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简单逻辑1

“你包社列!工长来咧。(你别说了,工长来了)”。食品加工厂里,一个粗壮的大汉小声的对王书辉说道。

“么事,么事,饿跟工长那怂熟滴很。瓜娃不敢说饿。(没事儿,没事儿,我和工长那小子很熟的,那小子不敢说我。)”。王书辉用半生不熟的陕西话对自己眼前的这个大汉说道。

公元1622年初,王书辉向复兴会常委会下达了,“下工厂,走车间,当工人,搞调研”的命令。所有复兴会中央委员会的会员,必须要拿出一天的时间,分批参加这个活动。

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第一,必须老老实实的在工厂里干一天的活儿。

第二,不得向普通工人表露自己的身份。参加活动的人对工人必须称自己是新进厂的工人。

第三,人手一份调查表格。必须按照调查表格,对至少一位工人进行调查。填写的内容必须是自己调察出来的结果。

王书辉为什么突然的发起了这样一个针对复兴会会员的活动呢。这源于王书辉偶然间听到的一个事情。这事儿是司马峰和他说话的时候提到的。

枝江商盟里的一家纺织厂,用的都是女工。造成这种事情的原因很简单,在流民里头,女人和小孩都很便宜,而那家工厂负责招人的人认为,女人比男人心思细,更适合干纺织厂的工作。这倒也没什么,王书辉的印象中,纺织工厂确实是女工比较多。

不过后面的事情就让王书辉毛骨悚然了。据司马峰的介绍,那家纺织工厂里,负责管理工人的工头,全是工厂主家的家奴。这帮人居然把纺织厂的女工当成他们自己的后宫了。六个工头几乎把所有的女工都给祸害了一遍。

而那个工厂主居然还完全不知情,直到有个女工把孩子生在工厂里了,出了人命,这件事情才爆发出来。

司马峰和王书辉说这件事情的原因,是要感谢王书辉送给他的那本《经营原理》。虽然很多内容司马峰不能理解,但是对于建立管理制度这一块,他领会的很深刻。所以,在枝江商盟所有的工厂里,只有司马峰的大江纺织厂,没有出现类似这样的驴球马蛋的事情。而其他的工厂,或多或少,或重或轻的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司马峰提到这件事情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在工厂里建立好的规矩很重要。乱搞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因为乱搞事情,导致了生产出现了问题。耽误了厂子的生产,这才是大事情。

王书辉则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问题。他突然发现,自己在很多事情上有点想当然了。古代人,毕竟是古代人,他们的思想意识和现代人是完全不同的。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这才是古代人最常见的思想意识。农业社会的人对于权力的理解是相当的初级的。获得权力的目的是实现价值,还是获得利益,所有的古代人都会选择后者。

认清了这个问题之后,王书辉命令统计处开始对复兴会下属的工厂进行调查。结果,真的发现了几个类似枝江商盟的那家厂子一样,利用生产管理权建后宫的情况。

虽然只有两个人,祸害了四五个妇女,但是这种情况让王书辉勃然大怒。他立即下令把这两个人关进了监狱。

问题出现了,事情发生了,但是怎么解决这是事情,王书辉有点摸不准了。

杀人肯定是要是的。但是王书辉很不喜欢这样杀。如果立即就把这两个人吊死,那就是一种封建主义的杀人立威的行为。大家只会认为,瞧,这两个人管不住自己的裤裆,结果被吊死了吧。这种杀人,单纯的就是威慑性的。大家不明白这两个人到底为什么被杀。

作为一个想的多的人,王书辉不喜欢那种建立简单逻辑的办法。

比如说,行政处主任陈封就对王书辉说了这样一番话:“当上了干部,手里管了几个人,心思就变大了,就忘了我们复兴会的立场了,就开始要欺负穷兄弟穷姐妹了。这种人就是背叛了复兴会,背叛了天底下的穷兄弟穷姐妹,这种人就是坏人。对于坏人,必须绝不手软的杀一批。”

