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

伊丽莎白女王统治后期,随着国力的增强,英国殖民者和商人出于在海外争夺殖民地资源的需要,建立了一系列殖民贸易公司。这些公司除了有着经济贸易的特征外,还具有很多特殊的政治与军事职能,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赫赫有名的东印度公司。

(一)东印度公司的成立

16世纪下半叶的英国正处在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在都铎王朝最后一个女王伊丽莎白统治时期,英国经济有了一定发展,海洋运输部门异军突起。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特别是西班牙与葡萄牙通过航海贸易获得惊人财富的消息大大刺激了英国商人,他们纷纷为海外贸易寻找新的商业形式。

1588年,四个伦敦商人发起组织了一家贸易公司与土耳其进行贸易,1592年其与威尼斯公司合并成为土耳其公司,这就成为后来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雏形。当时荷兰人凭借强大的海上实力,打破葡萄牙人的霸权,逐渐控制了东印度与欧洲之间的香料贸易,获得巨大财富。英国商人绝不愿意让荷兰人独揽丰厚的利润,他们迫切希望成立一个新的商业组织机构来从事海外贸易活动。

1599年9月,以土耳其公司为首的伦敦商人开始集资筹建东印度公司,9月24日,57名投资者举行了全体会议,推举出15人组成董事会,向国会申请与东印度进行贸易的垄断权。英国国会经过辩论于1600年下半年批准了公司的申请,12月31日,伊丽莎白女王颁发特许状,规定只有这家公司才有权与好望角以东的地区进行贸易,东印度公司自此正式成立。

(二)印度的诱惑

公司成立之初,眼光确实只盯着香料,头几次出海的目标都是亚洲的香料群岛,他们以每磅六便士的价格买进胡椒等香料原料,运到伦敦等地以六至八先令卖出,纯利润高达95%。但他们很快发现用本国的金银去购买香料并不是最佳方法,欧洲和英国国内对于香料的需求是有限的,很快就呈饱和状态,而印度这块拥有广袤的土地、众多的人口和丰富的物产的次大陆对英国才是最重要的。东印度公司将活动重点逐渐转到印度,贸易范围也迅速扩大。当时印度正处于莫卧儿王朝统治时期,1601年,英国商人的第一批船队到达印度,但是由于葡萄牙人从中破坏,公司未能从印度方面取得贸易特许权。1608年,英国派使者来到印度请求通商,被莫卧儿王朝皇帝拒绝。1612年,英国在印度东海岸的苏拉特附近海域打败了葡萄牙的舰队,第一次显示了其军事实力。莫卧儿皇帝想利用英国人制衡葡萄牙人,于是在1613年颁发敕令给予英国商人贸易特权,以后英国人逐年都得到一些许可,在印度的西海岸英国东印度公和东海岸建立了一系列的商馆。1698年,在获得莫卧儿皇帝的准许下,英国东印度公司买下了盛产大米、黄麻的加尔各答附近的三个村子,筑起威廉堡,作为公司董事会的所在地和公司在印度的军事基地,后来在威廉堡基础上逐渐形成印度的重要城市加尔各答城。到18世纪中叶,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商站总数已经达到了150多个,并建立了马德拉斯、孟买、孟加拉三个管区,分别由公司董事会任命的省督进行管理,俨然一个国中之国,成为他们在印度进一步殖民扩张的基地。

东印度公司从印度输出的商品主要包括棉织品、丝织品、香料、蓝靛、黄麻、硝石和漆、糖和靛青等,1678年起茶叶成为又一大宗,1678年公司的一份清单所罗列的商品达70种以上。英国东印度公司以低廉的价格在印度大量收购各种产品,然后将这些产品运回欧洲高价出售,获取高额利润。

(三)统治印度的“商人政府”

随着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势力的增长,他们开始索取更多的贸易特权。1715年,东印度公司强迫莫卧儿王朝皇帝发布敕令,给予公司在印度全境及加尔各答附近村落的经商特权。与此同时,公司还取得了一切商品的关税豁免权,公司在孟买所铸的钱币,也准许在印度全境流通。18世纪上半叶,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势力进一步扩大,成为印度一股重要的政治势力,变成英国统治阶级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工具。东印度公司也开始了商人公司到商人政府质的转变。

到18世纪中叶,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扩张获得了极为有利的外部环境。当时印度的莫卧儿王朝已经病入膏肓,统治基础日益薄弱,葡萄牙和荷兰的势力也已经衰落,唯一能对英国构成威胁的法国在七年战争中被英国打败,被迫退出印度,它在印度的商业据点和势力范围也尽入英国之手,东印度公司就成为英国进行殖民侵略的先锋,一步步蚕食印度的国土。

