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大练兵(1)

王书辉认为,军民鱼水情是个很重要的意识。他在对自己的手下们的教育中,经常性的把善待普通百姓,就是善待自己的父母兄弟的观点,灌输给他们。

可是,王书辉也深深的知道。再怎么讲究军民一家亲,军民鱼水情,部队最为一个武装力量,也必须保证它的独立性和封闭性。所以,无论是在枝江县总部,还是在各个基地村,无论是作为正规军的复兴保安团,还是作为补充力量的民兵,都是独立和封闭的进行训练和生活的。

所以,作为民兵的一员,牛大胆已经有好几天没有见到自己的父亲了。他自然也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去参加夜校的事情。听到一直言辞拙笨的父亲突然能够说出这种有哲理味道的话,牛大胆是觉得很惊讶的。不过,惊讶过后,牛大胆又觉得很高兴。

要知道,受过教育的人和没受过教育的人之间交流的根本障碍在于,没受过教育的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从感性出发的,他们是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得出结论。而受过教育的人,则是通过前人总结出的,经受过广泛实践考验的,规律性的知识来认识世界的。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从理性出发的。

受过教育的牛大胆越来越觉得,没读过书的人非常不可理喻。虽然他不知道老子对于人对世界规律的看法(“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但是,受了教育的牛大胆也越来越感觉到,想要和没受过教育的人交流,是件很艰难的事情。

牛大胆觉得,和没受过教育的人讨论一般的道理是可以的。比如人渴了就要喝水,这种没受过教育的人根据生活经验就能得到的道理,他们还是能够认同的。但是,如果你和他们讲像只有把开水烧开了喝才能避免疾病的道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道理的时候,他们就会在脸上露出一种“你懂的”的表情,然后,揶揄自己和工作组的先生们呆的时间久了,也染上了贵人的贵气。

最近,民兵队正在全村开展防疫卫生宣传活动。本来牛大胆觉得,清理垃圾,盖公共茅坑的事情就已经很辛苦了。可是,等到他们在工作组的先生们的带领下,开始和村民们宣传防疫知识的时候。他才发现,让大家认识到细菌这个概念,是个多艰难的事情了。而且,即使工作组的先生们搬出照妖宝镜(显微镜),向大家展示出细菌这个妖魔的时候。很多人即使知道了,也认同了这个道理,但他们还是仍旧习以为常的灌着凉水。

直到,工作组的先生们愤怒的宣布,喝生水的人家的土地会被收回,这种惩罚性的规定之后,灌凉水这种事情才稍稍得到遏制。

今天,牛大胆听到自己的老爹像换了个人似的,没有上来打自己,或者不顾自己是父亲的情况骂自己是个小狗崽子(从遗传学角度对父母不利),反而是振振有词的和自己讲起了道理来了。这种情况,让惊讶情绪退去的牛大胆非常高兴。

牛大胆为什么觉得高兴呢。就像一切刚刚开始学习知识,开始理性的认识世界的小孩子们一样。刚受过教育的人,都会喜欢应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向家人炫耀。但是,古代社会里的父子关系是相当紧张的。儒家讲究的是“君子抱孙不抱子”(出自《礼记·曲礼》),而儒家思想作为古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当然也影响到了所有的中国人。这就让古代中国的大部分父亲们,对待子女的时候使用的大多数是训斥喝骂的态度。(具体事例可参考《红楼梦》里贾政对待贾宝玉)

所以,像牛大胆这样,在民兵队里学到了大量知识之后,因为一起学习的人都知道一样的道理没法互相炫耀,而自己的父亲又从来不会和自己讲道理。这种情况,就让他没办法秀一秀自己学到的知识了。

现在,自己的父亲试图通过讲道理让自己屈服,这就给了牛大胆一个,既能展示自己的知识,又能名正言顺的反击自己的父亲的机会。

牛大胆的眼睛变得明亮有神起来,他的肾上腺激素大量的分泌,这让他的脸看起来微微的发红。

看到自己的儿子脸红了,牛老憨还觉得自己去上夜课真是去对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听着又有力又新鲜的话,还真是对的。至少自己学到的知识,在用来管教儿子上,在用来彰显最为老子的权威上,确实是很有力量的。

