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新的开始(1)

复兴党内部不少党员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大明朝的税多,复兴党的会多。”

复兴党的工作不好干,无论是普通的工人职员还是负责领导工作的党员干部,他们身上的工作都特别的繁重,特别的辛苦。

当然了,除了这种生理上的疲惫之外,因为农业社会的人对于工业社会的一切都会感到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也在加重着大家的疲惫感。

“我总向大家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大家也能把实事求是这个词说的很顺溜,应用的很灵活了。可是,实事求是这个精神到底是什么,它到底要求我们要怎么做,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1626年12月,复兴党二十九期党校、第二十一次全体党员学习培训会议在复兴会的钢铁基地大冶县举行。整个复兴党目前的总成员已经达到九千多人,加上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将要参加党校和党员学习培训会议的总人数,将近一万五千人。

为期一个月的党校和党员学习培训会议分成两部分进行。前半个月是一半儿的党员和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后半个月则是剩下的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这么安排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不耽误复兴会的正常运转。

到1626年11月,整个大明朝的湖广行省的长江以北地区,即现代的湖北省,以及湖南省的部分地区,都已经被复兴会基本的控制了起来。

虽然目前只有荆州和武昌两个地区彻底的实现了王书辉计划中的,“工业化农场和工业城市的二元社会结构”,但是除了荆州和武昌之外,其他湖北地区的各个府、州、县的地方卫所,全部都已经被复兴会所控制。

通过调派经过训练的从各地区吸纳而来的流民出身的生产建设兵,以及对原本的卫所军户进行的生产建设兵训练,在复兴会各农场改造和建设小组的努力下,使用了大量的资金、物资和设备,经过了多半年的努力,终于初步实现了卫所军田和军户的农场化改造。

从1626年11月份开始,复兴会在湖北省的各个府、州、县都派驻了规模不等的正规军事力量,并有一万到五万人不等的经过了初级军事训练的准军事力量生产建设兵,作为后备军事力量。

到了这一步,在湖北全省范围内建立复兴会的地方政权,把复兴会的党员干部派到各地领导各地的革命和建设工作已经迫在眉睫了。

王书辉对于目前复兴会这九千多个党员,心里面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信心。

过去只在一个小小的枝江县里,王书辉还能成天耳提面命,成天到晚的教育、监督、批评、改正的督促着他们。一想到把一大帮只有小学和初中文化,政治理论只是半瓶水的家伙们派到外面领导地方上的建设工作,王书辉自己都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可是,王书辉就是再不放心他的这些弟子们,他也只能选择相信复兴会的组织纪律真的能像那个时代的那个伟大的党的组织纪律一样,起到作用。

在他心里,他对这些即将走出他的羽翼,自己走上革命建设工作的实践道路上的学生们,并没有太高的要求。他心底里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太高的期望。只要他们能够认认真真实实在在的贯彻复兴党中央对他们的指示和要求,顺顺利利的把党中央交给他们的工作落实好,那就万事大吉了。

在王书辉看来,他没有奢求他的学生们每个人都既有伟大而崇高的革命信仰,而又有灵活和全面的工作能力。他知道天底下无论什么事情都不好做。每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诸多的困难。他也不奢求他的学生们都是当年那种才华横溢的天才人物。他只希望他们能够做到最基本的一点,那就是实事求是。

王书辉清楚的知道,无论是什么人,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只要这个人能够做到实事求是,一直保持一个事实就是的态度,那么他即使不能取得什么伟大的成就,最起码也不会遭遇太严重的失败。

王书辉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点也不害怕不恐惧自己的学生们会失败。失败是一种必然。没有失败的实践,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实践。

他所畏惧的只有一点,他害怕这些在他羽翼下学习和成长的学生们一旦走出自己的视野,就会走形。他们都是农业社会的社会底层出身的人,这样的人,在人性的影响下遭遇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的时候,很容易腐化和变质。

要知道,权力封建对中国政治的影响,可是一直持续到二十一世纪的。伟大领袖都没能彻底的粉碎中国的权力封建思想的存在。王书辉对此更没什么信心。

病毒能够使认得病,但消灭了得病的人,并不是说病毒就不存在了。更何况权力封建这种病毒似乎特别的有生命力。

王书辉能够通过工业化,通过土地改革,对承载权力封建主义思想的地主阶级和封建政府进行摧毁和消灭。可是这些东西也不过是权力封建主义这种思想的载体而已。

王书辉或许有能力从*上彻底的消灭中国所有的地主和封建统治阶级,他事实上也是准备这么做,正在这么做的。可是,消灭了所有承载权力封建思想的人,就真的能彻底的消灭权力封建思想么。

