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陈保生进城(3)

“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过了,不要以我的态度作为你们工作的标准。你们大家在第一线工作,很多具体的问题,我没有经过调查研究,根本就不了解实际情况。没有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怎么可能对你们的实际工作进行指导呢。所以说,我的态度不要紧,人民群众的态度才重要。”

“不唯心,不唯上,只唯实。这就是我对你们的工作要求。干具体工作,你们不要围着我转。要围着工作的实际需要转,要围着人民群众的需求转,要围着工作的实际效果转。”

“不要总是询问我的态度,询问我的意见。我给大家提供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三个有利于。只要你们的工作,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复兴会的综合实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那么,你们就可放心大胆的去实践。”

“不要怕犯错误,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不断的实践,大家的实际工作经验才能不断的积累,大家的工作能力才能不断的提高。是个人就会犯错误,我也会犯错误。犯错误不要害怕,只要及时有效的改正错误,我们大家才能不断的进步嘛!”

1624年。王书辉。《不怕犯错勇于实践很重要》。《复兴会第四次整风运动文集》

你现在要是问过了几年好日子的陈保生,是身体重要还是赚钱重要?陈保生会告诉你,当然是赚钱重要。你要是再问陈保生,是粮食重要还是银元重要?陈保生会更加坚定的告诉你,银元重要。

其实,同样的问题,你要是三年以前问他。他肯定会做出相反的回答。因为,三年前的时候,他种的是别人的地,自己赚了钱也是别人的,身体却是自己的。所以,他肯定要努力的保护自己的身体。

同样是三年前,在大明朝的治下,粮食可比银子金贵多了。因为粮食是他稀缺的东西,能保证他生命的东西。银子在他这个佃农手里,除了缴纳国税的作用以外,想要自己买粮食,那种高价粮,就是打死他他也买不起的。

然而,在三年后,陈保生成了复兴会治下的一员之后,陈保生的观念全面改变了。儒家的腐儒们,最喜欢用“君子应时而变”来给自己的投降、汉奸行为做借口。他们不知道的是,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社会最基本组成部分的老百姓们,对于社会环境的变化是最敏感的。

陈保生之所以“与时俱进”了,那是因为他敏锐地感觉到,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变化。土地的所有权他虽然不能掌握,但是,对于自己土地上的收成,他却能够彻底的掌握。所以,身体在复兴会的治下变得不重要了。因为自己种出粮食的多少,直接关系着自己收入的多少。搞清楚了这个变化,陈保生干起活来,就有点“耗子给猫当三※陪”赚钱不要命的劲头了。

同样的,连年获得粮食增产增收,每年都可以获得巨大丰收的陈保生发现。在复兴会的治下,粮食是供应是非常的充足的,粮食的售价是非常的恒定的。在这种情况下,陈保生就明确的认识到,复兴会发行的银币、钢,都是非常值钱的。保存这些钢,要比保存粮食划算的多得多。

能在明朝末年这种王朝末世的环境下生存下来,佃农陈保生显然不是单靠了一个活下去的信念和厚脸皮。能拉下脸皮来求生存,这样的人肯定头脑是非常清醒和灵敏的。

不过,一大早起来烤好了十个土豆,紧赶慢赶的跑了十里路,再次来到火车站的陈保生发现了一个问题。三年来的好日子,居然让一贯能够为了生存舍去脸面的陈保生,有点抹不开面子了。

没干过小贩的人是不知道的。当小贩实际上和人伦大事是一样的道理。在第一次的时候,大家都是非常的忐忑不安的。同样的道理,小贩只要搞好心理建设,喊出第一声吆喝,那么和人伦大事一样,后面的事情,就都变得顺理成章得心应手了。

可问题是,这个第一次的问题,不是非常的好解决。第一次做小贩,把第一声吆喝喊出来固然重要。可是,这声吆喝要是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没有把第一单买卖做成。这样的事情,是非常的打击人的积极性的。人伦大事不也是这样的道理么。据说成功的开始,就是幸福生活的序章。

