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四)

bookmark

“这一回需要堂除的不算多,就两只手。”张璪笑说着。

张安国则拿起手上的资料回答韩冈问题,“开封的中牟知县,京西的襄州知州,两浙路的明州知州、杭州通判……”

韩冈用心听着。张安国念出来的这些官阙,与他收到的目录没有什么差别。

在决定选人等级文官的流内铨门外,有所谓阙亭。但凡州郡申报衙署中有官阙,流内铨便会张榜公布,这是避免奸猾部吏倒卖官阙。而宰辅们手中的官阙名录,记录着阙额。每天都会发送到各位宰辅的手中,待他们进行安排,也就是所谓的堂除。

堂除,就是需要经过政事堂直接授予的职位。如果只是知州、知县,照常理是应该交给审官东院来拟定人选。可是自开国时起,比较重要的知州、通判、知县的职位,便被政事堂直接控制,究竟安排谁去就任,全得要当时的宰辅来发落。

随着时间的过去,堂除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每一任宰相,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干涉审官东院——或其前身审官院——的工作。当这些干涉成功后,往往就会成为定制,从此这个职位便成了政事堂的所有物——而以政事堂与审官东院的上下级关系,宰辅想要伸手,鲜有不能成功的例子。

现如今平均每天,都要有五到十个州县亲民官,或路中监司属官,或在京百司主官,需要宰辅们来决定。

韩冈昨天用了半个晚上的时间,将堂除的范围背了下来。大概几乎所有的望县,上州以上,全都是堂除的范围。

而宰辅们的手上,还有一份眼下在都中候阙的官员名单。

只是他们并不需要按照候阙的官员名单来安排,那些正在任上、有后台的官员往往不满任便能迁转,而没有后台的官员,在京城中待两三个月等官阙都是常事。

一般来说,当宰辅们将这些官阙派定之后,每隔五日就会要进呈给天子过目。

“玉昆……可有心仪的人选?”

待张安国念完,张璪问着韩冈。

韩冈轻呷了口茶汤,道:“韩冈初入中书门下,朝中贤士仅知一二。过去也只在关西、岭外、京西、河东等处任职过,对本路的官吏贤与不肖有所了解,州县繁剧清省与否略有心得,可其他地方就不怎么熟悉了。”

张璪闻言,与韩绛对视了一眼,脸上稍稍有了些许笑意。

他们不怕韩冈提条件,就怕韩冈不提。以他在太后心目中的地位,什么位置都要抢,那可就让人头疼了。王安石能以一新进的参知政事,逼得政事堂其余宰辅无处立足,正是因为当时赵顼全心全意的信任。

“除了京西,无不是边境要地,亟需身兼文武的贤能治理州郡。”张璪顾谓韩绛,笑叹道:“除了玉昆,还真想不到有谁能衡量此等贤才。”

韩绛则苦笑着摇摇头,颇是无奈,“……玉昆在京西主持工役,从南到北都走遍了,说起当地人情地理,我等是比不上玉昆。”

张璪笑容不改,“子华相公说得是,的确不如玉昆。”

韩冈点点头,笑道:“子华相公、邃明兄谬赞了。其他去处,可就要劳烦两位。”

就韩冈所知,这一年多来,堂除的候选名单,大半都是由蔡确、曾布先行拟定,再与韩绛、张璪商议,并进呈给向太后。不过据说向太后有打算改变这一点,在宫中也有些流言传出来,或许这也是蔡确决定叛乱的主因……至少是之一。

如今蔡确、曾布败事,张璪肯定想趁此良机,扩张自己的权力范围。灵寿韩家累世簪缨,韩绛也有的是亲朋好友和亲朋好友的亲朋好友、以及他们的子弟需要安排。

韩冈要与他们相争,不会急在此时。正如韩冈对韩绛所说,他对朝中官员的了解太少,就任的地域也不算多,对遍及天南地北的职位,很难挑选出合适的人选。万一任人不当,韩冈必须要负连带责任。韩冈可不想隔三岔五便被罚铜,钱是小事,但太丢脸,也会损伤个人的威信。

