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

在朱由检的计划中,国子监将来会更名为大明理工学院。

单听名字,就知道这所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方以智他们带回来的人才将会是理工大学第一批教授,从今往后,理工学院还要源源不断地从世界各国招聘人才,争取将之打造成为世界超一流的理工最高学府。

每一名被引进的人才只要有拿得出手的学术成绩,他个人及家庭将会享受超等物质待遇,朝廷会提供大量经费供其用作科研经费。

现在的欧洲虽然已经开始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但以各国现在的物质基础,与大明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举个例子,比如那个后世公认的近代科学始祖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的牛人,一生都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并且因为长期居无定所的原因而终身未婚。

这种近代科学的奠基者如果能有一个安稳舒适的环境供其进行科学研究,说不定近代科学的发展会有一个崭新的局面提前出现。

只要能把笛卡尔引进大明,朱由检会为其提供全方位最优厚的物质条件,包括给他找一个大明聪慧贤良的女人做妻子。

不过前提是他必须加入大明国籍,成为一名光荣的大明子民。

至于笛卡尔的信仰问题,不就是天主教徒吗?

在偌大的京师建一所天主教堂而已,多大的事?

兼容并蓄是华夏文明始终领先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若是连一个天主教徒都容不下,谈何引领世界潮流和方向?

况且类似于笛卡尔这种基因优良的科学家,他只是个教徒而已,自身并不具备传教的欲往和能力,只要能让他在遇到困惑时,去教堂偷偷问一问他的上帝,说不定回来后就会灵感迸发,立马拿出惊世之作也说不定。

就算后续会有所谓的神父牧师来到教堂,就跟佛教的方丈一样长期驻守,并试图在京师广招信众以传播他们那套思想,但是,结果极可能会让他们大失所望。

因为这是在大明。

华夏文明的同化能力举世无双。

在儒释道三教并行千百年的这块土地上,甭管你外来的是什么教,最后统统都会被改得连天主耶稣也不认得。

这一点从利玛窦、汤若望等人的遭遇就能得出结论。

这两位神圣罗马帝国耶稣会传教士都是在中国定居数十年,并且被允许建造了数所教堂传教,可这几十年下来,信众却是寥寥无几。

这也就是他们忠实于自己的信仰,意志也是十分地坚定,要不然的话早就崩溃了。

朱由检并不反对任何个人信仰。

只要你的信仰对社会不构成危害,那你爱信啥信啥,哪怕你把一堆牛粪供在家里天天上香磕头也没人管你。

现在大明在科学方面的基础太薄弱了,必须有划时代的人物打开局面,然后一大群高中低级各种人才言传身教,大明本土的学子才会从中汲取养分,而后经过数代的积累,大明的科学才会慢慢步入正轨。

朱由检的任务就是给大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未来的大明成为全球最先进的国家,吸引世界上各行业最顶尖的人才前来定居,使大明户籍成为其他国家的人们最为羡慕的一种身份象征。

等到明年的时候,朱由检打算取消大明的宵禁制度,允许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可以在夜间上街游玩,有条件的商户摊贩可以摆摊设点引导大家消费。

今年夏天就在京师先试行吧。

对历史上两宋繁荣喧闹的夜生活,朱由检是向往已久,他很想亲自体验一下那种环境能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大明现在已经具备那种条件了,安全问题已经不用再去担心了,消费群体也是现成的,商家们自然也会积极响应,现在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想到笛卡尔,朱由检不由自主想到了宋应星。

现在宋应星已经卸任了司农寺少卿的职务,以工部侍郎衔带着一些有志于科研的文士,整日忙碌于国子监单独划出的一片区域内,研究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东西,所需费用都是朱由检自內帑专门拨付。

还别说,这伙人还真是没有白白浪费大量的银钱,就在崇祯十一年下半年,正是在宋应星这伙人的努力下,设在天津卫的将作局冶炼司在炼钢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经过无数次实验后,宋应星发现,大明精钢产量之所以非常低,与高炉炉温太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那应该如何提高炉温呢?

经过反复的实验之后,以宋应星为首的团队从三个方面对现有的冶炼流程进行了改造。

首先就是将燃料从煤炭改成焦炭。

焦炭在中国古已有之,冶炼术一直保存了下来。随着战乱的结束,山西和大同府等地的大户们建起了高炉开始冶炼焦炭,然后运往京师售卖。

焦炭所含的大卡数比煤炭要高出很多,能够给炼铁带来更充足的燃烧值,自从煤炭改焦炭后,生产出来的铁水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精铁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其次,加高炼铁高炉的高度,进一步提高焦炭的燃烧值。

这一项改进的效果也是有效果的,但在宋应星等人的眼里,现在好像还不够完美。

最后,有人提出了窑炉进风温度的问题,随后立即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现有的炼铁高炉也是采用了鼓风机不停往高炉里鼓风,以此来提升炉里的含氧量,使燃料的燃烧更加充分。

但是这里一个细节却被所有人给忽略掉了,那就是鼓风机送进去的风是凉的,这就使得炉温被无形之中给降低了。

既然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那就想办法改造一下试试结果如何吧。

于是,在鼓风机往高炉中送风的途中,一条短短的砖石通道被建起,通道里同样燃烧着焦炭,这样鼓风机吹出的风在经过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后被送入高炉,输送的氧气由冷风变成了热风。

进过这三次改造之后,铁矿石融化成的铁水中杂质明显减少,出产的精钢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七百零九章 现皇后找前皇后诉苦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三十八章 大战2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阵击败你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五百九十五章 证据在手、开始抄家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七百零七章 带着文臣武将去靶场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五十九章 追击1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一百六十三章 围困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挡不住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七章 皇庄3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铺所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笔升擢、谈判开始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击2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三百八十七章 狭路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状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四百章 布防
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七百零九章 现皇后找前皇后诉苦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三十八章 大战2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阵击败你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五百九十五章 证据在手、开始抄家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七百零七章 带着文臣武将去靶场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五十九章 追击1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一百六十三章 围困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挡不住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七章 皇庄3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铺所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笔升擢、谈判开始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击2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三百八十七章 狭路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状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四百章 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