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1

其实,从目前复兴会所有会员的平均水平上看,大家都是那种大哥别笑二哥的状态。

虽然在制度上,王书辉对所有的部门,无论是军事部门,还是行政部门,或者生产部门(工业和农业)进行的制度设定,都是按照技术人员主管业务,政治干部主管行政的模式进行设置的。

但是,真要是说起来的话,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见得就比政治干部的水平高。政治干部的政治工作能力,也不见得就比技术人员的能力强。

王书辉现在倚为骨干的这批干部也好,目前正在培训的新干部也好,接受的都是王书辉搞的无差别教育。

不是王书辉不想对大家进行细致的专业教育,而是现实的条件让他没有办法这么做。

第一就是大家的基础都差不多。所有的人,除了个别受过传统教育的年轻人之外,大家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那种目不识丁,刚刚从死亡边缘挣扎出来的流民。

第二就是,王书辉就是有了时空门的帮助,他也只是一个人。面对基础水平相同,全都是纯文盲,最好也就是半文盲(读过几本诗书的古代读书人对于王书辉就是个半文盲)的学生,他也只能对他们进行内容相同的全面教育。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王书辉只能采取现代社会批量化教育的方法,在对学生们进行岗位选派的时候,只能按照他们不同科目的考试成绩去安排职务。

比如说,数学和自然课程的成绩好的,就被安排成了业务干部,做各部门的主管。语文和思想政治课程成绩好的,就被安排到各个部门担任政治干部,做党委书记党组书记,负责行政工作。

而那些各学科成绩比较均衡的,王书辉则把他们全都安排到部队里,担任不同的岗位。

王书辉也知道,就他们接受的那些基本的类似扫盲教育水平的教育,实际上是分不出什么高下来的。大家都不过是考试成绩有所不同,实际上的知识水平都差不多。最后他们能不能胜任那些工作,还要依靠他们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

所以,复兴会成立以来,无论是业务干部还是政治干部,他们的职务都是在不断的变更的。

就比如说现在他眼前这三个人吧。孟离和陈封,原来干的都是和他们现在的工作不同的事情。孟离给王书辉担任过助手,而陈封则负责过通商处的工作。王书辉也根据自己手下的这些干部们,在不同岗位上的表现,不断的调整他们的工作的。

所以,相对于张宝树来说,孟离和陈封虽然长期的呆在王书辉左右。但是,他们是不断的被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实际工作纠缠不休的。相对于张宝树,他们的环境要更复杂更多变一些。所以,在讨论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的时候,他们两个也更加偏重于,怎么解释和执行王书辉的想法和命令,而不是自己怎么去做这个工作,自己应该对其他的会员们进行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张宝树就不同了。部队里的秩序一直非常的良好,部队里的环境一直非常的简单。对于部队的干部来说,他们在做人的工作,也就是对士兵和各级干部们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就是在做很单纯的思想政治工作。他们不需要考虑这些思想政治工作和其他事务之间的关系。

在听到王书辉的问话后,张宝树回答道:“师尊,部队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是很简单的。我认为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就是在给战士和干部树立阶级意识。”

王书辉当然知道,在后世有一支伟大的军队,他们不仅是革命队,更是宣传队,播种队。王书辉本来对于部队的期望就非常的高。听了张宝树的话,他点了点头,对他说道:“宝树你详细讲一讲部队的思想教育工作。”

孟离和陈封也很想听听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怎么做的。

复兴会的所有干部都是接受过军事训练的。而且目前复兴会的主要干部们,以前也都参加过军队。不过不是复兴军,而是早期的家丁队。

复兴军建立起来之后,部队就变得和复兴会的其他部门生分了。复兴军最高权力机构复兴军常委会的办公室,甚至都不在复兴会总部的大楼里,而是在王书辉的办公楼的另一侧。

(位置是这样的。王书辉和朱微妏住的二层小楼在中间。复兴会总部在右侧,里面是政务厅、复兴会常委会办公室和党政培训中心。复兴军常委会在左侧,里面是政治部,军委会办公室,参谋处,后勤处,训练处和军事培训中心。军医院设置在城外大兵营。)