说起来,陈保生并不是没有任何经济活动的经验的。比如说,在他过去几十年的生命中,缴纳越来越多的皇粮国税和地方摊派;向地主老财借高利贷忍受盘剥。这些事情,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经济活动的经验。

可问题是,无论是在皇粮国税的缴纳中,还是在高利贷的借取中,陈保生都是作为别人主导的经济活动的对象存在的。他在皇粮国税的缴纳和高利贷的盘剥中,是处于一种无意识、无主观能动性的完全被动的地位。

做小贩,卖烤土豆这件事情,才是陈保生自己,第一次从事他本人发动的,以他本人获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

对于这样的经济活动,陈保生是完全的没有任何经验的。

好在,陈保生并不是陈家人里唯一一个来到火车站的人。陈小妹也跟着自己的父亲陈保生,来到了火车站。

说起来,早睡早起是陈小妹参加少年营之后养成的生活习惯之一。王书辉在对复兴会治下所有的适龄少年儿童的教育中,采取了军校教育模式。初级少年营,应对三年制小学。中级少年营,应对三年制初级中学。高级少年营,应对三年制中专。

因为王书辉采取了对复兴会治下少年儿童的抚养权和管理权的买断性政策。即以每月向学生家庭支付津贴的形式,买断这些少年儿童的抚养权和管理权。所以,即使像陈保生这种,很想把自己的女儿嫁出去的人家,也没办法通过自己的父母身份,影响孩子的去向和未来。

陈小妹已经于今年完成了初级少年营的教育,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中级少年营继续学习。

聪明伶俐的陈小妹知道自己的父母并不怎么待见自己。所以,她一心的想要在父母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这就是她跟着父亲来到火车站的原因。

看到自己的老爹哆哆嗦嗦的吆喝了一声之后,就像个斗败了的鹌鹑一样,萎缩到角落里去了的情景。陈小妹心里叹了口气,走到自己的老爹身边,从他的怀里拿出那十个用干净的帆布包好的烤土豆。

在这之后,陈小妹把帆布铺子地面上,然后用清脆响亮的声音喊道:“烤土豆!最新鲜的烤土豆!今天早上刚烤好的土豆!只卖两个铜子儿一个来!”

陈小妹不过才喊了三两分钟,陈家的烤土豆生意就开张了。

看着戴着浅蓝色帆布大帽,穿着干净的灰色帆布女式少年军军装的女儿,用一种他从来没见过的大胆爽利的气质,像一阵风一样,将自家的十个烤土豆都卖光了。陈保生发现,自己好像对女儿的了解实在太少了。

对于陈保生来说,陈小妹好像一直是那个出生时长得像个小猫崽子一样,差一点被自己的老婆埋到粪坑里的新生儿一样。在过去的日子里,小女儿一直是他脖子上的一个秤砣。对于陈保生来说,多了一个女儿,实在是他要承担的另外一个负担。

可是,今天见到的这个年轻,有活力,朝气蓬勃,胆大敢为的少女,实在和他印象中的那个自己的女儿太不同了。

看到自己的父亲定定的看着自己出神,陈小妹在心中微微一笑。实际上,在社会活动课中,她就已经干过类似的工作了。在复兴城里卖炒制的葵花籽,是少年营的社会实践课程之一。其他的,参加工业劳动,参加农业劳动,参观斗争地主,参观火车头等活动,陈小妹都参加过。

不夸张的说,就是北京城里的天启皇帝,也没有佃农的女儿,复兴会初级少年营的新生陈小妹同学有见识。

另外,在复兴会少年营的语文课程中,少年营不仅要求学兵们能够写文章,写应用文。更要求学兵们,能够具备完成在公众场合中发表演说,在公共场所里对群众负责问题解释等工作任务的能力。所以,在陈保生看来很难做到的事情,在陈小妹眼中只是她生活中的一个日常环节。

少年营每个月只有一天的假期。而且,就是在这一天的假期里,少年营里的教导们,也给他们留了很多的作业。陈小妹还有一个关于护士工作的参观考察的感想没有写。她帮助自己的父亲卖掉烤土豆后,就离开了火车站,往少年营的驻地走去了。

