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鲁东土地革命(4)

正常情况下,邢宝成作为一家之主,不管他说了什么话,说的话对不对,作为儿子,邢大平他们兄弟四人都必须老老实的听着。;

可是这样道理,在好年间的时候还行,在饥荒遍地,流民四起,生存完全没有保障的明朝晚期,所有本来的道理就都已经不成道理了。

就像当皇帝的如果治下的百姓不能温饱,那他就应该承担责任和骂名一样,不能保证家人的温饱生活,所谓的一家之主,所谓的家长,也就没法名副其实。

所以邢大平听了邢宝成的话相当的不以为然,他对邢宝成说道:

“爹,如今这是什么年月啊。有的吃就得赶紧的吃,有的穿就得赶紧的穿。前年的时候,隔壁一个村子的人都逃荒去了。大前年的时候,咱们庄子里就饿死了多少人了。这年月,手里面有了粮食就赶快填肚子吧。说不定什么时候命都保不住了。你还在这说什么不能动的话。再说了,邢老财全家都交待了,他还哪来的亲戚追究咱们的?”

这些年日子过的越来越差,邢宝成对于大儿子的反抗也习以为常了。所以他很认真的对邢大平说道:

“要不说你们还是没见识呢。邢大太爷家能在栖霞县里有名有姓,那是因为县衙的二老爷(县丞)那是大太爷的侄子。人家靠着官府呢!等哪天复兴党的那帮后生走了,县里的二老爷派个差役过来要收回东西,谁还敢赖账不成!”

邢大平听了这话,立即满不在乎的对邢宝成说道:

“爹你也真是的,人家复兴党的兄弟都跟我们说了,他们就是从县城上过来的。栖霞县城早就让人家复兴党的兄弟打下来了。什么县令县丞什么的,都和邢大太爷家一样给复兴党的兄弟吊死了。你还在这寻思什么呢!”

邢宝成听了大儿子的话,心里咯噔一声。读过书的邢宝成可知道,这县城被打下来,可就不是一般的小事情了。造反拉杆子的山大王虽然很常见,可是能把县城打下来的可是不多。

想到这里,邢宝成越发的心里发慌起来。打下了县城,这就是造大反,翻大天的事情。复兴党的山大王早晚要走的,到时候朝廷要是把大军派下来,那就立时是一场大祸。

想到这里,邢宝成着急起来,他马上对邢大平说道:

“你也别在家呆着了,反正现在还不知道这地怎么算,也没地方干活儿去。你去和复兴党的人问问他们买不买地。”

邢宝成这话说的非常突兀,以至于邢大平愣了半天才问道:

“爹你这是干嘛啊?大太爷家的地都被复兴党的人收走了不假,可是复兴党可说了,原来在这种地的现在人家照样用。而且现在人家还不收地租免了皇粮,只要跟着把头把地里的活干好,每个月都有钱粮拿。我和老二都已经把长契签了。我回来就是要和你说一声的,明天开始我和老二就不在家里住了。”

“什么!你这兔崽子反了天了,这么大的事儿,你怎么不和我说!”

邢宝成原本还能保持个大体上的平静,可是现在他听了儿子的话,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一下子跳了起来。

看到自己的老爹发火了,年纪最小的邢四平有点害怕。但是常年吃不饱饭所以心里面怨气不小的邢大平邢二平和邢三平倒对发火的父亲没什么畏惧的。

邢大平看到父亲发火一点都不感到害怕。他对邢宝成说道:

“我还不知道爹是啥样人吗。家里穷的都掉了底,你还在那穷讲究。复兴党那里有吃有喝还有钱拿,我不去投复兴党,难道还等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和兄弟们一起饿死不成。反正我和老二已经把手印按了。老三和老四年纪小,可是人家复兴党的兄弟也收,不过不是像我们这样是干活儿的,而是要和人家去读书的。我已经给老三老四都报了名,一会儿人家复兴党的人就来给爹送钱来。”

看着自己的大儿子毫不畏惧的看着自己平静的说完这些话,邢宝成感到浑身发冷。开完批斗会邢宝成和老婆先回家来了,不过就是一炷香的功夫,没和自己一起回来的四个儿子就都投了“反贼”。

和没读过书的儿子们不同,邢宝成知道,这下子自己一家子算是彻底的倒霉了。和贼寇们按了手印画了押,自己一家就都从了贼,朝廷可是不会放过自己一家子的。

想到复兴党的贼寇马上就会到自己家里来,邢宝成心中是一片绝望。他默不作声的推开了自己的儿子,一言不发的出了家门。

像邢宝成这样知道什么叫造反,哪个是朝廷的人,在邢各庄里并不多。

就现阶段而言,知道这些概念的人可能只剩下邢宝成一个了。其他那些懂得这些概念的人,都是生活在邢大太爷家的大庄院里的人,他们不是早早的死在了复兴军战士的枪口下,就是在公审大会和批斗大会里被吊上了绞刑架,其他的个别人也被复兴党抓住,正在送往集中营的路上。