所以,孟离和陈封对于复兴军的工作还真的不是很了解。

张宝树点了点头,沉吟思考了一下,组织好了语言之后才开口说道:“实际上,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制度性的过程。从各地区吸纳来的人员,先被警察部门控制和组织之后,就要接受卫生部门的净化。在净化结束后,培训中心的人,会开始对完成净化的人员,进行基本培训,也就是纪律培训和队列培训。在这之后,人事部门就是开始对人员进行分配了。”

张宝树喝了口茶,继续说道:“从这里开始,不同部门就会有不同的处理了。一般来说,身体条件好一些的人,相对较少。所以,军委会训练处在每批人员中,挑选到的兵员都不会太多。其他的人都是被生产建设兵团拉走培训去了。他们具体怎么做的,我是不了解的。我只说一说我们是怎么做的。”

“所有的人员,首先是要进入新兵训练营。新兵训练营主要对士兵进行的就是两个方面的教育,一个是基本文化课的教育,语文不认识五十个字,数学不能顺利的背出和写出一百个数,就不能完成新兵训练。这个阶段,主要就是上午进行体能和队列训练,下午进行文化教育。到了晚上的时候,政治部门就开始介入了。”

张宝树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些潮红的颜色,情绪上有些激动了起来。他说道:“以前看师尊发动思想工作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师尊很了不起。师尊说起话来,总能说道大家的心里去。等到我们亲自去做思想工作的时候,我们才理解了师尊说的,‘大家的不满都是早就藏在心里的’这句话的意思。”

王书辉摆了摆手,让张宝树继续说。

“指导员们要做的工作很简单。他们首先就是要在新兵中开展诉苦活动。士兵们不是流民就是矿工,都是这世上最下苦的人。所以,在一些和他们是同乡的老兵的带动下,很快人人就开始诉说自己的委屈和苦难了。”

张宝树扭动了一下身体,继续说道:“到了这一步,新兵们的情绪就调动起来了。这时候,教导员们就开始引导大家进行归纳。在教导员们的归纳过程中,大家就会发现,压迫他们,欺负他们的人,不是地主老财就是当官的和狗腿子。”

张宝树脸上露出笑容,对大家说道:“一开始的时候,对新兵进行知识教育的时候,很多战士就觉得自己是来卖命挣粮食的。他们都觉得,学认字,学算术是没用的事情。可是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步的时候,大家就都不会这么说了,而且大家都认识到,咱们军队是真心对他们好了。”

“因为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阶段,教导员们开始领着战士们算账。算一算他们给地主老财和当官的干的活卖的力气,和他们得到的东西是不是合的上账。”

张宝树说道这里,用手指了指黑板上的“利益意识”之后,对大家说:“我觉得这就是师尊说的利益意识了吧。过去,战士们也不是没有利益意识,而是因为大家都不识字,不识数。所以就是有心算账,他们也不会算。在新兵营接受了基础教育之后,算账这个事情,他们就做的了了。到了这一步,教导员开始领着大家,给自己给地主老财和当官的干过的活算细账。”

“算账这个活动,真的有很大的作用。以前大家在学习文化课的时候,总觉得那些加减乘除之类的事情,没有意义。可是,到了这一步,大家经过了诉苦,都觉得自己活得很窝囊很委屈。所以,大家为了算明白自己过去的日子到底有多窝囊,多委屈,学习起来的劲头是很足的。”

“算账工作,不用太复杂的算术。一百以内的加减乘除就够了。给地主老财干一年的活,能收多少粮食,自己种了一年的田,实际上手里落下多少粮食;在矿上给主家挖一年的矿,一个人能挖出多少来。矿石卖到外面多少钱一斤,自己的吃穿住用,矿主到底给了大家多少。这些问题都不是很难的问题。掌握了一百以内的加减乘除之后,大家都能算的明白。”

“到了这一步,大家就认识到了一个问题。地主老财和当官的,对大家可不仅仅的打骂克扣这么简单的坏了。通过算账,大家都认识到,自己明明干了那么多的活,生产出那么多的东西,地主老财和当官的,却把大家生产出来的东西都抢走了,故意的让大家过苦日子,过生不如死的坏日子。”

张宝树说道这里的时候,可能是想起了自己过去在卫所里的悲惨生活,情绪上变得很激动,他带着些颤音说道:“到了这个时候,教导员才开始展开第三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始在新兵中开展‘今昔对比,忆苦思甜’的工作。”

