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1622年.王书辉.《复兴会的土地政策就是土地革命》

王书辉一方面希望通过这次的土地赎买谈判,来教育官兵。另一方面,他也希望通过这次土地赎买谈判,能够教育一下顾君恩本人,让他认清现实。

实际上,通过对顾君恩的接触,王书辉觉得,在古代人里面,像他这样比较真诚的读书人是很少见的。

虽然王书辉接触到的古代读书人总共才只有三个,一个牛金星,一个宋献策和一个顾君恩。但是,在这三个人里,王书辉觉得牛金星权力欲很重,但是实际能力和他的权利欲却不匹配。而宋献策这个人,他表现出来的那种积极,有很强的投机味道。三个人当中,只有顾君恩一个人,在为人处世方面,很有点实事求是的意思。

最少,顾君恩这个人在和王书辉的接触中,从来不讲废话、蠢话和假话。别说一个古代读书人了,你让一个现代人做到这一点都不是很容易的。

出于这方面的考虑,王书辉把和松滋地主们的交涉事宜,交给了顾君恩来处理。这不是说王书辉故意的为难顾君恩,而是从现实的角度讲,整个复兴会上下。即使以前有能够和地主官僚们打交道的人,如朱微妏的那几个舅舅。可是在复兴会坚定的阶级教育下。现在的复兴会上下,对于地主们的看法,普遍也只剩下仇恨了。

所以,现在能够出面代表复兴会和地主们进行接触的,也只有顾君恩、宋献策和牛金星这三个人了。而宋献策和牛金星都不在,现在可以承担这个任务的就只有顾君恩。

听到王书辉向他介绍的任务安排,顾君恩心里一方面对王书辉能够接受自己的劝告感到高兴。而另一方面,他又对自己能不能把这件工作完成下来。充满了不安。

说起来,最了解地主阶级的人,只能是地主阶级。顾君恩虽然从自己的出身来说,对于被王书辉灭门的地主们感到怜悯。可是,同样作为地主阶级,顾君恩又是最知道地主阶级是多么短视和贪婪的。

顾君恩本人就是湖北钟祥人。钟祥离枝江最多几百里地的距离,一切风土人情。完全和枝江一样。和松滋伍家这种,由官宦人家当了大地主的还不一样。钟祥那地方,也是个土豪横行,劣绅遍地的地方。

地方乡绅,全是靠勾结县衙,把持税收。放高利贷,掠夺自耕农和佃农扩张自己的土地的。顾君恩的父祖两代人,就是靠着这样的手段,积累了几万亩土地的。

顾君恩从感情上是站在自家人那一边的。但是,从理性上。他不可能不对此感到厌恶。凡是读书人,凡是了解历史的读书人。无不知晓。天下变乱的根源,就是农民失地,地主富户欺凌导致的。所以,单是从这一点看来,顾君恩对于自己家人的那种短视和愚妄也是非常的失望的。

作为一个一直关心着家国天下的读书人,顾君恩也明显的感觉到,如今的大明朝有点江河日下的味道了。北边的北虏,东北的东虏,轮番的肆虐北地。这几年朝廷更是连失城池。几十万边军都奈何不了东虏。因为朝廷御虏无能,导致边地开销越来越大,连年加派之下,各地造反之事也是连绵不绝。

东北、西南蛮夷作乱,中原各地灾荒不停,天下草民揭竿而起,作为一个清醒的读书人,在复兴会看到那些情报部门整理出来的朝廷消息的时候,顾君恩也有种天下大乱的预感。

顾君恩对于王书辉的那本《万物一统律》里的那句,“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性因素是内因”深以为然。在顾君恩看来,蛮夷作乱虽然对天下危害甚大,但是也没有复兴会对内宣传的那么严重。他认为,最终能够决定大明朝命运的,刚刚好,就是像自己的祖父父亲和松滋县士绅这样的,一个个地主士绅们。

要是天下的地主士绅都像他们那样,不顾百姓的生死,把百姓往造反的绝路上逼,那大明的天下必然要灭亡。如果天下的地主士绅,都能像枝江商盟那样,把盘剥百姓谋利,转移到经营工商谋利上去的话。那么,大明的天下不仅不会灭亡,反倒会繁荣昌盛起来。