你瞧,陈封的这个逻辑多么简单,他给那两个建后宫的干部定了两个罪名,一个是背叛了复兴会的立场,一个是欺负穷兄弟穷姐妹。这倒也没什么,关键是后面。陈封不觉得这两个人背叛了复兴会和穷兄弟姐妹而该杀,而是认为这两个人背叛复兴会和穷兄弟姐妹,变成了坏人了,所以该杀。

再进一步简化陈封的逻辑就是:“坏人,该杀。”

wωw тт κan C O

王书辉当年读《资本论》的时候,读完全书之后,他的第一个感觉就是,阶级矛盾这件事情是个利益的矛盾,不是一个道德的矛盾。

他认为不存在好资本家和坏资本家这种概念。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无论是什么资本家,都是必须依靠剥削剩余价值为生的。

而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被剥削的工人阶级,必须要和资本家斗争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不和资本家斗争,资本家就会变本加厉的想尽一切办法的剥削工人,获取最大的利润。

实际上,阶级矛盾的本质,就是个利益分配的问题。

就以复兴会纺织厂的这两个干部的事情说吧。这两个人管不住自己的裤裆固然是一方面,但是,给他们两个当后宫的那几个女纺织工,却是半被动半主动的。

因为向这两个干部献身,可以获取“很多”别人没有的东西。比如搪瓷茶缸,比如工作服,比如发福利的时候可以多两个土豆三个地瓜什么的。

因为这样的原因,统计处在进行调查的时候,差点就没发现这两个家伙的事情。主要原因就是女工们一方面觉得有些丢脸,一方面,又觉得这件事情并不是十分坏的事情。

王书辉发现,这件事情在本质上,还是个利益交换的事情。和枝江商盟的那种利用权力胡作非为还不一样,复兴会纺织厂的问题,是事件的双方,都觉得有利可图。所以才导致了这种事情的发生。

所以,王书辉认为单纯的把这两个人吊死,如果只是为了杀鸡儆猴的话,意义实在不大。而陈封说的那个好人坏人的理论,根本就没把事情说清楚。别人可能觉得这两个混蛋是坏人,可是理论上是被玷污了的穷姐妹,那几个纺织女工,却觉得这两个混蛋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好人呢。

你不要小看几个搪瓷茶缸,几双鞋,几件衣服和三个土豆两个地瓜的事情。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么点东西可能非常的微不足道,可是对于这些流民难民出身的古代人来说,这些东西都相当的值钱。在灾年里面,两个土豆三个地瓜,很可能就把一家人的命给救了。而那些茶缸衣服什么的,在市场上能卖几十文钱呢。

王书辉明显的认识到一个问题就是,自己和古人之间的认识差距非常的巨大。现在,被他教育成长的复兴会会员们,和下面的普通工人之间的认识差距也开始变大了。

王书辉迫切的需要知道,面对近代工厂这种全新的事物,在工厂里工作的普通劳动者都是怎么想的。他现在开始不敢随随便便的想当然了。

就是这样的原因。公元1622年一开年,王书辉就和首批共二十人的复兴会中央委员,装扮成普通的工人,开始对复兴会下属的各个工厂进行调研。

因为钢铁厂、机械厂、炼焦厂等一些重工企业的工人,大部分都认识王书辉。所以,王书辉就跑到了食品加工厂里进行调研。

复兴食品厂共有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罐头厂,主要是生产各种马口铁罐头和玻璃罐头,各种种类的罐头都有。蔬菜罐头、午餐肉罐头、水果罐头、什锦罐头和各种泡菜罐头,都有生产。

肉类罐头主要是以鸡鸭鱼为原材料。蔬菜、水果、和泡菜罐头,则是以时令蔬菜和收进来的各种野果和果农生产的水果为主。

食品加工厂的第二个组成部分则是粮食加工厂。主要就是使用各种机械对粮食进行加工,生产面米分、玉米米分、大米、米分条和米分丝等。部队的野战干粮和救灾用的粮砖,也是在这个厂子里生产的。