可是,王书辉这个半孤儿,不仅仅在意识形态上反对封建伦理思想。他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也对自己的学生和员工们宣传工业化社会的概念和意识。那种愚忠愚孝的观点,是他用来给大家上课的各种教材上经常批判的内容。自然而然的,牛大胆也受到了这样的教育。

牛大胆看着脸上现出得意表情的父亲,带着一种农奴翻身的解放的欣快感,对自己的父亲说道,“爹说的是。我上了课,读了书,爹说的道理,自然我也是懂得。可是孔老夫子可是在《孔子家语》说过的,对于自己的父母,要‘小杖受,大杖走’。”

牛大胆咽了咽吐沫继续说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上古时代的贤人,圣明的帝王舜,曾经遭受自己偏心眼儿的父亲,恶毒的后娘,和黑心的同父异母弟弟共同残害。而舜帝没有选择反抗自己的家人,反而采取了在不违背父亲意志的情况下,进行自保的办法。”

牛大胆看着有些发愣的父亲,继续说道,“不仅孔夫子这么说,通晓了天地万物之规律的大圣人荀子(王书辉为宣扬唯物主义思想对荀子的宣传口径),在《子道》也说过:‘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

牛大胆看着已经有些陷入呆滞状态中的父亲继续说道,“荀圣这话的意思是什么呢。他老人家的意思是说,当儿子的要进孝心,做孝子,也要遵循社会规律的要求和礼法的约束。愚忠愚孝,也就是说,不论父母说什么都听,做什么都顺从的做法,是错误的。所以说,荀圣告诉我们,做孝子,听父母的话,也要做到,有些话要听,有些话则不能听。”

牛大胆发现父亲牛老憨涨红了脸,好像生气了,就赶快说道,“荀圣说,有三种情况不应该听从父母的意思。凡是会危害到父母的安全的;凡是会让父母受到羞辱的;凡是会让父母被别人视为没有修养的禽兽的。这三种父母的命令,做子女的不去听从,就是一种忠诚,道义和恭敬的做法。”

牛老憨不等牛大胆把所有的话都说完,就抡起手臂,朝牛大胆打去。经过充分训练的牛大胆果然身手灵活。他轻松的避开父亲的胳膊,边跑边说道,“小杖受,大杖走。小杖受,大杖走”。

牛老憨则是暴怒的骂道,“你这个小狗崽子(这种骂法真的从遗传学说对父母不利),居然敢说我是脏心烂肺,娶二老婆的偏心人。还说我被别人看成是畜生。真真气死我了,看我今天不打死你。”

牛大胆一溜烟的朝着民兵队驻地跑去。他真心对自己父亲的理解力感到遗憾。明明自己是在讲历史典故,这个不读书的老头子,却硬说自己是在指桑骂槐。真是白瞎了自己的一番演讲了。

——分割——

王府镇最近的变化真的不小。

因为人力资源的补充,王书辉的那些,原本只是处于半运转状态下的工厂和车间,开始逐渐的全面运转起来。

砖厂和水泥厂因为这段时间来工人们的磨合和锻炼,成品率得到很大的提升。小高炉的炼铁质量和产量在矿工们的加入后,也得到了有效的保证。目前,每天两千斤生铁的产量,在司马峰源源不断的铁矿石的供应下,以及工人们对于生产流程和操作程序的逐渐熟练,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这些变化,让王书辉由衷的高兴。他每天除了在朱微妏这个“小秘书”的帮助下处理日常的事务之外,就把主要的时间投入到工业生产和军事训练以及文化教育上去了。

一些他一直想要进行的计划,也开始逐渐的开展。

比如说,完全由水泥和红砖建成的王府镇的棱堡式围墙,修建的进度越来越快。再比如说,白口铁农具的产量开始加大,准备为三十多个基地村的非民兵家庭提供的农具,被储备充足。再比如说,军事学校的建设工作,开始走上了轨道。

因为长期参加,使用水泥和红砖作为建筑材料的建设工作,参加基建工作的工业委员会的工人们,和军事委员会下属的士兵们,对于建筑工作越来越熟练。两栋两层的砖混结构的,实验性质的小楼,被很快的建成。

