这些船只建立大量的可以提供煤水补给的港口和基地。所以,即使船只具有蒸汽动力,但是除了在必要的情况下,如战斗和入港的过程中会使用纯蒸汽动力之外,大多数时候,船只的主要动力还是风帆动力的。

蒸汽机的输出功率不足,船只本身可以携带的煤炭不足,没有足够的煤水补给基地,这些都是目前摆在复兴党海军面前的问题。

即使复兴党现在已经可以生产合格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精良的二十世纪初水平的蒸汽机车了(龙式机车)。但是因为目前复兴党的机械部门还没有掌握和熟练生产优质的船用蒸汽机的技术,所以,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生产出大吨位的纯蒸汽动力的轮船,还是复兴党船舶工业部门的一个攻坚目标。

1627年年末,复兴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门讨论终结者计划下一阶段的工作。

军委会在总结了先遣船队带回来的材料之后,向王书辉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终结者计划第一阶段的目标是什么?

复兴党目前的问题之一就是,复兴党的党员们现在具有了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并且执行的能力,但是复兴党的党员们还不具备比较高水平的决策能力。

就目前阶段的情况来看,复兴党的党员们的决策力不足已经开始成为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了。

即使统治区域已经扩大到整个湖北省,并且已经在湖北各县建立起了地方的党政机构。但是一涉及到具体的工作,在需要进行决策的时候,地方党委还习惯于把问题往上推,询问中央的态度和意见。

如果在工作中出现了特殊情况,出现了那些在工作手册和相应的文件材料里没有提及的情况,地方党政机构就会手忙脚乱。很多时候,他们宁可等着中央方面的决定和意见,也不会自行的做出决定和决断。复兴党中央的工作越来越忙,越来越繁杂的原因,就是这个。

复兴党中央在针对地方问题进行决策的时候还表现的比较有办法,有手段,可是在涉及到整个复兴党的总决策和决定的时候,复兴党高层的表现并不会比复兴党的地方党政机构好到哪里去。

询问王书辉,等着王书辉做出决定,然后针对王书辉做出的决定进行研究、分析和执行,才是复兴党高层的做法。

就像平常一样,在终结者计划的先遣部分完成之后,复兴军军委直接询问王书辉下一阶段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时空之门1619

———————————————————————————————

第199章 武昌起义(9)第36章 理念(4)第41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1)第120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1第271章 承天事变(5)第191章 武昌起义(1)第79章 大练兵(3)第340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1)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1)第254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2)第329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4)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403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6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2)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198章 武昌起义(8)第468章 邮政局里的两个人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137章 教学相长2第301章 朱舜水访武昌(6)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412章 后金内讧第249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3)第388章 光复辽南3第143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1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16章 立足(4)第159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3)第66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2)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131章 工业化的浪第326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1)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25章 开始(1)第198章 武昌起义(8)第388章 光复辽南3第461章 搭板楼比紫禁城更美丽第42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2)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163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3)第372章 在山东(7)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211章 保民军第一战4第169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1)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237章 张知府的崛起(4)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217章 程绍之死(2)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334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3)第377章 鲁东土地革命(2)第462章 必须进步必须改造第78章 大练兵(2)第193章 武昌起义(3)第376章 鲁东土地革命(1)第303章 朱舜水访武昌(8)第85章 奇葩的锦衣卫(2)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165章 松滋大开复兴会花(1)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观1第143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1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观1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198章 武昌起义(8)第411章 推销员曾德昭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28章 开始(4)第452章 先死容易后死难第302章 朱舜水访武昌(7)第466章 五级钳工李有福第490章 云仙国王徐天草第110章 第一次反围剿3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305章 终结者(2)第482章 中倭新关系2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35章 理念(3)第492章 孙大圣棒打倭国第366章 在山东(1)第466章 五级钳工李有福第26章 开始(2)第272章 承天事变(6)第170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2)第267章 承天事变(1)第338章 制度这个事儿(3)第205章 连锁反应6第311章 终结者8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351章 炮击金州卫(4)第121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2第262章 学员张兆欢(2)第436章 妻贤夫祸少第428章 即将改变历史的事件第165章 松滋大开复兴会花(1)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498章 因复杂的生产过剩
第199章 武昌起义(9)第36章 理念(4)第41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1)第120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1第271章 承天事变(5)第191章 武昌起义(1)第79章 大练兵(3)第340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1)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1)第254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2)第329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4)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403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6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2)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198章 武昌起义(8)第468章 邮政局里的两个人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137章 教学相长2第301章 朱舜水访武昌(6)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412章 后金内讧第249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3)第388章 光复辽南3第143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1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16章 立足(4)第159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3)第66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2)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131章 工业化的浪第326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1)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25章 开始(1)第198章 武昌起义(8)第388章 光复辽南3第461章 搭板楼比紫禁城更美丽第42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2)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163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3)第372章 在山东(7)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211章 保民军第一战4第169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1)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237章 张知府的崛起(4)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217章 程绍之死(2)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334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3)第377章 鲁东土地革命(2)第462章 必须进步必须改造第78章 大练兵(2)第193章 武昌起义(3)第376章 鲁东土地革命(1)第303章 朱舜水访武昌(8)第85章 奇葩的锦衣卫(2)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165章 松滋大开复兴会花(1)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观1第143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1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观1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198章 武昌起义(8)第411章 推销员曾德昭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28章 开始(4)第452章 先死容易后死难第302章 朱舜水访武昌(7)第466章 五级钳工李有福第490章 云仙国王徐天草第110章 第一次反围剿3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305章 终结者(2)第482章 中倭新关系2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35章 理念(3)第492章 孙大圣棒打倭国第366章 在山东(1)第466章 五级钳工李有福第26章 开始(2)第272章 承天事变(6)第170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2)第267章 承天事变(1)第338章 制度这个事儿(3)第205章 连锁反应6第311章 终结者8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351章 炮击金州卫(4)第121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2第262章 学员张兆欢(2)第436章 妻贤夫祸少第428章 即将改变历史的事件第165章 松滋大开复兴会花(1)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498章 因复杂的生产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