印度的孟加拉省成为东印度公司吞并的第一个目标,孟加拉是当时印度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一方面它盛产棉花和生丝,是英国棉纺织业理想的原料供应地。另一方面,孟加拉的棉纺织业也很发达,该地生产的纺织品在欧洲市场上素负盛名,英国商人也可从运销中获取优厚的利润。

1756年,孟加拉的土邦王公多拉对东印度公司擅自扩张地盘非常不满,他向东印度公司提出交涉但没人理睬,于是勃然大怒,在法国的支持下,他派军袭击占领了加尔各答的英国据点,并把当地的英国人全部驱逐出去,从而引发战端。在1757年的普拉西战役中,由于孟加拉军队的统帅被英国人收买,按兵不动,结果英国不到3000人的军队打败了8万人的法印联军,多拉本人被英军杀死。普拉西战役之后,法国势力被逐出了孟加拉,英国人成为孟加拉的实际统治者,到176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接管孟加拉政府,最后完成了对孟加拉的吞并。

孟加拉被吞并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成了一个“以商人面貌出现的政府”主宰了孟加拉的一切。根据印度经济学家的统计,1757~1780年,英国人从这里掠夺的货物和金银共达3800万英镑。东印度公司的残暴统治使富庶的孟加拉一片荒凉,生灵涂炭,仅1770年的一次饥荒,就饿死了1000万人。

此后英国以东印度公司为先锋队,又进一步向印度的腹地发展,他们玩弄权谋,利用当时印度各王国的矛盾,挑拨离间,各个击破。1849年,英国又吞并旁遮普,最终完全控制了印度。

到18世纪下半叶,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英国本土资本家对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贸易的垄断越来越不满。同时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残暴掠夺,特别是对孟加拉的破坏性掠夺,使当地经济濒于破产,严重影响了公司股东们的收入,影响了英国的财政收入,也引起英国政府的担忧,于是,英国政府开始着手收回对印度的管理权力。

1858年8月2日,英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关于改善治理印度的法案”决定结束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活动,由英国政府的印度事务大臣直接治理印度,印度为大不列颠帝国的一部分,东印度公司正式结束了对印度的直接统治。

东印度公司最终在1874年1月1日解散,当时的《泰晤士报》评论说:在人类历史上它完成了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过,和在今后的历史中可能也不会肩负的任务。

莫卧儿王朝又名蒙兀儿王朝,是成吉思汗后裔巴布尔建立的印度王朝。统治者是有突厥血统的蒙古人,信奉伊斯兰教。莫卧儿帝国的上层建筑是穆斯林的,而统治基础则是印度教的。波斯语是宫廷、公众事务、外交、文学和上流社会的官方语言。

13世纪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帝国分裂后,其后裔帖木儿建立了帖木儿帝国。15世纪末,帖木儿帝国分裂,帖木儿后裔巴布尔被乌孜别克人逐出中亚,率军南下占领阿富汗,1526年侵入印度北部灭德里苏丹国后,建立莫卧儿王朝。

