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相同的身体不同的人生

牛百岁家的婆娘给他生了三胞胎,这个消息被传遍牛家庄的时候,牛家庄里大部分和牛百岁同龄的年轻人都是很羡慕的。

当然,牛百岁本人也觉得自己是天大的福气。第一次做父亲的牛百岁以前听说过双胞胎,可是三胞胎,而且三胞胎全是小子的事情,还真的就是难得一见的事情。

和牛百岁不同,牛家庄里大部分上了年纪的老人对于牛百岁家一下子有了三个儿子的事情都不太乐观。家里只有不到二十亩地的牛百岁两口子一下子就添了三个人口,这可不是个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

万历中期被称为历史上的盛世不是没有一定缘由的。在万历前期高拱执政阶段,因为主持明王朝政局的高拱勇于对官僚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清理,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当时大明王朝的既得利益集团的气焰,使得在万历中前期阶段,明王朝的政治出现了相对比较难得的清明气象。

要知道,在生产力被禁锢,社会财富的总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既得利益集团的收敛,就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分配将会有一部分被释放到社会中下层。这就使得,相对于既得利益集团的气势比较嚣张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老百姓的日子会相对好过一些。

和天启崇祯时代几乎没有自耕农存在的社会环境不同,在万历中前期阶段,作为大明王朝税收主要来源的自耕农们的日子还都过得去。

牛百岁的三胞胎儿子更是幸运。他们没有夭折在封建农业社会里常见的严重营养不良,传染病,感染以及各种瘟疫当中,也没有受到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及各种人为制造的兵灾之类的恶性灾难的影响,居然就那么安安稳稳的成长了起来。

当然,牛百岁的三胞胎儿子,老大牛有财,老二牛有禄,老三牛有福,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明王朝已经开始进入到不容许自耕农存在的张居正改革后的时代了。在牛百岁和他的老婆死后,三个兄弟被迫卖掉了家里最后一点田地,开始分道扬镳,走上了各自的生活。

封建农业社会的一个特点是,在土地这个生产资料不能合理分配的情况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这种生产关系下,因为土地兼并导致的土地过度集中,会在全社会形成比较严重的劳动力相对过剩。

以陕西为例,在一个历史时期里中国人对陕西的印象是,八百里秦川三千万懒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是真的陕西人民不愿意劳动心甘情愿的当懒汉。而是因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了当地农业生产资料的匮乏,在整个社会缺乏消化这样巨大的劳动力的能力的情况下,上千万人口成为相对剩余的劳动力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在四川地区印证。自古以来就有“少不入蜀”的说法。古人认为四川地区的民风懒散消沉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事实是,即使有都江堰造就出来的天府之国,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情况下,几千万四川民众也产生了上千万的相对剩余劳动力,在没有大量工作岗位的情况下,整个社会体现出一种懒散的慢节奏状态就会成为一种必然。改革开放后上千万的四川民工充塞东南沿海地区就是一种证明。

在封建农业社会里,经过两百多年的繁衍,明王朝到了万历末年的总人口早就已经突破了一亿五千万接近两亿人的规模。在越演越烈的土地兼并的情况下,相对剩余的劳动力是充斥着大明王朝的各个角落的。

牛氏三兄弟出生和成长的阶段幸运的躲过了的无数灾难,到了他们长大成人以后,就开始铺天盖地的向他们袭来了。

牛有财、牛有禄和牛有福三人在离开家乡后都在商洛地区谋生。

但是落后的通讯手段,三个人虽然在一个地区生活却没有任何的联系。

牛有财先是拜了一个镇子上的木匠为师,给这个木匠当了五年的学徒。在木匠临死前,因为封建手工业者的德性,牛有财也没有从自己的师傅那里学会全套的木匠手艺,倒是接受了木匠的女儿,成了一个拖家带口的二把刀木匠。

和自己的老婆在商洛县城里谋生的牛有财正在艰难的用自己的二把刀木匠手艺维持生计的时候,一件极端倒霉的事情降临到了他的头上。在陕西起兵攻破山西,作战失败后又回到陕西的张献忠带兵攻破了商洛县城。

