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1

两年前,被家人像猪仔一样卖到马松华家为奴。到了两年后的今天,黄瑞福已经是个受过教育,有了文化的复兴军战士了。

受过教育的黄瑞福已经知道了两个成语典故。这两个成语典故都是本队(班)的教导员在文化课上教给大家的。一个叫做“锦衣夜行”,一个叫做“沐猴而冠”。

黄瑞福知道,“锦衣夜行”这个典故出自《史记》,说的是封建权力争夺者项羽,在对国都的选择上表现出的虚荣心。他清楚的记得,教导员在讲解这个典故时强调的,人类本性的恶劣性。教导员说,“每个人都是有虚荣心的,越是低级趣味的人,他的虚荣心就越强。”

被乡亲们拥簇着、问候着的黄瑞福,为自己有些自得的虚荣心而感到羞愧。

羞愧过后,受过教育,有着“为天底下所有的穷兄弟们做主”的革命理想的黄瑞福,很快就丢掉了自己的虚荣心,反思起自己的心态来。这么一反思,他又想起《史记》中,韩生讽刺想要衣锦还乡的项羽的话,“沐猴而冠。”

黄瑞福不禁感到,一旦一个人产生了想要衣锦还乡的虚荣心,还真的都是一副“沐猴而冠”的表现。自己不也一样,被乡亲们的欢迎和关心,弄得有些翘尾巴了么。

三年不见,自己的老祖母、父亲、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黄瑞福眼中,自己的祖母变得更老了,三十出头的父亲头发已经半白了,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长大了不少。只有双眼流泪,看到自己的时候,就已经大声的哭了起来的母亲,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黄瑞福的家人眼里,黄瑞福也是完全没办法认出来了的样子。过去的黄瑞福身材高是高,但是因为性格怯懦,总是猫着腰,一副想要躲起来的样子。现在的黄瑞福,身材挺拔,腰杆挺得直直的。要不是他有些尴尬的用手背轻轻的磕着自己的后背的样子,大家都认不出来这就是原来的黄瑞福了。

过去的黄瑞福因为总是吃不饱饭,一直都是瘦弱不堪,有气无力的样子。现在的黄瑞福,因为饮食充沛,营养充分,变得身体强健,给人一种气力十足,锋锐难当的感觉。

过去的黄瑞福,总是穿着不能蔽体,破破烂烂的,自己的父亲淘汰下来的破衣服。现在的黄瑞福,一身复兴军制服,头上是藤编蒙纱的大帽。身上是灰色的,带假白纱中单交领的半短长衫。腰间是牛皮宽腰带。脚上是高腰皮靴。要不是他背上背着步枪和腰间挂着左轮手枪,就是过去村子里的马家管事,也没有黄瑞福穿的这么气派。

最主要的是,神气充足,两眼有神的黄瑞福,高高大大,像一杆标枪一样站在那里,给人的是一种如锋似剑,有着强大力量,却一直准备着要发起进攻的内敛感觉。

黄瑞福身上的一切,无论是他的外貌变化,还是他的衣着打扮,更主要的是他的整体气质的强烈反差,都让黄瑞福的家人不敢认他。本来,作为一家之主,黄瑞福的父亲黄太平,应该先说话的。但是,被黄瑞福身上的现代军人的气质所慑,一向以胆大著称的黄太平,面对自己的儿子,居然喏喏的说不出话来。

好在黄瑞福的母亲黄李氏,一点也不会对自己的儿子感到陌生,她哭泣着跑上前来紧紧的抱住黄瑞福大哭起来。这倒是解开了无论是黄瑞福还是黄太平,两人共同的尴尬感。

闻讯赶来的黄家坪工作组组长李元章和民兵队长黄大山,很快就把围观的乡亲们劝走了。等着黄瑞福和家人说了几句话,他们两个就拉着黄瑞福去了黄家坪工作组的驻地。

“总部已经下达了警备通知,你怎么在这个时候回家来了。”一到工作组的驻地,刚刚落座的李元章就对黄瑞福问道。

因为目前复兴会采取的是先军体制,所有的复兴会会员又都是接受过军事训练的。所以,所有的复兴会的干部都有军职。各基地村的工作组组长,在复兴会的定级中和复兴军的排长同级。听到上级的问话,黄瑞福立即条件反射一样的立正行礼,然后答道,“报告组长同志,我不知道!”

