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光复辽南10

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这一点确实没错。可是在物质充沛的条件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却可以得到充分的甚至超常的发挥。

就以原本的东江军士兵,原来的东江复兴军,现在的复兴军辽南第一军团的战士赵长子来说吧。原本作为补充力量,二线部队,驻防武装一员的赵长子,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抓住一切时间,用了普通战士几倍的时间和力量对自己进行训练。终于让他被部队的一位指挥员发现,把他从东江复兴军调到了一线部队,长期执行外勤任务的复兴军辽南第一军。

促使赵长子成为一个百发百中的神枪手的客观原因,当然是因为复兴军为他提供了可以进行充分训练的子弹和枪械。可是能够让赵长子投入自己一切力量进行训练的主观原因,就是赵长子对后金女真政权这个对他屠家灭门的仇人刻骨铭心的仇恨了。

不过是两个来月的时间,赵长子就从一个原本使用长矛作为武器的明王朝地方军阀部队的士兵,转变成了一个使用带瞄准镜的狙击步枪复兴党军工厂仿制的莫辛甘纳狙击步枪的复兴军狙击手。

针对镶蓝旗派驻辽南地区的金复统领,掌管着五个牛录的女真旗丁和五个牛录的蒙古旗丁以及三千汉民包衣阿哈的甲喇额真岳察阿克敦的围歼行动,是赵长子第一次参加实战。

岳察阿克敦的眼力虽然不错,但是和装备了无线电以及望远镜的复兴军比较起来,他和没有视力的盲人也差不了多少。

和后世那支光荣伟大军队坚持同样的“集中优势力量打歼灭战”军事原则的复兴军,并没有后世那支光荣伟大的军队那么强悍的行军能力和卓越的指挥专家,但是,通过他们掌握的跨时代的先进技术,复兴军可以弥补在行军能力和指挥能力上的缺陷,把“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先进战术思想发挥出来。

两支部队,谁掌握了先进的通讯技术,谁的运动速度快,谁的准备充分,谁就可以选择性的掌握战场的位置和战斗的时间,从而彻底的获得各方面的优势。

赵长子所在的部队只有一个连五个排二百五十人左右的兵力。岳察阿克敦方面有一个女真牛录,一个蒙古牛录,共计六百多人将近七百人左右的兵力。

辽南第一军团在和后金女真的军事接触中认为,只要己方的兵力达到对方兵力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就可以算作是本方兵力和三倍于自己的敌人处于战斗力平衡的状态。

现在,本方兵力处于对方兵力的百分之五十,复兴军辽南第一军团第六营二连的连长,正在执行“清理”任务的褚玉生就认为,自己的连队正处于优势兵力的状态下。本连完全可以对出城调查的岳察阿克敦的部队进行歼灭。

复兴军侦察兵不断把岳察阿克敦队伍的行进状况对二连进行报告。掌握了充分信息的二连在岳察阿克敦出城调查的必经之路上,早早的就设置好了阵地。

在复兴军里,特别是在复兴军的机动部队里,狙击手的设置一般都可以下达到排一级。每个复兴军的排里,都配置两到三个狙击手。

复兴军的一个排,一般都有五个班。一般情况下,一个排的士兵总人数在五十人左右。一个排配备排长一人,副排长一人,教导长一人,参谋一人,医疗长一人。每个排的医疗长领导五个卫生员,负责本排士兵的医疗卫生工作。

也就是说,在一个排里面,基层军官加上班长副班长和教导员,人数就已经达到快有战士总人数的一半儿了。一个排里面基层军官就有二十人,加上五十个战士,总人数七十人的一个排里面,也才配有两到三个狙击手。

物依稀为贵,这使得狙击手在基层部队里,比机枪手和火箭手使用复兴党军工厂生产的简单版rpg还要稀少,还要吃香。

就以赵长子为例吧,在他所在的排里面,不管是士兵还是军官,大家穿的都是一样的灰色毛领的军大衣。但是唯独他和另外一个狙击手,特别配备了一个带帽子的白色的薄呢斗篷隐蔽服。

斗篷这种“拉轰”闽南语时尚前卫的意思的东西,别说是教导长和排长没有,就是总教导和营长也混不上。连作为复兴军总政委的王书辉也没有配备这样特殊又拉轰的东西。

但是复兴军所有的狙击手出于隐蔽的需要,却每个人都有一套这样的斗篷。

不仅是斗篷,狙击手还配备有连副班长都没有,只有班长及以上指挥员才可以装备的望远镜就在狙击步枪上。这使得狙击手特别受到大家的羡慕。

不过能当上狙击手的战士,可没有一个是那种性格张扬不稳定的。可能在平时的休息时间里,有些小子们会有些洋洋得意的自得之情,动不动的会有点小嘚瑟。但是在战场上的他们,往往就是那种最镇定最低调最不起眼的存在。

