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大丰收(2)

“这是什么东西,是玉黍么。”牛老憨拿着一袋子玉米面,问刚刚回到家的牛大胆道。

牛大胆最近半个月来,已经完全不在家干活了。原来每天还要在家干半天活的牛大胆,现在和村里其他三十多个民兵一样,已经从半脱产状态变成了全脱产状态。

说起来,这些民兵的家里都没有对这种变化表示反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第一,这半个月来,所有的民兵的家庭成员们都发现,那些原本很令家里人头疼的半大小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了民兵队的他们,每个人不仅都变得气质森严,行坐有度了,而且居然还都能够舞文弄墨了。

咱们中国的老百姓是相当的实在的。原本这些民兵的家属觉得,一群后生凑在一起,除了耍闹之外恐怕不会有什么正经事情做。等他们发现了,在工作组训练和教导下,自己家的后生不仅没有成天耍闹不务正业,还能够读书习字。经过半个月的营养补充,他们又变得高大健壮了不少。所以,原本对那些年轻的工作组成员们不太信任的民兵家属们,也就放下心来。

说实话,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虽然工作组在分地的时候,已经把本村土豪积存的大量粮食也分给了大家。整个个桂花树村现在,每家每户都有了充足的口粮。可是,让这些半大小子去吃工作组的食堂吃饭,就能够为自己家减少一个人的口粮负担。这也是件能够极大的帮助他们的事情。

一方面是自家的后生都学了好,另一方面是现实的,能够节省一口人口粮消耗的原因。在生存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村民们还是知道投桃报李的做人道理的。他们让自己家的后生们不用再干家里的活了,并命令他们用原来在家干活的那半天时间,去侍候工作组的先生们。

虽然那些工作组的成员们并不需要民兵们的侍候,多出来的半天时间,也还是被这些民兵们用来训练和学习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民兵们虽然还没领到第一个月的饷银,可是,实打实的好处,那些当民兵的家庭都已经见识到了。那可真是不得了的好处。有人参加民兵的三十多户人家,在这半个月里领到了不少优质实惠的好东西。

以牛老憨家为例,从牛大胆当上民兵到现在,牛大胆已经领回家的东西就有:各种耐用坚固的白口铁农具(王书辉的钢铁作坊生产),一头水牛,一辆带车子(王书辉的木工工坊,利用近代化的工具和机械,加工制作出来的木质车辆,畜力和人力兼容),肥田粉(化肥)两袋一百斤,毛巾两条(现代处理品),铁锅一个(王书辉的钢铁作坊生产),白盐和白糖各二十斤(现代产品),脸盆一个(现代处理品),鸡雏(王府镇饲养场出品)两只,被子和褥子一套(现代处理品)。

除了立即就能投入使用的农具和化肥之外,牛老憨把其他的那些,他从来没见过的宝贝东西,都好好的收了起来。用牛老憨的话说,这些东西是要给牛大胆和他弟弟作为娶亲的彩礼用的。

王书辉知道,在现代社会里,对团体认同意识最高的就是过去的国企工人。即使在国企改革之前那段不景气的日子里,国营企业的工人们,还是对自己的工厂忠心耿耿。说起来,原因也很简单。

在当时,国企工人的工资收入虽然变成了整个国家最低的水平。但是,国企工人们的待遇在那时还没有变更。夏天有汽水,降温补助和白糖茶叶发下来。中秋节有月饼发下来。在各种节日里,国企的工人们都会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怀。这种渗透到工人家庭的福利待遇,是国企工人具有无与伦比的向心力和对国家的坚定忠诚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目前的情况看,王书辉具备这种为自己的雇员们发放福利的能力。以王书辉的智商,这种凝聚人心的手段,他怎么可能会不用呢。

不过,王书辉要是看到现在正在观察着玉米面的牛老憨,恐怕他会产生一种哭笑不得的情绪。

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总是惊人的相似的。桂花树村在内的三十多个基地村里,现在正流行着一种叫做民兵布的裤子或者上衣。这些勤劳朴实的农民们很快就发现,虽然还不知道肥田粉的效果怎么样,可是装着肥田粉的袋子,是一种极为结实的布料。他们自然而然的把那些化肥袋子,全部改成了衣服裤子。

