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

松山城外的八旗兵也遇到了与尚可喜在大兴堡相似的情形,并且比大兴堡这边的清军损失更重。面对城外列阵的五千勇卫营士卒,岳托采用了同样的战术:一千蒙八旗骑兵分成五队,轮番冲击明军侧翼,以给汉军旗的步卒打出一个缺口来,但同样在明军城头佛郎机炮的密集打击下无功而返,反倒是丢下了上百具尸体。

岳托虽是八旗中的精英人物,但不光是他,就整个八旗、包括老贼野猪皮以及继任者皇太极在的内所有人来说,他们依仗的是蛮力和个人武勇在与敌野战搏杀中打败对手,而非凭借事先的谋划取胜。丰富的战斗经验使他们具备了战场上良好的嗅觉和判断力,能在战阵上根据形势随机应变,加上获胜后极其丰厚的奖赏足以刺激八旗士卒奋勇搏杀,这才在与明军的作战中屡屡获胜。

但是面对坚城和眼前这只有着极强作战意志、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明军,岳托这种所谓的智将也同样缺乏有效的破敌手段。

“王爷,还是等红夷大炮运上来再打吧,只要用炮把城墙上明人的火炮打掉,明人步卒大阵挡不住咱们八旗马队冲阵;奴才觉着现下咱们还是合兵一处为好,王爷最好派人去西边智顺王那边查探一番,若那边得手,咱们就在这里跟明人耗着,反正明人不敢主动向我进攻,等智顺王获取物资后再过来合兵;若是那边也遇上硬茬,那就干脆调过来,人手多了也好调派!”

眼见面对明军铁桶般的防御阵型,八旗兵有些狗咬刺猬-----无处下嘴的样子,一侧的孔友德向岳托建议道。

汉军旗携带的大炮携带不便,跟不上大队人马的前行速度,所以落在了后面。

岳托以及八旗将领们都有些轻敌,满想着明军重兵都在锦州城内,松山等堡城防守力量不会太强,于是抱着速战速决的心思轻装来到松山城下。

没想到松山不仅也有大炮助阵,而且守卫力量十分的强悍,明军也竟然敢出城列阵迎战,岳托便依照从前的经验下令打了一场,结果这才吃了个小亏。

“也好,恭顺王你带上两个牛录的人马去后边接应一下炮营,我这就遣人去西边查探是何情形!”

松山城头上,洪承畴等人正在城楼观看敌阵。看到八旗阵中分出数百人马向后而去,洪承畴果断下令:“若本官所料不差,建奴当是派人回去接应红夷大炮前来攻城;传令下去,城外军阵依次撤回城内,以免给敌当了靶子,我军守城即可!”

随着军令的下达,城门洞开,城外列阵的明军一营一营的交替掩护着退回城内。八旗那边虽然看到明军在往城内撤退,但因惧于城头大炮的威力,岳托并未下令趁势掩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明军分批撤回城内。

“等下建奴大炮运来后城楼怕是不甚安全,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城上守御之事都已布置妥当,督师还是下城回署衙静候便可。有卑职等在,建奴无论如何也破不开松山城!”

茅元仪拱手施礼道。

“也罢,本官留在城上也无甚用处,守御之事便交给止生了!”

从善如流的洪承畴背着双手迈着官步离开了城楼,沈世玉、张斗紧随其后,城楼外面的一大票亲兵围拢过来护着几人回了署衙。

沐浴更衣过后的洪承畴迈步进入署衙二堂内,沈世玉正在与张斗低声交谈着什么。

“昆岗、玉衡在谈论何事?”

一身宽大道袍的洪承畴好整以暇的坐在了主位上,仆从端上一碗热茶后退了下去。

“洪公,学生与监军适才正在商讨敌情。洪公自会看出,城外建奴步骑皆不可惧,盖因其兵员甚少,对我部威胁并不大,但唯独其红夷大炮甚是犀利,实乃对我军最大之威胁。若我部寻机将其大炮毁去,那对建奴实力将是极大的削弱!”

“昆岗所言吾岂不知晓?不错,现下城外建奴唯有大炮对我威胁甚大,有炮在,我军便无法出城与敌阵战。红夷大炮乃孔友德叛明降清时带去之物,其炮手皆受过佛郎机人之教导,射术亦是甚为精湛,可若想除之却甚为不易。吾自知尔等想用夜袭之策将其毁掉,但建奴可不似当初境内流贼那般的乌合之众,其对我军定会早有防范,若遣人出城夜袭,怕是难以成事!”

“洪公,学生以为夜袭可行!我军可采用声东击西之策,遣几路人马分袭建奴西面和北面,扰其形神,待敌大部分散后,再遣一路人马直捣其大炮阵地,如此可成矣!”

洪承畴捋须思衬半晌后,重重的点头道:“昆岗此策甚佳,若一切顺利的话,当有六成把握!来人,去城头将茅止生喊来!”

