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3

在权力封建的中国,皇帝这个站在权力封建顶端的职位好像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但是,在几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斗争的过程中,和皇帝对立的封建官僚集团不断的通过儒家礼法和祖宗制度等等手段,不断地给皇帝这个陷在权力斗争的泥潭的巨人身上添加着枷锁和锁链。

所以,要从被封建官僚集团掌握着的史书中找出好的帝王贤明的帝王,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皇帝哪是那么好当的。远的有秦二世、汉献帝这样的人物。近的有崇祯、光绪这样的家伙。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是那种遭到了封建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共同抛弃的倒霉蛋。当这样的皇帝,其实还不如做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幸福呢。

朱微妏算是个熟读史书热爱思考的年轻人。她只不过是被对子女的热爱糊住了眼睛的人。所以王书辉就是要开导她引导她正确的认识皇帝这个东西是什么。告诉他皇帝并不是个幸福的职业。

所以当朱微妏也承认能够在史书上得到贤明称号的君主也不多之后,王书辉对她说道:

“你看,当皇帝这件事情,既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同时也不是个幸福的事情。你还不知道咱们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性格,也不知道咱们的孩子对于当皇帝是不是真的热衷。在这样的情况下咱们就决定这个还没出世的孩子的命运,真的好吗?”

朱微妏是个很聪明的女孩子。她已经明白了王书辉的意思了。可是她也知道,这不是王书辉的真实想法。虽然和王书辉在一起生活八年了,可是就是到了现在自己已经坏了他的孩子的情况下,朱微妏也仍旧不是很理解王书辉。

王书辉当皇帝应该成为一种必然,那么让王书辉的孩子继承皇帝的位置不也是一种必然吗?朱微妏以前的时候更多的是希望王书辉能够坐上皇帝的宝座,成为秦皇汉武唐宗明祖那样的开国帝王。可是在坏了孩子之后,朱微妏关注的重点变成了自己的孩子能不能继承皇帝的位置了。

可是,朱微妏也知道,王书辉对于皇帝的地位以及当皇帝这件事情都非常的鄙视。在他提到皇帝的时候,大部分时候他都是用一种不是轻蔑就是嘲笑的语气谈论他们。朱微妏真的没办法理解,王书辉既然组织了军队,建立了政权,而且特别的注意得民心争民心的事情,那么他做这些事情的目的难道不是想要当皇帝吗?

其实不止朱微妏这么想,就是接受了王书辉的科学社会学理论教育的复兴党的党员们也是这么想的。只不过他们不会像朱微妏想的这么自私。他们对于王书辉批判封建帝王的想法是,因为王书辉老师自己不是像封建帝王那样的人,因为王书辉老师没有那种错误的封建帝王的思想,正是这样的原因,所以王书辉老师才更有资格,更应该坐到皇帝的宝座上去。

在他们的想法中,既然封建帝王是不好的,那么王老师就当一个不是封建帝王的皇帝吧。从某种程度上说,王书辉的那些弟子们,复兴党的所有党员们对待王书辉倒是有点像里的黑旋风李逵对待宋江的想法:鸟皇帝既然不如我家哥哥,那么我家哥哥就应该坐到皇帝的位子上去。

其实无论是王书辉的妻子朱微妏还是王书辉的学生、复兴党的党员们都没有认识到,王书辉可不仅仅是想要消灭现在这个皇帝,他是想要彻底的终结皇帝以及皇帝所代表的封建制度。王书辉这个现代人知道没有皇帝的国家是什么样子的。朱微妏和王书辉的学生复兴党的党员们可不知道。

在他们的想法里,所有的国家都要存在一个皇帝,而这个皇帝就应该是由王书辉来当的。

王书辉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他建立和领导了复兴党,并把先进的科学社会学理论教导给了大家之后,他就以为大家会像他一样否定皇帝这个东西存在的意义了。可是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他们知道皇帝不该存在,封建制度不应该存在,那可是经过了几百年的时间,进行了无数次的流血和牺牲之后才明确了这个概念的。

因为个人经历的不同,在王书辉的眼里,皇帝是那种新中国建立之后,个别落后愚昧地区的少数巫婆神汉之类的家伙,在一个小村子里忽悠了十几几十个人之后就开始大肆封官许愿大搞三宫六院之类的愚蠢到了奇葩程度的猥琐形象。

而对朱微妏和复兴党的党员们这些没有经历过近代中国的苦难历程,出生和成长在封建农业社会里的人来说,皇帝应该就是王书辉这种充满了智慧和能力,对所有的问题和情况都能妥善的解决和处理,在一言一行中都表达出一种爱民勤勉的态度的集合了导师和领袖特征的人来担当的。

