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红旗漫卷出枝5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凡是站在剥削积极的立场上,给剥削积极服务,为剥削阶级的出力的,就是我们的敌人!凡是站在被剥削阶级的立场上,为劳苦大众服务,为劳苦大众出力的,就是我们的朋友!”

人们常说:“人过一万,没边没沿。”但是对于王书辉来说,一千多人的队伍整整齐齐的站在他面前,他还是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毕竟对于任何一个现代人,这就是个县级中学课间操的情况罢了。

因为已经在复兴镇和军营里接受过广播(农村大喇叭式广播)的熏陶了。所以,大家对于王书辉能够用一个奇特的大喇叭向大家讲话这件事情,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倒是王书辉所说的内容,大家都在仔细的琢磨着。

就在王书辉在李家店(现代时空里的李家大屋)对大家进行思想动员的时候,距离他的位置并不是很远的枝江县城外,来自刘家庙村的刘斧头,正在低着头,努力的迈着双腿向县城行进。

刘斧头现在的心中是充满了悔恨的。他不停的埋怨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一点背着自己的老母亲到县城来。要是早点出来,自己的母亲应该肯能不会饿死。当然,他也这么想也没有很足的底气。

刘斧头是刘家庙村的人。早在他祖父那一辈开始,刘家就失去了大部分的土地,开始以当木匠为生。刘斧头的父亲在他十六岁那年去世,之后刘斧头就把自家的土地全部留给自己的弟弟,自己一个人到南海镇上去谋生活。这一去,就是十年的功夫。

刘斧头在南海镇上的生活并不轻松。在古代,穷人家是消费不起家具的,而大户人家往往都有自己的木匠。所以,在古代当一个手艺人,往往过得都是一种饥寒交迫半饥半饱的生活。比如刘斧头吧,一般情况下,只有谁家要盖房子了,谁家要修院子了之类的事情时候,木匠刘斧头才有机会接活儿。但是,他干的一般都是那种半力工半技术工的工作。

作为一个年轻人,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一般来说都是要讲一讲面子比较好强的。身为家中长子的刘斧头,当年就是因为不满自己的母亲偏向自己的弟弟,才把家业全留给了弟弟,自己跑出来拼搏的。所以,在还没有取得什么成就的情况下,刘斧头一直咬牙挺着,死活也不想回家去。

身为一个基本脱离了农业生产活动的手工业者。刘斧头对于旱灾的反应是比较迟钝的。直到镇子里的粮价越来也高,全镇三分之一的居民开始不见踪影的时候。刘斧头才认识到,今年出现了不得了的大饥荒了。

等到他慌慌张张的跑回刘家庙村的时候,家里只剩下他弟弟一个人了。他的老母和弟妹已经先后饿死,他弟弟也只剩下一口气了。看到刘斧头之后,他的弟弟也很快就咽了气。等他把全家人都埋了之后,已经两天没吃东西,全身开始浮肿的刘斧头,秉持着最后的希望,朝县城走去。

大路上,刘斧头每走一步,好像都在耗费自己最后一丁点力气。他已经明显的感到,自己身上剩下的力气已经不多了。因为饥饿导致的大脑供血不足,他的意识已经开始模糊。他现在也只能大体的判断县城的方向,然后努力挣扎着朝县城走去。

不知道又走了多少步,刘斧头眼前一黑,失去了所有的意识。在倒在地上之前,他还特意的往路边的一个土坑方向使出了最后的力气。他希望自己能够死在那个坑里。因为这一路上,他已经看到太多的暴尸荒野的景象。那种凄惨的情形严重的刺激了他,所以他奢望自己的死亡能够有一点尊严。

不知道过了多久,刘斧头在潜意识中感到好像有人给自己喂水。在喝了那些有点甜又有点咸但却无比可口的水之后,刘斧头感到自己的知觉正在慢慢地恢复。不一会儿的功夫,他就能感到自己好像是被什么人抬着,身体正在一张床上随着某种规律起起伏伏。

“老乡,老乡,醒一醒。”隐隐约约中,刘斧头觉得自己好像到了什么地方,自己的身体好像被人移动到了另一个地方。在这之后,他就感到自己的身体被什么人推动了几下,随后他就清晰的听到有人在对他说话了。

刘斧头使劲努了努力,终于把自己的眼睛睁开了。一个穿着白衣服的后生娃正在旁边看着他。

刘斧头的感觉仍旧很迟钝,虽然在路上就已经有战士给他补充了葡糖糖和生理盐水混合液。但是,这些营养液并没有给他带了更多的能量。所以,刘斧头的脑袋依然处于一种半当机的状态中。

