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日常(2)

一件令人尴尬的事情,偶尔被人提起来,确实是很尴尬的。但是这件尴尬的事情如果被反复的提起,那么尴尬就变成了平常。而平常的事情,是不会让人觉得尴尬的。

朱微妏本来就是个大方爽利的性子,以前父亲一提起自己未来的夫婿,作为少女的天然反应,她就是再怎么大方爽利,也会觉得很羞涩。

管了几个月王府的经济开销之后,朱微妏的心理,从天然少女向管家婆不断转化。再听到父亲的调侃的时候,情绪上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波动了。要不怎么说,生活琐事的锅碗瓢盆最能消磨天真烂漫的纯真情怀呢。

朱微妏听了父亲调侃自己的话,也没怎么在意,笑了笑,对朱由梓说道,“父亲每天也没什么事情可做,最多就是早晨听听舅舅们汇报世兄府里的事情解闷儿。天天吃了饭,就到县城里去泡茶馆。倒是外面的事情要有趣的多,女儿成天在家中闷着,十分的烦闷,父亲讲些新鲜事儿给我听听吧。”

朱由梓现在的日子过得相当的惬意。每天早上吃完早饭之后,他会在十个一等家丁的护卫下,坐着四轮马车,在大舅哥的陪同下,到枝江县城的茶馆里消磨时间。中午的时候,朱由梓会到县城里的大馆子杜仙居吃饭。

这个杜仙居,原本是个规模颇大的酒楼。因为原来的东家经营不善,到了破产的边缘。前不久被自己的好女婿盘了下来,现在由自己的四舅哥负责经营,是好女婿孝敬给自己的产业之一。

在杜仙居吃了午饭,朱由梓会到喜宾楼去听书。喜宾楼是枝江县新开的买卖。地方在东街口,是座轩敞的两层楼。一楼是散座,二楼是雅座单间。

朱由梓很喜欢听喜宾楼的书,倒不是说这里的说书人本事比别的茶馆高。而是因为喜宾楼的说书人在说书之前,都会讲解下天下的新闻。

甚至于很多邸报上都没有的内容,就像朝廷与东虏在辽东的战事,邸报里只是含糊其辞的说了说,而喜宾楼的说书人,则是把辽东的战事说非常的清楚详尽,并且把各个细节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也进行了详尽的推断。

喜宾楼的书,不仅像朱由梓这样的闲人喜欢听,就是枝江县的秀才生员们,也喜欢到喜宾楼来,听说书人讲解天下大事的。

等听完了下午的书,朱由梓会到城外的董滩口吃晚饭。董滩口最近也新开了家买卖,是个叫做烤肉坊的大馆子。烤肉坊就在董滩口的江边上,也是两层的大房子,一楼是方桌条凳,多是升斗小民在那里吃饭。

两个铜钱就可以买上两串竹签的烤鸡肉和一个烤番芋或者烤番薯。再花两个铜钱,还可以打上一碗寡淡的黄酒。自从这个烤肉坊的生意开始之后,枝江县的升斗小民和在董滩口码头上卖力气的,就喜欢晚上到这里吃饭。

二楼的雅间在楼外有专门的楼梯,格局更加宽敞私密。饮食上也更加精致可口。有各种种类的铁签肉串可供选择,还有铜鼎的火锅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选择涮肉的内容。

特别是烤肉坊里有一道江南的小菜叫做醉虾的,朱由梓最是喜欢。他每天都要到烤肉坊,吃上几串烤羊肉,再美美的吃上一小盘的醉虾,在微醺中回到自己的家里。

等到睡觉之前,醉虾带来的微醺感已经消散的差不多了,朱由梓会在仆役的服侍下,到好女婿发明的蒸汽浴室里,蒸上一盏茶时间的蒸气浴。然后泡个热水澡,上床睡觉,结束一天幸福感满满的生活。

这差不多就是朱由梓的日常。还真和朱微妏说的差不多,一整天无所事事,不是吃饭就是泡茶馆,纯粹的米虫日子。

正吃着牛眼小笼包的朱由梓,发现自家的女儿对于自己的调侃不为所动,颇有些没意思的感觉。心里产生了几分自家孩子长大了,少了几分小女儿的意趣儿的失落感。听了宝贝女儿有些撒娇味道的询问,朱由梓不由得精神大振,打起精神,唾沫横飞的卖弄起自己在县城里闲逛的见闻。

