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复杂繁重的准备工作

工厂化批量化灌输出来的人什么样?王书辉从地方上得到的反馈是,一个是发木,一个是发狂。

发木,指的是在为人处事方面。那些从西山基地出去的在全面的灌输,完全单调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完全没有什么经验和方法。他们在西山基地里,只知道单纯的听作为他们教导员的前辈们的指示做事情。他们到了地方,到了工作岗位,就只知道听党支部书记,党支部的命令。

发狂,这主要是指在他们的个人生活上的。和接受常规的少年军教育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不同,这些在西山基地里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快的速度完成教育的年轻人,因为至少都接受了三到五年的压抑的无趣的生活,到了地方上之后,突然间获得了自由的他们就会在所有能够发泄精力的活动中表现出一种近乎疯狂的态度来。

只要是对抗性的竞技类活动,最顽强,最突出,最卖命的人,肯定都是这些人。在橄榄球比赛里,在篮球比赛里,在各种田径项目上,他们的身体素质可能不是最好的,成绩可能不是最突出的,但是最拼命,最无所顾忌,最喜欢一往无前的去拼的人,肯定都是这些人。

王书辉得到这些消息后,也只是叹了口气而已。没办法,实际上他的这种西山基地式的培养方式,也是被现实的环境逼迫的。不说别的吧,光是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基础性的教育人才吧,湖北、鲁东、辽南三个地区的需要就是非常庞大的。

按照一千个初中生的比例来配备教师的话,每五十个学生分成一个班级的话,一千个学生就是二十个班级,每种课程的教师,至少十个班级要配备一套。那么这就是十个专业教师。

当然,即使王书辉为了发展工业不太注重文史教育吧,但是思想政治课程是必须上的。历史和地理可以合成一门课,体育可以改成军训。这样下来,每一千名学生,也至少要有十四名专业教师。

复兴党目前掌握的湖北、鲁东和辽南地区的总人口是一千两百万人。按照人口比例,需要接受小学和初中教育的人口占百分之二十(农业社会存在严重的人口低龄化问题),这就是说,复兴党现在要为2400000少年儿童提供教育。

因为小学教育的内容相对简单,数学、语文、自然、思想几门课的教学都可以由一个教师承担,而且复兴党的正规教育采取的是军事化模式,所以占其中一半左右也就是一百二十万左右的小学生,并不直接挤占复兴党的教育人才,但是,为了对剩下的一百二十万初中生提供正规教育,复兴党手中就必须有四万人左右的各学科的教师。

而在事实上,复兴党的教育系统,即使从整个复兴党内的各个系统抽调有同等学力的人(复兴党的全民学习制度)成为教师,再加上王书辉的西山基地从1625年开始每年出产的一到两千名填鸭人才,也才勉强的把复兴党目前的初级中学教育需要的人才补充完整了。

这也就是多亏了复兴党的地盘扩张是个缓慢的过程,而学生的成长也需要时间,这才让复兴党在十年中逐步的把小学到初中的教育体系在湖北地区建立了起来。

实际上,复兴党的教育体系,也就是三级少年军体系。三年制初级少年军(小学),三年制中级少年军(初中),三年制高级少年军(高中)当中,目前只建设到了初级少年军。倒是因为全民教育的制度,特别是部队对战士们的文化教育搞的比较好,完成了初中教育的战士们成了复兴党的三四所规模不大的中专学校里的主要学员。

这也正是为什么部队里的人才最多,而复兴党常年的把部队作为人才库,一旦出现人才不足的情况就从部队里调人的原因。

实际上,因为复兴党的正规教育体系还没有到出成果的时候,所以,部队在复兴党势力扩张的过程中既要承担军事任务,之后又要承担建设任务,最后又要就地转业填充地方政府的状况,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面还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特别是就现在的情况来说,一旦复兴党北上,看似规模庞大的近二十万复兴军,可能还不够应付北方几省的人才需求呢。

正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在北上的过程中,不断的扩大部队的规模,把对北方群众的训练、组织工作与领导群众对地方的建设工作和部队扩充、建设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种必然。