这种认识上的差距,一直都被接连不断不停顿的进行着的建设工作所掩盖着。王书辉也对于这种认识差距缺乏明确的认识。虽然目前阶段还没有产生什么问题。可是在以后,这种认识差距造成的问题才会突然的爆发出来,让王书辉也吓了一大跳。

王书辉看到朱微妏陷入到沉默之中,心里对她真的感到非常的抱歉。他轻轻的抱住朱微妏的肩膀对她说道:“文儿啊,你要是真的想让我们孩子走上领导干部的岗位上去也不是不可以。到时候你就得咬紧牙关了。我们的孩子要是想当干部的话,就得下基层。他得在农场里,在工厂里,在部队里接受长时间的锻炼才行。不当满十年的普通工人,普通农工和普通战士,我就不会给他任何升迁的机会的。”

朱微妏听了王书辉的话一下子愣住了。她难以置信的问王书辉道:“你不是总是讲公平讲原则的吗?别的年轻人可以正常的工作和升迁,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就要受到这样不公正的待遇呢!”

朱微妏的话让王书辉也楞了一下。他一下子就想到,确实有这样的问题。可是他的脑海里一下子有一道闪电划过。他想到了一个既可以解决朱微妏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复兴党内的激进派年轻人的问题的办法。

王书辉想到了不是别的,就是一个老经验老办法。那就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时空之门1619

———————————————————————————————

第163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3)第406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9第287章 新的开始(4)第297章 朱舜水访武昌(2)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385章 东改编4第53章 马县丞的末日(5)第33章 理念(1)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381章 鲁东土地革命6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409章 无奈的朱由检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193章 武昌起义(3)第49章 马县丞的末日(1)第100章 王书辉下乡记4第331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6)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272章 承天事变(6)第316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5第1章 穿越(1)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304章 终结者(1)第380章 鲁东土地革命5第166章 松滋大开复兴花(2)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460章 国家级吉祥物的郁闷第9章 婚事(1)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386章 光复辽南1第334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3)第194章 武昌起义(4)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67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1)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367章 在山东(2)第181章 陈保生进城(1)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绝佳机会第404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7第53章 马县丞的末日(5)第102章 王书辉下乡记6第251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5)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333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2)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第389章 光复辽南4第166章 松滋大开复兴花(2)第412章 后金内讧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205章 连锁反应6第456章 打破旧规矩建立新规矩第467章 周会计的家事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325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4)第17章 起步(1)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179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5)第387章 光复辽南2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305章 终结者(2)第67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1)第63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3)第390章 光复辽南5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397章 光复辽南12第22章 起步(6)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128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1第36章 理念(4)第371章 在山东(6)第351章 炮击金州卫(4)第35章 理念(3)第243章 肖文龙的觉醒(3)第170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2)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5章 准备(1)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6章 准备(2)第9章 婚事(1)第78章 大练兵(2)第73章 骨干的产生(1)第495章 王书辉的家庭生活第497章 老丈人朱术圳第464章 作死的朝鲜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98章 王书辉下乡记2
第163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3)第406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9第287章 新的开始(4)第297章 朱舜水访武昌(2)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385章 东改编4第53章 马县丞的末日(5)第33章 理念(1)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381章 鲁东土地革命6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409章 无奈的朱由检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193章 武昌起义(3)第49章 马县丞的末日(1)第100章 王书辉下乡记4第331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6)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272章 承天事变(6)第316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5第1章 穿越(1)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304章 终结者(1)第380章 鲁东土地革命5第166章 松滋大开复兴花(2)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460章 国家级吉祥物的郁闷第9章 婚事(1)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386章 光复辽南1第334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3)第194章 武昌起义(4)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67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1)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367章 在山东(2)第181章 陈保生进城(1)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绝佳机会第404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7第53章 马县丞的末日(5)第102章 王书辉下乡记6第251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5)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333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2)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第389章 光复辽南4第166章 松滋大开复兴花(2)第412章 后金内讧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205章 连锁反应6第456章 打破旧规矩建立新规矩第467章 周会计的家事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325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4)第17章 起步(1)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179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5)第387章 光复辽南2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305章 终结者(2)第67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1)第63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3)第390章 光复辽南5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397章 光复辽南12第22章 起步(6)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128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1第36章 理念(4)第371章 在山东(6)第351章 炮击金州卫(4)第35章 理念(3)第243章 肖文龙的觉醒(3)第170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2)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5章 准备(1)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6章 准备(2)第9章 婚事(1)第78章 大练兵(2)第73章 骨干的产生(1)第495章 王书辉的家庭生活第497章 老丈人朱术圳第464章 作死的朝鲜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98章 王书辉下乡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