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国家级吉祥物的郁闷

对于相同的事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

王书辉过去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对于这个道理,他还是在1634年北中国的三大工业和工业化农业带基本建成,复兴党准备建立一个正式的新国家的时候,才正真的有了一个深刻的体会。

作为一个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改开后八零后,特别是作为一个信奉科学社会学理论的受过高等教育和训练的八零后,王书辉不仅在理性认识上认为皇帝是一个纯粹的反动落后的存在,而且了解历史王书辉对于皇帝在感性上也是一个完全负面的看法。

高高在上对人生杀予夺的皇帝,在王书辉的头脑中都是那种疯狂变态的存在。在他看来,无论是在正史还是野史中,就是那些被认为是贤君圣主的皇帝,好像在至高无上的封建权力的熏染下最终都失去了理智了,变成了像精神病人一样的奇葩。

所以当复兴党上下要求王书辉成为一个皇帝的时候,王书辉一方面有种强烈的荒谬感,另一方面则完全是一种气愤的情绪。

让无论是在现代社会还是在本时空里都承担了老师责任的王书辉感到气愤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他作为复兴党这个组织的导师,在十多年的时间里除了不断的把工业化的技术和概念灌输给自己的学生们以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向大家宣传和灌输反封建的思想。

所以当他发现自己的学生们居然想让自己当皇帝的时候,心中满是教育失败的挫败感导致的滔天怒火。

对于皇帝这个东西,复兴党高层的看法倒是比较纯粹。目前总人数三十万上下的复兴党全体党员里面未尝没有一小部分人是因为想要混个从龙之功才参加复兴党的。但是总的来说,反封建这个概念,经过了十几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一次又一次的人员扩张和思想教育,还是比较深入人心的。

可是和王书辉不同,作为大明土著的复兴党党员们对于皇帝的看法其实要比王书辉更客观一些。对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来说,皇帝的存在更多的是一种遵从习惯习俗,安定人心的作用。毕竟对于还没有得到全面教育的普通人民群众来说,皇帝这个称号,总比复兴党主席这个称号更能让人安心。

更主要的是,对于复兴党的党员们来说,王书辉作为复兴党的主席,从制度的角度讲,是和大家平等的地位。可是王书辉作为复兴党全体党员的导师,那种在身份上的平等,大家并不喜欢。

对于出身都差不多的复兴党党员们来说,特别是作为几乎是一样出身的复兴党的高层来说,虽然王书辉制定的制度规定在复兴党内部王书辉和所有人的地位一样,在组织原则上是平等的。可是在现实中,这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依照王书辉在复兴党的威望和影响来说,听从王书辉的话要比遵守制度和原则重要的多。就是复兴党目前的各级组织能够按照组织原则运营的原因,也是因为王书辉本人要求大家遵守组织原则。也就是说,王书辉存在本身就是对组织原则的一种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让王书辉在组织内部和大家一样拥有一票的权力,实际上就是在破坏组织原则本身。倒不如把王书辉当成皇帝供起来之后,大家在没有王书辉投票干扰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的把组织原则彻底贯彻下去。

举个最简答的例子来说,复兴党政`治局现在是十三个人,加上王书辉是十四个人。如果王书辉直接给下达命令提出要求,大家倒是很好的就可以自己把分工搞好,立即把事情贯彻下去。

但是,如果王书辉跑到里像个普通的政治`局常委一样投票的话,实际上不管大家本来的想法是什么,只要王书辉投了赞成或者反对票,大家肯定也会投一样的票。这样一来组织原则就被彻底的破坏了,政`治局本身的民主集中就没有意义了。

这番道理还是孟离在王书辉的情绪平复之后详细的和王书辉解释的。王书辉也是在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学生们真的成长了起来了。这些经过了十几年历练的青年人,已经能够对制度本身进行非常理性的思考了。

王书辉发现,他的最大问题居然是从现代社会带来的偏见。实际上如果从实事求是的角度考虑的话,作为复兴党的缔造者和导师,他自己对复兴党的威望和影响力确实有点太过巨大,以至于自己本身在复兴党内就成为了一个破坏组织原则的存在了。

想一想后世的情况,王书辉自己也开始产生了一些认同心理。名正言顺的成为一个只有一代人的超脱存在,总比在自己的影响下,复兴党内世世代代都有人希望成为自己这样的超越组织原则的存在,从而不断的制造不稳定的因素,不停的破坏和挑战复兴党的组织原则的情况要好一些吧。

不过,当一个不是封建皇帝,不是特权皇帝的皇帝,这个事情该怎么做?王书辉确实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教训可供参考的。

最终王书辉认为还是从制度的角度把皇帝这个东西定义一下,才是最保险的做法。这样一来,新中国的《宪法》中关于皇帝的规定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王书辉主持制定的《中华人民民主帝国宪法》,简称《中华大宪章》规定:

第一条中华人民民主帝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采用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国家。

人民民主制度包括人民民主和对敌专`政是中华人民民主帝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国家组织或者个人破人民民主制度。

第二条中华人民民主帝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务。

第三条中华人民民主帝国实行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第四条中华人民民主帝国是单一民族国家。

