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生初战幕

赵无悯刚刚自马上信手挥出一枪,扎进一个勉力奔跑的老人背后,信手一挑,把偌大一个老汉挑在枪尖,挥舞成圈,四周秦军,无不大声呼号助威。无数的大笑里,老人凄惨的号叫,被轰然掩过。

半空中跃下的小小身影,只看得到那老人无声哀嚎的样子,苍白的须发瑟瑟地颤抖,鲜血在他眼中迅速地四溢开来。

因为所有秦军都抬起头来,望向被挑起的老人,以便为主将的英姿喝彩,所以他这凌虚偷袭的一击,被所有人看得一清二楚。

在士兵的惊呼声中,赵无悯抬头看到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身影飞袭而来,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秦将遭受武林人狙击不是第一次,但狙击者小到这种程度,这也……

难道旧雁真的就没有人了吗?跟个小孩子动手,太没意思了。

他冷哼一声,很恶毒地猛力挥手,打算把老人的尸体当做兵器挥出去,看那小孩子如何手忙脚乱地应付,然后,在落地时,被他的军队万刀分尸。

卫孤辰在半空中飞袭,见转瞬间,所有人的眼睛瞪向自己,唯一的偷袭机会被看破,下方是勇悍敌将,以及成群敌军,他心中竟出奇地没有一丝慌张,反而眼中迸出异样的光芒,大喝一声:“赵无悯,你可敢接我一剑。”

赵无悯本来无心应付一个小孩子,却为这一声喝而眼中露出凶光,好个不知死活的家伙,竟然还敢当面挑衅,我不让你明白,什么叫强者。

他大喝一声,枪上运劲,把老人的尸体震落,一手执枪,猛挥而起。

此时那小小孩童连着他手中的宝剑,已然飞袭至马前,枪剑相交。

山中援手不及的余伯平已是面如土色:“糟了。”

他知道他的小殿下,是练武的奇才,但他仍然还只是个孩子,就算他再聪颖、再伶俐,先天上的弱势依然无法避免,天才在还同完全成长之前,依然只是个柔弱的孩子,只要一个强悍些的敌手,就可以要掉他的性命。

他还那么小,就算能够使最精巧的招式,可没有深厚的内力做支撑,又有什么用,他和山上其他人过招,大家都收敛内力,只与他比招式应变罢了,面对敌人,而且是一个以力沉招猛闻名于世的敌人,硬碰硬的交手,对方坐在马上,以逸待劳,方便借力,他却自空而袭,无处可以借力,高下强弱立判。

枪剑相交,剑断血迸。只一击,卫孤辰掌中的剑便断做两截,他握剑的手,已是虎口迸裂,同时胸口一阵血气翻腾,心中为这样的巨力感到震惊。

四周的秦军们已一齐为这一枪而大声喝起彩来。

赵无悯咧开嘴,正打算像以前无数次一招败敌时那样,发出得意的大笑,然而那个孩子却出奇地没有被震落在地,他左手一搭枪杆,直扑进赵无悯怀中,手中断剑如疾电一般刺出。

一切快得不可思议,前一刻枪剑相击,后一刻那小小的孩儿已落到赵无悯怀中,时间相隔之短,让人连眼也不及眨。

他的剑已断,可断剑仍是剑,他的人太小,所以更伶俐、更迅快。

赵无悯绝对是个高手,内力强横,大开大合,长枪挥起,足以纵横,是他太轻视一个孩子,只用单手持枪,长兵刃最忌被人欺近身侧,而他武功狂猛,战场上一枪横扫,何人可以近身,却想不到有一个孩子自上袭来,一剑折锋,却能乘势借力而进。等他倏然震惊,全力收枪时,过长的兵刃已不及回护,他才圆睁双眼,张开嘴,还不及发出一声断喝,那抹断剑的寒锋,已没入了他的咽喉。直到这时,秦军的欢呼才刚刚响起,四周的军士们还在拼命为他们的主将鼓劲。