赵长子可能天生就具备这种当狙击手的素质吧。和那些需要大量训练的新狙击手不同,狩猎经验丰富的赵长子特别的容易进入状态。他在训练时的表现让一些老狙击手都非常的赞叹。

现在的情况也是这样。

通过瞄准镜看到对面那个身穿蓝色镶红边的铠甲,头戴避雷针铁盔的女真兵首领从马上下来的时候,不像本排的另一个狙击手那样因为紧张所以呼吸过快从而导致他的枪口出现了轻微的抖动,和女真人有着深仇大恨的赵长子呼吸平稳,情绪镇定。

猫腰半蹲在战壕里的赵长子,用瞄准镜稳稳的套住了毫不知情正在举着刀站在下马披甲的那群白甲兵前大声嚎叫着什么的岳察阿克敦。随着岳察阿克敦身形的来回移动,赵长子稳稳的移动着自己的枪口。

岳察阿克敦当然不知道复兴军里有狙击手这样的存在。

神箭手这样的存在,阿克敦倒是知道。无论是在八旗里面还是在蒙古人那里,神射手这样的概念都是很常见的。那种射击精准的神射手一般都属于高级首领的私人奴仆。但是阿克敦却觉得那种只在射箭上与有能力的神射手根本就不如一个能够身披重甲冲锋的士兵有用。

阿克敦突然发现二连的阵地的时候心里还是非常的惊讶的。

对于战争经验非常丰富的他来说,在这种恶劣的天气里想要伏击别人,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能够做到这一点的部队,那都算是强兵强将了。所以阿克敦在第一时间里就认为自己有必要带着自己这六七百部下赶紧撤退。

第13章 立足(1)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481章 中倭新关系1第382章 东改编1第277章 魏忠贤的疑惑(3)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437章 三种“非国民”第221章 马祥麟的转变(4)第9章 婚事(1)第89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4)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38章 妖僧(2)第7章 准备(3)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15章 立足(3)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44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4)第248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2)第481章 中倭新关系1第494章 军事行动面具下的经济目的第255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3)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267章 承天事变(1)第171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3)第276章 魏忠贤的疑惑(2)第329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4)第221章 马祥麟的转变(4)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7章 准备(3)第34章 理念(2)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474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2第3章 穿越(3)第426章 王书辉犯了圣母病第51章 马县丞的末日(3)第293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2)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480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8第396章 光复辽南11第494章 军事行动面具下的经济目的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85章 奇葩的锦衣卫(2)第269章 承天事变(3)第414章 精明通透张老爹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第399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2第308章 终结者5第151章 红旗漫卷出枝1第374章 在山东(9)第192章 武昌起义(2)第216章 程绍之死1第337章 制度这个事儿(2)第188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4)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136章 教学相长1第295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2)第182章 陈保生进城(2)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246章 肖文龙的觉醒6第108章 第一次反围剿1第21章 起步(5)第5章 准备(1)第356章 炮击金州卫(9)第419章 爱钱的人才有动力第137章 教学相长2第44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4)第156章 红旗漫卷出枝6第436章 妻贤夫祸少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179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5)第2章 穿越(2)第184章 陈保生进城(4)第53章 马县丞的末日(5)第21章 起步(5)第254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2)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457章 金杯白刃下的自治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484章 中倭新关系4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12章 婚事(4)第397章 光复辽南12第278章 魏忠贤的疑惑(4)第489章 进入倒计时的南明第141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3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
第13章 立足(1)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481章 中倭新关系1第382章 东改编1第277章 魏忠贤的疑惑(3)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437章 三种“非国民”第221章 马祥麟的转变(4)第9章 婚事(1)第89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4)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38章 妖僧(2)第7章 准备(3)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15章 立足(3)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44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4)第248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2)第481章 中倭新关系1第494章 军事行动面具下的经济目的第255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3)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267章 承天事变(1)第171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3)第276章 魏忠贤的疑惑(2)第329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4)第221章 马祥麟的转变(4)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7章 准备(3)第34章 理念(2)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474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2第3章 穿越(3)第426章 王书辉犯了圣母病第51章 马县丞的末日(3)第293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2)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480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8第396章 光复辽南11第494章 军事行动面具下的经济目的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85章 奇葩的锦衣卫(2)第269章 承天事变(3)第414章 精明通透张老爹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第399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2第308章 终结者5第151章 红旗漫卷出枝1第374章 在山东(9)第192章 武昌起义(2)第216章 程绍之死1第337章 制度这个事儿(2)第188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4)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136章 教学相长1第295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2)第182章 陈保生进城(2)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246章 肖文龙的觉醒6第108章 第一次反围剿1第21章 起步(5)第5章 准备(1)第356章 炮击金州卫(9)第419章 爱钱的人才有动力第137章 教学相长2第44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4)第156章 红旗漫卷出枝6第436章 妻贤夫祸少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179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5)第2章 穿越(2)第184章 陈保生进城(4)第53章 马县丞的末日(5)第21章 起步(5)第254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2)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457章 金杯白刃下的自治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484章 中倭新关系4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12章 婚事(4)第397章 光复辽南12第278章 魏忠贤的疑惑(4)第489章 进入倒计时的南明第141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3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