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1)

在复兴会制定的1626年工作计划中,通过复兴军解除大明在长江以北湖广地区的全部武装,将湖北地区的所有明军卫所全部改造成集体农场,将原本的卫所军户改造成农场工人,是复兴会控制整个湖北地区的一地步。

复兴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孟离,政务厅厅长兼政务厅行政处处长的陈封和复兴会军委会副总政委张宝树三个人,作为复兴会党政军三个方面的负责人,他们在和复兴会主席、复兴军总政委王书辉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很有一些疑惑的。

张宝树说话是比较直接的,他很直白的问王书辉说,“师尊,我对于这个政策不是很明白。我们虽然建立了大量的国营农场,培养出了很多经过生产建设兵训练的农业工人。可是我们的土地改革政策把土地分给老百姓自己,这可是激发了很多老百姓对我们的热烈拥护的。”

“我个人觉得,如果从征兵的角度来说,对农村单方面的实行土地改革就已经很好了。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保障,老百姓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好,老百姓对我们复兴会越来越拥护。这不是挺好的么?”

作为复兴会的政府工作的负责人,陈封说话的时候顾虑很多,他从行政工作的角度考虑对王书辉说道:“师尊,我觉得土地改革政策也是很好的。排除能够很好的获得民众支持等方面的考虑的话,单纯的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讲,通过工作组培养和培训当地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然后把地方治理的权力转交给当地村民选举出来的农会,这样的做法是非常有利于我们复兴会节省行政成本的。”

“从这个角度讲,农场建设不仅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当地民众进行军事和文化培训,把他们转化成生产建设兵。然后又要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工业化农业技术培训,把他们变成农业工人。从投入的角度讲,我总觉得我们建设农场的工作有些得不偿失。”

负责复兴会党务工作的孟离从来不会抢先发言。在坐镇党委会主任职务,主持复兴会常委会日常工作的几年来,因为他的这种稳重的性格,使得不少头脑简单性子直爽的党内同志管不到三十岁的孟离叫老狐狸。

不过,孟离的这种稳重完全是因为他自己对于党务工作的充分理解。不要着急,不要随便说话。毕竟,孟离在某种意义上作为党的最高领导机构的常务负责人,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代表了党的意志的。

所以,他在张宝树和陈封都发完言之后才说道:“师尊,我觉得从为人民服务的这个理念出发,土地改革政策也是非常好的。对于群众来说,手里面实实在在的掌握着几亩地,这样才能让他们的心里觉得踏踏实实的。”

“我们在进行农场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不少干部都说,群众对于成为农业工人这件事情表现的并不是非常的拥护。他们实际上更羡慕那些经过土地改革的基地村村民的生活。对于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都被农场党委的管束的这种情况,群众的抗拒意识还是比较强烈的。”

历史上,对于党的土地改革政策,不少后世的研究者和业余历史爱好者以及各种“有良心的历史发明家”都有许多林林总总褒贬不一的看法。

作为一个受了高等教育生长和生活在国有大企业环境中的人,王书辉对于土地改革政策有着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来,土地改革政策,是在土地国有政策这个大的框架内的一个阶段性政策。因为党在当时复杂混乱的历史环境下,没有掌握国家政权,不能够全面的推行土地国有政策,把土地这个生产资料通过国家层面进行经营和运作。从处于阶段性革命的实际出发,也就是因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实际需求,党才在根据地开展了土地改革政策。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讲,自家干自己的活,自己耕自己的地,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这种小农生产模式,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原始非常落后的生产方式。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的,实际上是农业文明的人类对于理想生活的一种想象。而在事实上,这种分散的,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完全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所导致的。

在人类社会发展到工业文明之后,所有的工业国家都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了主动或者被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工业化改造。英国的“羊吃人”运动,就是工业资本家对于农业生产活动进行压迫,使得农业生产活动被迫成为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的工业社会的环节的一个过程。

“羊吃人”运动确实对于英格兰的农民们是一场无法想象的残忍的灾难。可是这个运动不仅使得英国的农业生产进入了工业化范畴,更通过这种残忍粗暴的手段,使得大量的无地农民不得不变成工业工人,为英国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在两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霸主的美国,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里,也因为工业化对于农业活动的要求,爆发了南北战争。

把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变成纯粹的为工业化服务的原材料生产基地,把束缚在奴隶种植园中的黑人,解放成为“自由人”,进而把他们送进比奴隶种植园更加黑暗和残酷的工业企业中接受工业资本家的剥削。撕开了自由民主的画皮,这就是南北战争的本质。

正是因为南北战争中工业资本家的胜利,才使得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这样说,没有这场南北战争,美国的全面工业化就无法实现。在一定阶段内,美国当世界霸主的第一工业国英国的小弟,甚至可能会继续持续个上百年甚至几百年。

在王书辉看来,不管是自然进行的社会变革,还是在先进的组织推动下进行的被动的变革,对于身处社会中的活生生的人来说,都不会是个舒服的过程。

有些人对于苏联和中国在工业化初期出现的对农业和农民的利益损害喋喋不休泼污喷粪。可是,英国和美国等等一切在自然的节奏下进行工业化的国家,它们进行工业化的过程难道就会对当时的农民们有半点的仁慈么?