第44章 英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上)第47章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上)第26章 “无敌舰队”的覆灭第37章 黑奴的泪与血——罪恶的黑奴贸易第35章 海军军神纳尔逊第7章 七国时代第52章 国有化、福利国家与英国病第36章 开辟帝国的新领地——库克船长的探险历程第32章 两党制的确立与工党的崛起第28章 推翻国王的暴政——英国革命第53章 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第35章 海军军神纳尔逊第52章 国有化、福利国家与英国病第5章 专题英国的风俗习惯第27章 专题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第37章 黑奴的泪与血——罪恶的黑奴贸易第5章 专题英国的风俗习惯第41章 日不落帝国的余晖——英联邦的建立第17章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上)第7章 七国时代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第20章 专题绅士风度第24章 伟大的伊丽莎白女王第21章 亨利七世的勤勉创业第17章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上)第27章 专题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第52章 国有化、福利国家与英国病第41章 日不落帝国的余晖——英联邦的建立第22章 亨利八世与英国宗教改革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43章 厘清敌友——协约国的建立第21章 亨利七世的勤勉创业第12章 亨利二世主持的司法改革第27章 专题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第53章 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第16章 征服威尔士与苏格兰的战争第22章 亨利八世与英国宗教改革第33章 专题诗坛双圣——拜伦与雪莱第1章 出版说明第20章 专题绅士风度第17章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上)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第31章 工业革命第29章 叱咤风云的统帅——克伦威尔第11章 诺曼征服第48章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第17章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上)第20章 专题绅士风度第16章 征服威尔士与苏格兰的战争第44章 英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上)第11章 诺曼征服第16章 征服威尔士与苏格兰的战争第13章 “狮心王”的传奇人第1章 出版说明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2章 引言第5章 专题英国的风俗习惯第10章 专题英国贵族第37章 黑奴的泪与血——罪恶的黑奴贸易第3章 不列颠文明的开拓者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8章 阿尔弗雷德大帝第33章 专题诗坛双圣——拜伦与雪莱第9章 丹麦金与丹麦人的统治第15章 议会制度的起源第27章 专题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第23章 血腥玛丽第13章 “狮心王”的传奇人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46章 姑息养奸的“绥靖政策”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第41章 日不落帝国的余晖——英联邦的建立第29章 叱咤风云的统帅——克伦威尔第26章 “无敌舰队”的覆灭第12章 亨利二世主持的司法改革第44章 英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上)第10章 专题英国贵族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第9章 丹麦金与丹麦人的统治第53章 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第50章 专 题 名门名将——蒙巴顿勋爵第17章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上)第7章 七国时代第10章 专题英国贵族第5章 专题英国的风俗习惯第13章 “狮心王”的传奇人第37章 黑奴的泪与血——罪恶的黑奴贸易第36章 开辟帝国的新领地——库克船长的探险历程第26章 “无敌舰队”的覆灭第25章 女王的“海狗”第9章 丹麦金与丹麦人的统治第50章 专 题 名门名将——蒙巴顿勋爵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20章 专题绅士风度第48章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12章 亨利二世主持的司法改革
第44章 英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上)第47章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上)第26章 “无敌舰队”的覆灭第37章 黑奴的泪与血——罪恶的黑奴贸易第35章 海军军神纳尔逊第7章 七国时代第52章 国有化、福利国家与英国病第36章 开辟帝国的新领地——库克船长的探险历程第32章 两党制的确立与工党的崛起第28章 推翻国王的暴政——英国革命第53章 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第35章 海军军神纳尔逊第52章 国有化、福利国家与英国病第5章 专题英国的风俗习惯第27章 专题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第37章 黑奴的泪与血——罪恶的黑奴贸易第5章 专题英国的风俗习惯第41章 日不落帝国的余晖——英联邦的建立第17章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上)第7章 七国时代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第20章 专题绅士风度第24章 伟大的伊丽莎白女王第21章 亨利七世的勤勉创业第17章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上)第27章 专题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第52章 国有化、福利国家与英国病第41章 日不落帝国的余晖——英联邦的建立第22章 亨利八世与英国宗教改革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43章 厘清敌友——协约国的建立第21章 亨利七世的勤勉创业第12章 亨利二世主持的司法改革第27章 专题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第53章 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第16章 征服威尔士与苏格兰的战争第22章 亨利八世与英国宗教改革第33章 专题诗坛双圣——拜伦与雪莱第1章 出版说明第20章 专题绅士风度第17章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上)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第31章 工业革命第29章 叱咤风云的统帅——克伦威尔第11章 诺曼征服第48章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第17章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上)第20章 专题绅士风度第16章 征服威尔士与苏格兰的战争第44章 英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上)第11章 诺曼征服第16章 征服威尔士与苏格兰的战争第13章 “狮心王”的传奇人第1章 出版说明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2章 引言第5章 专题英国的风俗习惯第10章 专题英国贵族第37章 黑奴的泪与血——罪恶的黑奴贸易第3章 不列颠文明的开拓者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8章 阿尔弗雷德大帝第33章 专题诗坛双圣——拜伦与雪莱第9章 丹麦金与丹麦人的统治第15章 议会制度的起源第27章 专题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第23章 血腥玛丽第13章 “狮心王”的传奇人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46章 姑息养奸的“绥靖政策”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第41章 日不落帝国的余晖——英联邦的建立第29章 叱咤风云的统帅——克伦威尔第26章 “无敌舰队”的覆灭第12章 亨利二世主持的司法改革第44章 英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上)第10章 专题英国贵族第34章 殖民侵略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第9章 丹麦金与丹麦人的统治第53章 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第50章 专 题 名门名将——蒙巴顿勋爵第17章 历时最长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上)第7章 七国时代第10章 专题英国贵族第5章 专题英国的风俗习惯第13章 “狮心王”的传奇人第37章 黑奴的泪与血——罪恶的黑奴贸易第36章 开辟帝国的新领地——库克船长的探险历程第26章 “无敌舰队”的覆灭第25章 女王的“海狗”第9章 丹麦金与丹麦人的统治第50章 专 题 名门名将——蒙巴顿勋爵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20章 专题绅士风度第48章 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第30章 天主教复辟的失败——“光荣革命”第12章 亨利二世主持的司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