王书辉和复兴党上层现在都在犯一个相同的主观错误,因为他们在王书辉时空门这个金手指的帮助下通过十年时间做出的成绩,都是一个基本上可以说是按部就班的,拿着现成的东西去做的过程。所以不管王书辉还是复兴党的上层,都认为对于中国北方的接收和建设工作也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

事实上,就是有金手指,有来自现代社会的各种物质和智力上的支持,做事情也必须是一步一步的来,一步一步的走,从基础开始一点一点的建设最终得到一个不见得就是目标的结果。这才是事物发展的正常状态。

想要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有王书辉这样的穿越者和时空门这样的金手指的条件下倒不见得做不到,但是呢,想要做到那也是相当的困难的。

想要一下子就把北方几省变成经过复兴党十年建设的湖北根据地一样的水平,这其实是非常的不现实的。

复兴党的中央委员,党政军三个方面的主要领导干部在一起研究规划了半个多月之后,他们发现了一个问题,想要一下子就把北方的工作做好,这一点是做不到的。

经过十年的锻炼,已经全面掌握了数字化的方法对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中央统计局明确的告诉已经陷入精疲力竭状态的中央委员们,不管从哪个方面讲,复兴党都不可能一下子就把北方地区的工业农业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马上就完成。没有四到五年的时间,没有大量的干部和技术人员的支持,这些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复兴党经过十年的建设和实践,不管党内是不是存在着山头,不管党内有没有派系,不管党内是不是有很多激进派,但是通过数据判断问题,把数据作为决策依据这一点,总算是成为了大家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大家想要一蹴而就,都犯了急躁盲目的错误,拿到数据之后也都变得冷静了下来。

其中中央政务院主任陈封倒不像很多人那样表现的非常沮丧。他拿到了统计局的数据之后反倒在心里松了口气。

拿着数据,陈封走到抽着烟默默不语的王书辉旁边对王书辉说道:

“老师,现在看来,按照我们目前的物资和人员条件,对于北方地区的建设工作,只能按部就班的进行了。我看中央还是按照头三年主要进行土地改革和农场建设,后两年重点建设第一批次的四十六个重点工业项目这个目标制定五年计划吧。”

掐灭了手中的烟,王书辉疲惫的对陈封说道,“既然是这样,就由你们政务院牵头,联合中央统计局成立一个计划委员会。按照我们目前掌握了的物资和人员先期制定一份计划。”

看到复兴军副总政委、复兴党中央军委常务主任唐亚峰正在走神,王书辉伸出手指来指着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唐亚峰和总参谋长顾国樟对陈封说道:

“不管怎么说,北上计划一展开,承担主要任务的也是部队方面。现在能够调动的主力部队也就是在十七八万人左右。能够抽调的生产建设兵也有十万人上下,你们做地方建设方案的话,就按照二十万干部的规模准备吧。留给他们打仗的人不用太多,有个七八万人足够了。”

一听到要抽调部队,而且一下子就要抽走三分之二的部队,唐亚峰和顾国樟都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了起来。外号木头人的顾国章脸上也显出了着急的样子。唐亚峰更是直接说道:

“老师,这可不行吧。按照目前的情报,农民军方面就有三十万左右的兵力,明军朝方面也有近十万的兵力,咱们只留下七八万的主力部队,这是不是太危险了啊。”

复兴党的干部都是在党政军三个方面不停的调配的。但是即使这样,部队方面仍旧有部队方面的特点。不管是谁,不管过去在什么单位任职,只要进了部队之后就会染上部队的“贪”劲儿来。

朝中央死命的要装备,要资金,要设备,要地盘,要人员,想方设法的截留人力和物资,这就是部队方面的作风。

其实王书辉也知道,这和部队总是出力最多,但是总也留不住什么人有直接关系。毕竟在复兴党这个准军事化的组织内,部队就是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而存在的。所以部队的当家人养成这样的习惯也是正常。

不过王书辉可不会被唐亚峰的抱怨忽悠住,他笑着对唐亚峰说道:

