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6)

在农业文明时代,一切技术突破基本上都是在第一线进行生产的手工业者手中实现的。

黄州卫匠户张家已经在生产实践方面进行了上百年的积累,那么,一旦有一个比较有心的人在张家人中产生,那么张家的钢铁生产技艺的突破就有了可能。

作为匠户家最小的儿子,张兆欢这个孩子确确实实是有些不同的。在他小时候,他的在家里的地位非常的低下,几乎是一个不被家人重视的可有可无的人。

古代底层百姓的家庭生活绝不是那种田园牧歌式的温情脉脉的。在老百姓看来,一个家庭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怎么能够活下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出去工作,能够通过工作赚到钱的人,在家庭中的地位非常的重要。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张铁匠家,张铁匠和张铁匠的大儿子是家中最重要的人。这倒不是因为什么儒家的孝悌思想的影响,而是纯粹的因为,张铁匠和他的大儿子,是整个张家唯二的能够出去工作赚钱的人。全家人的生存都维系在这两个人身上。

自然而然的,无论是在哪一方面,张铁匠和他的大儿子都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家里有了点干粮是他们两个吃。家里有两条正经的裤子也是他们两个穿。无论是张兆欢还是张兆欢那个在卫所里给百户老爷当佃户的二哥,都是在家中没有什么地位的。

两个铁匠,还是两个在卫所中手艺一般的铁匠,他们就是能够出去找点活儿干,实际上也没有那么多的活儿给他们干。800所以,张铁匠和他的大儿子能够从外面赚回来的钱也是十分的有限的。

张家的日子有多艰难呢?从张铁匠那个年老力衰的父亲和他的那个年纪才不过四十多岁的母亲全都是自己绝食而死的,大家就能看的出来了。

像一切底层百姓家的孩子一样,张兆欢从出生以来,他的最主要感觉就是饥饿。和那些即使饥饿也会忙不停的跑出去玩耍的孩子不一样,年幼的张兆欢非常喜欢观察自己的父亲和哥哥干活,而且为了驱散生理上的饥饿,他经常通过思考打铁炼铁的事情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就这样,常年的观察和思考,使得张兆欢在十四岁那年第一次进行独立炼铁的时候,应用了他常年思考得出的一个设想。他把炼铁炉和炒铁炉的串联使用,把从炼铁炉流出的铁水直接放进炒铁炉一次性的炒成了熟铁。

联炉炼铁,这样的做法在后世人看来好像并不是什么非常了不起的突破。可是对于实实在在的一线劳动者张铁匠来说,这样的做法不仅节省了工时,而且直接省掉了第二次加温熔炼所需要的成本。在张铁匠看来,这样的技术突破可以直接为他节省大量的成本。

张兆欢在炼铁方面做出的尝试的成功,不仅直接的改进了张家的炼铁技术,为张家节省了大量的成本,给张家带来了更多的利润,更直接的改变了他在自己家里的地位。

张兆欢从过去要和二哥、母亲在灶台边喝稀粥,变成了可以和自己的父亲和大哥在房间里吃干饭了。

更主要的是,张兆欢在炼铁技术方面的尝试,正式的获得了自己父亲张铁匠的承认。在之后的几年里,张兆欢通过大量的实践,最终摸清了使用生铁和熟铁合炼“灌钢”的技术。虽然十炉钢水里只有三炉能够成功出钢,可是这样的技术仍旧比黄州城里的其他铁匠更具有优势。

当然了,黄州张家也算是生不逢时。“张家钢”在黄州不过才出名了五六年的时间,王书辉在枝江地区的钢铁联合企业就建成了。

在此之后,不管是黄州地区还是整个湖广地区的铁匠们都直接面对了低价高质的复兴会近代钢铁制品的全面碾压。

好在张家人算是比较具有危机意识。早在这些发生之前,张铁匠就用前两年赚到的钱在乡下买了几亩田地。在复兴会的钢铁制品将湖广地区的所有铁匠全部冲击失业之后,张家人还能够凭借着几亩田地艰难度日。

复兴军接管整个黄州卫之后,首先是对黄州卫所有的官员极其家眷进行了全面的逮捕。在此之后,复兴军就对整个黄州卫所属的所有卫所人口进行了全面的登记和整编。

在复兴军登记原则中,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人都会受到复兴会的特别的关注。至于各个军卫中的匠户们,复兴军则会对他们进行专门的登记。

张铁匠一家作为黄州卫的匠户,自然也被复兴军所关注了。

在进行了简单的整编之后,为全体军户建立临时营地的任务就落到了黄州卫的那些匠户的头上。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复兴军工程兵的带领和指导下,使用复兴军随船运来的机械和材料建设“黄州生产建设兵团”的临时营地。