当孔友德好不容易带着十余门大炮赶到松山城外时已是申时左右,待炮阵布置完成,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攻城之事只能顺延到了明日。

前去西边与尚可喜联络的探马回禀,说是智顺王攻打大兴堡亦是受阻,探马赶到时,尚可喜正欲遣人来松山请求大炮支援。在接到岳托合兵的命令后,尚可喜便将人马召集起来后开始向松山方向移动,明日全军便可抵达。

“王爷,现下已可确认,对面这路明军是由关内调派而来,其阵型严谨密实、阵容严整有序,恐比祖大寿麾下之明军难对付的多!奴才以为,此时明廷竟敢将精兵调到关外,那看来其境内诸路义军怕是凶多吉少!奴才就怕将来明廷陆续将强兵派至关外,那可对我大清极为不利啊!”

大帐中的牛油蜡烛忽明忽暗,孔友德的言语让岳托的脸上更是阴晴不定。

晋商被明廷一锅端掉后,整个建州不仅各种物资日渐匮乏,而且对大明境内的各种消息也失去了来源和渠道。

现在建州上下只隐约得知大明境内的反贼处境极为不妙,但对于大股流贼已经全部覆灭一事并不知晓,但孔友德适才的分析显然非常有道理,若非反贼已除,明廷哪会将精锐调至关外?

宽大的营帐内只有他和孔友德两人,岳托打算和孔友德商讨一下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虽然向来瞧不上汉人,但岳托对于范文程、孔友德等几人还是高看了一眼。

论行军打仗、排兵布阵,汉人确实不行;但论起见识、眼光与谋略来,岳托也承认,这些汉人奴才还是比旗人更突出一些。

“恭顺王此言莫非有惧敌之意?今日所遇之明军确实颇为精悍,但还没放在我八旗眼中!松山城中有多少明军?往多处说顶多一万多,明军要是不以城墙做依托,野战早就被我八旗击溃。也就是说这只明军还是惧怕我八旗实力,不敢与我正面相抗!就算这路明军不好对付,可他们有多少这样的兵马?最多不超五万之数!要是多的话还让关内的土贼搅乱十年之久?我大清有精锐十余万,岂能惧怕这区区数万明军!”

岳托冷笑一声开口道。

对于孔友德的判断和结论他心里十分认可。但在与明军交手多年形成的思维定式下,岳托依旧固执的认为明军所谓的精锐并不是很多,况且并不敢和八旗野战对阵,面对八旗大军时还是以防守为主。

“恭顺王切莫想的过远,还是想想如何应对明日之战为好。明人忒是狡诈,定是其主将猜到我大炮将至,故此才将明军撤入城内。我军虽有大炮助阵,但明人城头也有不少大炮,想破城怕是不太好办。前有义州之败,今有破城未果,若此番我军无功而返,岂不是涨了明军气势、灭了我八旗威风?此股明军必须除去方可,恭顺王,你可有良策?”

看到孔友德对自己的一番话有些不以为然,岳托将话题转开,说起了明日如何破敌一事。

孔友德苦笑一声:“王爷说的甚是有理,奴才本想运来大炮,趁机将城外明军阵势击破,到时我军趁势掩杀,自会又是一场大胜。谁知明军主将太过狡猾,竟然看穿奴才的意图,这就不太好办了。明军人数虽少,可我军并不多过与他,除非我大清主力齐至,同时掘壕围困松、锦两城,待其粮绝自能破之,否则别无他法!”

“明日战事待智顺王率部前来后再说吧!今夜你部需加派人手,提防明军夜袭,炮阵那边最需防范!本王自会调派人手协防与你!去吧!”

由于清军防范严密,在阵营前每隔数十步便燃起火堆,并且派出多只夜巡小队来回巡视,明军计划中的夜袭并未得以实施。

而清军对于攻城也缺乏有效手段,主帅岳托又不愿空手而回,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一场清军大举南下报复明军的战事最终进入了僵持阶段。

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第二十二章 诛杀第一百三十章 淮盐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赃第三百二十七章 阳谋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五百零七章 秋后算账第八百五十章 变生肘腋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二章 骆养性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惧怕的怪兽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获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一百二十章 激战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六百九十章 未来的接班人选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二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一百一十六章 冲突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杀官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四百章 布防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九十一章 善后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四十章 大战4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七百六十五章 战前闲话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会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五百零三章 无人可用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
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第二十二章 诛杀第一百三十章 淮盐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赃第三百二十七章 阳谋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五百零七章 秋后算账第八百五十章 变生肘腋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二章 骆养性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惧怕的怪兽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获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一百二十章 激战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六百九十章 未来的接班人选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二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一百一十六章 冲突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杀官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四百章 布防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九十一章 善后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四十章 大战4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七百六十五章 战前闲话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会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五百零三章 无人可用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