“前一段时间才开完的军委会议,你这个唐憨子就忘掉啦?当时我在会议上是怎么说的你忘记了吗?我说的很明白了,北上计划要占用工业系统很多的生产力,所以给部队的补给是有限的,这个问题在北上计划中部队方面要克服。”

“当时你是怎么回答我来着?对了,当时我们的唐主任拍了胸口对我保证,对于大明和闯军,我们复兴军绑住一只手也能把他们都干翻了。”

“呵呵,我当时就问不用绑住手,双手齐出需要多少部队能完成任务?你是怎么说的,你说有五万部队就是很充足的。当时在会上,总参的人商量了之后还由顾国樟出面给你打了保票了,现在你还想耍无赖不成。”

王书辉的话一出口,会场上就响起一片笑声。

复兴党发展到今天,可能在工业建设上,在教育事业上,在行政工作上都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动不动就会掉链子。可是所有的复兴党员也都知道,通过辽南根据地的建设实践已经验证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中国这个环境里,复兴军的战斗力是最强大的。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句话由别人说起来可能还有些其他的问题,但是复兴军把这句话说出来是最有底气的。

唐亚峰的想法当然不是七八万的复兴军会不会打不过闯军和明军的问题。按照复兴军现在的战斗力,都不用五万人,如果只是单纯的打败,不是围歼或者俘虏的话,有一万复兴军,那所谓的三十万闯军和十万明军也不是盘菜。

问题是,一下子从总数才十来万人的部队调走那么多人,唐亚峰心里那真是在滴血一般的心疼。

王书辉知道唐亚峰的问题所在。所以他对唐亚峰说道:

“这十万正规军和十万生产建设兵,不是说全都要支援地方的建设工作的。他们也是一批一批的随着接收工作的进行,逐渐的转业的。而且我告诉你,从班长到营长这些指挥员也是不会转业的,这些人会就地吸纳和训练战士,立即组建新部队。而且是一变三,一变四的组成更多的部队。我会专门从军政学校那边再抽调更多的基层指挥员给你的。”

看到军委方面的干部脸上立即多云转晴,王书辉又对他们提醒了几句:

“部队变多不见得是个好事情。新部队不仅没有战斗力需要军事训练,更是没文化没觉悟的普通老百姓。所以部队变多了,但是训练任务、文化任务和思想任务的担子却更重了。而且你们也都知道,咱们复兴军可没有炮灰这一说的。新战士有了,也不可能立即派到战场上,一般都会在新建军事基地里承担地方防御的工作。”

“所以说,真正承担作战任务的,还是那些人。我之所以没有只给你们剩五万人,辽南和鲁东那边的部队也没动,就是考虑这方面的问题。这一点你们要有个清醒的认识!”

唐亚峰和顾国樟听了王书辉的话立即站起来行礼,回了句“保证完成任务”。北上计划的军事部分早就已经制定完了。军委方面制定的五万人的计划也是经过充分的研究的。唐亚峰担心的不过是怕北上任务会一直消耗部队的数量而无法补充而已。

中央工作会议彻底结束之后,政务院和统计局立即抽调各方面的人员成立了计划委员会,开始全力制定针对北中国的未来五年的建设方案。王书辉则回到了现代,要求自己的智囊团按照他给出的条件和数据,设定专门的前提,花钱邀请各方面的专家为复兴党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其实王书辉根本就没指望复兴党自己能弄出什么正经玩意来。真正的方案和计划,他还得依靠现代社会的智力支持。不是他瞧不起复兴党的党员们,事实是就以目前复兴党那群泥腿子们的水平,给一个五六千万人口的国家制定五年计划,那是扯淡呢。

别看这种人口规模在现代社会不过才是一个省的水平,可是真要说起来,没有一大批有经验的专家,一般人还真做不出来相应的建设计划。

当年新中国建立的时候,也是靠着苏联专家的手把手的帮助,才逐渐的摸索出来了成功的经验来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现在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但是,在当时那可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新生的中国还没有那样的能力呢。

