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光复辽南6

曾经在中原地区实行过不到百年时间统治的元蒙贵族们,他们或许头脑了还有点简单的民族意识。

但是在古代社会里,就是最先进的处于农耕文明阶段的汉族人都没有任何的民族概念,那么认为在北方草原上重新退化成游牧部落的普通蒙古人有什么民族意识,那就是扯淡了。

有奶就是娘,谁给好处就跟谁走,这才是游牧民族的意识特征。俄罗斯的哥萨克,中国的蒙古人,他们都具有这样的思想特点。

明初的时候,不少蒙古人就在朱元璋手下效力,参加了明军。就在去年刚刚死掉的大明总兵满桂,据说就是个蒙古人。后金手里有蒙古八旗,沙俄那边还有鞑靼人组成的军队。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蒙古人并不在乎为谁效力给谁卖命,关键是给这个人、势力或者政权卖命效力能不能得到好处。

就以刚刚被复兴军辽南第一军团的战士们抓捕回来的这些蒙古人来说吧。除了极个别的一些部落首领进行了激烈的反抗之外,大部分的普通蒙古人对于成为复兴党的俘虏,接受复兴党的管理,没有丝毫的不适应的。

要知道,在蒙古人自己内部,各个部落之间的战争也是接连不断的。打败对方的部落,兼并对方的部落,这在草原上是一种常态。

用阿Q的话来说,和尚做得,他自然也就是做得。把蒙古人转化成为自己的附从部队,后金女真做得,复兴军就没有做不得的道理。

就像大部分佃农们认为接受复兴党的领导和管理不过换了个东家一样。这些蒙古人在自己部落首领死掉或者失败的情况下,是非常顺从的接受了复兴党成为他们的新首领的。

虽然因为语言不怎么太通,辽南第一军团的战俘营管理人员还不怎么太清楚这些蒙古俘虏是怎么想的。不过从他们这几天非常顺从的从事着劳动的表现上看,这些人至少对自己的现状并没有强烈的反抗意识。

怎么会有什么反抗意识呢?

大部分的蒙古俘虏都认为这几天的战俘生活简直就是西天极乐世界般的日子。

洗热水澡,穿着保暖的厚厚的新衣服,放开了胃口吃那些粮食和肉食。睡在暖呵呵的有厚棉褥子和棉被的坚固房屋里。这样的日子,别说这些大部分都是普通人的蒙古人了,就是那些中小部落的首领们,也是享受不到这样的生活待遇的。

落后的生产力,残酷的生存环境,要不是被逼的没办法,蒙古人干嘛成天到晚的火拼。对于他们来说,哪怕就是牛羊吃的牧草都不是无限的。为了水草丰茂的牧地,蒙古人哪一年不都得在争夺中死掉无数的人啊。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吧。在蒙古人那种极端的生存环境中,繁衍下一代都是极端困难的事情。要不然怎么会有兄死弟继这种极端的婚姻制度在蒙古人中流行呢。

就像现代社会里的那位学者说的那样,穷鬼们在什么时候都是没有生育权的,几个光棍能一起娶一个老婆,穷鬼们就偷着乐去吧。

为什么会有吃人族部落的存在?为什么日本人会把老人送进深山饿死(神隐)?为什么老百姓会无动于衷的把自己死掉的孩子埋在猪圈和厕所里沤成肥料?生产力的落后,才会导致人类的残忍。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所以说,对于被复兴党俘虏的这六七百的蒙古人来说,复兴党神人们举手发雷(扔手榴弹),抬手夺命(步枪射击)的事情确实令他们恐怖的尿裤子,让他们把复兴党当成了魔鬼一样的存在。可是当复兴党给他们吃给他们穿给他们好房子住之后,他们很快就压制住了自己内心中对复兴党的恐惧,把复兴党当成了救苦救难的长生天的使者了。

在零下十几度的情况下修路。这样的工作当然非常的辛苦。可是对于努桑哈来说,这样的辛苦远没有达到让他无法忍受的程度。想着下顿饭可以吃到饱的那些美好的食物,想着那些味道丰富咸味十足(蒙古缺盐)的汤菜,开山采石这样的工作就不是那么艰苦了。

当然了,相比那些已经成年的蒙古俘虏,努桑哈和其他一些年纪小于十八岁的小孩儿和年纪大于四十岁的老人干的工作要轻松的多。而且他们那些年纪小于十八岁的小孩儿每天也只需要干半天的活儿。剩余的时间里,他们会和复兴党的“巴克西”(老师)学习文化知识。

在十多天的学习里,聪明伶俐的努桑哈已经学会了不少普通话的生活用语,他已经把二十六个拼音字母都学的差不多了。对他非常好的“巴克西”还给他起了一个赵长生(复兴军的教导员将按照《百家姓》的顺序,给所有的蒙古小孩取名)的新名字。