虽然这种新中国五六十年代样式的,楼梯和走廊都设置在楼外的简易楼房,并不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住惯了轩敞开阔的大房子(当然也是破房子)的朱微妏小秘书,还嫌弃的管这种丑陋的楼房叫鸽子笼。

不过,王书辉却觉得,这是一种工业化的进步。虽然在建筑的过程中,不过是采用了预制板的技术。但是王书辉觉得,标准化的就是美的,有效率的就是好的。

这可能是一切工业党人的共同审美。

第26章 开始(2)第25章 开始(1)第37章 妖僧(1)第366章 在山东(1)第374章 在山东(9)第207章 连锁反应8第303章 朱舜水访武昌(8)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24章 起步(8)第394章 光复辽南9第355章 炮击金州卫(8)第100章 王书辉下乡记4第491章 觐见大皇帝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94章 炼钢和锅驼机第179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5)第63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3)第43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3)第282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2)第310章 终结者7第394章 光复辽南9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83章 奇葩的锦衣卫(1)第252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6)第14章 立足(2)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32章 日常(4)第313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2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30章 日常(2)第42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2)第76章 大丰收(2)第356章 炮击金州卫(9)第282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2)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58章 工业的獠牙(2)第51章 马县丞的末日(3)第155章 红旗漫卷出枝5第446章 “疯狂”的张永涛第301章 朱舜水访武昌(6)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38章 妖僧(2)第361章 建设新湖北(4)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328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3)第133章 入学风波2第270章 承天事变(4)第347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8)第315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4第2章 穿越(2)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67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1)第44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4)第260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8)第17章 起步(1)第174章 审判(2)第470章 万事有理黄锦康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91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6)第408章 黄台吉之死第198章 武昌起义(8)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247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1)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376章 鲁东土地革命(1)第111章 第一次反围剿4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19章 起步(3)第128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1第203章 连锁反应4第131章 工业化的浪第329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4)第469章 后悔的陈新民第297章 朱舜水访武昌(2)第204章 连锁反应5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59章 工业的獠牙(3)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163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3)第405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8第369章 在山东(4)第398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第315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4第356章 炮击金州卫(9)第5章 准备(1)第353章 炮击金州卫(6)第169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1)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20章 起步(4)第192章 武昌起义(2)
第26章 开始(2)第25章 开始(1)第37章 妖僧(1)第366章 在山东(1)第374章 在山东(9)第207章 连锁反应8第303章 朱舜水访武昌(8)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24章 起步(8)第394章 光复辽南9第355章 炮击金州卫(8)第100章 王书辉下乡记4第491章 觐见大皇帝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94章 炼钢和锅驼机第179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5)第63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3)第43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3)第282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2)第310章 终结者7第394章 光复辽南9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83章 奇葩的锦衣卫(1)第252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6)第14章 立足(2)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32章 日常(4)第313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2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30章 日常(2)第42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2)第76章 大丰收(2)第356章 炮击金州卫(9)第282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2)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58章 工业的獠牙(2)第51章 马县丞的末日(3)第155章 红旗漫卷出枝5第446章 “疯狂”的张永涛第301章 朱舜水访武昌(6)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38章 妖僧(2)第361章 建设新湖北(4)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328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3)第133章 入学风波2第270章 承天事变(4)第347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8)第315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4第2章 穿越(2)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67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1)第44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4)第260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8)第17章 起步(1)第174章 审判(2)第470章 万事有理黄锦康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91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6)第408章 黄台吉之死第198章 武昌起义(8)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247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1)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376章 鲁东土地革命(1)第111章 第一次反围剿4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19章 起步(3)第128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1第203章 连锁反应4第131章 工业化的浪第329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4)第469章 后悔的陈新民第297章 朱舜水访武昌(2)第204章 连锁反应5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59章 工业的獠牙(3)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163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3)第405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8第369章 在山东(4)第398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第315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4第356章 炮击金州卫(9)第5章 准备(1)第353章 炮击金州卫(6)第169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1)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20章 起步(4)第192章 武昌起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