“我觉得,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到了这一步,就已经开始有了师尊说的树立阶级意识的意思了。教导员到了这里,会把我们复兴会的立场说出来,那就是,根据大家现在的好日子告诉大家,我们复兴会、复兴军要干的事情,就是为天底下,所有受苦受难的穷兄弟、穷姐妹服务,为人民服务,和人民站在一起,给人民争利益,谋幸福。”

“到了这里,不用我们进行什么专门的宣传,看几场《白毛女》,再看几出宣传咱们复兴会给基地村分地的《枝江风云》的戏。大家就都认识到,地主老财和当官的就是想要穷兄弟穷姐妹去死,就是想要害大家。所以,只有大家团结起来,学道理(政治课程),学知识(文化课程),学武艺(军事训练),才能一起对付地主老财,给天底下更多的穷兄弟穷姐妹做主。”

讲到这里,张宝树开始真的激动了起来,他说道:“在我们部队里,师尊写的《复兴革命的敌人都是纸老虎》是大家最喜欢的文章。现在,所有的战士和干部,基本上都能把师尊的这篇文章背下来。大家都等着盼着要打出去,杀光所有的地主老财和当官儿的呢。”

王书辉还是第一次听到复兴军的干部,这么清楚明白的,把整个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头到尾的叙述清楚呢。说实话,他过去对于复兴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的仍旧是道德教育为主的模式。

他制定复兴军政治工作的流程的时候,重点其实是在,让大家通过诉苦,知道为什么自己过苦日子。然后再通过算账,让大家知道,是谁,他们又是怎么样,让大家过上这样的苦日子的。最终,通过这个过程,让大家知道地主老财和当官的有多坏。

王书辉实际上也是没想到,他随意搞出来的,宣扬老百姓苦难日子的《白毛女》和宣传复兴会领大家过上好日子的《枝江风云》,在对土改工作的演绎上,让战士们觉醒了阶级意识。

现在王书辉想来,他自己也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可不是么,只在部队内部上演的《白毛女》和《枝江风云》,揭示的不就是一个土地所有制的矛盾么。地主掌握生产资料,剥削和奴役农民。这就是赤罗罗的阶级矛盾的演绎啊。

不提王书辉的反思。孟离和陈封一下子也明白了过来。

党政系统其实没少做过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因为事务性的工作实在太多。生产上的问题,技术上的困难,时时刻刻的困扰着两个部门。所以,大家都把精力集中在怎么解决问题方面了。倒是这些他们也接受过的政治教育,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在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被淡化了。

想通了这个问题,陈封立即就对王书辉说道:“师尊,是不是现在也要开始在各部门开始进行阶级教育呢。”

看到王书辉不置可否,孟离说道:“师尊,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采用部队方面的做法啊。既然大家都是通过个人的利益去判断事物,那么我们也可以领着大家算账啊。”

王书辉没有说话,陈封却接口问道:“这个账要怎么算才好呢。”

孟离答道:“这事情也简单。过程也不会很复杂。前面诉苦的部分,我们和部队方面是一样的。工人和干部和部队里的同志都是一样的出身,在诉苦方面应该是相同的。我说的是算账部分,我们不仅要对大家算他们过去受地主老财和当官的压迫的账,还要和大家算工业系统内部的账。”

王书辉这个时候有兴趣了,他示意孟离继续说下去。孟离说道:“具体的说,算现在的账,就是要告诉大家,现在过得好日子是怎么来的。要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工厂里生产出来的每一个产品,都是涉及着大家的实际利益的。大家能够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和工厂里生产多少产品,卖出多少产品都息息相关。”

说到这里孟离已经完全理清了自己的思路。他继续说道:“只要把大家的利益和工厂的生产联系起来。那么,陈朝伟和蔡奇的问题,就不是违反纪律那么简单了。他们拿工厂的产品和福利去满足自己的利益的行为,就变成了一个,是对大家所有人的利益都进行了损害的事情。”

这时候,孟离的语气变得斩钉截铁了。他说道:“什么人才会对大家所有人的利益进行损害呢。只有我们复兴会和我们复兴会代表的天底下所有穷苦百姓的敌人,才会故意的损害大家的利益,剥削和压迫大家。那么,陈朝伟和蔡奇,就变成了我们复兴会和天底下所有的穷苦兄弟共同的敌人,和那些地主老财和当官的是一伙儿的了!”

