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准备(2)

不同文明环境下的人,他们之间的生活节奏是完全不同的。就在王书辉在现代准备用宣德官窑变现资金的时候,明朝末年的朱由梓父女俩还在研究王书辉带来的现代生活物资呢。

“父亲,你说这个王书辉是个什么人。”朱微妏毕竟是个女性,年纪虽然不大,但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想问题的时候还是比较仔细的。她发现王书辉虽然雍容有礼,看样子是个有学问有教养的人,但是从他会做饭,自己搬东西又十分自然的行为上看,这都是与他的富贵人家出身有着很大的冲突的。不同环境下,不同时代下成长的人,在行为习惯上就是有着巨大的差别的。

相对而言,身为父亲的朱由梓三十多年的人生经历,虽然也充满了坎坷,但是他幼年的生活毕竟是衣食无忧,想法和性格也都比较粗疏,反倒是没有自己的女儿那样的见识。

他仔细的观察着装酱油的塑料瓶对女儿说,“文儿,王书辉是个什么人,他的度牒上不是写的很清楚吗。上面明明白白的写了,他是辽东人士。他自己也说了,儿时父母双亡,在寺院长大。看他的吃穿用度,自然是世家大族出身,单看他送来这些家什就知道了。

这个王书辉家必然是累世富贵,不然像这种西洋物什,怎么会随随便便的用来装酱油呢。你爹我可是有见识的,琉璃器皿多出自南洋。我年幼时,王府里也是常见的。不过这种软琉璃,我还真是头一次见呢。等王世侄炼完了丹药,我倒要好好问问他,像这装酱油的软琉璃,还有其他的硬琉璃,鸭绒衣等稀世之物,是不是都是南洋之物。”

“父亲,你既然认了那王书辉为世侄,他的出身来历就要打探的清楚些。如今世道越来越乱了,要是王书辉是个歹人呢。我家出身王族,平时倒是不见这身份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父亲也是知道的,朝廷对我们这王族子弟多有忌惮,要是扣个结交匪类的帽子,拘禁凤阳还得说是个好下场呢。”朱微妏知道父亲历来就是不着调的性子。要不是日子窘迫,逼得他要为生计操劳的话,只要日子好过一些,他总要把精神放到吃喝玩乐上面。

朱由梓从女儿的语调里听出不满来,放下装酱油的塑料瓶子,奇怪的问道,“文儿,前一****还因为为父慢待了王世侄与为父发脾气,弄得为父在王世侄面前颇没面子。今日怎么又怀疑起王世侄的出身了呢。不会是他对你有什么失礼的地方吧。

是不是他说的那句与你有缘的话,惹你生气了。呵呵呵,其实没有必要如此,实际上你也到了出阁的年纪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咱们王族中人,又不是那些腐儒愚夫之家。王世侄就算有些失礼的地方,我们王族大家,又有什么好计较的。而且在为父看来,这王世侄无父无母,身家颇丰,除当过和尚有些缺憾之外。要是想给为父做个女婿,为父也是愿意的。哈哈哈哈。”

朱微妏心里发窘,其实她自己也知道,今天自己的情绪不正常,完全是因为王书辉送给她的衣服的缘故。本来一大堆各式各样的衣服,让小女儿家的朱微妏心里欢喜的不得了。可是看到王书辉托超市服务员帮他买的那些女孩子的内衣内裤的时候,一方面摸着软和舒服,印着可爱卡通图案的内衣裤心中喜欢。另一方面又觉得王书辉定然是浪荡公子,不守清规的花和尚。不然一个大男人又怎么会准备这些女孩子的贴身衣物呢。

她本来被王书辉平易近人,对待自己这个落魄女子也平等相待的态度弄得芳心浮动,生出了些青春期少女的懵懂情愫。面对王书辉可能是个花花公子的猜测,心中大是羞恼忿忿,鬼使神差之下,在自己的父亲面前显露了出来。没想到素来昏昏沉沉的父亲居然对于人情世故如此通透,一下子说破了自己小女儿家的心思,不禁面色发红,一扭头跑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ωωω ●ttkan ●¢ o

朱由梓脸上带着笑容,脑袋里浮想联翩。本来,自己病中的时候,就对女儿的归宿多有忧虑。他在这世上,就只有这么一个亲人,前一阵枝江县县丞为他家的儿子到府上来求过亲。朱由梓本来也准备答应了,只是后来打听了一番,说是那县丞的儿子得了痨病,眼看就要咽气了,这次求亲也是听了个野道士的胡言乱语,要娶个身份尊贵的儿媳妇给他儿子冲冲喜,这才把主意打到自己这个神烦鬼厌的落魄王族身上。

朱由梓了解了情况,自然是回绝了亲事,那县丞的痨病鬼儿子不几日就咽气了。这该死的县丞居然迁怒到朱由梓父女身上,到处说什么自己的女儿是什么丧门星,把他儿子个克死了。弄得整个枝江县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女儿的归宿也成了大问题了。他之所以会感冒,对于女儿归宿的忧虑,所导致的精神压力也是很主要的一个方面。