后世的中国人对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横加指责。他们却不想一想,一切的先进工业国,没有一个国家的农业生产活动是小农生产的。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他们的农业生产都是把土地作为生产资料进行经营的大农业,是主动积极紧密的参与到市场经济中的现代化农业。

人民公社会运动其实就是党在对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充分认识下,才进行的全面落实国有土地政策,把土地作为生产资料进行大规模运作的一种尝试。。.。

第435章 复杂繁重的准备工作第311章 终结者8第133章 入学风波2第490章 云仙国王徐天草第457章 金杯白刃下的自治第13章 立足(1)第163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3)第328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3)第36章 理念(4)第464章 作死的朝鲜第56章 马县丞的末日(8)第346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7)第372章 在山东(7)第404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7第322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1)第394章 光复辽南9第19章 起步(3)第467章 周会计的家事第147章 简单逻辑3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239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1)第42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2)第497章 老丈人朱术圳第39章 妖僧(3)第296章 朱舜水访武昌(1)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498章 因复杂的生产过剩第461章 搭板楼比紫禁城更美丽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126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7第49章 马县丞的末日(1)第118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1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254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2)第395章 光复辽南10第496章 长子王青柏第427章 这次的整风不一样第57章 工业的獠牙(1)第302章 朱舜水访武昌(7)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330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5)第476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4第51章 马县丞的末日(3)第32章 日常(4)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80章 大练兵(4)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178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4)第112章 第一次反围剿5第18章 起步(2)第479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7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35章 理念(3)第337章 制度这个事儿(2)第14章 立足(2)第272章 承天事变(6)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438章 王书辉从没想过当皇帝第269章 承天事变(3)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185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1)第249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3)第276章 魏忠贤的疑惑(2)第141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3第185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1)第66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2)第379章 鲁东土地革命(4)第431章 春水暖鸭先知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8章 准备(4)第17章 起步(1)第328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3)第484章 中倭新关系4第28章 开始(4)第178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4)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435章 复杂繁重的准备工作第370章 在山东(5)第243章 肖文龙的觉醒(3)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2)第111章 第一次反围剿4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绽放的幸运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315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4第45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1)第142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4第451章 辽东惊变第451章 辽东惊变第466章 五级钳工李有福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264章 学员张兆欢(4)第221章 马祥麟的转变(4)
第435章 复杂繁重的准备工作第311章 终结者8第133章 入学风波2第490章 云仙国王徐天草第457章 金杯白刃下的自治第13章 立足(1)第163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3)第328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3)第36章 理念(4)第464章 作死的朝鲜第56章 马县丞的末日(8)第346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7)第372章 在山东(7)第404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7第322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1)第394章 光复辽南9第19章 起步(3)第467章 周会计的家事第147章 简单逻辑3第332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1)第239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1)第42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2)第497章 老丈人朱术圳第39章 妖僧(3)第296章 朱舜水访武昌(1)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498章 因复杂的生产过剩第461章 搭板楼比紫禁城更美丽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126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7第49章 马县丞的末日(1)第118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1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254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2)第395章 光复辽南10第496章 长子王青柏第427章 这次的整风不一样第57章 工业的獠牙(1)第302章 朱舜水访武昌(7)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330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5)第476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4第51章 马县丞的末日(3)第32章 日常(4)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80章 大练兵(4)第259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7)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178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4)第112章 第一次反围剿5第18章 起步(2)第479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7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35章 理念(3)第337章 制度这个事儿(2)第14章 立足(2)第272章 承天事变(6)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438章 王书辉从没想过当皇帝第269章 承天事变(3)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185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1)第249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3)第276章 魏忠贤的疑惑(2)第141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3第185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1)第66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2)第379章 鲁东土地革命(4)第431章 春水暖鸭先知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8章 准备(4)第17章 起步(1)第328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3)第484章 中倭新关系4第28章 开始(4)第178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4)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435章 复杂繁重的准备工作第370章 在山东(5)第243章 肖文龙的觉醒(3)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2)第111章 第一次反围剿4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绽放的幸运第223章 马祥麟的转变(6)第315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4第45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1)第142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4第451章 辽东惊变第451章 辽东惊变第466章 五级钳工李有福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264章 学员张兆欢(4)第221章 马祥麟的转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