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承天事变(8)

在后世社会里,因为意识形态宣传工具被既得利益集团、特权阶层及其代言人把持,所以从总体上说,后世人对于农民起义的评价不高。

撇开被既得利益集团把持的大众传媒所洗脑的糊涂蛋来说,就是普通老百姓对于古代的那些农民起义也有些不理解。

工业社会的人,是很难理解农业社会的人的想法的。而处于因为经济高速发展缓解了阶级矛盾的现代社会的人,也很难想象阶级矛盾极端激烈的古代社会的人的生存状况是什么样的。

就是王书辉领导复兴会建立的新中国成立70多年之后,全面进入工业社会阶段的新中国人,特别是生长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新中国人,也很难理解新中国建立之前,明朝末年那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

不少就是来自于农场的,熟悉农业生产,出身农业工人家庭的年轻人也对明末农民起义的四处爆发感到不解。对于他们来说,他们认知的农业都是通过工业化手段进行的农业生产。他们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稳定、健全、安全、富庶的新社会里,他们所知道的农民和明朝末年的农民完全是两回事儿。

对于那些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来说,一呼百应揭竿而起这种事情他们真的难以理解。

其实,就是对于王书辉本人来说,他自己虽然在明末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并因为来自后世的丰富科学社会理论对阶级社会的阶级矛盾有着理性的认识。可是王书辉对于那种无组织无纲领无准备的明末农民起义的理解也不是很深刻很明确。

当然了,王书辉的这种状况其实和他所处的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他在理论上对于阶级矛盾的认识非常科学和客观,可是因为他成长的环境和他本人的实践经验,他在对于科学革命的实践观念上还是重建设而轻斗争的。

对于王书辉来说,毛老人家的那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王书辉在革命实践上更注重后半句。至于破坏一个旧世界的事情,王书辉不仅不擅长而且他觉得明王朝这个政权本身就在承担这方面的工作了。

至少王书辉本人看到复兴会驻荆门工作组党组书记陈立的报告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去了解承天事变发生的原因和细节,而是考虑怎样处理承天事变之后的事情的问题。

对于承天事变的爆发,复兴会派驻荆门州的工作组负责人,工作组的党组书记陈立本人也不是亲历者。

事变爆发之后,还是本来就生活在承天卫里的一个在农场建设工地上打短工的军户,把事情报告给了一个复兴会对农场职工进行生产建设兵培训的军事干部的。

出于对于这种兵变性质事件的敏感性,这个军事干部立即就详细的询问了事变的经过并将事情的详细情况报告给了工作组。

用现代人的眼观来看这次承天事变的话,肯定会有些无厘头的感觉。总体上说,整个事情就是因为承天卫的直接领导者,承天府镇守太监穆楠对卫所下达了禁止军户前往庄园打工的命令之后,承天卫下属的各个卫所的军官们执行了这样一个命令之后爆发的。

其中宋三子所属的荆门千户所下的一个百户所里,因为该百户对于这个命令的执行比较粗暴,他带着几个自己的狗腿子拦截准备前往庄园打工的军户,从而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在激烈的冲突中,宋三子和叶小满在混乱之下打死了不小心卷入冲突的卫所百户。百户的死亡激起了卫所军户的不安情绪,在百户所里比较有威信的叶小满的号召下,该百户的军户们揭竿而起,灭了百户的满门分光了百户家的粮食和钱。

宋三子(被动)和叶小满(主动)发起的这场起义,如果没有什么人响应的话,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兵变。承天卫方面,只要穆楠派出自己的几百个还能拿得出手的家丁之后,这场小小的兵变,就会像明朝末年无数大大小小的兵变一样,悄无声息的就被镇压了。

可是,一方面承天卫上下的军户们在贪婪无比的穆楠的压迫下长期处于一种严重不满的状况中。另一方面,穆楠又非常愚蠢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军户们自己要掐灭他们刚刚燃起的一丁点儿的“美好”(对于在复兴会农场建设工地打工的军户来说,复兴会方面提供的待遇就是美好的生活)生活的希望。

时时刻刻的处于生存边缘的承天卫军户们突然经历了从希望到绝望的过程,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他们产生了非常激烈的情绪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率先揭竿而起的宋三子和叶小满的举动,像在汽油上点燃了一根火柴一样,一下子使得整个承天卫军户们的不满爆发了出来。

得知了宋三子和叶小满的事情的消息之后,从荆门千户所的各个百户开始,不管有没有军户在农场工地上打工的,承天卫下属的所有卫所都爆发了武装兵变。原本造反的军户只是极少数,而到了这个时候,造反兵变的军户成了大多数。

