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光复辽南9

“集中优势力量打歼灭战。”这是复兴军上至军团总司令下至班长都知道的军事指挥原则。不过打歼灭战这一块大家的认知是相同的,但是对于“集中优势力量”里的优势力量,多少部队才是优势力量?这个问题,现在复兴军内部的指挥员们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在东北战场上,复兴军辽南第一军团就是在不断的摸索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实际上,对于复兴军来说,整个东北战场都可以算是复兴军的一个试验场。不管是复兴军的军事装备还是复兴军的战术思想,都将在东北战场上复兴军和后金女真军事力量的斗争中得到实践。

毕竟对于复兴军来说,他们可以接触到的武装力量中,明王朝的政府军和山陕地区的农民造反军的军事实力都是垃圾到了一定程度的。就是复兴党根据地农场的保安武装都可以轻松的击败三倍以上规模的明王朝政府军和农民造反军。

就目前复兴军能够接触到的武装力量里,还真就是只有后金女真的军事武装能够矬子里拔大个,在真正意义上能和复兴军交交手。

后人对后金女真武装力量的认识,被满清的那些苟延残喘到现代社会里的遗老遗少们用“八旗弓马无双”之类的谎话忽悠的够呛。所以大部分人就是理所当然的认为,后金女真真的就像他们宣传的那样在武装力量上是以骑马和射箭为主的。

事实则是,作为渔猎民族的女真人从来都不会是好骑手。在某种意义上说,女真人骑马的功夫,还是向蒙古人以及明王朝在东北地区的军事人员们学习的。

从历史记载上看,后金女真的武装主力,从来都是通过骑马高速运动的重步兵。就以后金女真方面武装力量最强大的白甲兵来说吧。这些所谓的白甲兵的基本要求是,“能够在身披三重重甲的情况下进行冲锋”。要知道,在本时空里,那些以长途奔跑的耐力而闻名的矮小瘦弱的蒙古马,是没有办法承担那种身披三重重甲的骑兵的。

所以说,在运动的过程中不穿盔甲或者穿轻甲,如棉甲之类的,在对战的过程里,穿上重甲进行步战,这才是后金女真的主要作战方式。

事实上,后金女真在和明王朝的作战中可以屡屡获胜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后金女真的武装力量有多么强大,后金女真的军事思想有多么先进,后金女真的武器装备水平有多么高超reads;。单纯的就是因为明王朝和后金女真两者之间的军事斗争,完全就是一个比烂的过程。

明王朝的政府军因为封建王朝本身的周期性危机,导致了明明在人数和装备上有优势的明王朝政府军在和后金比烂的过程中,从各个方面都表现的比半奴隶状态的后金女真更烂,所以明王朝政府军才会在这场比烂盛会中失败的。

事实上,在复兴军辽南第一军团的指战员们看来,后金女真的武装力量敢于在野战中主动对对自己发起进攻,不说他们真正的作战能力如何,至少从勇气上讲,他们简直就是在明末的各种武装力量里的“万般绿中一点红”了。

对于在对战中很少用到拼刺技术的复兴军来说,他们遇到的那些战术简单,作战方式僵硬,进攻动作千篇一律的后金女真武装力量,至少不缺乏基本的敢于冲锋的勇气。这一点已经相当的难得了。

王书辉认识一个当过国·军,起义后成为解放战士的老军人。他说到八路军(他一直称解放军为八路军)和国·军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八路军的军官都是那种舞动着王八盒子然后和带头冲锋的那种不要命的角色。而国·军的军官们从来都是那种遇敌后高喊“弟兄们顶住”然后自己转进了的混蛋玩儿意。

事实上,在国·军那种封建军队里,那些地主家庭,买办家庭和官僚家庭出身的各级军官们就是自己有勇气带头冲锋,他们也不敢那么做。因为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严重激烈的时代里,这些军官要是敢把后背留给被统治阶级出身的那些士兵的话,第一个被打死的就是他们自己。被自己方面的士兵打黑枪这种事情,在封建性质的军队里那真是那多常见有多常见。

后世的观察家评论二十世纪初的日俄战争的时候曾经说到过,举债购买军资和俄国作战的小鬼子是在为了国家的存在和民族的生存而作战,而地大物博内部阶级矛盾严重的沙俄军队不过是为了晚餐在和小鬼子作战。

所以在基本没有什么物质条件差异的情况下,作战意志强烈,发挥出扭曲的主观能动性,嚎叫着“とつげき(冲啊)”就死命冲锋的小鬼子军队,才会在日俄战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个道理用在后金女真政权身上也是一样的。人口众多,土地庞大,资金充沛的明王朝自己内部一片混乱,在严重的阶级矛盾的大爆发里疲于奔命。东北地区对于明王朝这个政权来说,对于明王朝的封建统治阶级来说,并不是性命攸关的存在。

但是相反的对于后金女真方面来说,真正人口总数不超过二十万的后金女真就是真的统治了真个东北地区,就是连蒙古草原和朝鲜国都被他们拿到了手,但是因为小冰河气候的恶劣气候条件和渔猎民族本身落后的生产力,也根本无法支撑后金女真这个民族的生存。