牛有财的老婆在动乱中被杀,牛有财本人则成了张献忠炮灰部队里的一员。

不过也得说牛有财的运气很不错。在张献忠丧心病狂的进攻湖广的过程中,张献忠的正规部队被复兴军的西北第一军团就地歼灭,张献忠本人仅以身免。倒是作为最底层的炮灰部队成员的牛有财在被复兴军接收后,成了复兴党治下的一个生产建设兵。

虽然接受了不少牛有财认为的折磨和痛苦,但是牛有财最终还是过上了他一直梦想的温饱生活。在接受了大量的训练和教育之后,牛有财成了复兴党北方铁路生产建设兵团的骨干士兵。

和牛有财这样的本分人不同,牛有禄是个闯进足心气大的人。不像自己的哥哥那么窝囊,他可是对强行买走他家最后的田地,把他们相依为命的三个兄弟拆散了的本村地主恨之入骨的。

在离开家乡后,牛有禄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直接跑到附近的上寨里当了一个小土匪。

凭借着先天的聪明和机敏,牛有禄先是发现自己所在的山寨,其实就是自己村子里的地主家支撑起来的势力。在发现这一点之后,牛有禄搞清了本寨的人员和物资情况,并且很有天分的查清了周边地区的地势,然后就带着这些材料偷偷地逃出山寨投靠了本山寨的对头。

花了三年的时间,牛有禄才在新山寨里从一个普通的小土匪混成了有一把交椅的低级首领。有了基础取得了山寨内大部分人信任的牛有禄在这个时候才把自己掌握的情报和盘托出,最终领着本山寨的势力成功了攻破了原本的山寨,宰了那个和他的仇家一直有勾结的山大王。

然而让牛有禄没有想到的是,占据了山寨的新匪首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土匪。他并没有在牛有禄的挑拨下带领兵马攻打那个和牛有禄有仇的地主劣绅,而是派出人手和那个地主土豪联络,愿意以原来的价格重新和那个地主劣绅建立起新的关系。

到了这个时候,牛有禄才最终发现,没有好土匪和坏土匪之分,任何的土匪都是地主土豪们天生的打手和走狗,任何土匪不依靠这些土豪劣绅都无法在没有充沛的后勤供给下在当地生存下去。原来土豪劣绅和土匪山贼之间,是有着天然的血缘联系的。

折腾了五六年的牛有禄终于决定,爹有娘又都不如自己有,爹亲娘亲都不如自己亲,想要报仇就不能依靠别人,只有自己成了气候有了绝对的力量,才能实现自己报仇的目标。

就这样,重新确定目标的牛有禄在这座只有一百多人三十多匹马的小山寨里,再次用了六年的时间成功的上演了一次《山大王是怎样炼成的》的人生励志剧。他最终靠着结交、拉拢和分化的办法,控制了山寨中的主要力量,干倒了老山大王,自己坐上了老大的宝座。

可是就在牛有禄准备报仇的时候,他所在的小山寨被一个更大的农民造反军势力兼并了。在这之后牛有禄在各路农民造反军中几经周折,保住了效命,最终成了闯王高迎祥麾下的一个低级军官。

走陕西,攻山西,破河南、入山东,无数次的战斗,无数次的流血,在经历了最彻底的磨练和折腾后,这个幸存下来的闯军低级军官,终于在高迎祥攻入北京之前得到了提拔,成了一个中级军官。

然而不幸的是,还没等牛有禄享受到中级军官应有的花天酒地的生活呢,他就在镇压京师暴乱的过程中不小心被躲在小巷子里的一个辽东兵,用三眼铳击中了胸口,无声无息的死在了一次改朝换代的大事件中。

和两个哥哥都不同,生存能力最差的牛有福离开家乡不久遭遇了一次抢劫。失去了身上所有钱财和物资的牛有福立即沦为了流民。

沦为流民还不算什么,看起来身体状态比较好的牛有福,成了专门针对流民的人口贩子的目标。他先是被骗后被卖到一个大地主家当农奴。农奴虽然很惨,但是真要说起来也比当流民要强一百倍,虽然吃不饱穿不暖还要被管事的打骂,但是毕竟一条命可以保下来。

