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勋贵们的猜测和打算

“我以为,今上此举其意有二。

一是为防范江南一带重现以往隋唐时之门阀世家,从而形成朝廷难以掌控之势力。

二则是怕江南官绅与我等勋贵抱成一团,形成一个整体,在要粮有粮、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之境况下,若是有野心极大者趁机作乱,把所有人等全都裹挟一起,截断运河这条大明之命脉,封锁大江大河,进而形成南北割据之状,那对刚刚经历天灾人祸之北地,可以称得上是灭顶之灾啊!”

众人沉默半天,灵璧侯汤国祚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鼓起勇气开口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是国初时开国功臣信国公汤和的后人,在汤和病逝后,其信国公爵位降为世袭灵璧侯并传承至今。

汤和是明初开国功臣中少数得以善终者,这主要得益于其谨小慎微、会看风色的性格特点。

而汤国祚则是继承了老祖宗遇事谨慎的有点,在遇到任何事的时候总是从最坏处着想,事事处处留着退路,在南京勋贵中属于最低调朴实的一个,也是话语最少的一个,很少有像今天这样长篇大论的时候。

“哎,老汤你多虑了,别的不说,就说这些所谓的士绅,跟咱们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

要说我等贪财好色,那咱们也认了,可我等能尽享荣华富贵,凭的是咱们祖上一刀一枪拼来的,大明今日之江山社稷有咱们祖宗的血汗,所以咱们享有这些乃理所应当之事。

可那些臭文人、酸秀才,就因着读了几年所谓的圣贤书,一朝登科中试、代天牧民,没过几年便积攒下老大家业,凭啥?

今上若真是为此担忧的话,那着实是杞人忧天了。咱们可都是与国同休之家,岂能与那些今日当官、明日罢职的文人掺和到一起?

不过既是老汤说到此处,那咱们是不是该联名上本,单就此事表明我等绝不会与他人有所勾连之心迹,顺便再求求情,请圣上对咱们另眼相看一番,诸位叔伯兄长意下如何?”

长相和性格同样粗豪的定远侯邓文郁先是不以为然的反驳了汤国祚的胡思乱想,紧接着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邓文郁是开国功臣邓愈的后人,在这班勋贵中属于少数不爱读书,只爱舞刀弄枪的另类之一,勋贵们在一致对外时,邓文郁扮演的是打手的角色,平素也是喜欢动手不动脑,今日难得的一番言论倒是令众人刮目相看:小邓子居然学会揣摩人心,这番话语貌似挺有道理,着实不坏啊。

在座诸人随即纷纷对邓文郁的提议交口称赞,邓文郁一时之间也是得意不已:哼,老子也不是只爱动拳头,平时只是不屑动脑子而已,看看,今天老子只不过随口一说,你们都觉着这主意管用吧?

“定远侯之议颇为可行,联名上本表明心迹,只要我等镇守于此,那江南之地还是大明之土,如此一来,圣上说不定会适当修改即将出台之策略,将我等勋贵与士绅区分开来,毕竟此策已经推出,我等损失可是不小。

不过,仅此还是远远不够!

若想于此事中受损最小,甚或是从中得利,我等须得详加计较才好!”

朱国弼先是大大夸赞了邓文郁一番,随后话语一顿,炯炯有神地双眼扫视了屋内众人一圈。

邓文郁的策略不能说不好,但这个策略只是为了安抚皇帝可能存在的担心,或许皇帝心中根本没有担心这种状况的发生。

如果想保住各府的财产不会受到巨大损失,必须拿出更好的方法才可以。

在座的勋贵无不是在江南经营日久之人,不管是在现今的江苏行省还是浙江行省都有大片田地和庄子,至于其他的商行店铺也不在少数,有人甚至在原先的湖广地区也有不少良田。

如果平均计算的话,各府都有十几万亩左右的田地,若是按照十三缴纳赋税,除却免租赋的三万亩,那每年也要至少缴纳三万石以上粮米或其他作物,市价折银的话当在五千两以上。

这可是以后每年都要缴纳的数额,就算以后粮价再低,也总有大几千两吧?这就等于好几个铺子一年下来白忙活了。

虽然这笔银子对于家大业大的各人来说也算不得大钱,但两百年以来,只有他们往府中捞钱的份儿,哪有给别人交钱的道理?

简直就是没天理了。

朱国弼提到这里,心里顿感愤愤不平,但一想到自己最早说出的那段话之后,不平之意顷刻间消失地无影无踪。

皇帝手里可是有枪啊,并且是数量巨大的枪。

邓文郁那番上本说辞,与其说是表忠心,深层次里更像是因为害怕被皇帝迁怒和清算而急于摇尾乞怜的意思。

朱国弼心里明白,皇帝怎么可能没考虑到江南一带会出现动荡呢?

刚刚打完灭国之战的十万官军是干嘛的?

那可是粮饷充足并且对皇帝忠诚无比的精锐之师,不客气的说,只要拿出一万人,不,只要五千人下到江南,再大的动乱也是旦夕而定。

皇帝要是想趁机把他们这伙无所作为的勋贵给收拾了,只要随便按上个罪名,在座这些百年豪门眨眼之间就会被连根拔起,所有的财富都会变成皇帝赏赐的银两,那上面可是沾着他们和家人的鲜血啊。

别以为不可能。

成国公、襄城伯、诚意伯不也都是开国功臣之后吗?不也是在京师经营了两百年、自恃掌控京营十几万人吗、天下无人敢动吗?

还不是眨眼间成了灰。

灵璧侯汤国祚说的貌似有道理,其实狗屁不是。

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七十六章 行军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状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三十八章 大战2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门讲究的是与众不同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脚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四十一章 大战5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十七章 樊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
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七十六章 行军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状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三十八章 大战2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门讲究的是与众不同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脚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四十一章 大战5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十七章 樊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