能不能在对明王朝的军事斗争中获得胜利,能不能通过打进关内在中原地区进行人口和物资的掠夺,直接的关系着后金女真这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那些全民皆兵的女真人才会在对明王朝的作战中,像小鬼子一样疯狂的不要命的冲锋。

当然了,在本民族的生死存亡的激励下,女真人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的发挥了出来。可是接受了系统科学的民族主义教育,受到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充分熏陶,长期接受到现代化的科学社会学基础理论教育的复兴军的主观能动性,要比野蛮的女真人高的多的多。

所以说,无论是从生产力水平上还是从人的主观能动性上,工业化的现代化的复兴军都是全面碾压半奴隶化半封建化的后金女真武装力量的。 时空之门1619

———————————————————————————————

第85章 奇葩的锦衣卫(2)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456章 打破旧规矩建立新规矩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101章 王书辉下乡记5第6章 准备(2)第249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3)第294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1)第424章 教导营出身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254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2)第375章 在山东(10)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455章 南京是个大包袱第19章 起步(3)第457章 金杯白刃下的自治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209章 保民军第一战2第13章 立足(1)第236章 张知府的崛起(3)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2)第20章 起步(4)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240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2)第348章 炮击金州卫(1)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464章 作死的朝鲜第320章 混乱与平静(1)第159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3)第53章 马县丞的末日(5)第191章 武昌起义(1)第262章 学员张兆欢(2)第285章 新的开始(2)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80章 大练兵(4)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306章 终结者3第418章 简单粗暴和物质刺激第379章 鲁东土地革命(4)第461章 搭板楼比紫禁城更美丽第203章 连锁反应4第432章 从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147章 简单逻辑3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53章 马县丞的末日(5)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357章 炮击金州卫(10)第236章 张知府的崛起(3)第287章 新的开始(4)第467章 周会计的家事第340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1)第101章 王书辉下乡记5第342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3)第283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3)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133章 入学风波2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221章 马祥麟的转变(4)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75章 大丰收(1)第17章 起步(1)第389章 光复辽南4第407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0第491章 觐见大皇帝第66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2)第315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4第74章 骨干的产生(2)第78章 大练兵(2)第295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2)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338章 制度这个事儿(3)第382章 东改编1第372章 在山东(7)第411章 推销员曾德昭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194章 武昌起义(4)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381章 鲁东土地革命6第94章 炼钢和锅驼机第207章 连锁反应8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243章 肖文龙的觉醒(3)第42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2)第11章 婚事(3)第2章 穿越(2)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333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2)第226章 四省攻鄂(3)
第85章 奇葩的锦衣卫(2)第393章 光复辽南8第456章 打破旧规矩建立新规矩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101章 王书辉下乡记5第6章 准备(2)第249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3)第294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1)第424章 教导营出身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254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2)第375章 在山东(10)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455章 南京是个大包袱第19章 起步(3)第457章 金杯白刃下的自治第459章 新开始新安排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209章 保民军第一战2第13章 立足(1)第236章 张知府的崛起(3)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2)第20章 起步(4)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240章 土著工业党的诞生(2)第348章 炮击金州卫(1)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281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1)第464章 作死的朝鲜第320章 混乱与平静(1)第159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3)第53章 马县丞的末日(5)第191章 武昌起义(1)第262章 学员张兆欢(2)第285章 新的开始(2)第350章 炮击金州卫(3)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80章 大练兵(4)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306章 终结者3第418章 简单粗暴和物质刺激第379章 鲁东土地革命(4)第461章 搭板楼比紫禁城更美丽第203章 连锁反应4第432章 从石柱土司到石柱人民公社第147章 简单逻辑3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53章 马县丞的末日(5)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429章 敲响丧钟的人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357章 炮击金州卫(10)第236章 张知府的崛起(3)第287章 新的开始(4)第467章 周会计的家事第340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1)第101章 王书辉下乡记5第342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3)第283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3)第257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5)第133章 入学风波2第450章 乱世中的一家人第221章 马祥麟的转变(4)第113章 第一次反围剿之整风运动6第140章 出乎预料与预料之中2第75章 大丰收(1)第17章 起步(1)第389章 光复辽南4第407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10第491章 觐见大皇帝第66章 有水分的工业党人(2)第315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4第74章 骨干的产生(2)第78章 大练兵(2)第295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2)第234章 张知府的崛起(1)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189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5)第338章 制度这个事儿(3)第382章 东改编1第372章 在山东(7)第411章 推销员曾德昭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194章 武昌起义(4)第125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6第381章 鲁东土地革命6第94章 炼钢和锅驼机第207章 连锁反应8第228章 四省攻鄂(5)第243章 肖文龙的觉醒(3)第42章 第一次矛盾斗争的开始(2)第11章 婚事(3)第2章 穿越(2)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333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2)第226章 四省攻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