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马县丞的末日(5)

抛开一切其他的意识形态,单方面从最简单的最基础的意识形态上考虑,王书辉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说的更加简单直白一些,就是在方法论上,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但是,大家要知道,唯物主义是超越阶级的。

资产阶级,资本家,它们宣扬的可能是唯心主义的思想。但是,在具体的做法中,它们最讲唯物主义。他们可以让别人喝心灵鸡汤,麻痹它们自己实际上或者未来中的竞争对手。但是,在面对利润的时候,它们完全不会讲求什么心灵上的温暖和阳光。

无产阶级,工人农民们,表面上信奉的可能会有唯心主义的宗教信仰。但是,在具体的做法中,他们也是最讲唯物主义的。因为,他们时刻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状况下。能不能吃饱肚子生存下去这个首要问题,求神拜佛并不能解决。

甚至于,封建主义者,封建阶级的官僚地主们。他们可能会宣扬,他们自身的意识形态是唯心主义的,道德至上的儒家思想。但是,在具体的实际生活中,他们处理问题的手段,也是完全唯物主义的。因为,他们宣扬儒家思想,是为了让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可是,不用唯物主义的实际手段去解决问题,任何问题都不会自己解决自己。

王书辉自己可能认为自己是某种思想的信奉者,或者觉得自己是某种思想的坚定信徒。但是,在实际上,只有纯粹的唯物主义者这一个标签,是可以最真实,最恰当的形容王书辉的。他就是个实事求是的人。

作为一个实事求是的人,王书辉并不认为,在封建社会里打到封建主义,这会是个简单的工作。因为,作为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明末的具体情况,是相当复杂的。在社会全面进入工业化,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之前。一切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都不会像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那样简单和对立。

从明末具体的实际情况而言,单是一个田骨和田皮问题,就让王书辉觉得焦头烂额。从他实际上对枝江地区的土地所有情况的调查上看。大地主的土地产权问题比较简单明晰。但是,很多小地主、自耕农们,他们既拥有土地,同时,也会租种别人的土地。

他们租种的可能是地主的土地,也可能是像他们一样的自耕农的土地。如果单方面从对土地这一生产资料的拥有上说,他们可以说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实现者,是封建封建制度的组成部分。但是,从现实的调查上看,他们甚至比彻底的佃农们,更加痛恨,可以利用官身免除税收,可以勾结官府转嫁加征的官僚大地主们。

作为唯物主义者,王书辉面对复杂情况只会使用一种手段。那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既然占社会绝大多数的贫雇农们和占社会一部分比例的小土地所有,在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上,处于不同的地位。但是,只要他们和大土地所有者、官僚地主们有着共同的矛盾,王书辉就觉得他们是可以争取和联合的。

王书辉相信,在目前明末的实际生产力水平下,一个人占有五亩土地,差不多能够支撑一个的正常生存。那么,在实现穿越半年多之后,王书辉进一步明确了自己实际上的敌人。凡是人均占有土地超过五亩的家庭、团体和组织,都是王书辉斗争的对象。

这也是王书辉在对马松华反动集团的斗争中,明确确定的甄别标准。

也就是说,在王书辉即将开展的打击行动中,凡是与马松华反动集团有关的人和组织团体,不管他是马松华的家人,还是马松华的支持者、合作者、姻亲,只要他们的人均占有土地超过五亩,他们就只能接受肉体毁灭的结局。

就在马松华前往衙门上班的时候。整个马家的家族聚居地马家大院,被三百名左右全副武装的武装人员团团包围。

马家大院,是封建中国近两千年来,地主豪强,世家王族,在乡村中最为常见的建筑模式,即从汉代就开始,就被大土地所有者家族所采纳的堡垒模式。也就是说,是那种在近代革命战士口中说的,地主家的大院。

地主大院是一种半军事化的建筑模型。因为大土地所有者清楚的认识到,生活在被他们残酷压迫和剥削的贫雇农中,他们自身是极不安全的。

因为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在整个近两千年的封建时代的历史时期内,贫雇农们发起的各种规模的反抗行动是层出不穷的。遵循唯物主义态度的大土地所有者,从历史中总结了教训。从汉代中后期之后,地主豪豪强们,除了在城市中的居所,他们在乡间的住所,全部都是带有军事防御意义的堡垒建筑。