李元章接到军委会的内部通知,他知道,这次防卫命令,并不是明面上组织通知那样,只是所谓的,大股土匪阴谋对复兴会势力进行的攻击,而是荆州卫和詹家寨联合起来,对复兴会的阴谋行动。对于詹家寨,李元章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就是黄家坪的民兵队,都不知道已经剿灭过多少个土匪了。

反倒是实际力量并不强大的荆州卫,让李元章觉得有些没底。因为在他的概念中,荆州卫的卫所兵,那就是朝廷的大军了。虽然一样是苦出身的李元章,对朝廷有着强烈的仇恨。可是,他骨子里下层老百姓的本分,还是让他对政府军有着一定的畏惧心理。

不过,听从指挥,服从命令的习惯,压住了李元章心中小小的忐忑。他摇了摇头,对黄瑞福说道,“按照规定,有子弟在复兴军中服役的人家,只需要缴纳一层税。以前不知道你在军中服役,所以你家还是按照三层税收的。一会儿你登记一下,之后把多交的粮食拉回家去吧。另外,按照规定,军属家庭可以领到的福利待遇,包括去年一年的布匹、食盐、罐头,和一头牛,以及一整套白铁农具,你都一起领回去了吧。”

说完这些话,李元章就给黄瑞福做了登记,之后拿出一张纸来对他说道,“这上面是军属家庭可以享受的待遇。你回家之后,好好的和家人说清楚。每个月,相应的福利都会由工作组送到你家。你要教会你父亲怎么写自己的名字,要不然我们的回执可没法弄了。”

黄瑞福知道复兴军的福利,只不过,他的战友大部分都不是本地人。他们要不就是没有家庭,要不就是家人在复兴会直属的农场和工厂里工作。所以,他们的家人,都是直接在单位里领取福利,或者福利直接在工资里体现的。

像他这样,是本地人,家人又是以种田为生的农民家庭,好像整个连队里就只有他一个人。所以,针对本地军人家庭的福利是什么样的,黄瑞福还真的不怎么太清楚。

黄瑞福又赶着一辆牛车,装了满满一车的东西回家的消息,一下子就在不大的黄家坪传开了。到了吃晚饭的时候,黄太平一家人在门口端着饭碗,吃着白莹莹的米饭,米饭上盖着厚厚的肥腊肉的景象,就成了闻讯而来的乡亲们围观的主要内容之一。另外一个围观的内容,就是黄太平自己动手,在下午新盖的牛棚里,两头膘肥体壮的大黄牛了。

蒸饭时候加的水有些太多了,让米饭嚼起来面糊糊的,而且里面还也没有加营养丰富的碎玉米和高粱米等杂粮。配饭的菜只有一个,就是每个人碗里,那黑乎乎油腻腻的腊肉,这还是刚刚从供销社领回来的本村的收购品。

牛棚离吃饭的地方太近,不仅气味不好闻,而且各种蚊蝇虫子孜孜不倦的袭击着饭桌边的人。上至五十多岁的祖母,下到六七岁的妹妹,吃饭前都没有洗手。各种颜色不明,来源不明的脏东西,就直接的展现在他们拿筷子的手上。

两个弟弟的上唇的鼻涕一个劲儿的流淌,让人倒胃口。父亲一会儿站起来,跑去和乡亲们炫耀几下子自家的牛,一会儿坐回来吃饭,一会儿又站起来,跑去和乡亲们炫耀几下自家的牛,一会儿又坐回来继续吃饭。

贫乏,肮脏,无序。黄瑞福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家庭,居然是这样一幅模样的。他们没见过冒着黑烟,带动着巨大的犁头,在田间工作的拖拉机。两头牛就能让他们羡慕不已。

他们没见过堆积成山,被发出轰隆隆巨响的蒸汽脱壳机,成堆成堆处理的粮食。几碗白米干饭,就能让他们议论不休。

他们没见过上千只鸡鸭被集体屠宰,经过处理的鸡鸭经过生产线,变成一罐罐午餐肉罐头的景象。只不过是几片陈年老腊肉,就让他们垂涎三尺。

黄瑞福在出了军营之后,就有种军营和外面完全是两个世界的感觉。等到他回到家中,居然有了种,自己家和外面又是两个世界的感觉。自己的家像另一个世界一样,让黄瑞福感到陌生,感到不适应。

不讲究卫生,不会说官话。语言贫乏,说话和行动都没有秩序的家人,让黄瑞福感到无所适从。

在家里只住了一夜,各种蚊虫和肮脏的环境,就让黄瑞福受不了了。带着行李到了工作组的驻地,看到正在出操的民兵,听着响亮清晰的号子声,这熟悉的景象才让黄瑞福松了口气。

就像黄瑞福没办法理解自己的家人那样,他的家人也理解不了一个劲打扫卫生,大晚上下河洗澡,拿着牙刷把自己弄得口吐白沫的黄瑞福。被黄瑞福硬逼着学写自己名字的黄太平,对黄瑞福那种,对自己这个当家的父亲毫无敬意的态度,弄得相当的不舒服。