王书辉在办公室里对自己的死党房启明说道:“不要怕花钱,放开了花,敞开了用,一定要请最好的专家制定计划。”

房启明其实不太明白王书辉每天在想些什么。在他看来,做一个架空的幻想计划,用得着这样吗?反正难得一见的王书辉的所作所为,总是奇奇怪怪莫名其妙的。十年下来,已经习惯了的房启明早就习惯性的把王书辉的异常举动归结为有钱人的

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492章 孙大圣棒打倭国第186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2)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201章 连锁反应2第53章 马县丞的末日(5)第204章 连锁反应5第400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3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2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481章 中倭新关系1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237章 张知府的崛起(4)第496章 长子王青柏第311章 终结者8第237章 张知府的崛起(4)第272章 承天事变(6)第202章 连锁反应3第284章 新的开始(1)第361章 建设新湖北(4)第78章 大练兵(2)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161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第199章 武昌起义(9)第6章 准备(2)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325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4)第263章 学员张兆欢(3)第402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5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第202章 连锁反应3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112章 第一次反围剿5第377章 鲁东土地革命(2)第76章 大丰收(2)第488章 谁该为涨工资负责第188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4)第390章 光复辽南5第270章 承天事变(4)第360章 建设新湖北(3)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317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6第365章 建设新湖北(8)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330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5)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第68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2)第199章 武昌起义(9)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第128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1第121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2第51章 马县丞的末日(3)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305章 终结者(2)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137章 教学相长2第44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4)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93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8)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绝佳机会第181章 陈保生进城(1)第492章 孙大圣棒打倭国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446章 “疯狂”的张永涛第320章 混乱与平静(1)第75章 大丰收(1)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58章 工业的獠牙(2)第57章 工业的獠牙(1)第141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3第272章 承天事变(6)第31章 日常(3)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19章 起步(3)第273章 承天事变(7)第211章 保民军第一战4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333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2)第285章 新的开始(2)第402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5第144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2第375章 在山东(10)第384章 东改编3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111章 第一次反围剿4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400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3第305章 终结者(2)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118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1第165章 松滋大开复兴会花(1)第401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4第81章 外国传教士第346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7)第304章 终结者(1)
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492章 孙大圣棒打倭国第186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2)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201章 连锁反应2第53章 马县丞的末日(5)第204章 连锁反应5第400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3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2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481章 中倭新关系1第291章 地方工作(4)第237章 张知府的崛起(4)第496章 长子王青柏第311章 终结者8第237章 张知府的崛起(4)第272章 承天事变(6)第202章 连锁反应3第284章 新的开始(1)第361章 建设新湖北(4)第78章 大练兵(2)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161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第199章 武昌起义(9)第6章 准备(2)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325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4)第263章 学员张兆欢(3)第402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5第52章 马县丞的末日(4)第202章 连锁反应3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第112章 第一次反围剿5第377章 鲁东土地革命(2)第76章 大丰收(2)第488章 谁该为涨工资负责第188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4)第390章 光复辽南5第270章 承天事变(4)第360章 建设新湖北(3)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317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6第365章 建设新湖北(8)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330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5)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第68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2)第199章 武昌起义(9)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第128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1第121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2第51章 马县丞的末日(3)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305章 终结者(2)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137章 教学相长2第44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4)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93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8)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绝佳机会第181章 陈保生进城(1)第492章 孙大圣棒打倭国第235章 张知府的崛起(2)第446章 “疯狂”的张永涛第320章 混乱与平静(1)第75章 大丰收(1)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58章 工业的獠牙(2)第57章 工业的獠牙(1)第141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3第272章 承天事变(6)第31章 日常(3)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19章 起步(3)第273章 承天事变(7)第211章 保民军第一战4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观2第333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2)第285章 新的开始(2)第402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5第144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2第375章 在山东(10)第384章 东改编3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111章 第一次反围剿4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400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3第305章 终结者(2)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118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1第165章 松滋大开复兴会花(1)第401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4第81章 外国传教士第346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7)第304章 终结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