可是还没等牛有福的“幸福”农奴生涯过满一年呢,这个大户人家就被当地的一伙农民造反势力攻破。侥幸藏在地窖里躲过一劫的牛有福在没有主家的情况下,再次沦为了流民。

第二次成为流民的牛有福有了充分的经验。他在流浪的过程中变得铁石心肠了。他能够安然的看着老弱病残手中最后一点食物被抢走而无动于衷,他能看着身边的妇女被强暴而视而不见,他能够充分利用手中的石块和木棒,打杀一切敢于和自己争夺草根树皮的同伴了。

牛有福真的有福,命运居然再一次眷顾了他。在一年多的流浪中勉强的保证了自己的身体素质的牛有福,被一个招纳家丁护院的地主看中。这一次,他成了一个家里有一丈高院墙的地主家的家丁。

有了丰富经历的牛有福已经掌握了在末世生存下去的诀窍。和那些本地出身的家丁不同,牛有福知道,再高的院墙也挡不住造反者的兵锋,再强壮的家丁也挡不住饥民组成的人浪。

他学会了偷j耍滑。他学会了在主家出现的场合里表现出一副努力认真的样子。他学会了在主家面前表现的忠心耿耿。然而,在私下里,他关注着这座大院子里每一个可以藏身的地方,他抓住一切机会在身边积存食物和物资。

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在又一次院墙被破,主家被灭的情况下,早就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看明白大事不好第一个躲藏起来了的牛有福,居然在高迎祥的大军下幸存了下来,并且躲过了成为炮灰的下场。

牛有福丝毫不知道,就在他在自己精心准备的土坑里一动不动的趴在那里的时候,他的亲哥哥曾经三次在他头上经过。

第二次逃过一劫的牛有福充分的认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只要是在乡下,无论多厉害多有势力的地主老财都无法抵御造反大军的进攻。

充分吸取了经验的牛有福,毅然决然的逃进了开封城。

没有积蓄,没有手艺,没有任何工作机会和谋生手段的牛有财,在开封城里生活的要多艰难有多艰难。他白天在垃圾堆里翻找食物,晚上在破庙里避风挡雨。接受着本地乞丐的排挤和欺压,不顾一切的想要找到一个安全生存环境的牛有福居然真的就在开封城里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

然而似乎老天专门跟他过不去似的,刚刚觉得拥有了安全感的牛有福,居然再一次遭遇了农民造反军的围城。而且这一次围城,一围就是两年的时间。

但是,遭遇围城,似乎对于已经彻底沦为乞丐的牛有福是个很好的机会。开封城内的大户人家不愿意把自己的家丁人手派到开封城的城墙上送死,所以满开封城的乞丐们有了新的活路。他们纷纷被这些大户人家用极为低廉的,只是每天可以吃饱饭的代价雇佣,代替这些大户人家的家丁和人手,走上开封城墙值守。

牛有福觉得自己很安全。虽然城外那一望无际的人群让他从心底里惊恐,但是看着十几丈厚几十丈高的巨大城墙,牛有福还是觉得这一次他不再需要躲藏了。

对于他来说,如果开封城这样的巨大城池都不能给自己一个安全和稳定的话,那这天底下就没有任何地方是安全的了。

两年的时间,让牛有福不断加强着自己的这个信念。然而两年之后,高迎祥从复兴党手中购得的滑膛大炮,用开花弹崩醒了牛有福的迷梦。

就在闯军攻进开封城前,奇迹般的没有受到一点伤的牛有福,绝望的跳下了那座几十丈高的开封城墙。

牛有财、牛有禄、牛有福,这三个名字里寄托着所有中国普通人梦想的三胞胎兄弟,有着完全相同的身体,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