更主要的是,拿了丰厚饷银,在外面当了官的黄瑞福,居然公然的无视自己这个父亲,在家里做起主来了。虽然他把银子留在家里,可是却要把三个小的带走,带到王府镇那里,念什么寄宿学校。虽然老二老三和老四年纪不大,可是,也已经能当半个劳力使了。自家又不是什么大老爷,念的哪门子的书呢。

可是,做官的儿子,那若有如无的威严。白闪闪的银子,那令人心动的颜色。以及每个月都可以领到的福利。这些都是阿福这个小子带回来的。黄太平就是有再多的怨气,也没办法发出来。

想着家里有了一头牛,黄太平也就在心里安慰了一下自己,随大儿子去了。

第1章 穿越(1)第199章 武昌起义(9)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483章 中倭新关系3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272章 承天事变(6)第356章 炮击金州卫(9)第31章 日常(3)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334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3)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277章 魏忠贤的疑惑(3)第318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7第484章 中倭新关系4第81章 外国传教士第5章 准备(1)第310章 终结者7第27章 开始(3)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厂化教育第156章 红旗漫卷出枝6第475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3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318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7第309章 终结者6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432章 从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208章 保民军第一战1第97章 王书辉下乡记1第57章 工业的獠牙(1)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379章 鲁东土地革命(4)第199章 武昌起义(9)第87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2)第399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2第163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3)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133章 入学风波2第301章 朱舜水访武昌(6)第283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3)第341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2)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346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7)第110章 第一次反围剿3第129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2第260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8)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19章 起步(3)第457章 金杯白刃下的自治第248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2)第277章 魏忠贤的疑惑(3)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261章 学员张兆欢(1)第171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3)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58章 工业的獠牙(2)第383章 东改编2第328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3)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481章 中倭新关系1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294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1)第133章 入学风波2第134章 入学风波3第126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7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171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3)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372章 在山东(7)第330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5)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绽放的幸运第141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3第462章 必须进步必须改造第420章 小摊老板第495章 王书辉的家庭生活第188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4)第494章 军事行动面具下的经济目的第28章 开始(4)第323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2)第371章 在山东(6)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362章 建设新湖北(5)第338章 制度这个事儿(3)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第5章 准备(1)第327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2)第85章 奇葩的锦衣卫(2)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418章 简单粗暴和物质刺激第199章 武昌起义(9)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2)第353章 炮击金州卫(6)第356章 炮击金州卫(9)第23章 起步(7)第342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3)第163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3)
第1章 穿越(1)第199章 武昌起义(9)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483章 中倭新关系3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272章 承天事变(6)第356章 炮击金州卫(9)第31章 日常(3)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334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3)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277章 魏忠贤的疑惑(3)第318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7第484章 中倭新关系4第81章 外国传教士第5章 准备(1)第310章 终结者7第27章 开始(3)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厂化教育第156章 红旗漫卷出枝6第475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3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318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7第309章 终结者6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432章 从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208章 保民军第一战1第97章 王书辉下乡记1第57章 工业的獠牙(1)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379章 鲁东土地革命(4)第199章 武昌起义(9)第87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2)第399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2第163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3)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133章 入学风波2第301章 朱舜水访武昌(6)第283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3)第341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2)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346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7)第110章 第一次反围剿3第129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2第260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8)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19章 起步(3)第457章 金杯白刃下的自治第248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2)第277章 魏忠贤的疑惑(3)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261章 学员张兆欢(1)第171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3)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58章 工业的獠牙(2)第383章 东改编2第328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3)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481章 中倭新关系1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294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1)第133章 入学风波2第134章 入学风波3第126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7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171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3)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372章 在山东(7)第330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5)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绽放的幸运第141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3第462章 必须进步必须改造第420章 小摊老板第495章 王书辉的家庭生活第188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4)第494章 军事行动面具下的经济目的第28章 开始(4)第323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2)第371章 在山东(6)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362章 建设新湖北(5)第338章 制度这个事儿(3)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第5章 准备(1)第327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2)第85章 奇葩的锦衣卫(2)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418章 简单粗暴和物质刺激第199章 武昌起义(9)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2)第353章 炮击金州卫(6)第356章 炮击金州卫(9)第23章 起步(7)第342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3)第163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