从某种程度上说,王书辉是个非常心狠的人。他是不准备对任何的封建主义的东西进行一丁点儿的妥协的。可是作为一个老师,王书辉又非常的珍惜他的这些明朝的土著学生。他真的不希望有那么一天,他不得不亲手消灭那些染上了封建主义病毒的学生们。

王书辉也知道,无论如何,复兴会在本时空的革命事业已经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了。即使他本身在生理上真的因为时空门的影响比较超常,但是他也不会分身术,他也不能把复兴会所有的事情都自己一个人干完。

无论他信任不信任自己的这些学生,他都得依靠复兴会全体党员来实现复兴会的政治理念和政治纲领。

作为老师,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他只能像一切老师一样,一次又一次的向学生们重复他已经讲过无数次的课,论述过无数次的道理。时空之门1619

———————————————————————————————

第488章 谁该为涨工资负责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262章 学员张兆欢(2)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402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5第367章 在山东(2)第104章 王书辉下乡记8第299章 朱舜水访武昌(4)第337章 制度这个事儿(2)第20章 起步(4)第245章 肖文龙的觉醒5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127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8第326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1)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121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2第81章 外国传教士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184章 陈保生进城(4)第343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4)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454章 从席日勾力格到黄立格第466章 五级钳工李有福第180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6)第277章 魏忠贤的疑惑(3)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386章 光复辽南1第339章 制度这个事儿(4)第186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2)第193章 武昌起义(3)第471章 南方局势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309章 终结者6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第13章 立足(1)第489章 进入倒计时的南明第155章 红旗漫卷出枝5第255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3)第389章 光复辽南4第411章 推销员曾德昭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396章 光复辽南11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482章 中倭新关系2第246章 肖文龙的觉醒6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39章 妖僧(3)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第427章 这次的整风不一样第474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2第118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1第4章 穿越(4)第149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1第34章 理念(2)第262章 学员张兆欢(2)第419章 爱钱的人才有动力第258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6)第218章 马祥麟的转变(1)第56章 马县丞的末日(8)第470章 万事有理黄锦康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65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1)第382章 东改编1第255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3)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418章 简单粗暴和物质刺激第437章 三种“非国民”第145章 简单逻辑1第297章 朱舜水访武昌(2)第104章 王书辉下乡记8第136章 教学相长1第385章 东改编4第19章 起步(3)第124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5第447章 一个是俘虏另一个也是俘虏第470章 万事有理黄锦康第49章 马县丞的末日(1)第320章 混乱与平静(1)第489章 进入倒计时的南明第134章 入学风波3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122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3第118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1第207章 连锁反应8第325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4)第65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1)第32章 日常(4)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第135章 入学风波4第409章 无奈的朱由检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12章 婚事(4)第124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5第397章 光复辽南12
第488章 谁该为涨工资负责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262章 学员张兆欢(2)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402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5第367章 在山东(2)第104章 王书辉下乡记8第299章 朱舜水访武昌(4)第337章 制度这个事儿(2)第20章 起步(4)第245章 肖文龙的觉醒5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127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8第326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1)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121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2第81章 外国传教士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184章 陈保生进城(4)第343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4)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454章 从席日勾力格到黄立格第466章 五级钳工李有福第180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6)第277章 魏忠贤的疑惑(3)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386章 光复辽南1第339章 制度这个事儿(4)第186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2)第193章 武昌起义(3)第471章 南方局势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309章 终结者6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第13章 立足(1)第489章 进入倒计时的南明第155章 红旗漫卷出枝5第255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3)第389章 光复辽南4第411章 推销员曾德昭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396章 光复辽南11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482章 中倭新关系2第246章 肖文龙的觉醒6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39章 妖僧(3)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第427章 这次的整风不一样第474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2第118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1第4章 穿越(4)第149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1第34章 理念(2)第262章 学员张兆欢(2)第419章 爱钱的人才有动力第258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6)第218章 马祥麟的转变(1)第56章 马县丞的末日(8)第470章 万事有理黄锦康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65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1)第382章 东改编1第255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3)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418章 简单粗暴和物质刺激第437章 三种“非国民”第145章 简单逻辑1第297章 朱舜水访武昌(2)第104章 王书辉下乡记8第136章 教学相长1第385章 东改编4第19章 起步(3)第124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5第447章 一个是俘虏另一个也是俘虏第470章 万事有理黄锦康第49章 马县丞的末日(1)第320章 混乱与平静(1)第489章 进入倒计时的南明第134章 入学风波3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122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3第118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1第207章 连锁反应8第325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4)第65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1)第32章 日常(4)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第135章 入学风波4第409章 无奈的朱由检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12章 婚事(4)第124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5第397章 光复辽南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