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

要说太祖朱元璋这人吧,的确是雄才大略,几百年一出的人才。一个乞丐,社会的最底层,最后成为开国皇帝,这得需要多么高深的智谋和多么逆天的运气啊。

要搁现代社会,这简直就是励志的典型人物啊,得有多少心灵鸡汤出自他老人家的灶上啊?估计他老人家常年得备有二十几口砂锅,锅里都是肥肥的老母鸡,但都是雇的厨师熬汤,然后以他老人家的名义对外销售。至于鸡汤里是不是有厨师私自添加各种作料,那就不知道了,想知道的大可以以身试毒。

但太祖也留下了许多让后代无力承受的负担,宗藩制度便是典型的一例。

太祖你也生殖能力也太强了吧?崇祯腹诽道。

当初被太祖封王的二十三个儿子,两百多年繁殖下来,保守估计,十万人是有了,这口大黑锅,现在轮到崇祯背了。

这二十三位前辈,包括崇祯的祖宗,他们世袭亲王也就算了,可那些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算怎么回事?太祖你干嘛不连亲王府看大门的也给封个世袭?

再来看看俸禄。

亲王岁禄一万石,郡王两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

在宗藩繁殖到两万余人的嘉靖晚期时,宗藩们的开支就占到整个国库收入的近四成,那现在十万人呢?

总有宗藩想害朕!崇祯郁闷的想到。

说到这里还要感谢心狠手辣,精于阴谋诡计的世宗嘉靖皇帝。

正是因为嘉靖年间两次宗藩闹禄米一事,把嘉靖彻底激怒,但当时的次辅徐阶添油加醋的蛊惑下,发布了令宗藩们如丧考妣的推恩令。

一是诸宗喻礼犯法必得亲王填压之,如有不遵约束者轻则戒饬重则参究;二是宗室冒禁出城事机可虑,宜时时查治,以杜衅端。;三是革爵花生庶人封号不登玉牒名姓不入版图,漫难稽考真赝莫分,宜令长史司分列支派明立;四是册令有司便于钤束一闲宅之,设制仿高墙,若复恣其出入何以示法,宜令本府选委中官旗校严加防范;五是禄粮积欠数多,乞将本省应角□羊银量留处补;六是关支之际,止令长史领银送府自行分给,不得纵诸宗出入府县凌逼有司。

世宗皇帝还规定,王庶子也可以获得王爵。但宗禄分层次:六十岁以上者全额发给,之后每小十岁便减两成,直至四成,以让年迈者有所养,年轻力壮者自食其力,置于其中者,则两者结合。这样宗藩们接受起来便不那么困难了。

这种种举措极大的限制了吃皇粮的宗藩人数,基本解决了宗室的俸禄问题。

可这些旁枝末节都解决了,最关键的二十三个亲王世袭的问题并未触及。

你说世宗你老人家既然大发神威,发挥臭不要脸的战斗作风,把宗藩们收拾的服服贴贴了,干嘛不趁机把世袭这条给解决掉?

现在如洛阳的福王、开封的周王、武昌的楚王、西安的秦王、成都的蜀王、太原的代王等等亲王,哪一个不是据有数十万亩不纳税赋的良田,数十间的商铺,家中金银堆积如山?

要不是自己穿越过来,这些财物将来都成了闯贼、献贼之物了。

一想到这些亲王家中的巨量财富,崇祯不由得心痒难搔,恨不得亲自化妆成流贼去洗劫一番,顺便了解了这群蠹虫,以后也就没人世袭了,那些田产商铺便都成了四海商社的资产。

崇祯仔细想过之后,又觉得这些宗藩亲王挺可怜的。

成祖自藩王起家,夺了自家侄子的产业后,为防止后辈中再有人效仿他,从而制订了一系列的藩禁政策,对藩王们从军事、政治上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制约。

最重要的一条便是规定宗藩“不得擅役一军一民”。

这釜底抽薪用的好。你不是觉得自己有本事吗?不是对现任皇帝不满意吗?不是想起兵造反吗?好,你的兵全部没收了,你去起兵吧。

什么?还不服?还想着和其他藩王联合起来共同造反?那好,咱继续:二王不得相见,不得入朝,不得自由出行,不得交结官宦,不得自置王府官员。

上述这几条,只要违反一条,等着削藩吧。你儿子还想继承爵位?想都别想!

这哪里是太祖说的亲亲之恩啊,这简直就是在养猪啊。经过两百多年的饲养,恭喜成祖,肥猪几十头养成,不过,还没出栏,就被隔壁李二张三偷去宰掉吃肉了。

如此严密的藩禁政策,造成了宗藩们强烈的抵触情绪,同时也对朝廷抱有愤怒的心情。

“故宗室之人,大略皆幸灾乐祸;国家稍有变故,无不怀“时日盍丧,予及汝偕亡”之愿矣”

你不是把俺们当猪养吗?俺们弄个纸人,写上名字天天用针扎,诅咒你和俺们一起完蛋。

这种看发丧的不嫌殡大的心态,导致当流贼大军压境时,地方府库空空若洗,军队急需兵饷之时,无论地方官吏何等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藩王们就是不肯捐资助饷。地方守军看到宗藩府库的金钱财物堆积如山,却叫自己饿着独自去守城,自然愤愤不平。