这一败,他败和太冤,这一败,他败掉了自己的性命,败掉了所有扳本的可能。

小小的孩子在那身躯巨大的将领怀中站起,徐徐地把断剑举起。秦军终于发觉不对,不约而同停止了欢呼,一起震惊迷茫地看着他。他们盼着他们的主将有所行动,盼着主将如以往一样咆哮着把这个小孩撕成碎片,然而,他们勇武无敌的主将,只是无力地坐在马上,瞪大双眼,什么也不说。

小小的孩子,冷酷地望着四周,冷酷地把断剑扬起来,慢慢割在主将的脖子上,鲜血迅速染满那双出奇之小的双手。几百个人的世界,一瞬间,静得似乎只有剑锋割进人体的声音。

皮肤破开,血肉绽开,筋骨裂开。

大家应该扑上去救主才对,却不知为什么,如被魔鬼慑住了一般站着,谁都忘了动弹。

明明是他们最熟悉的杀戮,却让人感到由衷的恐怖。

他们那勇悍无敌的主将,就这样,当着他们的面,被那样一个小小的孩童,慢慢地,用断剑,一点一点地,割下头颅。

孩子的眼,出奇地冷酷,带着森冷的杀意,凝视所有人。仿佛每一个人都只是他俎上之肉,只要他心意一动,就可以像刚才一样,转瞬之间,取人性命。

这情景太诡异,太恐怖,太不似真实,倒像一场噩梦,所有秦军此刻竟只能手脚酸软地望着他发呆。

孩子终于把人头割下来了,他用一只手拎起人头,他的手那么小,人头那么重,如此强烈的对比,更加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诡异森寒来。

孩子什么也不说,只是冷冷地笑笑,把人头扔出去,紧接着,那被他用一只手扶着,才能稳坐马上的无头躯体轰然倒了下去。

不知是谁发出一声崩溃的大喊,不知是谁第一个转身逃走,转眼之间,一百多个秦军就跑得一个也不剩,白白丢了满地的刀枪盾甲。

余伯平在山腰处,张目结舌,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最后只记得两个字,天才。

他真的是决斗场上的天才,明明从未与敌人交锋过,明明从没有真正的战斗经验,面对着实力强他数倍的敌手、百倍于他的敌众,竟能清晰地分析局面,抓住仅有的一个机会,转瞬之间,反败为胜于先,又能故做诡异凶狠,震慑人心于后,把整个战局牢牢地控制在他的掌心中。

这样的人,除了“天才”两个字,再不能让人给以别的评价,这样的人,以后就算面对比他更强的敌手,胜利的人,也应该是他吧!

身边的几个护卫欢呼着奔了下去,余伯平犹自怔怔立在山头,望着山下,那站在马上的小小孩子,这么小,已有如此神威,如此本领,如此……

忽然间,一阵伤痛浮起来,纵有如此神威,如此本领,他还只这么小,这么小啊!

护卫们欢呼着奔过去,人人满面笑容,喜出望外,他们在马前激动地站住,眼神里是说不出的欢喜,声音都颤抖了:“殿下。”

他低下头,默默地看自己手心的血,努力把咽喉的暗甜吞下去。刚才是那么地险,如果不是他情急应变,借剑断之势急进,出其不意地一击,现在自己已被一枪打落,万刀剁成肉泥了。如果自己不是借赵无悯的尸体做势立威,吓住秦军,上百个秦兵拥上来,他也绝对应付不了。如果不是赵无悯轻敌,未出全力,如果不是赵无悯料不到他受了内伤之后,还可以恃勇撩近,贴身进击,如果不是……

这一仗,赢得太险,赵无悯输得太冤,他还太弱小,离着强大,还那么那么远,大家又有什么可兴奋的呢?