朱微妏这时候已经吃完了饭,她没有自己的老爹朱由梓那样的好胃口。过穷日子的时候,早晨是没饭吃的。现在日子好了,也不怎么习惯这么早就吃饭。可是自己的心上人王世兄专门对自己千叮咛万嘱咐,要把早饭吃好。为了自己的心上人,她也就硬着头皮,每天早上强吃上两个煎蛋和一杯牛乳。

倒是几个月来的调养,让朱微妏不仅身体更加健康而且长高了不少。本来因为营养不良没有得到发育的地方,也得到了充分的发育。心上人送的小熊内衣,居然变得有些紧小了。每天洗澡的时候朱微妏都会羞羞的想到,王世兄真是个坏家伙,他知道那么多医道医理,一定是故意的。羞涩的同时,又对自己心上人有了更多的依恋和期盼。倒是王书辉自己,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未来的老婆扣上别有用心的帽子了。

朱微妏喝着饭后的大麦茶,这也是心上人嘱咐说小孩子喝茶不利于身体健康,才改成大麦茶的,静静的听着老爹朱由梓的卖弄。听到辽东战事的时候,她皱了皱眉头。等到听到董滩口便宜的鸡肉串的时候,朱微妏不禁若有所思起来。

朱微妏不是个普通的少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她从小到大虽然是在落魄的生活中成长的,但是这种落魄的生活反倒让她和同时代的女子不同,做起事情来既有谨慎小心的一面,又有大胆高远的眼光。她和自己受过王府文官教导的舅舅读过书,又和几个当过王府管教的舅妈学过做家事、管人事的手段,这就让她行事起来颇为大胆。

比如说,在自己未来的夫婿府里安插眼线的事情。别说现在大户人家的女儿了,就是在宫斗中长大的公主郡主们,恐怕也不会像她那样做的滴水不漏。现在王书辉手下的教导营里,负责教导女工营的两个女学生,张春华和李如花。就是朱微妏暗中收服的小心腹。两个十三四的小姑娘,论起心机手段,根本不是这位枝江县主的对手,她们还都以为自己向县主大人的通风报信,是对自己师尊的一种忠心呢。

朱微妏对于自己未来夫婿的来历有一种猜测,她觉得自己的夫婿可能是辽东将门的旁支出身。能够继承万贯家财,说明他是家里的独子。良好的教养,说明他在寺庙里的生活是族中长辈一种安排。至于最主要的一点就在于,王书辉虽然言语中有些粗鄙的地方,但是为人处世,严苛中带着平易近人。这必然是他从小受到了将门世家的熏陶历练,要不然怎么会用军法管家呢。

朱微妏经常听心腹眼线说,王书辉在教导营的学堂里,常常讲到外族入侵,华夏沦落的事情。对于辽东的战事又讲解的特别仔细。所以听到父亲说,外面已经传开的辽东战事新闻,她觉得与她听到的王书辉府里的消息很相似。

等到听父亲说起董滩口烤肉坊里便宜的鸡肉串和番芋番薯的时候,她又想起最近几天,王书辉正在大营里专门给农工营的农工们上课,讲解怎么种植番薯(地瓜)番芋(土豆)的事情。以及前一个月,大营下属的养殖所里用地龙养鸡大获成功的事情。

朱微妏知道,教导营的大课堂里有一副王书辉的手书,上面写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刚劲有力的大字。王书辉给教导营的讲课内容,朱微妏通过自己的小间谍提供的课堂笔记,可谓是一点不拉的也跟着学习了一遍,她现在给家里的做的账本,就是根据教导营的课程学来的。

她知道自己未来的夫婿,在第一堂课上,就给七十多个学生讲了这八个字的意思。她也知道自己的夫婿曾经在自然课上讲过,传授养殖知识的目的,是为了生民福祉。她原本还不知道,养鸡、养鸭,耕地、种田这样的低贱之术,怎么会关系生民福祉的。今天听了父亲的闲扯,再加上日常的所知,两相对照起来,才让朱微妏恍然大悟。

一个人,无论嘴里说的有多好听,都是靠不住的。朱微妏听自己的舅舅们,给她讲过孔圣人的话。孔圣人说过,“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孔圣人还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圣人又说过,“听其言而观其行。”朱微妏知道自己未来的夫婿,对于孔圣人不以为然,好像更推崇荀卿,说他才是真圣人。