所以,顾君恩一直仔细的观察着枝江商盟的运作和发展。他非常希望王书辉能够为所有的地主士绅们,提供像枝江商盟一样的支持和帮助。

说起来,在顾君恩心中,王书辉对枝江商盟的扶持,可不仅仅是赚钱那么简单。他认为复兴会的这个做法很有可能,就是一个有可能救亡大明的机会。

顾君恩的这个想法,曾经给王书辉造成了很大的惊讶。倒不是说顾君恩的想法对于王书辉是多么的开天辟地。而是顾君恩的想法,在历史层面上很像近代的那些资产阶级革命者,在理论的层面上,很像现代社会里不少支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学者们。

王书辉知道,单单从理论的角度上讲。在明朝末年这个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里,推行资本主义制度,这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甚至可以说,就是以科学社会理论的角度去考虑的话,这个想法本身也没有任何的理论错误。

但是问题是,历史已经针对这个办法给出了鲜明的答案。在中国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制度历史的国家里,资本主义的力量永远也不可能发展成真正的,革命性的力量。清末那些从地主阶级转化为资产阶级革命者的人们。无一例外最后都变成了,披着资本主义的假面具。内里却是封建主义尸体的,官僚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了。

想要通过社会本身的力量,让资本主义制度自然发展,这在中国根本就行不通。从现实的角度讲,只有全面消灭地主阶级,以革命的形式建立政权,建立起工业社会的基础之后。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资本运营,才能够成功。

实际上。历史已经针对顾君恩这个既有科学性,又有预见性的观点,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国家规模过于庞大,封建力量过于顽固和强大的俄罗斯和中国,他们进行的资产阶级的革命全都失败了。

掌握着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的王书辉,对于顾君恩这个纯纯粹粹的封建读书人,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为大明朝的未来,找到一条资本主义的道路,还是感到非常惊讶的。

要知道,王书辉认清这个道理,依靠的全都是历史的经验和系统的学习。而顾君恩,只不过是对复兴会接触了半年多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可以通过阅读那两本初级的介绍科学社会理论基础知识的书籍,再加上对枝江商盟的观察,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这让王书辉也不得不感叹,人杰就是人杰。

王书辉听到顾君恩的想法的时候,甚至联想到。荀子用一样的理论,却能教出的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生李斯和韩非来。

但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顾君恩的想法虽然很好。但是,这条路在中国的环境下是走不通的。不是明末的社会条件,不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是明末的人,不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因为,无论是真正的资本主义,还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一切先进的制度,都是与封建制度,特别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有着根本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的。

顾君恩的想法虽然很好,但是,无论是明朝还是清朝的封建地主阶级,都不会接受他的想法和观点。

举个比较不靠谱,而且过于感性的例子。

资本家对于工人阶级确实非常狠毒。但是,他们为了获取利润,对于他们自己也是异常的狠毒的。用那些资本家为自己辩护的话来说,他们在喝工人阶级的血之前,他们是要先喝自己的血的。

而经过了两千多年沉淀,已经完全腐朽了的封建地主阶级,已经没有喝自己的血,把自己转化成为资本家的魄力和能力了。

王书辉在听过了顾君恩对他的想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之后,就对他承诺过。只要顾君恩能够说服一个地主士绅用土地置换资本、技术和设备的,复兴会就会对这个地主士绅进行扶持。让他享受和枝江商盟一样的待遇。

复兴会用土地进行大农业建设,转化农民为农业工人,建立近代农业。地主士绅用复兴会扶持的资本、技术和设备建立工厂,从事工商业谋利。这一点,王书辉是乐见其成的。

甚至,都不需要地主士绅投建那种耗资大,周期长的重工业(其实近代水平的重工业投资也不那么大,建设周期也没多长),他们搞赚钱快的轻工业,王书辉也会支持。但是,前提条件是,他们得把土地交出来,让复兴会建设经营。

《红楼梦》里的主角贾宝玉,生来就有一块宝玉跟着。没有了宝玉,这个所谓的晶莹灵秀的贾宝玉,就会变成薛蟠一样的呆霸王。对于地主士绅来说,土地于他们,就如同宝玉于贾宝玉一样,完全是他们的命根子。