当然,像枝江县第一大户、第一大地主马松华家的这座,堡垒化家族聚居建筑群落,在明末普通人眼中是相当雄伟壮阔,甚至是坚不可摧的。可是对于后工业时代出身的王书辉来说,则是非常简陋和可笑的。

在化肥炸药的帮助下,仅有四五十个人防守的马家大院,在家丁营半个小时的准备工作之后,用了不到十分钟就被攻破了。在巨大的爆炸声中,马家大院的防御彻底崩溃。

虽然也不可能会对大营的进攻行动产生更大的阻碍,但马家原本可以防守的更加严密一些的。不过,因为之前马家家族成员在共同的认识下,将大院下属能打胆大的护卫,全部派去参加攻击王府镇的行动。所以,现在的马家大院,合格的武装人员处于紧缺状态中。这就让这次本来就不难的行动,变得更加容易。

像一切封建大家族一样。马家这个核心成员几十个,总成员三四百个的封建大家族,敢打敢拼的血勇之士,仅有几个。他们在防御中全部被消灭之后,剩下的家庭成员,全都选择逃回自己家中躲避。

封建主义的问题就在这里。封建制度实际上是一个以家族利益为核心的分配体系。但是,在家族内部的利益划分上,同样像在整个国家范围内的封建关系一样,存在不合理和不平衡的状况。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在明末到新中国建立之前,面对外族和外国入侵的时候,投降作汉奸走狗和奋起反抗的人总是少数,而大部分人是沉默的大多数的原因。

因为不像野蛮民族和现代民族国家那样,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人,因为大部分在利益分配中处于被歧视和损害的地位。所以,绝大多数中国人,实际上缺乏整体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观念。

他们普遍认为,无论谁来统治中国,他们的生存环境的变化都是有限的,他们一样要向统治者照章纳税。所以,他们缺乏捍卫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和认识。而只要统治者延续科举考试制度,给大部分中国人,能够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真实或虚妄的路径。中国人就可以在任何统治者治下,当一个老实的顺民。

这就是同样因为文明程度落后,而注重民族整体利益,从而战胜中原王朝的元蒙统治者和满清统治者,会有完全不同的两种下场的原因。元蒙统治者缺乏长远统治策略,没有完善和维护封建科举考试制度。而满清统治者,可以说是全面继承明王朝的科举制度的。

枝江马家的家族成员们,和面对外族入侵的大部分中国人一样,在面对同样是注重整体利益,同时又具有更高等级的文明体系的王书辉手下的时候。他们的反抗,软弱无力。在大营成员破围而入大肆抓捕的情况下,他们大部分躲在自己的家中。

很快,在武力强大,组织严密的大营成员们的努力下,马松华反动集团的主要核心人员四十三人,被抓住。

之后,教导营宣传工作组在家丁们的帮助下,将马家大院附近,为马家耕种、工作的五百多个契约奴和长雇工们,集中在马家大院的晒场上。操着本地话的宣传人员宣布了本次活动的原因,以及对于马松华家族的处理办法。

当大家听到马家“怂恿地痞无赖、江湖匪类,进攻藩王府邸,罪同造反的时候”,四五百人一起吸了一口冷气。

他们倒不是觉得这个罪名是错误的,是强加的,是不合理的。在他们眼中,藩王老爷,那是皇帝老子的亲戚。冒犯王爷都是个死罪,何况是武装进攻王爷的家了。

他们吸气的原因是,没有想到自家的马老爷,居然有刺王杀驾的造反之心。他们在吸了冷气之后的第一时间里,就开始担心,作为给造反者家扛活的自己,是不是也要被株连。

好在宣传人员之后的话,让他们放下心来,因为马家的土地和财产,要被王府全部“没收”,但是“马家雇工,全部留用。”在听了宣传人员的解释后,知道自己不仅不会被追究,而且还不会失去工作的时候,所有人都放下心来。