“这样一来,我们处理陈朝伟和蔡奇,就不是单纯的因为他们违犯了复兴会的纪律,而是因为他们成了和地主老财当官的一样的人,他们是我们的敌人。”

孟离的话讲的相当的有条理,不仅王书辉听的明白,陈封和张宝树也完全听明白了。

不过两个人的想法有所不同。张宝树只是觉得这话说的很有道理,和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是相同的。

陈封则对孟离产生了些不好的想法。他一直觉得陈朝伟和蔡奇的问题,是复兴会自己的事情。他在潜意识中有种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他对孟离这种把同志打成敌人的做法,心里是有些不满和反对的。就在他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王书辉开口了。

“好,很好。不愧是我们复兴会常委会的主任。看来这个人选我真得没选错。就是要这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王书辉高兴地站起来,走了两步之后,对三个人说道:“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怎么做是我们的朋友?怎么做是我们的敌人?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现在到了要搞清楚的时候了!”

第255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3)第129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2第88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3)第163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3)第253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1)第250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4)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407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0第321章 混乱与平静(2)第77章 大练兵(1)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204章 连锁反应5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87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2)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480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8第75章 大丰收(1)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447章 一个是俘虏另一个也是俘虏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147章 简单逻辑3第294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1)第395章 光复辽南10第381章 鲁东土地革命6第40章 妖僧(4)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449章 错误的理解错误的应对第273章 承天事变(7)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51章 马县丞的末日(3)第436章 妻贤夫祸少第41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1)第384章 东改编3第108章 第一次反围剿1第275章 魏忠贤的疑惑(1)第355章 炮击金州卫(8)第467章 周会计的家事第40章 妖僧(4)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151章 红旗漫卷出枝1第131章 工业化的浪第343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4)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第133章 入学风波2第424章 教导营出身第462章 必须进步必须改造第23章 起步(7)第280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2)第117章 第一次反围剿10第358章 建设新湖北(1)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98章 王书辉下乡记2第236章 张知府的崛起(3)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204章 连锁反应5第44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4)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361章 建设新湖北(4)第4章 穿越(4)第368章 在山东(3)第58章 工业的獠牙(2)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264章 学员张兆欢(4)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309章 终结者6第23章 起步(7)第155章 红旗漫卷出枝5第40章 妖僧(4)第428章 即将改变历史的事件第132章 入学风波1第80章 大练兵(4)第138章 大炮机枪蒸汽机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13章 立足(1)第304章 终结者(1)第310章 终结者7第124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5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106章 反对本本主义2第428章 即将改变历史的事件第110章 第一次反围剿3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254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2)第89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4)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149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1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
第255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3)第129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2第88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3)第163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3)第253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1)第250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4)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407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0第321章 混乱与平静(2)第77章 大练兵(1)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204章 连锁反应5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87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2)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480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8第75章 大丰收(1)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447章 一个是俘虏另一个也是俘虏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147章 简单逻辑3第294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1)第395章 光复辽南10第381章 鲁东土地革命6第40章 妖僧(4)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449章 错误的理解错误的应对第273章 承天事变(7)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51章 马县丞的末日(3)第436章 妻贤夫祸少第41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1)第384章 东改编3第108章 第一次反围剿1第275章 魏忠贤的疑惑(1)第355章 炮击金州卫(8)第467章 周会计的家事第40章 妖僧(4)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151章 红旗漫卷出枝1第131章 工业化的浪第343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4)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第133章 入学风波2第424章 教导营出身第462章 必须进步必须改造第23章 起步(7)第280章 天启皇帝的表态(2)第117章 第一次反围剿10第358章 建设新湖北(1)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98章 王书辉下乡记2第236章 张知府的崛起(3)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204章 连锁反应5第44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4)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361章 建设新湖北(4)第4章 穿越(4)第368章 在山东(3)第58章 工业的獠牙(2)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264章 学员张兆欢(4)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309章 终结者6第23章 起步(7)第155章 红旗漫卷出枝5第40章 妖僧(4)第428章 即将改变历史的事件第132章 入学风波1第80章 大练兵(4)第138章 大炮机枪蒸汽机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13章 立足(1)第304章 终结者(1)第310章 终结者7第124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5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106章 反对本本主义2第428章 即将改变历史的事件第110章 第一次反围剿3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254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2)第89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4)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149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1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