轰鸣的蒸汽大锯,隆隆作响的蒸汽挖掘机,力量巨大的蒸汽吊车,一下子就把年纪不到二十岁的张兆欢牢牢的吸引住了。

不像他的父亲和其他的工匠那样,一看到这种超越常识的机械就会感到无比的恐慌和畏惧,张兆欢对于这些冒着黑烟,发出大量的噪音,经常在运作中出现问题的蒸汽机械,有一种年轻人见到了自己的梦中情人般的感觉。

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做一见钟情。但是很明显,张兆欢和蒸汽机之间结下了犹如初恋般的美好感情。

和那些土著匠户想法设法的想要躲开这些魔鬼般的蒸汽机械不同,张兆欢只要一有时间一有机会就会和那些操作着蒸汽机械的复兴军工程兵们套近乎。

工程兵战士也都是些年纪不大的年轻人。他们自然而然的也会喜欢这个总是带着讨好的笑容小心翼翼的和他们打听蒸汽机知识的年轻人打交道。

很快,张兆欢就和复兴军的工程兵们打成了一片。在临时营地建设工作结束之后,聪明的张兆欢已经能够熟练的操作这些复兴军的施工机械了。甚至于,张兆欢已经掌握不少蒸汽机的维修知识。

第137章 教学相长2第279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1)第333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2)第482章 中倭新关系2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422章 机械和教条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2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443章 绝望的李岩第58章 工业的獠牙(2)第405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8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7章 准备(3)第461章 搭板楼比紫禁城更美丽第388章 光复辽南3第99章 王书辉下乡记3第469章 后悔的陈新民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85章 奇葩的锦衣卫(2)第151章 红旗漫卷出枝1第20章 起步(4)第31章 日常(3)第32章 日常(4)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252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6)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57章 工业的獠牙(1)第464章 作死的朝鲜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387章 光复辽南2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178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4)第17章 起步(1)第358章 建设新湖北(1)第401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4第376章 鲁东土地革命(1)第463章 遵纪守法的蒙古人第163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3)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374章 在山东(9)第409章 无奈的朱由检第206章 连锁反应7第39章 妖僧(3)第54章 马县丞的末日(6)第14章 立足(2)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30章 日常(2)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32章 日常(4)第371章 在山东(6)第35章 理念(3)第287章 新的开始(4)第418章 简单粗暴和物质刺激第164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4)第216章 程绍之死1第27章 开始(3)第94章 炼钢和锅驼机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420章 小摊老板第94章 炼钢和锅驼机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383章 东改编2第64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4)第386章 光复辽南1第102章 王书辉下乡记6第447章 一个是俘虏另一个也是俘虏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329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4)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384章 东改编3第310章 终结者7第295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2)第19章 起步(3)第88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3)第264章 学员张兆欢(4)第6章 准备(2)第383章 东改编2第467章 周会计的家事第162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2)第369章 在山东(4)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252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6)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39章 妖僧(3)第7章 准备(3)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49章 马县丞的末日(1)第330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5)第59章 工业的獠牙(3)第76章 大丰收(2)第497章 老丈人朱术圳
第137章 教学相长2第279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1)第333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2)第482章 中倭新关系2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422章 机械和教条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2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443章 绝望的李岩第58章 工业的獠牙(2)第405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8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7章 准备(3)第461章 搭板楼比紫禁城更美丽第388章 光复辽南3第99章 王书辉下乡记3第469章 后悔的陈新民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85章 奇葩的锦衣卫(2)第151章 红旗漫卷出枝1第20章 起步(4)第31章 日常(3)第32章 日常(4)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252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6)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57章 工业的獠牙(1)第464章 作死的朝鲜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387章 光复辽南2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178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4)第17章 起步(1)第358章 建设新湖北(1)第401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4第376章 鲁东土地革命(1)第463章 遵纪守法的蒙古人第163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3)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374章 在山东(9)第409章 无奈的朱由检第206章 连锁反应7第39章 妖僧(3)第54章 马县丞的末日(6)第14章 立足(2)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30章 日常(2)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32章 日常(4)第371章 在山东(6)第35章 理念(3)第287章 新的开始(4)第418章 简单粗暴和物质刺激第164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4)第216章 程绍之死1第27章 开始(3)第94章 炼钢和锅驼机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420章 小摊老板第94章 炼钢和锅驼机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383章 东改编2第64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4)第386章 光复辽南1第102章 王书辉下乡记6第447章 一个是俘虏另一个也是俘虏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329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4)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384章 东改编3第310章 终结者7第295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2)第19章 起步(3)第88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3)第264章 学员张兆欢(4)第6章 准备(2)第383章 东改编2第467章 周会计的家事第162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2)第369章 在山东(4)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252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6)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39章 妖僧(3)第7章 准备(3)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49章 马县丞的末日(1)第330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5)第59章 工业的獠牙(3)第76章 大丰收(2)第497章 老丈人朱术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