在韩冈看来,与其只能在大饼上舔一舔,还不如先切上一块独占下来,小归小,却是能够稳稳地吃进肚子里去的,谁也争抢不得。

几位宰辅的对话,张安国权当没听到。

正常宰辅权力分账,不会如此赤裸裸,一般也就是在人事安排上,通过对一处处官阙进行不断的提议、争论、妥协,最后划定各自的权利范围——是默认,而不会明示。

而韩冈直接将话给挑明了,的确省了不少时间和误会,不过也太直白了一点,仿佛武夫的脾气。韩绛这样的老派人明显地不习惯,倒是张璪,反应过来后,还不忘讨价还价一番。

韩冈通过廷推进入中书门下,在太后的支持下显得气势汹汹。现在韩冈只要求几处边角地——京西也就是个添头——其实是退让。他的要求,跟他得到的票数比例相当,差不多四分之一。

韩绛的性格厚重,韩冈也是给韩绛多一点尊重,这是他应得的回报。之前政事堂中的政务,多决于蔡确,现在让韩绛舒舒心,也是应当的——他还能在政事堂中待多久?

不过说到底,还是韩冈在政事堂中没有底蕴,当年他若是接受了韩绛的举荐,担任检正中书五房公事,对中书门下有些熟悉就方便得多了。至少能在那些堂吏和堂后官中间打下基础,下面有了根基,做事就不会两眼一抹黑。不过以当年的情况,韩冈拒绝中书,就任判军器监,对他是最为有利的选择。

当然,韩冈在现阶段,也没必要去与韩绛、张璪争夺更多的职位。他还没那么多人需要安排,争来了也无用。现在要做的是稳扎稳打,抓住几个关键性的位置就够了。

在这其中,军器监是韩冈必须要拿下的地方。

那是王居卿的位置。

从韩冈之前所了解到的王居卿一贯以来的表现,他应该很适合这个位置。就算王居卿不称职,韩冈在军器监中也有足够的基础,让军器监能够稳定运作。

而且王居卿是侍制,目标又是军器监,韩冈要拿到这个位置就更容易了。

卿监以下的官员任免,都是政事堂的职权范围。可涉及到侍制及侍制以上官员的位置,那就是天子的权柄了,宰辅们只有建议之权。仅仅是天子的安排不当时,宰辅们也能表示反对,到时候,就看皇帝和宰辅哪个撑不住先退让。

军器监从地位上说,属于卿监一级,宰辅们可以直接任命,事后报备。但由于这个衙门在朝堂中地位特殊,历任判监都是得了天子钦命,由此成为故事,加之往往由侍制官担任,宰辅们也只有推荐之权。

要说服太后那边很简单,此外只要跟韩绛、张璪通个气就够了。两人不反对,又有太后支持,王安石就算想要反对,也无能为力。

唯一值得担心的是王居卿给人翻出什么黑历史来。如果他过去犯下什么大错,给人揭了出来,韩冈也救不了他。

韩冈不信王居卿在给吕嘉问背后一刀前,没有半点准备。

可是不做事,就不会犯错。这不论是在哪个时代都是通病。越是事务繁剧的衙门,越容易出事。越是清要的衙门,就绝不容易犯错。

三馆崇文院中的校理、检讨、编修、校书们,怎么都不会出事,又因为身居储才之地,升迁往往极快。而三司衙门中的官员,往往难有全身而退。就是贵为宰辅,也时不时会被罚上几斤铜。

想到这里,韩冈又想起司马光当年议论黄河改流的事。吕公著反对任命司马光的论述实在太典型了:“朝廷遣光相视董役,非所以褒崇近职、待遇儒臣也。”

因为过于典型,韩冈一想起,做实事和说话的区别,就会想起这一桩。日后若是也写私人笔记,记录一些朝堂中的经历,韩冈不会忘记将这一桩给记录进去的。

王居卿是靠做实事做到了侍制,他犯下的过错,只会比人多,不会比人少。

韩冈不担心他在推荐王居卿担任判军器监之前爆出来,只担心在王居卿就任之后,给人揭出来。

那时候,就又是一团乱。

从这方面来看,御史台中就需要安排一个人了。通过做翰林学士的沈括,不难做到这一点。不需要正直的,只需要听话的。也不要他能够攻击谁,只要其存在于御史台中,远比直接上场攻击更有威慑力。