在赵长生看来,复兴军首领们绝对是他所知道的本事最大的人。他在工地上亲眼见到那些隆隆作响冒着黑烟的大铁牛,是怎么把石头咽到肚子里之后,又排除无数的小石子的。这样的大铁牛只听复兴军的首领们的话。这些让蒙古人跪地磕头的大铁牛,复兴军的首领们只要轻轻的拉它一下,它就会老老实实的不动了。

赵长生觉得复兴党的首领们一定都是了不起的大英雄,要不然他们怎么能降服魔鬼一样的大铁牛,并让它们为复兴党的首领们服务呢。

不仅像大铁牛这种没见过的东西让赵长生觉得复兴党了不起。就赵长生最常见到的东西,比如说马,复兴党养的马,也要比赵长生见过的所有马都要大好几倍。

平均身高在155厘米以上的复兴党培育的复兴马,使用的母本是现代的东北挽马。自然而然的,和这个时代里的平均高度在120厘米左右的蒙古马比较起来,高大粗壮的复兴马当然是庞然大物了。

赵长生是见识过女真人的战斗力不假。可正是因为和赵长生一样,被俘的蒙古人都见识过女真人的战斗力,才会更加老实的接受复兴军的管理。

同样见过复兴军战斗力的蒙古人知道,女真人或许比较凶猛,可是那种凶猛也不是没有可抗拒性的。反倒是他们见识到的复兴军的战斗力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没有抗拒的可能性。

服从强者,这是草原民族的铁律。

第206章 连锁反应7第24章 起步(8)第65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1)第185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1)第108章 第一次反围剿1第469章 后悔的陈新民第351章 炮击金州卫(4)第483章 中倭新关系3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22章 起步(6)第464章 作死的朝鲜第65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1)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325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4)第97章 王书辉下乡记1第8章 准备(4)第108章 第一次反围剿1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41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1)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第180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6)第447章 一个是俘虏另一个也是俘虏第97章 王书辉下乡记1第382章 东改编1第97章 王书辉下乡记1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27章 开始(3)第206章 连锁反应7第2章 穿越(2)第354章 炮击金州卫(7)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205章 连锁反应6第121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2第483章 中倭新关系3第211章 保民军第一战4第137章 教学相长2第306章 终结者3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191章 武昌起义(1)第145章 简单逻辑1第181章 陈保生进城(1)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42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2)第221章 马祥麟的转变(4)第3章 穿越(3)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422章 机械和教条第67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1)第379章 鲁东土地革命(4)第185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1)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237章 张知府的崛起(4)第169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1)第89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4)第204章 连锁反应5第398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78章 大练兵(2)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211章 保民军第一战4第196章 武昌起义(6)第115章 第一次反围剿8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179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5)第437章 三种“非国民”第312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1第449章 错误的理解错误的应对第67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1)第298章 朱舜水访武昌(3)第315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4第75章 大丰收(1)第18章 起步(2)第304章 终结者(1)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387章 光复辽南2第63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3)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243章 肖文龙的觉醒(3)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第406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9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68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2)第461章 搭板楼比紫禁城更美丽第54章 马县丞的末日(6)第93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8)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11章 婚事(3)第136章 教学相长1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258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6)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
第206章 连锁反应7第24章 起步(8)第65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1)第185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1)第108章 第一次反围剿1第469章 后悔的陈新民第351章 炮击金州卫(4)第483章 中倭新关系3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22章 起步(6)第464章 作死的朝鲜第65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1)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325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4)第97章 王书辉下乡记1第8章 准备(4)第108章 第一次反围剿1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41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1)第324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3)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第180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6)第447章 一个是俘虏另一个也是俘虏第97章 王书辉下乡记1第382章 东改编1第97章 王书辉下乡记1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27章 开始(3)第206章 连锁反应7第2章 穿越(2)第354章 炮击金州卫(7)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205章 连锁反应6第121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2第483章 中倭新关系3第211章 保民军第一战4第137章 教学相长2第306章 终结者3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191章 武昌起义(1)第145章 简单逻辑1第181章 陈保生进城(1)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42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2)第221章 马祥麟的转变(4)第3章 穿越(3)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第422章 机械和教条第67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1)第379章 鲁东土地革命(4)第185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1)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237章 张知府的崛起(4)第169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1)第89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4)第204章 连锁反应5第398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78章 大练兵(2)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211章 保民军第一战4第196章 武昌起义(6)第115章 第一次反围剿8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179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5)第437章 三种“非国民”第312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1第449章 错误的理解错误的应对第67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1)第298章 朱舜水访武昌(3)第315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4第75章 大丰收(1)第18章 起步(2)第304章 终结者(1)第472章 临时工高迎祥第387章 光复辽南2第63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3)第274章 承天事变(8)第243章 肖文龙的觉醒(3)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第406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9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68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2)第461章 搭板楼比紫禁城更美丽第54章 马县丞的末日(6)第93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8)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11章 婚事(3)第136章 教学相长1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258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6)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