四周百姓有受伤哭喊的,有呼唤亲人的,有跪地道谢的,一片嘈杂,小小的他,却只觉得头晕目眩,心倦身疲,好累,好累。

这些人都曾是雁国的百姓吧,他们都曾经骂过父王是暴君吗?他们都曾经支援过举起反旗的乱军吗,他们也曾把秦国的军队当救星吗?他们可知道,那个误国昏君的儿子,在他们遇难时,也肯舍命相救。

他慢慢地松开因为太用力握得太紧而有些麻木的手,让断剑落地,慢慢地把染血的手往身上擦,一下又一下,总也擦不干净。

直到余伯平终于赶到,直到余伯平终于把那个如此强大又如此脆弱的孩子小心的抱在怀里,让他的血染红了自己的胸襟,为了不让他看到自己忽然湿润的眼,不得不长时间抬头看着天。

有父母关爱的孩子,有家国可以依靠的孩子,自然有大把的时间去玩乐、去嬉戏,又何必硬要逼迫自己,变得这么强,又何必非要挖掘自己在战场上的天才。

如此出众的天分,是他的幸或不幸?

卫孤辰第一次对敌,第一次杀人的时候,还不满十岁。其实他一点也不喜欢杀人的感觉,他不喜欢看一个身体,在眼前慢慢变冷,他不喜欢听剑锋刺入人体的声音,他不喜欢看着鲜血迅速地流淌出来,即使那是敌人。

但是,他永远不会把这心情告诉任何人。他知道,他的未来,必会有无数这样的战斗,这样的杀戮。他已经不是很久以前,眼看着父王一剑一剑杀死亲人而无能为力的孩子,但是,为了报答曾为他而死的一切人,为了保护愿以死保卫他的所有人,他必须变得更强,必须去尽善尽美的杀戮,必须去面对更多的战场。

雁国太子仍在人间,而且是百年不得一见的武学天才,他不满十岁,就以一人敌百人,他不满十岁,就力斩秦军重将。这个消息,在余伯平的刻意安排下隐秘地四下传播,给了许多抗秦者希望,让更多心怀旧雁的人,开始找寻他们、投奔他们,也让他身旁的很多人,大为振奋。

然而,他当时唯一的感觉,只是厌倦,不舒服。而在事后,唯一的想法,仅仅只是,我还不够强,不够强。

他们继续踏上回京的道路,眼看着京城越来越近,原本安排好的一切却出乎意料地不顺利。在他们之前回京的一些人,已经有很多伤亡或被抓了。理由不是他们的身份被发现,而是与秦军起了冲突,他们心中曾经美丽繁盛的京城,成了一座活地狱。

几十万秦军驻在城内城外,好一点的房屋都被秦军中的军官据为已用,秦人将兵每天都在街上和乡间搜撩,唯恐有错过的财富,看到值钱一点的东西就拿走,看到美丽一些的女人就抢走,看到不顺眼的人,就随意踢一脚、砍一刀,在别人的惨叫声中扬长而去。

百姓不敢上街,被秦军押着上街,以表现街市很热闹。店铺不敢开张,被秦军逼着开张,让他们劫掠更方便,顺便说明,京城很繁盛。

即使他们所有人伪装成普通百姓,安分顺民也一样,整个秦国没有一寸安乐的土地。秦人劫掠成性,即使对他们已经占领的地方,也以焚烧抢掠为乐,秦人虎狼成性,即使对他们自己的子民,也一样视做牛马,随意打杀。

京城内外,没有任何安全之所,每一个百姓的家,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秦军冲进去,搜索劫撩,因为现在,可以被找到的财富越来越少,秦军失望之下,顺人杀人的事,无日无夜。