放松了心情的他们,开始津津有味的欣赏起,大台上那些跪在地上,过去高高在上的老爷们的丑态。

第371章 在山东(6)第67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1)第146章 简单逻辑2第427章 这次的整风不一样第170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2)第261章 学员张兆欢(1)第51章 马县丞的末日(3)第129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2第308章 终结者5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33章 理念(1)第278章 魏忠贤的疑惑(4)第303章 朱舜水访武昌(8)第180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6)第175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1)第371章 在山东(6)第399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2第414章 精明通透张老爹第470章 万事有理黄锦康第337章 制度这个事儿(2)第143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1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第31章 日常(3)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83章 奇葩的锦衣卫(1)第405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8第129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2第461章 搭板楼比紫禁城更美丽第24章 起步(8)第400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3第66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2)第428章 即将改变历史的事件第247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1)第92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7)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15章 立足(3)第34章 理念(2)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456章 打破旧规矩建立新规矩第63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3)第476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4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293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2)第366章 在山东(1)第49章 马县丞的末日(1)第382章 东改编1第271章 承天事变(5)第79章 大练兵(3)第261章 学员张兆欢(1)第380章 鲁东土地革命5第142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4第247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1)第436章 妻贤夫祸少第97章 王书辉下乡记1第263章 学员张兆欢(3)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123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4第102章 王书辉下乡记6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337章 制度这个事儿(2)第145章 简单逻辑1第447章 一个是俘虏另一个也是俘虏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173章 审判(1)第348章 炮击金州卫(1)第475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3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117章 第一次反围剿10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3章 穿越(3)第302章 朱舜水访武昌(7)第261章 学员张兆欢(1)第99章 王书辉下乡记3第36章 理念(4)第370章 在山东(5)第321章 混乱与平静(2)第122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3第246章 肖文龙的觉醒6第1章 穿越(1)第156章 红旗漫卷出枝6第306章 终结者3第360章 建设新湖北(3)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129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2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295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2)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120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1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绽放的幸运第365章 建设新湖北(8)第316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5第2章 穿越(2)第479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7第329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4)
第371章 在山东(6)第67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1)第146章 简单逻辑2第427章 这次的整风不一样第170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2)第261章 学员张兆欢(1)第51章 马县丞的末日(3)第129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2第308章 终结者5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33章 理念(1)第278章 魏忠贤的疑惑(4)第303章 朱舜水访武昌(8)第180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6)第175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1)第371章 在山东(6)第399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2第414章 精明通透张老爹第470章 万事有理黄锦康第337章 制度这个事儿(2)第143章 有人开始“起高楼了”1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第31章 日常(3)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242章 肖文龙的觉醒(2)第83章 奇葩的锦衣卫(1)第405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8第129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2第461章 搭板楼比紫禁城更美丽第24章 起步(8)第400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3第66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2)第428章 即将改变历史的事件第247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1)第92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7)第458章 首都和纸币第15章 立足(3)第34章 理念(2)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456章 打破旧规矩建立新规矩第63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3)第476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4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293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2)第366章 在山东(1)第49章 马县丞的末日(1)第382章 东改编1第271章 承天事变(5)第79章 大练兵(3)第261章 学员张兆欢(1)第380章 鲁东土地革命5第142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4第247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1)第436章 妻贤夫祸少第97章 王书辉下乡记1第263章 学员张兆欢(3)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123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4第102章 王书辉下乡记6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337章 制度这个事儿(2)第145章 简单逻辑1第447章 一个是俘虏另一个也是俘虏第265章 学员张兆欢(5)第173章 审判(1)第348章 炮击金州卫(1)第475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3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117章 第一次反围剿10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3章 穿越(3)第302章 朱舜水访武昌(7)第261章 学员张兆欢(1)第99章 王书辉下乡记3第36章 理念(4)第370章 在山东(5)第321章 混乱与平静(2)第122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3第246章 肖文龙的觉醒6第1章 穿越(1)第156章 红旗漫卷出枝6第306章 终结者3第360章 建设新湖北(3)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129章 “怎么做”和“为什么”2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286章 新的开始(3)第295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2)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120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1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绽放的幸运第365章 建设新湖北(8)第316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5第2章 穿越(2)第479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7第329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