所以除了邢宝成一个人满心的绝望之外,邢各庄里的其他人家,都是一派兴高采烈的高兴气氛。邢大地主家的粮食正经不少,复兴党按照人头,每人给分了满满的一大斗的麦子,现在的邢家庄里,家家户户都在磨麦子,准备好好的吃顿难得的饱饭。

在现如今这个世道,像邢大平那种“有今天没明天,得了吃食就赶紧往肚子里填”的想法才是最普遍最真实的想法。老百姓可不管谁当家谁做主,他们对于当权者完全没有任何的概念,复兴党给他们发了粮食,复兴党就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至于复兴党是造反的山大王还是为民做主的活青天。这些事情还是填饱了肚子保住一条命之后再琢磨吧。

所以邢宝成在庄子里转了半天,一个可以商量事情的人也没找到。闻着满庄子散发出来的白面馒头的香气,邢宝成的肚子也开始咕咕叫起来。

看到跑出来找自己回家的老婆,邢宝成自暴自弃的想到:算了!反正朝廷的大军一来,满庄子的不管好人坏人都是个死。有一天算一天,还是别想那些没用的了。

想到这里,他对来找他的邢王氏说道:

“回去咱也蒸大馒头吃。我娘这辈子也没吃过几次馒头,算我尽一份孝心吧!”

第36章 理念(4)第269章 承天事变(3)第304章 终结者(1)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227章 四省攻鄂(4)第201章 连锁反应2第245章 肖文龙的觉醒5第207章 连锁反应8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145章 简单逻辑1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58章 工业的獠牙(2)第471章 南方局势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443章 绝望的李岩第397章 光复辽南12第64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4)第383章 东改编2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201章 连锁反应2第127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8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446章 “疯狂”的张永涛第303章 朱舜水访武昌(8)第75章 大丰收(1)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53章 马县丞的末日(5)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239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1)第326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1)第446章 “疯狂”的张永涛第20章 起步(4)第305章 终结者(2)第297章 朱舜水访武昌(2)第330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5)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39章 妖僧(3)第260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8)第128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1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466章 五级钳工李有福第39章 妖僧(3)第492章 孙大圣棒打倭国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20章 起步(4)第314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3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318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7第150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2第192章 武昌起义(2)第341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2)第387章 光复辽南2第127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8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历程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7章 准备(3)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385章 东改编4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136章 教学相长1第463章 遵纪守法的蒙古人第20章 起步(4)第469章 后悔的陈新民第498章 因复杂的生产过剩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198章 武昌起义(8)第403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6第318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7第279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1)第190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6第80章 大练兵(4)第33章 理念(1)第408章 黄台吉之死第207章 连锁反应8第103章 王书辉下乡记7第38章 妖僧(2)第317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6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25章 开始(1)第65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1)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201章 连锁反应2第175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1)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174章 审判(2)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绝佳机会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169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1)第334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3)第359章 建设新湖北(2)第115章 第一次反围剿8第15章 立足(3)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79章 大练兵(3)
第36章 理念(4)第269章 承天事变(3)第304章 终结者(1)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227章 四省攻鄂(4)第201章 连锁反应2第245章 肖文龙的觉醒5第207章 连锁反应8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145章 简单逻辑1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58章 工业的獠牙(2)第471章 南方局势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443章 绝望的李岩第397章 光复辽南12第64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4)第383章 东改编2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201章 连锁反应2第127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8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446章 “疯狂”的张永涛第303章 朱舜水访武昌(8)第75章 大丰收(1)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53章 马县丞的末日(5)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239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1)第326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1)第446章 “疯狂”的张永涛第20章 起步(4)第305章 终结者(2)第297章 朱舜水访武昌(2)第330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5)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39章 妖僧(3)第260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8)第128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1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466章 五级钳工李有福第39章 妖僧(3)第492章 孙大圣棒打倭国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20章 起步(4)第314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3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318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7第150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2第192章 武昌起义(2)第341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2)第387章 光复辽南2第127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8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历程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7章 准备(3)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385章 东改编4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136章 教学相长1第463章 遵纪守法的蒙古人第20章 起步(4)第469章 后悔的陈新民第498章 因复杂的生产过剩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198章 武昌起义(8)第403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6第318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7第279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1)第190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6第80章 大练兵(4)第33章 理念(1)第408章 黄台吉之死第207章 连锁反应8第103章 王书辉下乡记7第38章 妖僧(2)第317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6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25章 开始(1)第65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1)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201章 连锁反应2第175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1)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174章 审判(2)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绝佳机会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169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1)第334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3)第359章 建设新湖北(2)第115章 第一次反围剿8第15章 立足(3)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79章 大练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