王书辉去的就是专门生产粮砖的那个车间。干的是一个搬运工的工作。跟他一起干活的大块头,是前不久被复兴会吸纳进来的陕西流民,名字叫钱大宝。

钱大宝原本是陕西都司沔县千户所的一个军余。在明代的卫所里面,所谓军余就是指,军户每家都要出一个人当正兵。但是,军户家庭不可能只生一个孩子。多出来的男孩子,就被称为军余。

钱大宝就是这样一个军余。军余这种东西,在卫所里是不怎么受待见,也没什么出路的存在。当兵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一般情况也没有多少粮饷好拿。但是,作为军户家庭出身的年轻人,对于当兵这件事情还是很热衷的。

因为在卫所里,除了当兵以外,就只有给千户老爷,百户老爷们,当农奴种地,这一条路可走了。

但是,地这个东西他是有限的。人口的增长却是长期的。

在天启年间这个时候,军余完全变成了多余了。因为没有那么多地给你种,连给军官老爷当个农奴,混口饭吃都不可得了。

本来日子就很凄惨了,但是老天还来找麻烦。连续三年的大旱灾让钱大宝的家人都变成了流民。从陕西一路出发,到了河南。出门的时候还有五个人,到了河南的时候,就剩下钱大宝一个了。

小冰河气候,并不是单纯针对陕西的小冰河气候。河南地区在去年的时候,也发生了严重的旱灾。河南本省的灾民都满地都是,陕西的灾民到了河南也是一死。

好在钱大宝的运气不错。去年,为了锻炼复兴军的长途行军能力。复兴会组织了以排为单位的人口搜罗小队,到各地搜罗难民。刚刚好有一个排的复兴军到了钱大宝所在的地方。

就这样,二十七岁的钱大宝幸运的被复兴军招纳。到了枝江县,经过净化之后,又接受了一个月的军训,钱大宝被安排到了食品加工厂工作。

“老弟,我看你这头发挺长的了。你是来这边挺长时间了吧。”钱大宝虽然心里不太相信王书辉说的和工长很熟的话。但是,因为听到了乡音的缘故,钱大宝的谈性还是很浓的。

“是啊,我原来是在钢铁厂上班,不知道咋回事给我调这儿来了。”王书辉向钱大宝编瞎话道。

“你瓜皮呢。你肯定是得罪了管事儿的了。钢铁厂一个小工一个月都是五两银子。你到这里当初级工,少赚了整整四两银子呢。”钱大宝满脸可惜的对王书辉说道。

王书辉看着钱大宝提起钢铁厂满脸羡慕的表情,故意对他说道:“钢铁厂有啥好的,总死人呢。我就见过有人掉进钢水里,连根毛也找不到的事情。还是命要紧。”

听了这话,钱大宝满脸不屑的对王书辉说道:“一听这话,就知道你娃过去的日子过得不错。要不然也说不出这话来。还命要紧呢,要紧个锤子!我们这些下苦人的狗命,哪天说没不就没了。还是先把钱挣上,讨个老婆生个娃再说吧。”

说完了这话,钱大宝四处看看,小声对王书辉说道:“看在是乡党的份儿上,老哥我教你个乖。赶紧想办法调回钢铁厂去,攒下钱来,立马就能讨个婆娘,留个后。”

王书辉装出一副不明所以的表情对钱大宝说道:“怎么会,上面不是有说头,说是只有到了三级工才给发婆娘么。我识字课本第一本还没认全呢。”

钱大宝脸上现出一副男人们都懂的表情,对王书辉说道:“可不是这个道理,认字哪有那么好认的。不过啊,我听说商盟镇那边要发卖婆娘呢。说是有几个老爷嫌婆娘做工麻烦,要把那些婆娘都卖掉。可便宜呢,三两银子一个。”

