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起步(1)

二十几年来,王书辉一直是在现代社会的底层环境中长大的。

他对中国人的理解和认识,也是从底层获得的。在熟悉历史,搞社会科学出身的王书辉看来,虽然中国人在解放之后从封建社会进入了现代社会,但是中国人民的本性,几千年来没有丝毫改变。

中国人民比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优秀的原因在于,从尧舜禹汤的上古时代,到生产力大发展,生产关系大变革的现代社会。几千年来,他们都保持着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注重实际,关心实际,热衷于改善自身生存环境,这种融入到血脉当中的生存态度,几千年来一直不变。

在王书辉看来,民族主义的问题是一个伪命题,中国人实际上并不在乎民族主义的问题。对于统治者的态度,中国人民看似消极,但是这种表面上的消极,实际上,是他们面对几千年来走马换灯的统治者们,有着一种处变不惊的从容心态。

是的,中国人不在乎谁是统治者,什么人充当统治阶级,也不关心统治者和统治阶级采取哪种意识形态治理国家。只要统治者能够维护社会稳定,为普通的中国人提供一个相对公平,能够让普通人改变自身生存条件的社会环境。那么中国人就根本不在乎统治阶级在上层建筑里咋咋忽忽的宣传哪一种思想。他们会完全的,全身心的投入到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的努力之中去。

清王朝作为一个不同民族的,殖民主义性质的反动政权。为什么能够避免了元蒙统治者,不到百年就被赶出中原的失败呢。从根本上讲,在满清统治者的掠夺屠杀和汉族地主官僚的剥削压迫之间,中国人认为,野蛮疯狂的满清统治者能够提供给他们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而且满清反动政权的上层,策略性的选择了维护封建科举制度,也让中国人看到一个可以改变自身生存条件的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才在满清统治者,变态残忍的统治下,忍受了268年。直到清政府在列强侵略和内部造反的情况下,连中国社会的基本稳定都不能维持的状态下,又废除了科举制度,扼杀了广大中国人,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唯一的,哪怕是镜花水月的虚幻希望,才被全体中国人民,毫不留情的踢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跟着我有肉吃。”这是一个王书辉在网络上经常看到的,充满戏谑意味的口号。不过在王书辉看来,无论是什么穿越者,穿越到哪个朝代,哪个环境,想要改变中国,就必须要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而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需求,就是能够获得他们支持的基本条件,就是他在明朝末年,能够改天换地,彻底的改造封建中国的最坚实的基础。

王书辉获得明末中国人民的支持的计划,就是从给那些为他工作的雇佣劳动者,提供普遍高于明朝末年,甚至于高于清朝,高于民国时代的生活条件开始的。他相信,只要他能够建立一个稳定的体系,不断的给为自己工作的劳动者们,提供稳定的,充足的,高质量的生活条件,他们就会从中国人民的本性出发,从自发到自觉的拥护王书辉的领导。而王书辉相信,在广大中国人民的拥护下,在穿越时空的金手指提供的物资和技术的支持下,他在明朝末年改造中国,把封建中国推动到近现代水平的工业国家的可能就是存在的。

当朱由梓回到枝江王别园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占地两百余亩的枝江王别园内外,火热的劳动景象。负责修建院墙的家丁们在几个匠师的指挥下,正在开始修建一个规模庞大,不仅包含了别园,也包含了前几天挨着着别园外墙修建的几排保暖彩钢房的大院墙。

朱由梓没有把这个变化放在心上,但是本来就了解建筑的大管家刘怀一,却从院墙的正在开挖的地基上,看出这个院墙规模的庞大。在他推测下,这个院墙建好之后,恐怕比枝江县城的城墙还要高大厚重。

朱由梓回到家里,本想着立即和自己的好女婿表表功劳,但是找了一圈之后,在修缮别园的繁忙工人中没有找到王书辉的影子。问了二舅哥之后才得知,自己的好女婿不在家中,而是和自己的女儿,带着几个小孩子和五个二等家丁到县城去了。