本来病中的朱由梓都已经绝望了。没想到天上掉下个王书辉来。王书辉不仅治好了自己的病,几天观察下来,这个还俗的和尚又是个人品性情都很出众,富贵出身身家颇厚,年轻俊秀的人物。关键是他无父无母,又是外地人的身份,想在这枝江县安顿下来,全要靠自己的帮忙,简直就是个当女婿的绝佳人选。

朱由梓虽然不怎么出息,也没什么太多的本事,但是毕竟出身摆在这里,王族的见识放在那里,只要事情涉及到自己的女儿,脑筋转的是极快的。所以,就在朱微妏芳心暗动,王书辉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暗暗的决定了两个人的姻缘。

身在现代的王书辉,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在明代立足,就得娶上一个王族出身的小萝莉为妻才行的命运。还在京师的各家古董店里观察行情。他倒是有个大学同窗家是开古玩店的。但是从来谨小慎微的王书辉还是老习惯,不管是干什么,都要到第一线去观察调研,对事物形成一个具体的了解之后,才会和具体的人接触。

王书辉老工业基地出身,对于京师这种地方向来没有什么好印象。他认为,一个城市,不事生产,不在劳动第一线上的人太多,会导致城市文化很不健康。在王书辉眼里,京师是个到处是势利眼,骗子,各种二代横行的烂地方。尤其是所谓老京师的城市文化,充满了落后的封建风格的小市民气和天子脚下自高一筹的不知所谓的骄娇之气。对于京师,王书辉充满了抵触情绪。

京师人的势利眼,王书辉以前只是听说过没见过。这几天在琉璃厂一代的古玩店逛下来,他算是涨了见识了。无论他到那个店里去咨询,所有的人都对他爱搭不理的,弄得王书辉莫名其妙的很。直到他在一家古玩店里,故意把自己在枝江王废园里用来喝水的茶杯,拿出来倒可乐喝,这才得到了正常的对待。

第101章 王书辉下乡记5第239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1)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438章 王书辉从没想过当皇帝第462章 必须进步必须改造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历程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185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1)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358章 建设新湖北(1)第101章 王书辉下乡记5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171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3)第411章 推销员曾德昭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40章 妖僧(4)第386章 光复辽南1第476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4第15章 立足(3)第143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1第130章 工业化的浪第407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0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258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6)第115章 第一次反围剿8第326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1)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308章 终结者5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304章 终结者(1)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194章 武昌起义(4)第49章 马县丞的末日(1)第333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2)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366章 在山东(1)第41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1)第35章 理念(3)第136章 教学相长1第467章 周会计的家事第308章 终结者5第32章 日常(4)第109章 第一次反围剿2第491章 觐见大皇帝第198章 武昌起义(8)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103章 王书辉下乡记7第173章 审判(1)第375章 在山东(10)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130章 工业化的浪第150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2第194章 武昌起义(4)第271章 承天事变(5)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133章 入学风波2第85章 奇葩的锦衣卫(2)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32章 日常(4)第322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1)第294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1)第343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4)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428章 即将改变历史的事件第293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2)第309章 终结者6第489章 进入倒计时的南明第367章 在山东(2)第92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7)第460章 国家级吉祥物的郁闷第6章 准备(2)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24章 起步(8)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188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4)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456章 打破旧规矩建立新规矩第12章 婚事(4)第30章 日常(2)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420章 小摊老板第401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4第5章 准备(1)第252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6)第389章 光复辽南4第185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1)第374章 在山东(9)第262章 学员张兆欢(2)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284章 新的开始(1)第395章 光复辽南10第255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3)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184章 陈保生进城(4)
第101章 王书辉下乡记5第239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1)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438章 王书辉从没想过当皇帝第462章 必须进步必须改造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历程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185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1)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358章 建设新湖北(1)第101章 王书辉下乡记5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171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3)第411章 推销员曾德昭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40章 妖僧(4)第386章 光复辽南1第476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4第15章 立足(3)第143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1第130章 工业化的浪第407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0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258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6)第115章 第一次反围剿8第326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1)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308章 终结者5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304章 终结者(1)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194章 武昌起义(4)第49章 马县丞的末日(1)第333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2)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366章 在山东(1)第41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1)第35章 理念(3)第136章 教学相长1第467章 周会计的家事第308章 终结者5第32章 日常(4)第109章 第一次反围剿2第491章 觐见大皇帝第198章 武昌起义(8)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103章 王书辉下乡记7第173章 审判(1)第375章 在山东(10)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130章 工业化的浪第150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2第194章 武昌起义(4)第271章 承天事变(5)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133章 入学风波2第85章 奇葩的锦衣卫(2)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32章 日常(4)第322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1)第294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1)第343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4)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428章 即将改变历史的事件第293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2)第309章 终结者6第489章 进入倒计时的南明第367章 在山东(2)第92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7)第460章 国家级吉祥物的郁闷第6章 准备(2)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24章 起步(8)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188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4)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456章 打破旧规矩建立新规矩第12章 婚事(4)第30章 日常(2)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420章 小摊老板第401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4第5章 准备(1)第252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6)第389章 光复辽南4第185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1)第374章 在山东(9)第262章 学员张兆欢(2)第153章 红旗漫卷出枝3第284章 新的开始(1)第395章 光复辽南10第255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3)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184章 陈保生进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