你可以想一想,你告诉一个身体健康,看着没灾没病的人,必须把命根子割下来当东方不败,不然最后肯定会没命。有人会乖乖的像教主大人那样毅然决然的挥刀自宫的么。这种人或许有,但肯定是少数中的少数。

这么一说大家就能够理解了。地主对于土地的执着,或者说,农业社会里的一切人对于土地的执着,都像男人对待自己的命根子一样。

作为一个在东北老工业基地长大的人,王书辉可是亲眼看到,很多农民出身的退休老工人,在退休后,把自家小区里的花坛和草坪都变成小块小块的耕地,在上面种玉米种蔬菜的。

那可是在2015年的时候了。

第400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3第57章 工业的獠牙(1)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260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8)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217章 程绍之死(2)第56章 马县丞的末日(8)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451章 辽东惊变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164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4)第285章 新的开始(2)第375章 在山东(10)第495章 王书辉的家庭生活第347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8)第188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4)第307章 终结者4第337章 制度这个事儿(2)第415章 汉川农场第463章 遵纪守法的蒙古人第315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4第216章 程绍之死1第155章 红旗漫卷出枝5第404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7第488章 谁该为涨工资负责第348章 炮击金州卫(1)第161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第240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2)第480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8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绝佳机会第264章 学员张兆欢(4)第161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301章 朱舜水访武昌(6)第301章 朱舜水访武昌(6)第437章 三种“非国民”第26章 开始(2)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491章 觐见大皇帝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248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2)第361章 建设新湖北(4)第244章 肖文龙的觉醒(4)第94章 炼钢和锅驼机第435章 复杂繁重的准备工作第388章 光复辽南3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1)第422章 机械和教条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241章 肖文龙的觉醒(1)第403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6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308章 终结者5第37章 妖僧(1)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418章 简单粗暴和物质刺激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20章 起步(4)第8章 准备(4)第4章 穿越(4)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253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1)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190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6第418章 简单粗暴和物质刺激第81章 外国传教士第20章 起步(4)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144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2第463章 遵纪守法的蒙古人第481章 中倭新关系1第38章 妖僧(2)第299章 朱舜水访武昌(4)第124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5第90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5)第301章 朱舜水访武昌(6)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64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4)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365章 建设新湖北(8)第201章 连锁反应2第64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4)第343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4)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328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3)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322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1)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302章 朱舜水访武昌(7)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第232章 四省攻鄂(9)
第400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3第57章 工业的獠牙(1)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260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8)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217章 程绍之死(2)第56章 马县丞的末日(8)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451章 辽东惊变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164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4)第285章 新的开始(2)第375章 在山东(10)第495章 王书辉的家庭生活第347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8)第188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4)第307章 终结者4第337章 制度这个事儿(2)第415章 汉川农场第463章 遵纪守法的蒙古人第315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4第216章 程绍之死1第155章 红旗漫卷出枝5第404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7第488章 谁该为涨工资负责第348章 炮击金州卫(1)第161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第240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2)第480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8第440章 做一番大事的绝佳机会第264章 学员张兆欢(4)第161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301章 朱舜水访武昌(6)第301章 朱舜水访武昌(6)第437章 三种“非国民”第26章 开始(2)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491章 觐见大皇帝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248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2)第361章 建设新湖北(4)第244章 肖文龙的觉醒(4)第94章 炼钢和锅驼机第435章 复杂繁重的准备工作第388章 光复辽南3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1)第422章 机械和教条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241章 肖文龙的觉醒(1)第403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6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213章 保民军第一战6第308章 终结者5第37章 妖僧(1)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418章 简单粗暴和物质刺激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20章 起步(4)第8章 准备(4)第4章 穿越(4)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253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1)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190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6第418章 简单粗暴和物质刺激第81章 外国传教士第20章 起步(4)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144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2第463章 遵纪守法的蒙古人第481章 中倭新关系1第38章 妖僧(2)第299章 朱舜水访武昌(4)第124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5第90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5)第301章 朱舜水访武昌(6)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64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4)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365章 建设新湖北(8)第201章 连锁反应2第64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4)第343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4)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328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3)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322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1)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302章 朱舜水访武昌(7)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第232章 四省攻鄂(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