他们的伙伴,有人因为看不过去,按撩不住,出手想抢救被按倒在地,撕破衣衫的女子,而被乱刀砍死。

有人因为投宿民间,夜被秦军搜掠,眼看着年幼的孩子要挟皮鞭,忍不住上前挡了一记,便被乱箭射死。

有人什么也没有做,小心地不引任何人的注目,而过路的秦军,仅仅为了取乐,就纵马从他身上踏过。

有人找地方歇身,夜查的秦军,仅仅觉得他面生,在没有任何证据,也不问任何口供的情况下,把他系在马上,拖着绕城一周,活活折磨至死。

余伯平被幸存下来的同伴,挡在了京城之外,在闻得所有状况之后,神色惨淡。

整个雁国,就被这些残忍的禽兽所控制,任何一个雁人,都活在日夜不宁的灾难中,很多夫妻家人,每天早上起来,就要互相告别,只因不知道,晚上,是否还能再活着守在一起。在这样可怕的地狱中,他们连基本的安宁都没有,还能做什么?

他们需要活下去,他们需要一个较安宁的环境,可以让他们开会,集结,筹谋各种活动,结纳天下英雄,然而现在,任何时间,都随时会有杀身之难,不为任何原因,仅只因他们曾是雁人,这就足够了。

每一个人都愁眉不展,每一个人,都郁郁难舒。

良久,余伯平才做出决定,“暂时先找地方安顿下来,过几天,实在事不可为,就先撤离京城。”

谁也不应答,所有人满怀希望而来,却又注定了只得满期身失望而去吗?

他们不敢也不能住在一起,再次分散开来,他们甚至不敢再住进城里,而城外民间,也很少有人敢于留下外人住宿。幸好,当年留在京中的死士密线虽已在长年的混乱中,几乎死伤殆尽,但还有一人保有了较为安定的住处—城外五里,定山之上静云寺。

虽然在虎狼之师面前,佛门之地也免不了劫难,佛像金身早被打破抢走,空荡荡的神位,别有一番凄凉,然而,这到底还是个可以暂进歇身的所在。

静云寺主持慈云也算是方外高人,武功精深,与江湖豪士颇有交情。而前朝官员皇族多有崇佛之士,与静云寺也常有往来。

当年出京之际,风嵘与洪云涛就曾一再重托慈云留在京中,注意所有动向,慈云也不负所托,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也总尽力把京中情报送出去,而这次不但接纳了大家一行人,并且提出一个建议。

“当今之世,要想有一个暂时安宁的环境,唯一的方法,就是得到秦人的庇护。”

余伯平闻言皱眉:“只有被秦人收做仆佣下人,才能勉强得到庇护,但秦人对于雁国仆役看管严厉,根本不能自由行动,更何况,就算是仆役,也常有被打死的人,从各个府中抬出来。”

慈云淡淡地说:“秦军中,有个百夫长,口目纳兰明,在战场上颇立了一番功劳,听说除了勇武之外,尚且敏锐善谋,是秦人中少有的知礼仪,懂法度之人。秦何伤将秦人旧都的皇族一并接入皇宫,服侍护卫者不够,大多在军中调拨,此人也被调入宫中任职侍卫统领。此人既在军中有些旧缘,又因将要护卫天子,身在帝侧,于官员中,也颇有些颜面地位。他刚刚派人把他的家人从秦都接来,他的妻子在家乡难产而死,只留下一个刚出世不久的孩子,他极为珍爱。只是这幼子是难产而生,极为体弱,百药无效,他几乎把满京城的大夫,全抓去给儿子看过病,也曾是把神棍、神婆叫去祈福,就连京城内外,寺院道观的和尚、道士也被抓去,为他的儿子念经。

“自京城失陷以来,寺中时常被劫掠,寺中弟子,常遭奴役杀戮。老衲空有武艺,亦难以救护,却在此时机,想到了一计。便对纳兰明说,寻一个八字与小公子相合的孩子,认做儿子,做为替身,在慈云寺带发修行,以求让小公子可以长命百岁。秦人虽狠毒,却也相信神佛,而民间把病弱的儿子送去出家,以求续命的习俗,他也知道。他是病急乱投医,便答应下来,托老衲寻找一个合适的孩子。将来,有纳兰家的公子在寺中出家,本寺就不会再有秦军骚扰劫撩,寺中诸人出入也方便自由许多,就算偶尔有什么人寄住在寺内,也不会被查知。”

众人闻言,俱皆默然,此时此刻,他们之中的孩子,只有一个。谁也不能为他们年少的主人,做出这样屈辱的决定。

只有一直静静聆听的卫孤辰,淡淡道:“大师要我去向秦人屈膝,行认父之礼,磕头献茶吗?”