朱由梓的性情向来大大咧咧,也没有自己的女儿和猪哥出去闲逛会不会被占便宜的担心。一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里,让大舅哥帮他把王书辉送给他的老古董的大喇叭留声机拿出来,放上一张楚剧《穆桂英休夫》的唱片,把几个帮着整理院子的舅哥们找了回来,拿出王书辉送给他的那些饼干糕点,泡上王书辉给他的花茶,请舅哥们和他一起,喝茶吃点心听戏。

朱由梓这个人真的是遗传了自己祖先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基因了。

他对于任何划时代的,未来的科技和用品都有一种安然处之的态度。王书辉原本还觉得,要给他解释留声机,水泥等一些现代用品会很麻烦。没想到这位不过三十多岁的“老爷子”,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是什么原理。

只要知道了留声机能够唱出那种他从没听过,却又很喜欢听的,名字叫做楚剧的戏曲,点心很好吃,衣服很好穿,马车很好坐,铁炉子烧水泡茶很方便之后,他就沉迷于戏曲的好听,点心的好吃,衣服的舒适,马车的气派,茶水的香浓之中。至于其中的原理结构,在知道了怎么使用之后,他连问都没问。这种情况,让王书辉心里大叹自己的担心是浪费了感情了。

王书辉最近发现,从现代换银子到古代花,是一件很愚蠢很麻烦的事情。他觉得既然自己是要在古代推动社会发展,那么像水泥,砖窑等这些技术水平相对简单的工业制品,就没必要在现代采购,运到古代来。但是在古代开展这些初级工业的建设,除了技术和设备可以直接向现代采购之外,没有充沛的资金也是不行的。

没有充沛的资金,就不能大规模的招聘工人,没有充沛的资金,就不能大规模的开采和购买原材料。那么在明末赚钱,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古代社会有十大暴利行业。分别是鸦片贸易、丝绸之路、香料航路、黄金航路、私盐贸易、染料贸易、刀剑贸易、洋布贸易十个方面。王书辉觉得,鸦片贸易,大可在海军力量建设起来之后,对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开展。丝绸之路已经没落,不需考虑。黄金航路和香料贸易掌握在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手里,一时半会儿的还涉及不到。染料贸易在近代化学工业建立起来之前没什么戏。

唯独私盐贸易、刀剑贸易和洋布贸易,王书辉完全可以依靠现代社会的海量供应进行开展。在他看来,虽然目前阶段在本时空,还不能进行这方面的工业建设,但是他完全可以通过现代社会的海量供应,向明代进行食盐倾销、刀剑倾销和布匹倾销。至少在目前来说,在现代和古代之间倒卖食盐和布匹,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最关键的是,这么做可以很快的积累起开展初级工业建设需要的资金。

王书辉想到了这点之后,就准备和以前在王府干过采买工作,又在县城里的货栈当过几年掌柜的娘家四舅,一起到枝江县城考察明末的基本贸易环境。带着几个准备作为助手培养的小孩子和五个二等家丁,正要坐上马车前往县城的时候,朱微妏这个小萝卜头从角落里跳了出来,吵嚷着一定要和王书辉一起出去。

朱微妏的四舅舅刘怀季尴尬的不得了。和朱由梓不同,虽然也是在王府长大,但是作为娘家人的刘家,毕竟是管家出身,以前接受过王府官员严格的礼法教育,对于规矩礼仪很是重视。最简单的表现,就是七个舅舅不像那些雇佣的流民那样,称呼王书辉为少东家,而是坚持一本正经的管王书辉叫“王仪宾”。

明代对宗室亲王、郡王之婿,孙女婿,曾孙女婿,玄孙女婿通称仪宾。《明史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九》中有,“亲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县主,孙女曰郡君,曾孙女曰县君,玄孙女曰乡君,婿皆仪宾。郡主禄八百石,余递减有差。”

也就是说,枝江王府现在真正意义上有爵位在身的,就是小箩卜头朱微妏。作为末代枝江王的曾孙女,他的父亲和祖父虽然没有继承爵位,但是朱微妏一出生就自动的获得了县君爵位。这是明王朝宗室谱牒上有明确记载的。别看没有钱粮俸禄,也没有封地田土,朱微妏一出生就有南京礼部的官员前来登记,她可是货真价实的宗室县主。

