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调任

就在崇祯十年四月殿试即将举行之际,孙传庭的奏本以六百里加急的形式送达京城:青海蒙古土默特部举族归附,凡男女老幼共计三万两千余户、十四万九千余口,其中青壮三万七千余人,另有马牛羊等牲畜过百万头;孙传庭已将土默特部八个台吉及其所属人口牲畜分别安置在临洮、巩昌、平凉三府之地,现土默特部顾实汗正在官军护卫下赶赴京城拜见天颜。

另外孙传庭在奏本中,将崇祯九年在平凉府屯田安民之事做了详尽说明,并且提到了期间表现突出的部分官吏姓名,直言此次屯田之所以成功,这些官吏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希望朝廷能不吝升赏之举,以慰其心、鼓其劲,使得此等官场新风能得以在大明各地扩散开来。

龙颜大悦的朱由检立即召见内阁及六部九卿等重臣,商议土默特部归附以及有关官吏的升赏问题。

“孙卿出仕仅只短短两年有余,其功绩却足可彪炳史册!其在陕西期间,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均可为人臣典范!此次土默特部举族来附之事,正是在其精心谋划之下方才建此大功,堪比开疆拓土!朝廷当以重赏酬其功!”

众臣都看得出来,皇帝脸上的笑意是发自内心的,土默特部来降意味着大明的西部边疆彻底安定下来。

“孙白谷能取得如此功绩,全凭圣上有识人之明,正是圣上将其捡拔与微末,方使其有施展才能之机,而不至明珠蒙尘!臣对于圣上慧眼识人之能深表钦服!”

既然皇帝想要重赏孙传庭,温体仁干脆不提具体如何赏赐一节,因为他知道皇帝心中肯定是有了决断,还不如说点好听的让皇帝高兴高兴呢。

“孙代州于如何安插土默特人一事上做的巧妙,其十余万人口分作三处,后续再择其青壮组建骑兵,远出塞外征伐不臣,如此消耗驯服之下,不出数代,其性必与我汉人无异!大赞!”

兵部尚书杨嗣昌对于孙传庭分化蒙古人的举措极为赞赏。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只有不断的消耗汉化,这些蒙古人才能让人放心。

“既然其首领欲来京师,臣建议圣上以王位赏之,之后将其羁縻于京城之中,醇酒美妇一力供给,那留在西北的蒙古人便如无首之雁群,久之则各分西东亦!”

吏部尚书周云奏道。

在大明人的眼中,塞外的蒙古人就是一些和要饭的差不多的穷鬼,就算你是什么大汗,平日享用的连大明的土豪都不如。只要这个顾实汗来到京城,在豪宅美妇的腐化下,这种土包子哪还愿意回到西北吃沙子。分散于三地之外、没了首领的蒙古人根本就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周卿之言甚是,顾实汗就依前例,封其为顺义王,将原诚意伯府赏赐与他,具体册封之事由礼部遵循相关礼仪安排即可!”

孙传庭于土默特部一事上做的已经相当妥当,朝臣们除了羡慕嫉妒之外,并无更好的建议提出,眼见皇帝如此高兴,众人都知道,大明政坛一颗新星已经冉冉升起,将来其挟大功返京之日,便是内阁某些人让位之时。

朱由检在奏本中看到孙传庭对谢延年和方文二人的一力举荐时,脑子里忽然有了新的想法:平凉府和西安府的屯田已经进入了正轨,旱灾最重的陕北流民绝大部分已经被迁移到这两地,并且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只要按照孙传庭制订的策略施行下去,陕西全境大治已是初见端倪。以后不论谁在陕西府县任职,在御史和锦衣卫的严格监督下,都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既然这样,何不趁此机会实施自己早有预想的腾笼换鸟的计划?

“温卿,山西先行将匠人移往台湾一事进行的如何了?”

“回圣上,自内阁行文山西后,据山西巡抚蔡某上报,第一批一千余名各色匠人连同家小共四千余口,已在山西赶来京师的途中,抵达京师所辖之后具体由顺天府负责安排!”