这么年幼的孩子,这么冷淡的问句,却莫名地让身为一寺主持,自身亦有极高武功修为的慈云大师心间一凛,几乎不敢与这孩子对视。

他忙强自笑笑,学着其他人一般唤他:“小公子误会了,小公子身份贵重,岂可行此屈辱之事。我自会寻一个离乱中,无父无母,且与小公子年纪相当的孤儿前去见纳兰明。

纳兰明也只是要随便找个人做为儿子的替身罢了,随便行个认父礼,给些银子,外加信物,便会打发了出来,就算他要派人服侍,老衲也会以出家宜简朴为名拒绝,他们根本不会认真记住孩子的长相,何况小孩长得快,相貌变化也快,过段时间,就算说小公子就是当日的孩子,也没有人会发现不是。到那时,人人都知道,纳兰家的公子在本寺修行,一般的秦军不敢来扰,高层的秦将,也懒得来扰,门上挂起纳兰明的信符,可做护身符,小公子身上带着纳兰明的信物,就算是几万秦人中,也可出入自由,将来,这一层身份,或许会有很大的帮助。”

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轻点点头。

余伯平微微吁出一口气,对着慈云深施一礼:“有劳大师了。”

就这样,他与一个刚刚出世没多久的孩子,订下了兄弟的名分,就这样,大雁国逃亡的太子,在必要的时候,必须顶上一个秦国普通官员义子的名头。

对当时的他来说,是屈辱,是笑话,是无奈,是为了保护所有人、成全所有人,不得不做的选择。这个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料到,这一场缘订,对他们,对未来的秦国、未来的天下,会有怎样的影响。

整件事进行的非常快,当天晚上,一面秦军的旗帜就很出奇的挂在了这座寺院的大门前。刚开始几天,还常有些秦军前来,在寺院门前时大多止住步子,偶尔有几个进来之后,主持拿出纳兰明的信符以及写给所谓儿子,很亲密的叮吟书信之后,也就爽快地离开了这个看起来也不是很有钱,又没有美女可抢的地方。

过一段日子之后,再没有秦人出现在四周,很多秦军都知道,纳兰家的少爷在这里修行,谁也不会为了没有什么油水可捞的道观,得罪皇帝身边的近臣。即使现在的皇帝只是个摆设,多少还是要给点尊重的,更何况,纳兰明在军中,也多少有些影响力。

