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入学风波3

在王书辉小的时候,他就一直隐隐约约的有一种感觉:世界好像在不断提速。

他刚产生记忆那个时代,也就是八十年代末。他生活的地方还不能经常的看到汽车。国营兵工厂里,也只有作为副军级领导的总厂厂长和党委书记能坐得上轿车。各分厂厂长的座驾,大部分还都是那种绿色的北京吉普。

等到他九十年代初上初中的时候,在他家那里,就开始可以看到很多小轿车的身影了。其中日本车多,欧美车少。在东北边陲的一个小城里,从北京吉普也不多见,到小轿车满街跑,不过才用了几年的时间。

等进入新世纪,他初中毕业的时候。手机这个东西就出现了。他上高中的时候,已经就有家庭富裕的同学配了手机。手机在那个时候,对于王书辉,还属于有钱有势的人家才能有的奢侈品。

等到他上大学的时候,他就用打工的钱,买了自己第一部手机。因为那时候,手机已经成了每个人都有的必需品了。连收破烂的人都有一部。

王书辉研究生毕业,到大学里当老师的时候,因为学生们经常嘲笑他的古董手机,他不得已花了四百多块钱,买了一部国产的手机。这部手机可以上网、可以发微信、可以拍照片、可以……,可以……,反正有用没有用的功能,它全有。

只在手机这一件东西上,王书辉产生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工业化本身就是一种正义。

想一想,难道不是这样么。从新世纪初到他上大学这四五年的时间里,手机从干部家庭、富商家庭的子弟才能拥有,到王书辉这个准孤儿,靠一个月打工的钱就能买到。他不认为这是谁的恩赐或者赏识,自己的财富也没有实际性的变化,自己仍旧是一个一文不名的无产阶级。

但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的微电子工业技术的全速发展,让自己这个无产阶级,在使用手机的问题上和既得利益阶层享受了相同的待遇。

当然了,那些既得利益阶层还可以花更多的钱,去享受订制待遇,或者花更多的钱,给自己的手机穿金戴银镶钻石。可是,手机仍旧是手机,至少在通讯问题上,自己这个无产阶级和既得利益阶层是完全相同的待遇。

王书辉就是认识到了工业化的发展,在技术层面是不自觉的有利于普通劳动者之后,才除了在大学时代上了几天公知母知的贼船以外,一直坚持科学的思想理论的。

穿越后的王书辉在亲身的体验了封建农业社会的实际状况之后,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工业化的正义性了。

比如说,在教育问题上,他就感到,要是没有工业化,没有自己建立起来的初级的,现代社会乡镇企业水平的小工业基地。想要对三千多个五岁到十五岁的青少年进行普及教育,那完全是扯淡。

没有砖瓦厂,就没有小二层的教学楼和宿舍楼;没有钢铁厂和水泥厂,就没有生产水泥预制板需要的钢筋混凝土来盖教学楼和宿舍楼。没有化工部门,就没有夜间上课必须的煤气灯。没有造纸厂和印刷厂,就没有课本和作业本。没有机械加工厂,就没有蘸水笔。没有……,就没有……。

反正要是没有工业化,像这样快速的建好一所三千人的学校,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有人说,在古代社会里依靠手工工匠也能做到这些啊。这话倒是没错。可是,依靠手工工匠,能在三个月内完成这些工作么。一栋栋教学楼、宿舍楼,一片片操场,一车车的课本和文具。这些东西,都是王书辉在三个月的时间里,让复兴会的各个部门完成的。

在公元1621年年末这个时空里,王书辉没有办法进行横向比较。作为东方世界最强大的政权,明王朝的最高学府国子监也没有自己即将建立的复兴学校规模大。而在西方世界里,无论是正处于衰落阶段的西班牙帝国,还是其他正在兴起的海盗国家,也都没有三千人规模的学校存在。

王书辉正在筹备建设的这所学校,虽然在现代社会,也就是个县城中心小学的水平。但是,在这个时空里,她却实实在在的是个巨无霸。

王书辉虽然自认为自己是个有水分的工业党人,但是,他毕竟是个学社会科学出身,从事社会知识教育的文科僧。

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的同时,他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穷的。他是个工业党的拥趸,可在实践层面上,他更是个毛老人家的信徒。毕竟,中国的工业化基础,是毛老人家,用他自己的理论和意志完成的。