十个烤土豆,刚刚好卖得了二十个铜子儿。女儿就是再出息,现在就已经是别人家的人了。毕竟从接受复兴会的学生津贴开始,工作组的后生们就明确的告诉大家,以后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的婚丧嫁娶,他们都管不着了。那都是由复兴会负责的。

在陈保生看来,儿子们还能够沟通沟通,这种努力还有些意义。至于女儿陈小妹,她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以后也是别人家的管家婆。

当然了,万事开头难的问题,已经在陈小妹的帮助下解决了。陈保生对于自己的设想进行了一次试探,发现自己的想法真的很有操作性。就这样,陈保生在卖了半个月的凉的烤土豆之后,用赚到的钱,在铁匠铺子,定制了一个烤土豆用的铁炉子。从此开始,陈家烤土豆的牌子,正式在枝江县火车站打响。

陈保生知道的是,自己的做一年小贩的收入,居然比自己种一年地更高。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烤土豆小摊上,居然接待过一个大人物。这个大人物就是王书辉。当时,陈保生因为生意比较清淡,还在不知不觉中和王书辉聊了很长时间,帮助王书辉完成了一次调查研究。

“很多同志不能够理解,同样是劳动者,为什么我们复兴会制定的政策,制定的制度,要不遗余力的倾向于从事工业工作的工人,和从事小商品销售的小商人们。有的同志和我说,农民也是人,工人也是人,老师不是常常说劳动者人人平等么?”

“可见,不少同志的经济课程还是没学明白。我说的人人平等,指的是在所有劳动者在我们复兴会的社会中地位是平等的。这并不是说,小农,也就是自耕农,在我们复兴会的社会中,做出的贡献,起到的作用,就真的和工人同志们相同了。”

“我已经和大家讲过了,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不是按照他的社会地位有多高,他的出身有多好进行的。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要按照这个人创造的社会财富进行判断。”

“我给大家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我们工厂里的一个工人同志,一年要生产上万个产品。这些产品投放到市场上交易,得到的利润,大约是一个自耕农一年生产出来的粮食价值的一百倍。”

“为什么说我们复兴会制定的政策和制度,要偏向于工业劳动者呢。这不是搞歧视,而是贯彻我们复兴会的原则‘实事求是’。工人们创造的价值高,我们就要把政策制度倾向工人。这不是我们主观上歧视农业。农场的农业工人同志们,从事的也是农业工作,他们不也在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中受益么!”

“归根到底,工业化是我们复兴会的使命。通过经济手段,通过政策手段,努力的使农民转化为工人;把落后的个人农业改造成集体农业,这是我们复兴会的既定方针。”

“使用机械化,优质种子,农业科技和化学肥料的,大规模、专业化、专门化的农业生产的成果,大家不是都看不到了么。”

“大家要抛弃自己的小农情结,积极主动的推动农民向农业工人和工业工人转化。要不然,你们就连一个普通群众的觉悟都不如。”

“陈家湾村的陈保生,一个普普通通的自耕农,他都认识到了小农经济不靠谱,没前途。他都能够在火车站卖烤土豆,以此增加收入。现在看来,很多党员干部,就是没有陈保生老乡的觉悟高嘛!”

“宣传部门要注意一下,到我这里拿一下我对陈保生的调查资料。我们要把陈保生的创业事迹做一个典型,好好地向全体党员宣传一下才行!”