温体仁奏道。

“遵照圣上谕旨,臣与户部相关于沿途设立粮食供应处若干,每处皆遣职官衙役负责维持秩序、煮粥放赈,据臣所知,山西第一批匠户人等已至京畿附近,按行程计算,十日后便可抵达天津卫;郑氏此次共调集五百料大船二十余艘,可载八千余人,此次匠户总共四千余人,尚有半数船只空闲!”

顺天府尹李怀普施礼奏道。

“山东两千官军在参将吴某率领下来京,据报昨日已至庆云;臣已安排军器监备好火器、炮手赶往天津卫码头,吴某所部当于后日抵达天津卫,之后先行将火器兵刃装运上船,待山西匠户赶至后,官军将会与其同时上船前往台湾!”

杨嗣昌出列奏道。

黄得功接兵部紧急行文后,决定由吴群率领两千人赴台湾岛护卫移民、抗击西夷。

黄得功一再叮嘱吴群,兵部在行文中特别提到岛上的西夷以火器为主,其炮火甚是犀利,战法与流贼大不相同;若与其遭遇时,一定要灵活应对,不可存轻视之心,定要寻机将其击败,万不可堕了大明的威风。

黄得功之所以挑选吴群领军前往,正是看中了吴群有勇有谋,不是那种死打硬拼的鲁莽之人。

在单县屯田时日已经不短,黄得功已是渐感不耐,战场上那种千军万马对面厮杀的场景才是他最渴望的。

他已经知道圣上准备在明年对辽东用兵,他已经向兵部上报,请求准予他扩军,以便明年能参与到辽东之战。

“本兵到时可亲往天津卫,为官军远赴台湾以壮声色!”

“臣接旨!另就是山东援剿总兵黄某前番上本兵部请求扩军,臣思虑明年之事后亦觉可行,具体如何还请圣上裁决!”

既然明年要大规模用兵,那官军自然是越多越好,尤其是在辽东将门不可信的情况下,多一份力量就多一分安心。

“准其扩军至五千员数!兵部要嘱其严加操训,以备不测!军器监要加大火器产量,以后官军装备要以火器为主,此乃天下大势所趋,卿可谨记!”

杨嗣昌领旨归列。

“传朕旨意,孙传庭立有殊功,特晋东阁大学士衔;平凉知府谢某于任上兢兢业业、勤勉职守,擢其为从四品,调任杭州府知府!平凉府同知方某勇于任事、才具突出,擢其为苏州知府!原杭州府自知府一下、从六品以上官员与平凉府同等官员对调!原苏州府知府擢为礼部右侍郎!”

既然要换,那就换个彻底。

谢延年在西北吃了多年的沙子,既然政绩出色,也该去江南换换口味了。

将杭州府主要官员与平凉府对调,就是为了防止谢延年去了之后会被下面的人架空,这次他是带着原班人马调任,只要手段狠一些,加上浙江巡抚常自裕的支持,掌控杭州不成问题。

谢延年也是为官多年,对于官场上软硬兼施的手段自是精熟无比,调他前去杭州就是为了减少税改的阻力。

方文出任苏州会遇到一些困难,但他还年轻,先历练一番,视情况的变化再想法给其安插合适的帮手。

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择吧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六十六章 逮获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极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一百章 心安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五十三章 援军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五百零五章 会商裁兵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盘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二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二百零三章 应对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六十六章 逮获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后、向日本移民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七十章 商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择吧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七百六十二章 寻找和培养盟友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六百四十章 不干都不行了第五百零一章 新设府县与驻军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八百五十六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第四百八十四章 托孤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盘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一百一十六章 冲突
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择吧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六十六章 逮获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极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一百章 心安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五十三章 援军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五百零五章 会商裁兵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盘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二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二百零三章 应对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六十六章 逮获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后、向日本移民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七十章 商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择吧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七百六十二章 寻找和培养盟友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六百四十章 不干都不行了第五百零一章 新设府县与驻军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八百五十六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第四百八十四章 托孤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盘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一百一十六章 冲突