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

“据朕所知,宫内无论宫人还是净身者,其晚年鲜有安享富贵安康者,大多以凄凉之境收场。你等也不是外人,都是自潜邸便跟随朕之老人,朕知你等虽暂无后顾之忧,但难免有物伤其类之思!是也不是?”

朱由检语气温和地询问道。

“回皇爷的话,皇爷此言实是说到老奴等人的心坎里了!老奴等人虽是贪财了一些,平日间对那些犯错的奴婢也是手段狠辣了一些,可老奴等虽非常人,但却良心未泯,也是深知众多奴婢之苦!

只是祖宗订下了诸多规矩,老奴等也是无力改变,有时也是生恐自己也落到那般悲凉之境地,想到那般情景,老奴等人心里边实是惊恐之极,生怕不能落个善终!唉!”

一直未曾出言的曹化淳接过了朱由检的话题,一边努力回忆着历代权阉的结局,一边低声诉说着,说到最后眼眶不禁有些泛红,王德化与王承恩二人也是频频点头叹息。

“曹伴无须如此!你们几人皆是朕信任之人,只要你们对皇家忠心、于朝政上尽责,朕必会给你们一个善终!”

看到须发皆白的曹化淳吐露心声,朱由检心中叹息一声后温言安抚道。

“老奴等谢过皇爷恩典!老奴等虽是身有隐疾,但自小便知天地君亲!对皇爷一家、对大明向来绝无二心!皇爷一家一直对老奴等视若家人,此番真情实意,老奴等自是能打心里觉察的到!

只盼着大明能千秋万代延绵万载,老奴等也能跟着皇爷一家沾上些许雨露,如此便心满意足了!”

听到朱由检的许诺之后,三人激动之下连忙跪下磕头作响,以示谢过皇帝的恩典。

“起来吧,听朕把话讲完!”

朱由检一边说一边回到龙椅上坐下,三人起身后连忙聚拢到他的身侧。

“朕是这样打算:宫中年老体衰之宦官,根据其个人所愿,分别安插于京师之寺院、道观抑或是养济院中,由內帑为其提供部分衣食所费,其余花销有其所居之处负担。

若其离世后,也由內帑出资为其寻地安葬,其日常生病所需药费,宫里也可为其负担。而若有欲归还家乡、与家人团聚者,其路费所耗宫里也会有所承担,朕如此打算,几位伴伴可有异议否?”

“皇爷!呜呜呜呜~~~皇爷乃天帝之子,日理万机之际,竟能为万众下贱之人做如此精细之虑,老奴实是,,,呜呜呜~~”

“皇爷!老奴代宫中万千奴婢谢过皇爷之大恩大德!老奴惟愿皇爷一家福寿安康,大明江山千秋万代!”

“皇爷,老奴自信也是博览诗书之人!老奴觉着,自有始皇帝至今,这天下从未有如皇爷这般仁慈之天子!老奴此生能有幸伺候皇爷,也不知是祖上积了多少德才有此福气!”

听罢朱由检的打算,三人相继噗通跪倒与地磕头出声。

朱由检这番为身边人设身处地着想的行举,让王德化几人感动的无以复加,还没有从刚才伤感情绪中走出来的曹化淳更是痛哭流涕。

他们都是宫中的老人,对于历代宫中秘闻所知甚详,再加上亲眼目睹了众多年老体衰的太监,最终在无人问津的情形下悄无声息的死去,心里难免会有兔死狐悲的感受。

但这一切都是祖宗定下的规矩,历代以来尽管有不少权势滔天的宫中大铛,就算想改变这些,可终归是有心无力。

历代的帝王就算对他们再亲厚,可毕竟是主人和奴仆的关系,对于奴婢的私欲私心,很多皇帝都会有意无意的不去计较,但若是有人敢蹬着鼻子上脸,那后果可想而知。

没想到的是,今上不仅是待身边人亲厚,更是把宫里的所有奴仆都视作了子民一般,竟然提出了如此细致入微的关怀之策,这可真是千古未有之事。

可以想见的是,一旦皇帝这番举动为宫里人所知,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跪地嚎啕、叩谢皇帝的仁心善举。

“几位伴伴起来吧,朕从未将宦官视作非常人等,在朕眼中,只要是为大明效力、对皇家忠心者,不管其身份地位,朕尽皆一视同仁。对了,朕还想起一事。”

朱由检闻言安抚几句后,三人陆续从地上爬起身来,曹化淳仍旧时不时啜泣出声。

“不知皇爷还有何吩咐?”

王德化深吸几口气,平复了一下内心的激荡之情,恭恭敬敬地躬身道。

“朕适才所言中忘记提起,愿去养济院养老、且在内书堂读过书的,若有意与养济院中择孤儿教其读书认字,宫里自会出资给其配齐相应所需,此一点你等宣告时记得着重提一下,要记住,但凭自愿,无须强迫!”

这一点是朱由检突然之间想起来的,本着人尽其才的原则,他特意对王德化等人强调了一下。

出宫渡过余生的太监里面,有很多人进过宫里的内书堂,有些太监的文学造诣甚至不比那些举人进士差,这样的人才若只是养老,未免有点可惜了。

京师养济院在朱由检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开办了六处,安置了约三千名孤苦无依、又基本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弱人员。

为了方便养济院里的老弱妇孺互相帮扶照顾,按照朱由检的指示,将这数千人分别安置,老幼妇孺结合,彼此之间也好有个帮衬。

当然了,养济院也雇请了很多壮妇负责照顾这些被收留人员,但多一个帮手总不是坏事。

有鉴于养济院中孤儿数量不少的缘故,朱由检推出了这一计划,目的就是让这些渐渐衰老的太监能发挥最后的余热。

没办法,大明的读书人太少,文盲率实在是太高。

让这些一心科举的读书人去教书是完全不现实的。

现在只能采取这种零打碎敲的方式来推进扫盲事业的发展,毕竟文盲能少一个是一个,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看来还得想办法吸引众多读书人投身于教育事业才行啊。

“皇爷放心!皇爷对奴婢们有天大的恩德,奴婢们岂能不知恩图报?老奴等只需暗示说皇爷吩咐过,凡是能人尽其才、为皇爷所托之事尽心尽力者,甚至会被允收留义子为自己养老送终,相信那些有才分的奴婢们还不是趋之若鹜?嘿嘿嘿嘿!”

王德化先是恭谨地施了一礼,然后得意的说出自己盘算。

“哈哈哈哈!好你个王德化,此策实是深谙人心啊!如此双管齐下,相信此事定能取得极佳之效!行了,今日朕就交代这几件事,王伴、曹伴尽可去宣告便可!大伴,咱们去坤宁宫!”

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荡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赛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七十章 商路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二百九十二章 郑芝凤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后、向日本移民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阵击败你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三十章 预谋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备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芦第十八章 容情第十五章 哗变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八百五十六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
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荡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赛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七十章 商路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二百九十二章 郑芝凤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后、向日本移民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阵击败你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三十章 预谋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备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芦第十八章 容情第十五章 哗变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八百五十六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