所有使用中华民族文字,中华民族语言,认同中华文明的劳动者,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

中华人民民主帝国必须保障一切中华民族同胞的一切权利和利益。

任何对中华民族同胞进行歧视和压迫,任何破坏中华民族同胞团结和制造中华民族分裂的行为,都是对中华人民民主帝国的直接挑战。

中华人民民主帝国必须采取一切手段,对歧视和压迫中华民族同胞,破坏中华民族同胞团结和制造中华民族分裂的国家团体组织和个人,采取一切必要的惩罚和处理。

第五条………

第六条………

………

………

第十条中华人民民主帝国皇帝是中华人民民主帝国的形象代表。中华人民民主帝国皇帝简称中国皇帝,这一职务,只具有国家形象代表的职能,不具备任何除形象代表职能之外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

中国皇帝由全体国民选举产生,只有在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民认为皇帝具有存在必要的情况下,国家才会设置这一职务。一旦赞成人数不足百分之九十五,则中华人民民主帝国将永远不再设置皇帝职务,国名自动改为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

第十一条………

在王书辉的充分运作下,在《中华大宪章》的明确规定下,中国皇帝这一职务,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作为国家形象代表而存在的职务。和中华复兴党主席中央政务院主席和中华复兴军总政委这些真正具有巨大权力的职务不同,中国皇帝将会像刚刚在中国各大城市里建立起来的动物园里的胖熊猫一样,作为一个国家级的吉祥物而存在。

更主要的是,在王书辉的规定下,中国皇帝这个职务,可能只会在王书辉头上戴一代。王书辉不太相信自己的儿子孙子们,能够得到全体中国有投票权的中国人民百分之九十五的赞成票,从而成为一个没有任何权利的国家吉祥物。

要知道一凳帝这个头衔和权力地位彻底的剥离开了之后,其实就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没有任何特殊意味而且工资也不太高的职位了。这样的一个职位,就是真的给王书辉的儿子孙子们了的话,王书辉认为,除非自己的孩子们缺心眼儿,才会想去当这个废力不讨好的只有义务没有权力的sb皇帝呢。

王书辉本来还有点紧张自己这种明显的祸害“皇帝”,最终就是要把皇帝搞没的计划会遭到比较强烈的反对呢?没想到整个复兴党上下对此表现的都无比的淡定。

通过十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接受了王书辉十几年的耳提面命和洗脑,大部分复兴党人都能够比较理智的面对权力这个东西了。

权力来自组织,组织来自王书辉老师。他们能够拥护王书辉老师,遵守王书辉老师制定的维护每一个人利益的组织原则和制度,并不是因为王书辉的身份是复兴党的主席或者中国皇帝,而单纯的就是因为王书辉老师就有这么大的功绩,就有这么大的本事。

复兴党的党员们当然能够理解王书辉制定的宪法的意思。而且诚实的讲,目前复兴党领导的新中国的八千万人民里,真正能够明白宪法是个什么东西,宪法里说的是个什么意思的人,也还真就只有复兴党自己这三十来万人。

即使复兴党普及并正在进一步的普及全民教育,在各大城市创办了报纸杂志和全国性的广播电台,日夜不停的对人民群众进行宣传和教育,可是没有一两代人的功夫,宪法到底是个什么,人民民主制度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意味着什么,还是大部分中国人民所不能明确理解的东西。

别说宪法里对于皇帝的种种规定了,就是作为国家根本制度的人民民主制度,在目前阶段里,除了在复兴党直接领导的工厂和农场职工以外,大部分人都还是一种嫌麻烦不喜欢的态度。人民群众对于政府的看法基本是,只要收税不要过度,只要劳役不是无偿,只要政府给大家创造一个能够通过干活挣钱吃饱肚子,过好日子的条件,政府就是个好政府。

大部分人民群众对于政府的态度,即使在复兴党大力的宣传和普及的情况下,也是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几千年来,中国人民都认为只要能够让自己凭借着劳动生存下去,不要过度的折腾和折磨自己的政府,就是特别好,特别英明的政府了。要是政府里再有几个能够比较亲民爱民的青天大老爷的话,那世道就是太平盛世了。

在目前阶段里,人民民主制度的贯彻落实还是一种复兴党自己一个劲的努力的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状况。不少地方在贯彻人民民主制度的过程中还吃采取抓阄抓人的落后方式。要不是每三年一届的人民代表是发给工资的,大部分通过随机抽取出来的各级人民代表恐怕还要对人民民主制度怨声载道呢。

就比如说在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中,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里面,就有五分之四的人都是非自愿的被各地区政府从各农场县和公社的人大代表里面抓阄抓出来的

。农场和工厂出身的人大代表相对还有点当家做主的概念,可是从那些采取集体制度的公社里随机抽选出来的代表们,可是对于当这个劳什子的人大代表相当的不情愿的。

用来自大别山地区的东山人民公社人大代表李狗剩的话说,“当这个劳什子的人大代表哪有在家里伺候果树挣得多啊。我是倒霉才被抓上来的。”

