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四省攻鄂(9)

王书辉在复兴会内部一心一意的想要树立起一个明确的阶级意识。但是现实是,整个复兴会的党员们在王书辉的教育下虽然对于阶级问题有着明确的认识,但是主导他们思想的却是利益意识。

这件事情其实也怨不得复兴会的党员们。毕竟,王书辉虽然大会小会大课小课的讲到阶级革命,可是五年来复兴会在王书辉领导下干的主要工作仍旧是建设工作。

对于复兴会的全体党员来说,闹革命他们其实不太熟悉。倒是建工厂和卖产品这些事情,他们不仅做的得心应手而且兴致昂扬。

作为一个有着科学革命信仰的人,王书辉精通革命的理论,熟知革命的道理。可是说到底,生活在太平年月里的王书辉缺乏那种革命的激情。

更主要的是,革命这件事情需要的是流血牺牲。可是,在现代中国长大的王书辉对于那些能够为革命而牺牲的为伟人们只是听说过完全没见过。毕竟,在现代中国那个环境里,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已经为所有的中国人提供了一个不需要牺牲的生活了。

所以,从王书辉的内心深处说,他下意识的还是在用一种收买的手段在凝聚和领导着复兴会以及复兴会治下的百姓。毕竟,在先进的生产力的帮助下,王书辉确确实实的可以为所有凝聚在复兴会治下的人民提供至少比大明朝这个时空要好的多的生活。

王书辉的这种下意识的举动,使得复兴会上下自然而然的洋溢着浓浓的利益意识。

比如说,复兴会常委会对于朱燮元即将领导五省联军镇压武昌起义这件事情,第一反应居然是考虑这件事情会不会影响复兴会在襄阳和武昌方面的经济利益。

复兴会常委会主任孟离在会议上说道:“我觉得看待这个问题,首先要把一个概念搞清楚了。那就是我们复兴会和大明朝之间的矛盾问题。”

“我们复兴会作为先进的,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工业化政党,我们和大明王朝这个落后的,代表着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农业朝廷之间的矛盾,必然是长期的,你死我活的一种状态。这一点师尊已经强调过很多次了。对于这一点,大家不会有什么疑问吧。”

孟离作为主持复兴会常委会日常工作的主任,在意识形态的把握上一直是非常到位的。要不然王书辉也不会让他在名义上复兴会权力最大的复兴会常委会主任的位置上一直呆着。

从复兴会机构全面改革到现在,已经过去五年多的时间了。孟离一直把复兴会常委会的工作主持的非常好。

王书辉对整个复兴会的态度一直是一种放养的心态。对于他来说,如果复兴会上下的每一件事情他都要过问的话,复兴会的这些干部们,什么时候才能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呢。一般情况下,复兴会的行政工作,全部都是由陈封领导的政务厅负责。复兴会的党务和人事工作全都由复兴会常委会负责。复兴会的军事工作,全部由复兴会的军委会负责。

三个部门的日常工作王书辉是不会干涉的。只有在三个部门在决策中出现明显的失误的时候,王书辉才会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干预。

王书辉的主要工作,就是牢牢的把握着复兴会的意识形态。他的大部分精力都主要集中在复兴会党员教育工作中了。复兴会的党政军三个方面的教育工作,都是由王书辉承担的。而且王书辉还要领导复兴会的常规教育系统的工作。

所以,只要复兴会内部不出现严重的问题,王书辉是不会干预复兴会的工作的。

从复兴会三大机构几年来的表现上来看,复兴会的会员们虽然仍旧比较青涩,但是经过了五年时间的段炼,他们已经能够承担起复兴会这个近现代化的工业政党的日常工作了。当然,一旦出现新的情况,复兴会的三大机构还必须在王书辉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比如说针对朱燮元对武昌府的镇压的这个新情况。常委会在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向王书辉进行了汇报。在王书辉的指示下,复兴会常委会召开了讨论会议。

在理论上,常委会、军委会和政务厅是三个平级单位。可是因为军委会副总政委(总政委是王书辉)张宝树和政务厅厅长陈封同样担任了常委会的主任,而且政务厅厅长和军委会副总政委都是由常委会任命的,这就使得复兴会常委会成了复兴会的最高权力机构。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在复兴会里复兴会常委会的专职主任,主持复兴会常委会日常工作的孟离就是复兴会权力最大的人。因为一方面复兴会常委会是通过复兴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另一方面复兴会的最高职务也不是复兴会常委会主任,而是复兴会主席。而复兴会的主席,正是创建了复兴会的王书辉。