然而,他们三人和无数明末中国人都一样的遭遇,马上就要被改写了。

就在1631年末北京城内的喧嚣和动荡就要平息的时候,就在高迎祥大步走进紫禁城的大门的时候。一支支整齐的队伍,正从湖北境内出发,快速的向着北中国的中心进发着。

真正的变化,就要在中国发生了。

第278章 魏忠贤的疑惑(4)第241章 肖文龙的觉醒(1)第331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6)第478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6第11章 婚事(3)第101章 王书辉下乡记5第188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4)第67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1)第443章 绝望的李岩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62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2)第2章 穿越(2)第183章 陈保生进城(3)第264章 学员张兆欢(4)第211章 保民军第一战4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89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4)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408章 黄台吉之死第395章 光复辽南10第88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3)第175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1)第402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5第14章 立足(2)第299章 朱舜水访武昌(4)第310章 终结者7第240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2)第154章 红旗漫卷出枝4第405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8第307章 终结者4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绝佳机会第312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1第346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7)第339章 制度这个事儿(4)第56章 马县丞的末日(8)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34章 理念(2)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370章 在山东(5)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2第304章 终结者(1)第139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1第304章 终结者(1)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277章 魏忠贤的疑惑(3)第241章 肖文龙的觉醒(1)第197章 武昌起义(7)第428章 即将改变历史的事件第394章 光复辽南9第102章 王书辉下乡记6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461章 搭板楼比紫禁城更美丽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166章 松滋大开复兴花(2)第424章 教导营出身第284章 新的开始(1)第311章 终结者8第302章 朱舜水访武昌(7)第481章 中倭新关系1第498章 范·德佩尔生病了第262章 学员张兆欢(2)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305章 终结者(2)第149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1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第384章 东改编3第453章 频繁出现的突发情况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381章 鲁东土地革命6第2章 穿越(2)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331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6)第468章 邮政局里的两个人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79章 大练兵(3)第218章 马祥麟的转变(1)第41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1)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251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5)第295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2)第437章 三种“非国民”第313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2第338章 制度这个事儿(3)第142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4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377章 鲁东土地革命(2)第376章 鲁东土地革命(1)第273章 承天事变(7)第385章 东改编4第37章 妖僧(1)第299章 朱舜水访武昌(4)第390章 光复辽南5第478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6第49章 马县丞的末日(1)第258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6)第309章 终结者6第387章 光复辽南2
第278章 魏忠贤的疑惑(4)第241章 肖文龙的觉醒(1)第331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6)第478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6第11章 婚事(3)第101章 王书辉下乡记5第188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4)第67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1)第443章 绝望的李岩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62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2)第2章 穿越(2)第183章 陈保生进城(3)第264章 学员张兆欢(4)第211章 保民军第一战4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89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4)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408章 黄台吉之死第395章 光复辽南10第88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3)第175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1)第402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5第14章 立足(2)第299章 朱舜水访武昌(4)第310章 终结者7第240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2)第154章 红旗漫卷出枝4第405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8第307章 终结者4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绝佳机会第312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1第346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7)第339章 制度这个事儿(4)第56章 马县丞的末日(8)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34章 理念(2)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370章 在山东(5)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2第304章 终结者(1)第139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1第304章 终结者(1)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277章 魏忠贤的疑惑(3)第241章 肖文龙的觉醒(1)第197章 武昌起义(7)第428章 即将改变历史的事件第394章 光复辽南9第102章 王书辉下乡记6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461章 搭板楼比紫禁城更美丽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166章 松滋大开复兴花(2)第424章 教导营出身第284章 新的开始(1)第311章 终结者8第302章 朱舜水访武昌(7)第481章 中倭新关系1第498章 范·德佩尔生病了第262章 学员张兆欢(2)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305章 终结者(2)第149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1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第384章 东改编3第453章 频繁出现的突发情况第47章 新奇的生活(1)第381章 鲁东土地革命6第2章 穿越(2)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331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6)第468章 邮政局里的两个人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79章 大练兵(3)第218章 马祥麟的转变(1)第41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1)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251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5)第295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2)第437章 三种“非国民”第313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2第338章 制度这个事儿(3)第142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4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377章 鲁东土地革命(2)第376章 鲁东土地革命(1)第273章 承天事变(7)第385章 东改编4第37章 妖僧(1)第299章 朱舜水访武昌(4)第390章 光复辽南5第478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6第49章 马县丞的末日(1)第258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6)第309章 终结者6第387章 光复辽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