看到刘斧头醒了过来,年轻人从旁边的桌子上端起一个木头碗来。刘斧头一下子就意识到,这个碗里装的是食物。还没等年轻人把碗递过来,刘斧头就一跃而起,一把夺过了木碗,不管不顾的开始大口大口的吞咽碗里的食物。

年轻的医生看到这个情景,对站在他旁边的一个战士说道:“这个老乡没有什么大毛病,刚刚收治过来的人都差不多,就是单纯的饿晕的。等他吃完饭,你就把他领走吧。”说完这话,年轻的大夫就离开了这个床位。

站在他旁边的战士,坐在了医生刚才的位置上,静静的等着刘斧头吃完那碗糊糊。那个木头碗并不大,刘斧头三口两口的就吃光了木碗里的东西。

给一个饥饿的人吃一点东西,并不会让他觉得满足。往往这一点东西,被咽进肚子,会导致这个饥饿的人,饥饿感更加的强烈。刘斧头就是这样的。他把碗舔的精光之后,没有管旁边坐着的人,反而四处寻摸起来,希望找到更多吃的东西。

“老乡,你找什么呢”。正当刘斧头准备下床的时候,坐在他旁边的年轻战士向他问道。

是啊,我在找什么呢。人家和自己无亲无故的,给自己这么一碗救命的粮食就不错了。自己又有什么好找的。想到这里,刘斧头的精神又萎靡了下来。

“老乡,看你的样子,家里是没有粮食的吧。”刘斧头听了这话,除了脑袋轻轻的点了点,并没有做出其他的举动。他心里却想到:“这不是废话么,要有粮食我能饿晕过去么。”

“老乡你会什么手艺不会。我们复兴军这里正在招工呢。因为今年是荒年,所以今年内是管吃管住不付工钱的。一年之后,如果决定继续在我们这里干的话,仍旧管吃管住,但是每个月可以领到一两银子的工钱。老乡你要不要给我们复兴军做工?”

“那太好了,那太好了,我是个木匠,我会木匠活,打家具盖房子,我都拿手。我给你们干活,管饭就行了。”

刘斧头听到那个战士的问话,立即就高兴了起来,忙不迭的就答应了给复兴军干活,至于复兴军是干什么,是什么性质的组织,他现在已经完全不在乎那些了。

很快,刘斧头就在士兵的带领下,到了一个大帐篷外面。作为一个木匠,有刘斧头着自己的专业眼光。他看到搭建帐篷的木杆,脸上立即露出鄙夷的神情。不过,搭建帐篷的木杆明显是两根木杆连在一起的,这样连在一起的两根木杆之间并没有楔子的痕迹,这倒让刘斧头觉得有些的奇怪。

虽然刘斧头还没搞清楚自己是被谁家招纳的。可是,给镇子里的富户干过活的刘斧头知道,招纳自己的肯定是一个很有势力的大户人家。他在帐篷附近看到很多来来回回走动,正在干着什么活的年轻人,他们都穿着一样的衣服。通过这一点,刘斧头就认定了主家一定是一个大户人家了。

在心里确认了这一点的刘斧头,立即就管理好了自己的表情,把自己的腰又弯了几分。因为他知道,这样的大户人家最是讲究规矩体统的。

领着刘斧头来的战士,看到正在帐篷里的人正在组装着简易桌子。他二话不说,立即就走了进去,开始帮忙。

不大一会而功夫,桌子就被搭建好了。坐在桌子前的那个年轻人,拿出一摞纸张来。之后,他又拿出一个小瓶子和一根刘斧头从来没见过的类似于笔的东西。用那个笔蘸了一下小瓶子里的东西之后,他抬头问道:“老乡你是第一个来报名的。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刘斧头。”

“哦,刘福头啊。这个名字很好啊。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六岁。”

“你是哪里的人啊?”

“我是刘家庙的,过去一直在南海镇上干活儿。”

“你会什么手艺么?”