当然了,在复兴会的会员们眼中,复兴会的三大核心机构里,还是常委会的权力最大。毕竟常委会手中有复兴会上下所有干部的任免权力。即使是整肃委员会抓捕的那些有风纪问题的干部,也都是在常委会免除了他们的职务之后,才会被移交审判机构。

所以,因为这样的原因,主持常委会日常工作的孟离,他在党内的威望要比政务厅厅长陈封和军委会副总政委张宝树要高一些。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讲,孟离也有着自己的压力。在常委会的工作中,孟离一直小心翼翼。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言行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自己的老师王书辉。所以,他必须时时刻刻的保持着自己对王书辉的思想的正确理解。

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复兴会的高级干部会觉得孟离说话发飘发虚的原因。

陈封领导的政务厅全面负责复兴会上下一切的行政工作。因为他的工作性质使得他的言行中更加的贴近实际。

在孟离宣布会议开始并发表了自己看法后,陈封直接说道:“保民军现在已经可以说得上是我们复兴会下属的一个单位了。就武昌府目前的情况来看,武昌府上下都已经纳入到了我们自己的体系中了。”

“派遣小组已经全面的掌握了武昌府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工作。我觉得不管怎么说,朱燮元针对武昌府的举动都是在直接的针对我们复兴会。对于这种情况,除了军事行动以外,还有什么其他解决办法么?”

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第452章 先死容易后死难第245章 肖文龙的觉醒5第411章 推销员曾德昭第303章 朱舜水访武昌(8)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136章 教学相长1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310章 终结者7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175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1)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历程第243章 肖文龙的觉醒(3)第255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3)第120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1第287章 新的开始(4)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77章 大练兵(1)第137章 教学相长2第190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6第135章 入学风波4第172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4)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384章 东改编3第99章 王书辉下乡记3第179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5)第356章 炮击金州卫(9)第446章 “疯狂”的张永涛第38章 妖僧(2)第133章 入学风波2第326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1)第32章 日常(4)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25章 开始(1)第422章 机械和教条第491章 觐见大皇帝第316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5第310章 终结者7第455章 南京是个大包袱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453章 频繁出现的突发情况第372章 在山东(7)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第352章 炮击金州卫(5)第383章 东改编2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80章 大练兵(4)第497章 老丈人朱术圳第251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5)第41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1)第299章 朱舜水访武昌(4)第408章 黄台吉之死第36章 理念(4)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209章 保民军第一战2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490章 云仙国王徐天草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412章 后金内讧第310章 终结者7第32章 日常(4)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2)第112章 第一次反围剿5第121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2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454章 从席日勾力格到黄立格第302章 朱舜水访武昌(7)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405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8第297章 朱舜水访武昌(2)第129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2第313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2第126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7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456章 打破旧规矩建立新规矩第461章 搭板楼比紫禁城更美丽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318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7第252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6)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367章 在山东(2)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376章 鲁东土地革命(1)第329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4)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474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2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347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8)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历程第307章 终结者4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162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2)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6章 准备(2)第407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0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
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第452章 先死容易后死难第245章 肖文龙的觉醒5第411章 推销员曾德昭第303章 朱舜水访武昌(8)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136章 教学相长1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310章 终结者7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175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1)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历程第243章 肖文龙的觉醒(3)第255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3)第120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1第287章 新的开始(4)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77章 大练兵(1)第137章 教学相长2第190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6第135章 入学风波4第172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4)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384章 东改编3第99章 王书辉下乡记3第179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5)第356章 炮击金州卫(9)第446章 “疯狂”的张永涛第38章 妖僧(2)第133章 入学风波2第326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1)第32章 日常(4)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25章 开始(1)第422章 机械和教条第491章 觐见大皇帝第316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5第310章 终结者7第455章 南京是个大包袱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453章 频繁出现的突发情况第372章 在山东(7)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第352章 炮击金州卫(5)第383章 东改编2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80章 大练兵(4)第497章 老丈人朱术圳第251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5)第41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1)第299章 朱舜水访武昌(4)第408章 黄台吉之死第36章 理念(4)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209章 保民军第一战2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490章 云仙国王徐天草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412章 后金内讧第310章 终结者7第32章 日常(4)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2)第112章 第一次反围剿5第121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2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454章 从席日勾力格到黄立格第302章 朱舜水访武昌(7)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405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8第297章 朱舜水访武昌(2)第129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2第313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2第126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7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456章 打破旧规矩建立新规矩第461章 搭板楼比紫禁城更美丽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318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7第252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6)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367章 在山东(2)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376章 鲁东土地革命(1)第329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4)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474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2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347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8)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历程第307章 终结者4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162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2)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6章 准备(2)第407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0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