地区相当于市。新中国采取的是中央和地区的两级政权结构。每个地区是由若干工业城市农场和人民公社组成的。

最让王书辉感到窝心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大会上,即使来自新中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已经经过复兴党专门机构充分的教育和培训了,可是在他的皇帝身份被宣布之后,这些人大代表居然还有一多半人跪到地上了。他们这一跪可好,那些出自农场和工厂的代表居然也有学有样了。

这可把王书辉给气了个倒仰。

看到这一奇葩的景象,复兴党的全国代表们也都是一张见了鬼了的绿脸。

要不是在阅兵式上复兴军的表现让王书辉比较满意的话,这个开国大典简直就成了让王书辉绝望的儿戏了。

可即使这样,在新京特区举行的开国大典也比各地举行的庆祝仪式的情况好多了。各地群众自发组织,举着香炉大礼参拜王书辉照片,给王书辉照片磕头高呼万岁的情况是相当普遍的。

复兴党`中央知道王书辉因为皇帝的事情一直心里不爽,所以这种倒人胃口的事情,根本就没人敢告诉王书辉。

第89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4)第165章 松滋大开复兴会花(1)第295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2)第54章 马县丞的末日(6)第394章 光复辽南9第326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1)第90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5)第285章 新的开始(2)第185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1)第351章 炮击金州卫(4)第22章 起步(6)第395章 光复辽南10第480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8第254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2)第98章 王书辉下乡记2第389章 光复辽南4第318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7第400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3第174章 审判(2)第252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6)第2章 穿越(2)第183章 陈保生进城(3)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404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7第298章 朱舜水访武昌(3)第221章 马祥麟的转变(4)第99章 王书辉下乡记3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180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6)第147章 简单逻辑3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462章 必须进步必须改造第419章 爱钱的人才有动力第154章 红旗漫卷出枝4第147章 简单逻辑3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483章 中倭新关系3第372章 在山东(7)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第330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5)第323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2)第179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5)第241章 肖文龙的觉醒(1)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236章 张知府的崛起(3)第453章 频繁出现的突发情况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146章 简单逻辑2第178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4)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88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3)第470章 万事有理黄锦康第301章 朱舜水访武昌(6)第157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1第196章 武昌起义(6)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123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4第67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1)第34章 理念(2)第345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6)第320章 混乱与平静(1)第100章 王书辉下乡记4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2)第185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1)第146章 简单逻辑2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303章 朱舜水访武昌(8)第387章 光复辽南2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174章 审判(2)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328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3)第208章 保民军第一战1第183章 陈保生进城(3)第475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3第3章 穿越(3)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482章 中倭新关系2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284章 新的开始(1)第361章 建设新湖北(4)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115章 第一次反围剿8第251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5)第127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8第366章 在山东(1)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272章 承天事变(6)
第89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4)第165章 松滋大开复兴会花(1)第295章 明朝的经济危机(2)第54章 马县丞的末日(6)第394章 光复辽南9第326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1)第90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5)第285章 新的开始(2)第185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1)第351章 炮击金州卫(4)第22章 起步(6)第395章 光复辽南10第480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8第254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2)第98章 王书辉下乡记2第389章 光复辽南4第318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7第400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3第174章 审判(2)第252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6)第2章 穿越(2)第183章 陈保生进城(3)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404章 第一次东北战役7第298章 朱舜水访武昌(3)第221章 马祥麟的转变(4)第99章 王书辉下乡记3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421章 事情的另一面第180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6)第147章 简单逻辑3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462章 必须进步必须改造第419章 爱钱的人才有动力第154章 红旗漫卷出枝4第147章 简单逻辑3第50章 马县丞的末日(2)第444章 北伐第一战第483章 中倭新关系3第372章 在山东(7)第148章 简单逻辑4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第330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5)第323章 亡国之君&亡国之臣(2)第179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5)第241章 肖文龙的觉醒(1)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69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3)第236章 张知府的崛起(3)第453章 频繁出现的突发情况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146章 简单逻辑2第178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4)第212章 保民军第一战5第88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3)第470章 万事有理黄锦康第301章 朱舜水访武昌(6)第157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1第196章 武昌起义(6)第61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1)第123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4第67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1)第34章 理念(2)第345章 刘二怂的劳改生涯(6)第320章 混乱与平静(1)第100章 王书辉下乡记4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业化(2)第185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1)第146章 简单逻辑2第363章 建设新湖北(6)第303章 朱舜水访武昌(8)第387章 光复辽南2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174章 审判(2)第336章 制度这个事儿(1)第328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3)第208章 保民军第一战1第183章 陈保生进城(3)第475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3第3章 穿越(3)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482章 中倭新关系2第160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4)第473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1第319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8第284章 新的开始(1)第361章 建设新湖北(4)第176章 杨守业的新生活(2)第46章 斗争模式的雏形2第335章 反面教材张献忠(4)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288章 地方工作(1)第115章 第一次反围剿8第251章 根据地扩张和建设(5)第127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8第366章 在山东(1)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210章 保民军第一战3第272章 承天事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