“我是木匠,会木匠活儿。”

“哦,木匠,那你是技术工种,待遇会更高一些。”

刘斧头不知道什么叫技术工种,也不知道待遇是什么意思。不过他还是轻轻的点了点头。

“你都能干什么活啊?说你实际干过的活儿。”

“打家具,盖房子我都能干。对了,我还会箍桶。先生把这一条也写上吧。”

虽然不知道负责记录的士兵是个什么身份。但是对于刘斧头来说,能写字的人,在大户人家里就至少是个管事。对于这种人,刘斧头是向来小心加恭敬的。

负责记录的战士很快就把刘斧头的基本信息记录清楚了。然后他拿出一个小木牌子,对刘斧头说:“刘同志,你的工号是00001。记得保管好这个工牌。以后吃饭领东西,没有这个工牌可是不行的。”

一听这块小木牌子关系着自己的身家性命,刘斧头赶快小心的把木牌子接了过来。在这之后,他在领他来的士兵的帮助下,把木牌贴身挂在自己的脖子上。

负责记录的战士,对领他来的战士说道:“同志,你领着刘同志先去进行卫生清理,然后领他吃饭。大批人员现在还没有赶过来。现在还没办法组织他们干活,你带着他吃完饭就去休息吧。估计最快也要到明天才会对他们进行军训。”

听了这话,领他来的战士,立即就领着刘斧头离开了大帐篷。

就这样,复兴会日后的第一个七级工刘斧头,正式的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历程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114章 第一次反围剿7第385章 东改编4第196章 武昌起义(6)第442章 相同的身体不同的人生第273章 承天事变(7)第314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3第165章 松滋大开复兴会花(1)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39章 妖僧(3)第124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5第311章 终结者8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414章 精明通透张老爹第164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4)第133章 入学风波2第398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第141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3第318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7第408章 黄台吉之死第36章 理念(4)第68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2)第341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2)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78章 大练兵(2)第236章 张知府的崛起(3)第361章 建设新湖北(4)第192章 武昌起义(2)第138章 大炮机枪蒸汽机第181章 陈保生进城(1)第186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2)第389章 光复辽南4第3章 穿越(3)第369章 在山东(4)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419章 爱钱的人才有动力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253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1)第340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1)第14章 立足(2)第478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6第453章 频繁出现的突发情况第98章 王书辉下乡记2第295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2)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443章 绝望的李岩第318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7第420章 小摊老板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114章 第一次反围剿7第87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2)第284章 新的开始(1)第329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4)第356章 炮击金州卫(9)第454章 从席日勾力格到黄立格第366章 在山东(1)第78章 大练兵(2)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78章 大练兵(2)第201章 连锁反应2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341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2)第122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3第36章 理念(4)第475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3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390章 光复辽南5第325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4)第379章 鲁东土地革命(4)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157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1第19章 起步(3)第203章 连锁反应4第142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4第305章 终结者(2)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56章 马县丞的末日(8)第102章 王书辉下乡记6第17章 起步(1)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374章 在山东(9)第280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2)第283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3)第23章 起步(7)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第182章 陈保生进城(2)第181章 陈保生进城(1)第137章 教学相长2第178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4)第362章 建设新湖北(5)
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历程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114章 第一次反围剿7第385章 东改编4第196章 武昌起义(6)第442章 相同的身体不同的人生第273章 承天事变(7)第314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3第165章 松滋大开复兴会花(1)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39章 妖僧(3)第124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5第311章 终结者8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414章 精明通透张老爹第164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4)第133章 入学风波2第398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第141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3第318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7第408章 黄台吉之死第36章 理念(4)第68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2)第341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2)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78章 大练兵(2)第236章 张知府的崛起(3)第361章 建设新湖北(4)第192章 武昌起义(2)第138章 大炮机枪蒸汽机第181章 陈保生进城(1)第186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2)第389章 光复辽南4第3章 穿越(3)第369章 在山东(4)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419章 爱钱的人才有动力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253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1)第340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1)第14章 立足(2)第478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6第453章 频繁出现的突发情况第98章 王书辉下乡记2第295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2)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443章 绝望的李岩第318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7第420章 小摊老板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114章 第一次反围剿7第87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2)第284章 新的开始(1)第329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4)第356章 炮击金州卫(9)第454章 从席日勾力格到黄立格第366章 在山东(1)第78章 大练兵(2)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78章 大练兵(2)第201章 连锁反应2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341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2)第122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3第36章 理念(4)第475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3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390章 光复辽南5第325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4)第379章 鲁东土地革命(4)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157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1第19章 起步(3)第203章 连锁反应4第142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4第305章 终结者(2)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56章 马县丞的末日(8)第102章 王书辉下乡记6第17章 起步(1)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374章 在山东(9)第280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2)第283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3)第23章 起步(7)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第182章 陈保生进城(2)第181章 陈保生进城(1)第137章 教学相长2第178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4)第362章 建设新湖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