现在,只要是在王书辉的基地村里,哪家出了民兵,那是一目了然的。只要有民兵布裤子或者衣服穿的,肯定就是民兵家庭。这和后世困难时代里的尿素裤子或者尿素衣服,是完全一样的情况。

“爹,这是玉米面,是工作组的先生们说的。这次评级测试,我又考了第一名,所以工作组就把这五十斤玉米发给我做奖励了。队上凡是通过基础考核的,都能领到十斤玉米。第一名的领五十斤,第二的领四十斤,第三的领三十斤,第四的领二十斤。我这次又是第一,所以就领了五十斤粮食回来。”牛大胆满脸喜气的向父亲解释了自己为什么领到这些玉米的。

牛老憨没有理会儿子的炫耀,他默默的抽着烟,等烟斗里的烟丝燃烧干净之后他才站起身,对牛大胆说,“一会儿你回队上的时候好好代我谢谢先生们。这才半个月,我们家就得了不少的好处。你可要好好的报效先生们。”牛老憨一边把烟斗清理干净,一边对牛大胆说道。

“对了,这个东西是怎么吃的。”牛老憨正准备下地,突然想起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可没吃过这种玉米,所以他赶忙向正准备离开家的牛大胆问道。

“煮粥喝也行,做饼子也行。”牛大胆因为自己父亲没有对自己取得的成绩表示关注,而觉得非常不满。所以,他也就没有把工作组的先生们告诉他的玉米面制作方法,仔细的告诉自己的父亲。

说起来,牛大胆越来越不喜欢回家了。在家里,父亲除了对自己家的地特别的上心之外,父亲剩下的关注就全在自己的弟弟牛狗子身上了。别人家用肥田粉袋子做的衣服或者裤子,都是给大人穿的。唯独自己老爹,他把托隔壁大妈做的两条裤子,全都给了自己的弟弟穿。虽然牛大胆现在吃的穿的住的用的,都要比家里的好。可是,父亲问都不问自己一句的态度,还是让他觉得父亲很偏心。

牛大胆觉得,还是大营里的日子过得痛快。他发现,在工作组领导的民兵队里的生活非常的顺心。他甚至觉得,如果给王老师尊当差的日子都是这么舒服的话,他大可给王老师尊当一辈子的差。

牛大胆当然觉得痛快了。王书辉对于自己手下的所有人的管理,全部都是一视同仁的。军事训练,文化学习,技术水平,所有人的地位和待遇,都是和这三项指标相匹配的。

不同于错综复杂的封建体系。王书辉完全不考虑什么人际关系的问题。他在自己的团体内推行的是制度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在统一的标准和规格完全一致的测试下,王书辉的团体可是真正的“能者上,庸者下”。

在这种大环境下生活,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制度的人都发现。在王书辉手下干活,不怕自己的人缘不好,只怕自己的能力不够。这种生活是相当的简单透明的。简单透明的生活,自然而然的会让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心情舒畅了。

就牛大胆目前受到的教育来说,他已经能够明白公平的含义了。他以前只是潜意识的觉得自己的父亲有些偏心。现在的他则是觉得,和民兵队、工作组不同,自己的父亲在对待自己和自己的弟弟上,没有做到公平。自己之所以觉得愤愤不平的原因,不是那个让自己在潜意识里觉得羞愧的,嫉妒弟弟的待遇的原因,而是因为父亲处事不公平。

刚刚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生活半个多月的牛大胆,现在就觉得,不公平这件事情,是完全无法忍受的。

牛大胆之所以没像以前的自己那样,和父亲吵上一架之后离家出走,跑到外面游逛几天,完全是因为他在工作组听到了一个消息。王老师尊已经发下了大令,他老人家要所有的民兵都到枝江大营去演武。

现在牛大胆的脑袋里,已经被即将进行的长途远行,以及即将见到神仙一般的王老师尊的激动情绪所填满了。他已经不怎么在乎自己父亲小小的不公平,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正在向他招手。

牛大胆不想理会自己的父亲,可是作为父亲的牛老憨对于自己的儿子牛大胆却不打算放过。牛老憨虽然是个木讷迟钝的人,可是他最近也感觉到,自己的长子对自己越来越疏远。到了今天,儿子的这种对自己的问话直接表现出不耐烦来的状况,真正的激怒了牛老憨。