现在,这位县主大人从哪个不知名的角落里跳了出来,拽着王书辉的胳膊吵吵嚷嚷,让注重规矩礼节的刘怀季,十分尴尬也十分头疼。反倒是王书辉这个猪哥,看到朱微妏一身明代材质和工艺的少女服饰。一身花冠裙袄,大袖圆领,上面是淡粉色的棉布上衣,下面是深蓝色的丝绸袄裙,配上在各种营养药和充沛饮食供应下,开始抽条发育的身材,原来像个小箩卜头的朱微妏,显得清纯可爱的要命,让他心中暗暗的吞着口水。

活到二十多岁,王书辉还是第一次遇到一个女孩子冲着他撒娇卖萌呢。所以这个光棍猪哥二话不说的就答应了朱微妏的要求,领着她一起到枝江县城闲逛去了。

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314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3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135章 入学风波4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372章 在山东(7)第236章 张知府的崛起(3)第446章 “疯狂”的张永涛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251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5)第302章 朱舜水访武昌(7)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169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1)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第404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7第112章 第一次反围剿5第154章 红旗漫卷出枝4第159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3)第374章 在山东(9)第32章 日常(4)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149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1第99章 王书辉下乡记3第221章 马祥麟的转变(4)第200章 连锁反应1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323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2)第175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1)第137章 教学相长2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417章 两个案件和一个态度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200章 连锁反应1第200章 连锁反应1第203章 连锁反应4第221章 马祥麟的转变(4)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第453章 频繁出现的突发情况第273章 承天事变(7)第108章 第一次反围剿1第275章 魏忠贤的疑惑(1)第498章 因复杂的生产过剩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67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1)第8章 准备(4)第437章 三种“非国民”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135章 入学风波4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246章 肖文龙的觉醒6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275章 魏忠贤的疑惑(1)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478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6第111章 第一次反围剿4第199章 武昌起义(9)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历程第314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3第490章 云仙国王徐天草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407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0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312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1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285章 新的开始(2)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109章 第一次反围剿2第275章 魏忠贤的疑惑(1)第408章 黄台吉之死第157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1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452章 先死容易后死难第196章 武昌起义(6)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491章 觐见大皇帝第310章 终结者7第114章 第一次反围剿7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498章 范·德佩尔生病了第137章 教学相长2第407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0第478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6第243章 肖文龙的觉醒(3)第342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3)第251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5)第156章 红旗漫卷出枝6第328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3)第316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5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
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314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3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135章 入学风波4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372章 在山东(7)第236章 张知府的崛起(3)第446章 “疯狂”的张永涛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251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5)第302章 朱舜水访武昌(7)第55章 马县丞的末日(7)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169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1)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第404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7第112章 第一次反围剿5第154章 红旗漫卷出枝4第159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3)第374章 在山东(9)第32章 日常(4)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149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1第99章 王书辉下乡记3第221章 马祥麟的转变(4)第200章 连锁反应1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323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2)第175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1)第137章 教学相长2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417章 两个案件和一个态度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200章 连锁反应1第200章 连锁反应1第203章 连锁反应4第221章 马祥麟的转变(4)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第453章 频繁出现的突发情况第273章 承天事变(7)第108章 第一次反围剿1第275章 魏忠贤的疑惑(1)第498章 因复杂的生产过剩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67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1)第8章 准备(4)第437章 三种“非国民”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135章 入学风波4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246章 肖文龙的觉醒6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275章 魏忠贤的疑惑(1)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478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6第111章 第一次反围剿4第199章 武昌起义(9)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423章 魏老三的心路历程第314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3第490章 云仙国王徐天草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407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0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312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1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285章 新的开始(2)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109章 第一次反围剿2第275章 魏忠贤的疑惑(1)第408章 黄台吉之死第157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1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452章 先死容易后死难第196章 武昌起义(6)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491章 觐见大皇帝第310章 终结者7第114章 第一次反围剿7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498章 范·德佩尔生病了第137章 教学相长2第407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0第478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6第243章 肖文龙的觉醒(3)第342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3)第251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5)第156章 红旗漫卷出枝6第328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3)第316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5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