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

从时间上推算,郑家从日本将消息传到京师,这中间用去了近一个月时间,而大明要是派遣军队赶赴九州岛,至少需要五十到七十天的时间,现在搞不清的是,联军能不能坚持看到日月龙旗的到来。

大军出征可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

从选派主帅到集结兵力、调集粮草辎重、准备船只、制订登陆后的作战方略等等,这一系列程序都需要不少时间来准备,现在去往日本方向的季风还是逆风,尽管已过了海上风暴期,但船只航行的速度会大为减缓,种种因素相加,预计抵达日本的时间或许还会延长不少。

朱由检与孙传庭等人经过短时间的商议过后,决定派遣北海舰队一万人赴日本作战,领军主将为副总兵衔的李定国,正在兵部观政的太子朱慈烺作为监军随队远征。

除了西北和东北地区的驻军将以屯田安家的方式时代驻守当地外,大明其他派遣军都实行了轮换制,每五年一轮换。

比如驻守马尼拉的军队,到第五年年初时,兵部就会从大明国内先期派遣驻军人数的一半过去,在替换回相同人数将官士卒的同时,用一年的时间熟悉当地的气候环境,年底时再进行另一半轮换,这样可以充分保证军队不会因为轮换导致对当地风土人情不熟悉,从而发生不必要的混乱。

积功升至副总兵的李定国去年刚刚从马尼拉被替换回国,经过近一年的修整也歇息的差不多了,为了让这位历史上的名将之花继续大放异彩,朱由检决意让他带队出征。

今年已是三旬出头的李定国于崇祯十五年娶妻生子,膝下有三子一女,其刚满八岁的长子李溥兴自幼便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气度,在学堂读书期间,每逢先生提问,总会“作惊人之语”,被数位先生赞为“将来必成大器者”。

对这位历史名人格外关注的朱由检闻讯后也是欣慰不已。

名将后继有人,这足以安抚原本历史中李定国英年含恨早逝的灵魂了。

朱慈烺先是于崇祯二十二年在吏部观政一年,今年正好在兵部,这次大明官军征伐日本,对他来说是了解兵事的极佳机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方知此事需躬行。

作为大明未来的接班人,不懂兵、不知兵是十分可怕的,在兵部观政虽然多少也会了解一些常识,但比起亲身下到军中与将官士卒密切接触、亲历战阵的残酷、知道士卒的不易,还是欠缺极多。

太子妃王芝兰于去年十月诞下一名女婴,现在将近一岁年纪,朱由检已经升格为爷爷,这让刚刚四旬左右的他有些哭笑不得。

周后因着太子妃第一胎便生了个女孩的缘故,一直在朱由检耳边叨叨着,要张罗着给朱慈烺再纳几名侧妃,以便更好的开枝散叶,朱由检迫于天家血脉的珍贵性,也对朱慈烺提起过此事,但却被朱慈烺婉拒。

因为太子妃王芝兰是朱慈烺初次出宫遇见的第一名陌生同龄异性,加之两人多少有些青梅竹马的属性,所以两人之间的感情极为深厚,平日里在宫中也是时常耳鬓厮磨,几乎与平民百姓夫妻没什么两样。

正因如此,朱慈烺对纳妃一事兴趣很小,对于父母的催促也是找了种种借口予以推拒。

最后实在是受不了母亲的唠叨,才以太子妃如若是第二胎还是女婴,那就会纳妃作为了恰当的理由,暂时让周后停止了每日催逼。

朱慈烺的这一行举倒是挺有朱家老祖宗遗传基因的。

作为天底下最尊贵之人,大明历代帝王中确实有几位与众不同之人,比如英宗朱祁镇、孝宗朱佑樘,独宠万贵妃这位老女人的宪宗朱见深等,上述几位都是非典型一夫一妻制的践行者,对自己的皇后或是贵妃都是专情的很,比起历朝皇帝荒淫无度的生活方式来,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男人的楷模。

好在太子妃在今年开春之后又有了身孕,到现在已是五个月了,据宫中懂行的宫人说,从太子妃走路的形态以及显怀程度上看,此次怀的一定是男婴。

虽说在这个没有B超的年代,单从这些行迹上很难鉴别胎儿的性别,但古老相传的一些方式还是有相当高准确性的,至少太子夫妻二人都相信宫人的判断,只要生出个皇太孙来,那太子的后宫就不用再添新人,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明争暗斗。

在朱由检作出决定后的第三日,太子告别爱妻,带着几名随侍太监以及程坚等贴身护卫,在勇卫营一千名精锐骑兵护卫下,由兵部官员陪同,驰出京城,沿着官道一路南下,直奔北海舰队的驻地---------山东登州府而去。

数日之后,一辆辆装满各种粮草辎重的大车驶出京师,沿着朱慈烺走过的道路驶向同一目的地。

在他们的眼中,年轻的太子需要更多的历练,以大明官军的强悍战力,对上任何国家的军队,结果都是已经预定的,再说太子又不用亲自上阵冲锋,有一千精骑护卫左右,任你天大的本事也靠不到近前。

皇帝的意思很明确,要让太子在军中树立起威信,军功是最有说服力的,只要大明官军大胜而归,那就是灭国的战绩,作为下一任皇位的继承者,文治武功两项已经有一项在手,剩下文治相对来说就更容易操作了。

时值八月末,北方的雨季早已过去,天气和路况都极为适合长途跋涉,朱慈烺在精骑的护卫下,晓行夜宿,以每天一百五十里左右的速度进发,在经过十天左右的奔波后,终于抵达登州府。

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惧怕的怪兽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四百章 布防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盘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铺所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六百八十九章 孙传庭纳妾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八百九十四章 该落幕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五百零三章 无人可用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六百二十八章 勋贵们的猜测和打算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九章 皇庄5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极第五百四十七章 陈奇瑜的狠招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四十章 选妃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尔的新生活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
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惧怕的怪兽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四百章 布防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盘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铺所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六百八十九章 孙传庭纳妾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八百九十四章 该落幕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五百零三章 无人可用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六百二十八章 勋贵们的猜测和打算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九章 皇庄5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极第五百四十七章 陈奇瑜的狠招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四十章 选妃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尔的新生活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