第81章 外国传教士第114章 第一次反围剿7第186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2)第262章 学员张兆欢(2)第263章 学员张兆欢(3)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170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2)第88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3)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第262章 学员张兆欢(2)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102章 王书辉下乡记6第14章 立足(2)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122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3第411章 推销员曾德昭第102章 王书辉下乡记6第58章 工业的獠牙(2)第100章 王书辉下乡记4第453章 频繁出现的突发情况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327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2)第457章 金杯白刃下的自治第21章 起步(5)第454章 从席日勾力格到黄立格第19章 起步(3)第365章 建设新湖北(8)第162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2)第76章 大丰收(2)第304章 终结者(1)第202章 连锁反应3第390章 光复辽南5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第8章 准备(4)第491章 觐见大皇帝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14章 立足(2)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厂化教育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462章 必须进步必须改造第438章 王书辉从没想过当皇帝第462章 必须进步必须改造第304章 终结者(1)第245章 肖文龙的觉醒5第200章 连锁反应1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269章 承天事变(3)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绽放的幸运第36章 理念(4)第150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2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54章 马县丞的末日(6)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203章 连锁反应4第59章 工业的獠牙(3)第443章 绝望的李岩第443章 绝望的李岩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第93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8)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497章 老丈人朱术圳第330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5)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21章 起步(5)第283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3)第385章 东改编4第371章 在山东(6)第436章 妻贤夫祸少第192章 武昌起义(2)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437章 三种“非国民”第320章 混乱与平静(1)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243章 肖文龙的觉醒(3)第384章 东改编3第199章 武昌起义(9)第412章 后金内讧第64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4)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273章 承天事变(7)第312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1第443章 绝望的李岩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130章 工业化的浪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146章 简单逻辑2第5章 准备(1)第32章 日常(4)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494章 军事行动面具下的经济目的第426章 王书辉犯了圣母病第92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7)第486章 小朋友不听话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492章 孙大圣棒打倭国第126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7第328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3)
第81章 外国传教士第114章 第一次反围剿7第186章 肃委会来了个年轻人(2)第262章 学员张兆欢(2)第263章 学员张兆欢(3)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170章 复兴会的对外援助(2)第88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3)第152章 红旗漫卷出枝2第262章 学员张兆欢(2)第116章 第一次反围剿9第102章 王书辉下乡记6第14章 立足(2)第465章 朝鲜灭国和反面教材第122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3第411章 推销员曾德昭第102章 王书辉下乡记6第58章 工业的獠牙(2)第100章 王书辉下乡记4第453章 频繁出现的突发情况第86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1)第327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2)第457章 金杯白刃下的自治第21章 起步(5)第454章 从席日勾力格到黄立格第19章 起步(3)第365章 建设新湖北(8)第162章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2)第76章 大丰收(2)第304章 终结者(1)第202章 连锁反应3第390章 光复辽南5第378章 鲁东土地革命(3)第8章 准备(4)第491章 觐见大皇帝第158章 反动派和革命者的斗争2第14章 立足(2)第292章 没用的和有用的(1)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厂化教育第416章 人民陪审制度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462章 必须进步必须改造第438章 王书辉从没想过当皇帝第462章 必须进步必须改造第304章 终结者(1)第245章 肖文龙的觉醒5第200章 连锁反应1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269章 承天事变(3)第493章 天威之下如夏花绽放的幸运第36章 理念(4)第150章 从阶级意识到革命意识2第391章 光复辽南6第54章 马县丞的末日(6)第105章 反对本本主义1第203章 连锁反应4第59章 工业的獠牙(3)第443章 绝望的李岩第443章 绝望的李岩第445章 孙元化的小药丸儿第93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8)第430章 弥留之际的大明王朝第497章 老丈人朱术圳第330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5)第222章 马祥麟的转变(5)第21章 起步(5)第283章 两种生活 两种世界(3)第385章 东改编4第371章 在山东(6)第436章 妻贤夫祸少第192章 武昌起义(2)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437章 三种“非国民”第320章 混乱与平静(1)第266章 学员张兆欢(6)第243章 肖文龙的觉醒(3)第384章 东改编3第199章 武昌起义(9)第412章 后金内讧第64章 牛大胆和五亩地(4)第256章 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4)第70章 谭家冲来了群年轻人(4)第273章 承天事变(7)第312章 十年基层锻炼制度1第443章 绝望的李岩第168章 造反和革命(2)第130章 工业化的浪第477章 中华帝国访问记5第146章 简单逻辑2第5章 准备(1)第32章 日常(4)第349章 炮击金州卫(2)第494章 军事行动面具下的经济目的第426章 王书辉犯了圣母病第92章 荆州张家的覆灭(7)第486章 小朋友不听话第225章 四省攻鄂2第492章 孙大圣棒打倭国第126章 应该的平静和不应该的平静7第328章 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