虽然一直宅在位于承天府内的兴都留守司里的承天镇守太监穆楠,在几百个家丁的保护以及承天府知府组织当地士绅的家丁防守的承天府城内尚且还没有受到直接的冲击。可是,当军户们杀光了自己所在的卫所的军官之后,他们出于一种本能,认定了自己的敌人就是缩在府城里的镇守太监穆楠。

所以,在分到了一点儿微不足道的粮食银子之后,他们都聚集到了承天府城城外。

一万多(包括卫所的正兵以及两百年来卫所军户大量繁衍出来的军余)进行了初步武装(各个卫所中的武器库不是空的就是只有些生锈腐败了的破烂玩意)的武装力量围住了府城。对于承天府知府来说,这就是不得了的造反作乱的事件了。

这个知府不知道自己是湖北地区仅存的一个大明朝的高级文官,所以他按照惯例,立即派遣亲信“勇士”,带着报急文书前往武昌府,向湖广巡抚衙门求救。

这位知府肯定想不到的是,还没等他的亲信“勇士”逃出府城呢,就在离承天府不到三百里地的枝江县,两个营一千多名全副武装的复兴军战士,正在向承天府开来的路上。

只是,这支有枪有炮完全近代化了的武装部队,是前往承天府镇压起义的还是镇压反动派的,对于这个问题,那就不得而知了。

第154章 红旗漫卷出枝4第451章 辽东惊变第260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8)第496章 长子王青柏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147章 简单逻辑3第89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4)第280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2)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111章 第一次反围剿4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471章 南方局势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104章 王书辉下乡记8第81章 外国传教士第467章 周会计的家事第14章 立足(2)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305章 终结者(2)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354章 炮击金州卫(7)第112章 第一次反围剿5第178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4)第15章 立足(3)第408章 黄台吉之死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358章 建设新湖北(1)第402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5第367章 在山东(2)第130章 工业化的浪第357章 炮击金州卫(10)第36章 理念(4)第377章 鲁东土地革命(2)第460章 国家级吉祥物的郁闷第91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6)第7章 准备(3)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第17章 起步(1)第13章 立足(1)第183章 陈保生进城(3)第216章 程绍之死1第31章 日常(3)第331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6)第466章 五级钳工李有福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31章 日常(3)第337章 制度这个事儿(2)第11章 婚事(3)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103章 王书辉下乡记7第418章 简单粗暴和物质刺激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73章 骨干的产生(1)第417章 两个案件和一个态度第402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5第23章 起步(7)第162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2)第75章 大丰收(1)第27章 开始(3)第313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2第77章 大练兵(1)第271章 承天事变(5)第383章 东改编2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38章 妖僧(2)第447章 一个是俘虏另一个也是俘虏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11章 婚事(3)第128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1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221章 马祥麟的转变(4)第303章 朱舜水访武昌(8)第306章 终结者3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258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6)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观1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93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8)第128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1第128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1第30章 日常(2)第486章 小朋友不听话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471章 南方局势第327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2)第437章 三种“非国民”第305章 终结者(2)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311章 终结者8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392章 光复辽南7第40章 妖僧(4)第207章 连锁反应8
第154章 红旗漫卷出枝4第451章 辽东惊变第260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8)第496章 长子王青柏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147章 简单逻辑3第89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4)第280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2)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111章 第一次反围剿4第226章 四省攻鄂(3)第471章 南方局势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104章 王书辉下乡记8第81章 外国传教士第467章 周会计的家事第14章 立足(2)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305章 终结者(2)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354章 炮击金州卫(7)第112章 第一次反围剿5第178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4)第15章 立足(3)第408章 黄台吉之死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358章 建设新湖北(1)第402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5第367章 在山东(2)第130章 工业化的浪第357章 炮击金州卫(10)第36章 理念(4)第377章 鲁东土地革命(2)第460章 国家级吉祥物的郁闷第91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6)第7章 准备(3)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第17章 起步(1)第13章 立足(1)第183章 陈保生进城(3)第216章 程绍之死1第31章 日常(3)第331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6)第466章 五级钳工李有福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31章 日常(3)第337章 制度这个事儿(2)第11章 婚事(3)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103章 王书辉下乡记7第418章 简单粗暴和物质刺激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73章 骨干的产生(1)第417章 两个案件和一个态度第402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5第23章 起步(7)第162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2)第75章 大丰收(1)第27章 开始(3)第313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2第77章 大练兵(1)第271章 承天事变(5)第383章 东改编2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38章 妖僧(2)第447章 一个是俘虏另一个也是俘虏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11章 婚事(3)第128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1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221章 马祥麟的转变(4)第303章 朱舜水访武昌(8)第306章 终结者3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258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6)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观1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93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8)第128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1第128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1第30章 日常(2)第486章 小朋友不听话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471章 南方局势第327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2)第437章 三种“非国民”第305章 终结者(2)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311章 终结者8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392章 光复辽南7第40章 妖僧(4)第207章 连锁反应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