正是出于这样的立场,他才会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对教育事业这么上心。因为王书辉有一种非理性的感觉:自己在明朝末年,这第一批真正的学生,才是未来工业化中国建设的骨干。中国第一个科学家,中国第一个工程师,中国第一个设计师,等等等等的各方面,各领域的工业化新中国的第一个,都将会从自己的这批学生中脱颖而出。

王书辉对此很自豪。和唐太宗李世民的那种“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矣”的自豪不同。王书辉觉得自己正在迈出,实现建立工业化中国梦想的第一步。这当然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已。

正在少年军军营里睡觉的胡二狗和自己今后的校长王书辉想的事情完全不同。在梦里,他正在啃一个很大的猪蹄髈。

胡二狗就是胡家洼村胡大成的二儿子。胡二狗,胡二花,胡三狗和胡四狗,分别是胡大成的二儿子、二女儿、三儿子和四儿子。除了胡大成的大女儿胡大花超过了十五岁,没有被复兴会招来以外,胡大成的其他四个孩子,全都来了。

其中胡二狗年纪最长,今年十四岁。胡二花今年十三岁。胡三狗今年十岁。胡四狗年纪最小,今年才七岁。在支撑现代普及医疗的工业化,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前,流产和夭折一直困扰着普通人。

像湖大成这种底层劳动人民,在造人方面虽然没有什么专门的倾向。但是,差不多胡大成的老婆每年都要怀孕。可是,在封建农业社会的医疗条件下,胡大成的九个孩子,只有五个活了下来。

进入复兴会设立的少年军军营已经十几天了。胡二狗这半个月来,一直是在忐忑中度过了。作为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实际上,他在这个时空里已经算得上是个成年人了。

可是,除了第一次坐到复兴会派到各村接孩子的四轮大车上,胡二狗感到非常兴奋以外。胡二狗的心情一直不怎么好。

离开家之前,父亲和母亲千叮咛万嘱咐的要自己照顾好三弟和四弟(胡二花这个女孩子作为赔钱货,胡大成夫妻根本就不在乎),可是,一被拉到军营之后,自己就和三弟四弟分开了。半个月过去了,他连两个弟弟的面都没见着过。

在家的时候,胡二狗实际上,深恨自己的两个弟弟,可以享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很多时候可以不像自己一样,不用干很多的活儿。可是,真的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之后,胡二狗还是非常的惦记自己的两个弟弟的。

虽然还不知道孤独感是什么意思。但是,每天都面对着生面孔,每天都要和陌生人在一起生活,胡二狗心里空空的,感觉到一种无依无靠的不安感。而且,这半个月来的生活,对于胡二狗来说,冲击实在太多了。

刚开始坐四轮大车到了复兴城(复兴会给王府镇制定的正式名称)的时候,胡二狗就被“高大”的,样式奇怪的城墙吓了一跳。他活了十几年,从来不知道天底下人做的东西,居然可以高大(其实并不高,只有八米左右。本时空的明朝西安城墙就12米高)到这种程度。

等进了复兴军军营旁边,复兴会专门准备的少年军(王书辉给这批学生定的临时名称)营地的时候,胡二狗的心就吊起来了。用来围绕营地的铁丝网,在他这个农家少年看来,是非常狰狞的。(实际上,王书辉看到铁丝网营地围墙之后的感觉也不好,有种集中营的感觉)

铁丝网,再配上正在巡逻的士兵大哥牵着的狼(王书辉通过时空门引进了五百只狼狗和两百只专用种犬)。这些景象,给胡二狗和所有的孩子们,都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虽然成排成列的军用帆布帐篷看起来很壮观,但是,胡二狗却没有太多的精神去打量,去惊讶了。

后面的遭遇,就更然胡二狗感到惊悚了。剃光头的时候,胡二狗都绝望了。他以为招他们来的大老爷,是要让大家当和尚的。胡二狗实际上根本就不知道,本时空的大部分和尚们,都是有老婆有孩子的。他只是听长辈们说过,和尚不能吃肉不能娶妻,所以胡二狗被复兴军的战士剃成大光头之后,心里感到非常的绝望。

实际上,前来执行净化任务的复兴军卫生员们,却都觉得很轻松。因为和那些复兴会不停引进的流民比起来,这些小孩子听话多了。

要知道,给流民们进行净化的时候,旁边可都是配着拿了警棍的士兵的。刚来的流民往往很不听话。一说要剃头,很多人就会进行肢体抵抗。虽然所有的人最后都在被打老实了之后,乖乖的接受净化程序。但是,再怎么说,那也是很麻烦的事情。

