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马祥麟的转变(4)

阶级是从人类进入原始社会末期之后就开始产生了的。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阶级、阶级对立、阶级矛盾都是一直存在的。

但是,只有人类社会发展到生产力水平高度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详细和明确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阶段的时候,无论是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还是作为被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才会越来越明确的产生阶级意识。

毕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得整个人类社会彻底的简单化了。在只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种单纯的社会阶级的情况下,阶级意识的产生和明确就是一种必然。

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在奴隶社会,特别是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并不是没有阶级,没有阶级矛盾,没有阶级对立的。只不过因为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落后使得阶级意识这个概念并没有明确的产生。

也就是说,在封建社会里,无论是封建统治阶级即地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即那些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完全靠租佃为生的贫雇农们,和那些有少量生产资料勉强能够独立生产的自耕农们,他们的脑袋里都没有阶级意识。

社会等级意识他们是有的。利益矛盾他们是能认识到的。但是,为什么当官的,为什么地主老财们,一定的,必须的,要剥削他们,压迫他们,掠夺他们,无论是那些地主老财还是那些贫雇农自耕农,都搞不清楚。

马祥麟学习的复兴会的基础理论之一,就是名字叫做《万物一统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名字叫做《万世归一律》的历史唯物主义。这两本书,向马祥麟揭示了一个这样的道理:“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矛盾的。世界是在矛盾的推动中向前发展的。具体到历史的发展上,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也就是说,马祥麟之所以有种一直闭着眼睛突然睁开,终于用一种清醒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的感觉的原因,就是马祥麟开始产生了明确的阶级意识。

马祥麟过去使用的非科学的,经验的视角去看待世界。现在马祥麟用的是科学的,理性的视角来看待世界了。他从复兴会学习的第一个科学社会理念的成果就是他开始用“阶级分析法”来看待问题。

这就是马祥麟下意识的把自己的母亲看成是统治阶级的打手的原因。

马祥麟听了母亲的话之后,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抑制自己恼愤的情绪。他希望自己能够克制情绪波动,尽量的使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母亲的举动。所以,他低着头,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

在秦良玉看来,自己老实憨厚单纯听话的儿子,心里肯定是不满意不赞同自己的想法的。可是他这样不说话的举动,也是他作为人子的习惯性的行为。所以秦良玉倒是并没怎么在意儿子的举动。

秦邦屏原本想着,如果外甥马祥麟能够站出来为他的老师王书辉说话的话,自己就可以顺着外甥的话头,和马祥麟一起劝说自己的妹妹打消那种想要驱逐复兴会的念头。但是,马祥麟这个一直以来都直头直脑的年轻人,突然一反常态的沉默了起来。这就让秦邦屏不得不亲自出马说话了。

“三妹,你与王家侄子发生什么冲突了么?”秦邦屏问道。

“这个么,倒是没有。”秦良玉有些郁闷的回答道。

“三妹,那你是觉得王家侄子插足宣抚司的政务了么?秦邦屏又问道。

“这个么,还是没有。”秦良玉更加郁闷的回答道。

“三妹,那你是觉得王家侄子插手白杆兵的军务了么?秦邦屏再问道。

“这个么,仍旧没有。”秦良玉非常郁闷的回答道。

秦邦屏收了声,脸上露出一种故意做出来的疑惑表情,凝视着情绪陷入烦躁的自己的三妹秦良玉。

秦良玉说不出任何解释的话来。

是啊,几年下来,被自己的哥哥称为王家侄子的王书辉,到底在石柱宣抚司,在白杆兵里干了些什么呢?

王书辉派人送来良种,帮助石柱百姓改造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使得石柱上下百姓过上了能吃饱饭的好日子。

王书辉派人送来了桑苗和蚕种,帮助石柱百姓种桑养蚕增加了收入。

王书辉派人送来了毛兔(长毛兔)兔种,组织石柱百姓结成生产小组,对毛兔进行规模化养殖,又收购兔毛使得石柱百姓收入大增。

王书辉派遣士兵和军医,帮助白杆兵训练作战,救治在战场上的伤残士兵。

王书辉成船成船的运来了军火、粮食,又帮助和白杆兵建立了好几座利润丰厚的合资工厂,为几年来在西南地区作战平叛的白杆兵战士提供了丰厚的军饷。

王书辉派遣人手,在石柱地区建立了学校医院,出钱雇佣石柱百姓修道路,开梯田,大力发展民生。

在王书辉派来的人手的帮助下,石柱宣抚司的人口从不到三万人发展到了今天四方山民归附,总人口已经接近六万的规模。

在这些实实在在的帮助面前,秦良玉实在也没办法说出王书辉对待石柱宣抚司不好,对石柱宣抚司有坏心之类的话来。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讲,一心帮助石柱地区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的王书辉,都让人说不出什么来。