寺院很大,加上纳兰明留下的钱,让慈云很快把寺院扩建,从些就算偶尔多出几十个人,外头也没有人能察觉。

第一章 破阵之计第四章 谁是谁非第二章 死士死计第四章 似是故人第四章 光明未来第一章 不死之身第六章 及时行乐第三章 府衙之会第八章 孤辰剑寒起始章 偶入幻境第一章 大猎之前第七章 情在朦胧第六章 街头救美第六章 诚王萧远对文章的评论第二章 此生孤辰为官记二第八章 奇缘孽缘第二章 秦国改制第二章 飞雪之城第九章 三刺之约第三章 佳人寻衅第四章 摄政贤王第三章 慈母苦心第七章 连场挑战第三章 冲锋陷阵第十章 肝胆相照第九章 叔侄之间第二章 铁骨县令第七章 日月之秘第六章 诚王萧远第二章 死士死计第五章 冷剑初铸第六章 手足情断第十章 孰生孰死第九章 惊起战火第三章 楚人归航第五章 难测身分第一章 攻城血战第六章 城楼阅兵第六章 何谓奇缘第四章 光明未来第十章 容若奇想第九章 寿宴风云有关最新章的萧逸,向大家求助第四章 漫漫长途第四章 偷听之术第八章 奇缘孽缘第四章 摄政贤王第一章 剧毒发作第九章 叔侄之间第四章 生死之间对汉武帝的争论第九章 此心不悔第二章 定居济州第七章 叔侄初遇第三章 神医疗病第八章 剑气纵横第七章 人性之叹第三章 苦肉之计第七章 绝尘而去第三章 游猎大会第四章 生死之间第三章 戏假情真第二章 孤辰孤心第四章 苦心若何第六章 异变再起番外篇 再世为人第五章 抱打不平第五章 侠义之难第二章 孤辰孤心第二章 泣血深情第四章 阵前降敌后记渐行渐远渐无书第六章 暗室之议第五章 重逢之喜第四章 人生初战幕第七章 正式摊牌第七章 日月之秘第九章 莫测之能第三章 千钧一发第六章 手足情断第六章 往事历历第二章 秦国改制第一章 伤情之死第六章 城楼阅兵第十一章 性德垂危第一章 初会秦王第七章 月夜庆功第六章 兄弟之情第八章 金刀奇缘第一章 宠臣第三章 出手相救第二章 干戈玉帛第一章 攻城血战第二章 连场争斗第五章 济州烟雨第七章 求婚宣言番外篇 再世为人
第一章 破阵之计第四章 谁是谁非第二章 死士死计第四章 似是故人第四章 光明未来第一章 不死之身第六章 及时行乐第三章 府衙之会第八章 孤辰剑寒起始章 偶入幻境第一章 大猎之前第七章 情在朦胧第六章 街头救美第六章 诚王萧远对文章的评论第二章 此生孤辰为官记二第八章 奇缘孽缘第二章 秦国改制第二章 飞雪之城第九章 三刺之约第三章 佳人寻衅第四章 摄政贤王第三章 慈母苦心第七章 连场挑战第三章 冲锋陷阵第十章 肝胆相照第九章 叔侄之间第二章 铁骨县令第七章 日月之秘第六章 诚王萧远第二章 死士死计第五章 冷剑初铸第六章 手足情断第十章 孰生孰死第九章 惊起战火第三章 楚人归航第五章 难测身分第一章 攻城血战第六章 城楼阅兵第六章 何谓奇缘第四章 光明未来第十章 容若奇想第九章 寿宴风云有关最新章的萧逸,向大家求助第四章 漫漫长途第四章 偷听之术第八章 奇缘孽缘第四章 摄政贤王第一章 剧毒发作第九章 叔侄之间第四章 生死之间对汉武帝的争论第九章 此心不悔第二章 定居济州第七章 叔侄初遇第三章 神医疗病第八章 剑气纵横第七章 人性之叹第三章 苦肉之计第七章 绝尘而去第三章 游猎大会第四章 生死之间第三章 戏假情真第二章 孤辰孤心第四章 苦心若何第六章 异变再起番外篇 再世为人第五章 抱打不平第五章 侠义之难第二章 孤辰孤心第二章 泣血深情第四章 阵前降敌后记渐行渐远渐无书第六章 暗室之议第五章 重逢之喜第四章 人生初战幕第七章 正式摊牌第七章 日月之秘第九章 莫测之能第三章 千钧一发第六章 手足情断第六章 往事历历第二章 秦国改制第一章 伤情之死第六章 城楼阅兵第十一章 性德垂危第一章 初会秦王第七章 月夜庆功第六章 兄弟之情第八章 金刀奇缘第一章 宠臣第三章 出手相救第二章 干戈玉帛第一章 攻城血战第二章 连场争斗第五章 济州烟雨第七章 求婚宣言番外篇 再世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