可是今天通过父亲之口,知道了养殖耕种之术,真的像自己的心上人说的那样,能够惠及生民,是万民的福祉。朱微妏觉得,自己的心上人,真有些慈悲爱民的情操,是个不着大言,敏于行而讷于言的真君子呢。

朱微妏不知道什么叫做崇拜思想,她也不知道自己误会了王书辉的所作所为,正在对他盲目崇拜呢。不过就像人们常说的,女孩子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也不明白。反正正在农工所里讲课的王书辉,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一个少女崇拜着。这样的事情,对于正在努力打造着造反大业基础的王书辉来说,应该算是个好事情。

第306章 终结者3第155章 红旗漫卷出枝5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厂化教育第348章 炮击金州卫(1)第480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8第9章 婚事(1)第277章 魏忠贤的疑惑(3)第92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7)第325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4)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397章 光复辽南12第317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6第184章 陈保生进城(4)第149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1第45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1)第375章 在山东(10)第261章 学员张兆欢(1)第115章 第一次反围剿8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282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2)第481章 中倭新关系1第23章 起步(7)第118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1第54章 马县丞的末日(6)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255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3)第120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1第138章 大炮机枪蒸汽机第200章 连锁反应1第137章 教学相长2第12章 婚事(4)第479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7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245章 肖文龙的觉醒5第173章 审判(1)第87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2)第203章 连锁反应4第316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5第408章 黄台吉之死第277章 魏忠贤的疑惑(3)第362章 建设新湖北(5)第425章 当家方知家难当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304章 终结者(1)第4章 穿越(4)第211章 保民军第一战4第42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2)第25章 开始(1)第145章 简单逻辑1第260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8)第469章 后悔的陈新民第8章 准备(4)第254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2)第149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1第198章 武昌起义(8)第454章 从席日勾力格到黄立格第474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2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第64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4)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453章 频繁出现的突发情况第309章 终结者6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13章 立足(1)第183章 陈保生进城(3)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442章 相同的身体不同的人生第131章 工业化的浪第296章 朱舜水访武昌(1)第285章 新的开始(2)第279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1)第98章 王书辉下乡记2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399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2第62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2)第60章 工业的獠牙(4)第20章 起步(4)第121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2第203章 连锁反应4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91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6)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298章 朱舜水访武昌(3)第298章 朱舜水访武昌(3)第333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2)第78章 大练兵(2)第271章 承天事变(5)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239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1)第13章 立足(1)第245章 肖文龙的觉醒5
第306章 终结者3第155章 红旗漫卷出枝5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厂化教育第348章 炮击金州卫(1)第480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8第9章 婚事(1)第277章 魏忠贤的疑惑(3)第92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7)第325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4)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397章 光复辽南12第317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6第184章 陈保生进城(4)第149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1第45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1)第375章 在山东(10)第261章 学员张兆欢(1)第115章 第一次反围剿8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282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2)第481章 中倭新关系1第23章 起步(7)第118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1第54章 马县丞的末日(6)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255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3)第120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1第138章 大炮机枪蒸汽机第200章 连锁反应1第137章 教学相长2第12章 婚事(4)第479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7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245章 肖文龙的觉醒5第173章 审判(1)第87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2)第203章 连锁反应4第316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5第408章 黄台吉之死第277章 魏忠贤的疑惑(3)第362章 建设新湖北(5)第425章 当家方知家难当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304章 终结者(1)第4章 穿越(4)第211章 保民军第一战4第42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2)第25章 开始(1)第145章 简单逻辑1第260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8)第469章 后悔的陈新民第8章 准备(4)第254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2)第149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1第198章 武昌起义(8)第454章 从席日勾力格到黄立格第474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2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第64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4)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453章 频繁出现的突发情况第309章 终结者6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13章 立足(1)第183章 陈保生进城(3)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442章 相同的身体不同的人生第131章 工业化的浪第296章 朱舜水访武昌(1)第285章 新的开始(2)第279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1)第98章 王书辉下乡记2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399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2第62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2)第60章 工业的獠牙(4)第20章 起步(4)第121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2第203章 连锁反应4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91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6)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298章 朱舜水访武昌(3)第298章 朱舜水访武昌(3)第333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2)第78章 大练兵(2)第271章 承天事变(5)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239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1)第13章 立足(1)第245章 肖文龙的觉醒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