至少能让人想要攻击王居卿时能投鼠忌器。

除了王居卿之外,韩冈还有其他的担心,黄裳的制科考试能不能通过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件事。

如果只是给他安排一个位置,倒是很好说。但这毕竟是比进士科还要高一个等级,又名大科的制科考试,开国以来,能通过的还没超过五十人。刷掉黄裳,没人能说不是。

不过在宰辅会议时,没有太多时间给韩冈思考问题,还有铨曹四选进呈上来的最近一期的人事调整名单。

韩绛将这份名单压在手上,对韩冈道:“已经开春了,西域的雪也要开始化了。组建西域都护府的事不能再拖延。”

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六)第一章 一年穷处已残冬(下)第四十五章 千里传音飞捷奏(上)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三)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二)第四十二章 壮心全向笔端含(上)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六)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七)第三十七章 异乡犹牵故园梦(上)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三)第三十八章 心贼何可敌(下)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八)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三)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并行(下)第九章 闹市纷纷人不宁(上)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五)第六章 千军齐发如奔洪(下)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八)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四)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四)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三)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六)第八章 欲谋旧地重兴兵(中)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八)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三十)第二十七章 鸾鹄飞残桐竹冷(上)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九)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二)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第二百九十一章 狂浪(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暗潮(六)第二十章 敌如潮来意尤坚(下)第四十八章 斯人远去道且长(一)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九)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十)第二百零九章 变故(六)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八)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二)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六)第三百零四章 不悖(八)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二)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六)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六)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九)第一十三章 赳赳铁骑寒贼胆(中)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六)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六)第七十四章 尘嚣(五)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九)第二十九章 雏龙初成觅花信(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六)第三十七章 长安道左逢奇士(中)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八)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八)第一十三章 赳赳铁骑寒贼胆(下)第一十四章 辘辘尘道犯胡兵(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借款(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七)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二十二)第一十六章 晚来谁复鸣鞭梢(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一)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中)第一百九十章 借款(四)第二百零九章 变故(六)第二十八章 遥别八桂攀柳枝(下)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八)第二百三十一章 变故(二十八)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四)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二)第九章 旧日孤灯映寒窗(中)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九)第一十八章 弃财从义何需名(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七)第四十八章 南北(八)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七)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三)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时至(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五)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六)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八)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九)第一章 一入宦海难得闲(一)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五)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一)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三)
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六)第一章 一年穷处已残冬(下)第四十五章 千里传音飞捷奏(上)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三)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二)第四十二章 壮心全向笔端含(上)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六)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七)第三十七章 异乡犹牵故园梦(上)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三)第三十八章 心贼何可敌(下)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八)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三)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并行(下)第九章 闹市纷纷人不宁(上)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五)第六章 千军齐发如奔洪(下)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八)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四)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四)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三)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六)第八章 欲谋旧地重兴兵(中)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八)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三十)第二十七章 鸾鹄飞残桐竹冷(上)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九)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二)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第二百九十一章 狂浪(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暗潮(六)第二十章 敌如潮来意尤坚(下)第四十八章 斯人远去道且长(一)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九)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十)第二百零九章 变故(六)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八)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二)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六)第三百零四章 不悖(八)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二)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六)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六)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九)第一十三章 赳赳铁骑寒贼胆(中)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六)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六)第七十四章 尘嚣(五)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九)第二十九章 雏龙初成觅花信(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六)第三十七章 长安道左逢奇士(中)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八)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八)第一十三章 赳赳铁骑寒贼胆(下)第一十四章 辘辘尘道犯胡兵(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借款(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七)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二十二)第一十六章 晚来谁复鸣鞭梢(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一)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中)第一百九十章 借款(四)第二百零九章 变故(六)第二十八章 遥别八桂攀柳枝(下)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八)第二百三十一章 变故(二十八)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四)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二)第九章 旧日孤灯映寒窗(中)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九)第一十八章 弃财从义何需名(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七)第四十八章 南北(八)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七)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三)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时至(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五)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六)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八)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九)第一章 一入宦海难得闲(一)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五)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一)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