牛老憨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可是,他却不是个不上进的人。他这几天每天晚上,都要去工作组组织的夜校去听课。虽然只有几天,可是牛老憨却也学到了一点点的道理。

牛老憨放下锄头,先是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语言之后才开口说道,“我前两天听工作组的先生们讲夜课(夜校课程)。那位姓冯的先生说,孝顺孝顺,做儿子的想要为自己的老子进孝心,做到顺从老子的意思就是孝了。这样的道理,你也能读书了,你一定也懂吧。”

第400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3第271章 承天事变(5)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60章 工业的獠牙(4)第24章 起步(8)第293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2)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188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4)第362章 建设新湖北(5)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观1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311章 终结者8第20章 起步(4)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330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5)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观1第437章 三种“非国民”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196章 武昌起义(6)第353章 炮击金州卫(6)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387章 光复辽南2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161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3章 穿越(3)第8章 准备(4)第305章 终结者(2)第181章 陈保生进城(1)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380章 鲁东土地革命5第282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2)第382章 东改编1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383章 东改编2第17章 起步(1)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302章 朱舜水访武昌(7)第367章 在山东(2)第400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3第347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8)第379章 鲁东土地革命(4)第388章 光复辽南3第145章 简单逻辑1第9章 婚事(1)第476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4第25章 开始(1)第111章 第一次反围剿4第114章 第一次反围剿7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15章 立足(3)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77章 大练兵(1)第162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2)第201章 连锁反应2第117章 第一次反围剿10第62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2)第446章 “疯狂”的张永涛第244章 肖文龙的觉醒(4)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204章 连锁反应5第154章 红旗漫卷出枝4第128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1第418章 简单粗暴和物质刺激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117章 第一次反围剿10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观1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314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3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146章 简单逻辑2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厂化教育第16章 立足(4)第17章 起步(1)第397章 光复辽南12第357章 炮击金州卫(10)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绽放的幸运第138章 大炮机枪蒸汽机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287章 新的开始(4)第381章 鲁东土地革命6第425章 当家方知家难当第62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2)第462章 必须进步必须改造第353章 炮击金州卫(6)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328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3)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
第400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3第271章 承天事变(5)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60章 工业的獠牙(4)第24章 起步(8)第293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2)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188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4)第362章 建设新湖北(5)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观1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195章 武昌起义(5)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311章 终结者8第20章 起步(4)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330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5)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观1第437章 三种“非国民”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196章 武昌起义(6)第353章 炮击金州卫(6)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387章 光复辽南2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161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1)第219章 马祥麟的转变(2)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3章 穿越(3)第8章 准备(4)第305章 终结者(2)第181章 陈保生进城(1)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380章 鲁东土地革命5第282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2)第382章 东改编1第364章 建设新湖北(7)第220章 马祥麟的转变(3)第119章 不算战斗的战斗2第383章 东改编2第17章 起步(1)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302章 朱舜水访武昌(7)第367章 在山东(2)第400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3第347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8)第379章 鲁东土地革命(4)第388章 光复辽南3第145章 简单逻辑1第9章 婚事(1)第476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4第25章 开始(1)第111章 第一次反围剿4第114章 第一次反围剿7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15章 立足(3)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177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3)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77章 大练兵(1)第162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2)第201章 连锁反应2第117章 第一次反围剿10第62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2)第446章 “疯狂”的张永涛第244章 肖文龙的觉醒(4)第268章 承天事变(2)第204章 连锁反应5第154章 红旗漫卷出枝4第128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1第418章 简单粗暴和物质刺激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117章 第一次反围剿10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观1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314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3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146章 简单逻辑2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厂化教育第16章 立足(4)第17章 起步(1)第397章 光复辽南12第357章 炮击金州卫(10)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绽放的幸运第138章 大炮机枪蒸汽机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287章 新的开始(4)第381章 鲁东土地革命6第425章 当家方知家难当第62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2)第462章 必须进步必须改造第353章 炮击金州卫(6)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328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3)第238章 张知府的崛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