剃头,洗澡,体检、吃药(打虫药和各种维生素、蛋白质和钙之类的补充剂),治病(主要是皮肤病和各种指甲畸形)、接种疫苗,等等等等一通折腾下来,在近百名医疗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和士兵的帮助下,也是用了三天时间,才把这些孩子处理完。

三千多个五岁到十五岁的小孩子们可不会对工作人员们的辛苦感到领情。很多十多岁的女孩子,可是哭闹的非常厉害的。这还是在专门给女孩子,安排了女性的卫生人员和女战士的情况下呢。

可是,实际上,就连胡二狗这个性格皮实的男孩子,也被带着口罩,穿着白大褂,戴着橡胶手套的卫生人员吓得够呛。

因为被迫的全身上下的都被摆弄了一遍,胡二狗接连做了好几天的噩梦。要不是好吃好喝,新衣服新鞋袜这些东西和待遇,紧随而来。胡二狗恐怕会像那十几个性格软弱的小孩子一样,发起烧,生起病来。

第403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6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2)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观1第154章 红旗漫卷出枝4第216章 程绍之死1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462章 必须进步必须改造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353章 炮击金州卫(6)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165章 松滋大开复兴会花(1)第112章 第一次反围剿5第396章 光复辽南11第26章 开始(2)第216章 程绍之死1第358章 建设新湖北(1)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249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3)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第74章 骨干的产生(2)第237章 张知府的崛起(4)第162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2)第42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2)第385章 东改编4第470章 万事有理黄锦康第297章 朱舜水访武昌(2)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43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3)第21章 起步(5)第271章 承天事变(5)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73章 骨干的产生(1)第356章 炮击金州卫(9)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141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3第188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4)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绝佳机会第272章 承天事变(6)第191章 武昌起义(1)第325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4)第476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4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179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5)第127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8第428章 即将改变历史的事件第59章 工业的獠牙(3)第264章 学员张兆欢(4)第200章 连锁反应1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18章 起步(2)第399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2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373章 在山东(8)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92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7)第145章 简单逻辑1第131章 工业化的浪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374章 在山东(9)第194章 武昌起义(4)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442章 相同的身体不同的人生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304章 终结者(1)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2)第165章 松滋大开复兴会花(1)第397章 光复辽南12第249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3)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12章 婚事(4)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绽放的幸运第87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2)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497章 老丈人朱术圳第356章 炮击金州卫(9)第35章 理念(3)第248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2)第254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2)第44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4)第241章 肖文龙的觉醒(1)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208章 保民军第一战1第372章 在山东(7)第494章 军事行动面具下的经济目的第414章 精明通透张老爹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321章 混乱与平静(2)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310章 终结者7第115章 第一次反围剿8第83章 奇葩的锦衣卫(1)
第403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6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2)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观1第154章 红旗漫卷出枝4第216章 程绍之死1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462章 必须进步必须改造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353章 炮击金州卫(6)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165章 松滋大开复兴会花(1)第112章 第一次反围剿5第396章 光复辽南11第26章 开始(2)第216章 程绍之死1第358章 建设新湖北(1)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249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3)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第74章 骨干的产生(2)第237章 张知府的崛起(4)第162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2)第42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2)第385章 东改编4第470章 万事有理黄锦康第297章 朱舜水访武昌(2)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43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3)第21章 起步(5)第271章 承天事变(5)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73章 骨干的产生(1)第356章 炮击金州卫(9)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141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3第188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4)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绝佳机会第272章 承天事变(6)第191章 武昌起义(1)第325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4)第476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4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179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5)第127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8第428章 即将改变历史的事件第59章 工业的獠牙(3)第264章 学员张兆欢(4)第200章 连锁反应1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18章 起步(2)第399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2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373章 在山东(8)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92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7)第145章 简单逻辑1第131章 工业化的浪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374章 在山东(9)第194章 武昌起义(4)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442章 相同的身体不同的人生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304章 终结者(1)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2)第165章 松滋大开复兴会花(1)第397章 光复辽南12第249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3)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12章 婚事(4)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绽放的幸运第87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2)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497章 老丈人朱术圳第356章 炮击金州卫(9)第35章 理念(3)第248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2)第254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2)第44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4)第241章 肖文龙的觉醒(1)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208章 保民军第一战1第372章 在山东(7)第494章 军事行动面具下的经济目的第414章 精明通透张老爹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321章 混乱与平静(2)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310章 终结者7第115章 第一次反围剿8第83章 奇葩的锦衣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