“王府金钱百万,餍梁肉,而令吾辈枵腹死贼手?”军队哗变也就在所难免了。有钱的地方藩王尚且如此,下层的宗室穷困潦倒,就更不能指望他们为国分忧了。

朱重八封建宗藩,以期朱氏子孙同仇敌忾,共保大明长治久安。谁知道他那个黑又胖的老四,却把他的宗藩政策改的面目全非,老朱估计很想从坟里爬出来,把朱老四的胖脸再加肥一圈。

毕竟都是亲戚,有血缘关系,眼看着诸位亲戚就跟无期徒刑一样,一辈子困在那个小小的笼中,那样太不人道。对于后世穿越而来,崇尚自由的崇祯来讲,的确于心不忍。

更何况那些下层的宗室们,不得从政、不得从民四业的限制下,日子过得凄惨无比,比普通百姓都不如。

总得让人有点人权吧?又不是过分的权利,只是基本的生存权。

看来废除藩禁政策势在必行了。允许下层宗室具有普通百姓的权利,这算是自己穿越而来对朱重八的一种尊敬吧,他老人家难道想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过得猪狗不如吗?

至于二王不相见,不得自由出行这两条也得废掉。

难道周王见福王就是想要谋反?这纯属无稽之谈。

拿什么反?用键盘吗?对了,那时候没键盘。用嘴炮吗?

限制出行更没必要。藩王们就算出行顶多也就搞个近郊游,尤其现在境内动荡之时,谁敢走远了?找死吗?带着王妃太监宫女出远门,二十个山贼就能把他们团灭。人家虽然被你当猪养,但不代表人家智商就和猪一样。

不得掌兵其实就是不让王府有自己的军队,这条保留,为了预防大家将来闹翻,军队你就别要了。等大明境内流贼覆灭,不用军队保护你,没人想杀你,你的命没有自己想的那么贵重。

不准从政要改。允许你家里人从政,但不是想当什么官就向皇帝讨要。

家里老大继承爵位,老二老三想弄个知府当当。好,没问题,自己去考吧。从县试开始,等会试中了进士,别说知府,巡抚也能让你当。

什么?考不上?对不起,那你家老二老三可能智商有问题,那要是去治理一方,还不是给咱老朱家丢人吗?

王府属官吗,还是由组织上给你安排吧。

不是不放心你,这是充分体现了朝廷对你的关怀和照顾,也是怕你不经世事,不懂江湖险恶,万一你自己挑了一个蛊惑你私藏甲兵,谋大逆的长史咋办?

属官的工资当然是朝廷给了,你一个王爷,挣钱不易,还有那么多女人要养,朝廷虽然困难,但这点钱还是拿的出的。

不得结交官宦,这条无所谓,你尽管结交就是了。到时府县都有锦衣卫的存在,只要哪个巡抚、知府敢和你走的太近,对不起,锦衣卫会查查这个巡抚是不是存在贪污受贿的情况的。

人家都当了官了,还是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会试中杀出来的,那都是人精啊。书中啥典故没有?人家放着皇帝和朝廷的大腿不去抱,难道找你这根一指粗的杨树苗去搂?你这是在侮辱我们读书人的智商!

当然了,干什么都要有代价的。

想要自由?好,拿东西来换吧。

洛阳周边的良田你家占了三十万亩?有点多吧?王爷你家一共百十口人,一年几十万石的粮食吃的了吗?还不如拿出一些来让给那些穷困潦倒的亲戚,好歹让他们活的有点尊严,别给咱老朱家丢人不是吗?

还有繁华地段商铺数十间?那一年得挣多少钱啊?比皇帝挣得还多。

几十万亩良田,留下两万亩足够了。数十间商铺吗,留下一半吧,以后的慢慢再说。

福王叔,您同意换吗?

不同意?想要皇帝白给?

好,您继续无期徒刑吧。

敢骂我?最好别骂,不然说不定哪天您就饮酒过度猝死在床上。您不会喝酒?不会喝酒难道还不会猝死吗?还不会躲猫猫死在厕所吗?

不管结果怎样,总得试试吧,这二十几位宗藩,总有愿意拿钱财换自由的吧?

周王在开封颇有贤名,历史上曾经慷慨解囊,拿出家财奖赏守城的士卒,和其他的守财奴完全不同。

以后自己的儿子都不封去外地,就在京城盖房子住就好,崇祯想到。

那就派人试探下这位便宜堂哥吧,让开封知府抽空去王府坐坐,探探口风。

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五百零七章 秋后算账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二百二十八章 调任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一百二十章 激战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一百六十二章 游击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盘第七百四十章 选妃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三十八章 大战2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七百零七章 带着文臣武将去靶场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三百九十三章 锦州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毁江南利益集团核心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三百零六章 断腕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托孤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七十六章 行军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
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五百零七章 秋后算账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二百二十八章 调任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一百二十章 激战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一百六十二章 游击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盘第七百四十章 选妃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三十八章 大战2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七百零七章 带着文臣武将去靶场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三百九十三章 锦州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毁江南利益集团核心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三百零六章 断腕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托孤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七十六章 行军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