可是,秦良玉就是觉得王书辉和王书辉的那些复兴会的干部们是别有用心的。

因为,秦良玉从这些人的身上,无论是口头上还是行动上,都没发现一丁点儿的要效忠朝廷忠于天家的意思。哪怕就是在官场应酬,哪怕就是在口头寒暄上,无论是王书辉还是王书辉派遣而来的复兴会干部们,都没有流露出一丁点儿的对大明王朝的忠诚来。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那几百个已经变成了白杆兵上下亦师亦友的复兴会派遣营的干部和士兵,在和白杆兵战士们交流平叛问题的时候,丝毫没有提过要忠于朝廷忠于大明之类的话。

他们一直向白杆兵士兵们灌输的理念是:奢安之乱的本质是奢安两家背叛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他们应该被剿灭,应该被镇压的原因,是他们分裂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379章 鲁东土地革命(4)第463章 遵纪守法的蒙古人第282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2)第331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6)第78章 大练兵(2)第169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1)第476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4第19章 起步(3)第204章 连锁反应5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348章 炮击金州卫(1)第81章 外国传教士第348章 炮击金州卫(1)第122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3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426章 王书辉犯了圣母病第135章 入学风波4第491章 觐见大皇帝第462章 必须进步必须改造第253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1)第25章 开始(1)第78章 大练兵(2)第412章 后金内讧第146章 简单逻辑2第340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1)第18章 起步(2)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第403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6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2)第101章 王书辉下乡记5第348章 炮击金州卫(1)第484章 中倭新关系4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474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2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239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1)第275章 魏忠贤的疑惑(1)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144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2第12章 婚事(4)第194章 武昌起义(4)第431章 春水暖鸭先知第171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3)第346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7)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141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3第251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5)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495章 王书辉的家庭生活第197章 武昌起义(7)第489章 进入倒计时的南明第354章 炮击金州卫(7)第129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2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第4章 穿越(4)第145章 简单逻辑1第386章 光复辽南1第21章 起步(5)第10章 婚事(2)第482章 中倭新关系2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402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5第106章 反对本本主义2第62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2)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449章 错误的理解错误的应对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171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3)第64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4)第161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第316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5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22章 起步(6)第366章 在山东(1)第358章 建设新湖北(1)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455章 南京是个大包袱第469章 后悔的陈新民第38章 妖僧(2)第385章 东改编4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471章 南方局势第211章 保民军第一战4第392章 光复辽南7第468章 邮政局里的两个人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355章 炮击金州卫(8)第4章 穿越(4)第59章 工业的獠牙(3)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131章 工业化的浪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495章 王书辉的家庭生活
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379章 鲁东土地革命(4)第463章 遵纪守法的蒙古人第282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2)第331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6)第78章 大练兵(2)第169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1)第476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4第19章 起步(3)第204章 连锁反应5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348章 炮击金州卫(1)第81章 外国传教士第348章 炮击金州卫(1)第122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3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426章 王书辉犯了圣母病第135章 入学风波4第491章 觐见大皇帝第462章 必须进步必须改造第253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1)第25章 开始(1)第78章 大练兵(2)第412章 后金内讧第146章 简单逻辑2第340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1)第18章 起步(2)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第403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6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2)第101章 王书辉下乡记5第348章 炮击金州卫(1)第484章 中倭新关系4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474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2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239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1)第275章 魏忠贤的疑惑(1)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144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2第12章 婚事(4)第194章 武昌起义(4)第431章 春水暖鸭先知第171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3)第346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7)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141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3第251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5)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495章 王书辉的家庭生活第197章 武昌起义(7)第489章 进入倒计时的南明第354章 炮击金州卫(7)第129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2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第4章 穿越(4)第145章 简单逻辑1第386章 光复辽南1第21章 起步(5)第10章 婚事(2)第482章 中倭新关系2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402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5第106章 反对本本主义2第62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2)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449章 错误的理解错误的应对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171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3)第64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4)第161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第316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5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22章 起步(6)第366章 在山东(1)第358章 建设新湖北(1)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455章 南京是个大包袱第469章 后悔的陈新民第38章 妖僧(2)第385章 东改编4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471章 南方局势第211章 保民军第一战4第392章 光复辽南7第468章 邮政局里的两个人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355章 炮击金州卫(8)第4章 穿越(4)第59章 工业的獠牙(3)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131章 工业化的浪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495章 王书辉的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