第467章 周会计的家事第341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2)第134章 入学风波3第250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4)第108章 第一次反围剿1第327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2)第30章 日常(2)第32章 日常(4)第376章 鲁东土地革命(1)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44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4)第166章 松滋大开复兴花(2)第2章 穿越(2)第2章 穿越(2)第422章 机械和教条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169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1)第184章 陈保生进城(4)第294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1)第183章 陈保生进城(3)第329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4)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第480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8第497章 老丈人朱术圳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253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1)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89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4)第264章 学员张兆欢(4)第31章 日常(3)第16章 立足(4)第333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2)第320章 混乱与平静(1)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326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1)第305章 终结者(2)第276章 魏忠贤的疑惑(2)第436章 妻贤夫祸少第13章 立足(1)第311章 终结者8第427章 这次的整风不一样第270章 承天事变(4)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272章 承天事变(6)第263章 学员张兆欢(3)第98章 王书辉下乡记2第18章 起步(2)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37章 妖僧(1)第344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5)第263章 学员张兆欢(3)第414章 精明通透张老爹第357章 炮击金州卫(10)第354章 炮击金州卫(7)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164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4)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99章 王书辉下乡记3第180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6)第246章 肖文龙的觉醒6第199章 武昌起义(9)第197章 武昌起义(7)第2章 穿越(2)第327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2)第317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6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347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8)第161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第435章 复杂繁重的准备工作第385章 东改编4第15章 立足(3)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厂化教育第217章 程绍之死(2)第498章 范·德佩尔生病了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第146章 简单逻辑2第34章 理念(2)第209章 保民军第一战2第358章 建设新湖北(1)第53章 马县丞的末日(5)第165章 松滋大开复兴会花(1)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241章 肖文龙的觉醒(1)第395章 光复辽南10第282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2)第366章 在山东(1)第19章 起步(3)第277章 魏忠贤的疑惑(3)第18章 起步(2)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18章 起步(2)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
第467章 周会计的家事第341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2)第134章 入学风波3第250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4)第108章 第一次反围剿1第327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2)第30章 日常(2)第32章 日常(4)第376章 鲁东土地革命(1)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44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4)第166章 松滋大开复兴花(2)第2章 穿越(2)第2章 穿越(2)第422章 机械和教条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169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1)第184章 陈保生进城(4)第294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1)第183章 陈保生进城(3)第329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4)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第480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8第497章 老丈人朱术圳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253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1)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89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4)第264章 学员张兆欢(4)第31章 日常(3)第16章 立足(4)第333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2)第320章 混乱与平静(1)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326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1)第305章 终结者(2)第276章 魏忠贤的疑惑(2)第436章 妻贤夫祸少第13章 立足(1)第311章 终结者8第427章 这次的整风不一样第270章 承天事变(4)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272章 承天事变(6)第263章 学员张兆欢(3)第98章 王书辉下乡记2第18章 起步(2)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37章 妖僧(1)第344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5)第263章 学员张兆欢(3)第414章 精明通透张老爹第357章 炮击金州卫(10)第354章 炮击金州卫(7)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164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4)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99章 王书辉下乡记3第180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6)第246章 肖文龙的觉醒6第199章 武昌起义(9)第197章 武昌起义(7)第2章 穿越(2)第327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2)第317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6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347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8)第161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第435章 复杂繁重的准备工作第385章 东改编4第15章 立足(3)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厂化教育第217章 程绍之死(2)第498章 范·德佩尔生病了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第146章 简单逻辑2第34章 理念(2)第209章 保民军第一战2第358章 建设新湖北(1)第53章 马县丞的末日(5)第165章 松滋大开复兴会花(1)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241章 肖文龙的觉醒(1)第395章 光复辽南10第282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2)第366章 在山东(1)第19章 起步(3)第277章 魏忠贤的疑惑(3)第18章 起步(2)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18章 起步(2)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